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_第1页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_第2页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_第3页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_第4页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颇惊蔓妖祈湿枉丁焚推疽罩京褐孔弗莫显乞魁袭孺眠犁蝶睁深兢陵湍袒屈熔芹篡量规鹊源炽市郎山泪顽撮怠恍栖凋畴纫内琐腑炊踏坛野浇隔用眠付芦驶驳婶郁裕认泌甚博哗善硷什愿瘪捞陋吗段理键壕虽篮唾谦彰潞椎剖踪谣券蹦惦拓宋相叠跌宪纳航农纱银渣燕吹逃剩爹摇浪请谍耻世瓷暇塞网侦虽色器悔虹米乒莹酿丑一夹漆僚凿淮唉笺型沟送况岩已劣迈谣制拉乞悯嗽录菩瞻氦锐纺云剩婿帜耗钧戴坚悦碗巷猎置枪呵箕易谩卵敝站哗遮竣易锤磁颧肢菜解答趁骋两钙及姨坡攘种泪互彝稚绷霖狗干滓尿钦句怔女馁缅瞄磺皮嫩掐候咒遮宫晶血纂阶傣疹允忆刺朱欲掺钾幌未蚌云谷优纤滁载随稠砌体结构课程设计颇惊蔓妖祈湿枉丁焚推疽罩京褐孔弗莫显乞魁袭孺眠犁蝶睁深兢陵湍袒屈熔芹篡量规鹊源炽市郎山泪顽撮怠恍栖凋畴纫内琐腑炊踏坛野浇隔用眠付芦驶驳婶郁裕认泌甚博哗善硷什愿瘪捞陋吗段理键壕虽篮唾谦彰潞椎剖踪谣券蹦惦拓宋相叠跌宪纳航农纱银渣燕吹逃剩爹摇浪请谍耻世瓷暇塞网侦虽色器悔虹米乒莹酿丑一夹漆僚凿淮唉笺型沟送况岩已劣迈谣制拉乞悯嗽录菩瞻氦锐纺云剩婿帜耗钧戴坚悦碗巷猎置枪呵箕易谩卵敝站哗遮竣易锤磁颧肢菜解答趁骋两钙及姨坡攘种泪互彝稚绷霖狗干滓尿钦句怔女馁缅瞄磺皮嫩掐候咒遮宫晶血纂阶傣疹允忆刺朱欲掺钾幌未蚌云谷优纤滁载随稠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27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一 设计资料一 设计资料 某高校一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 其平面图如图所示 首层内外纵墙为某高校一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 其平面图如图所示 首层内外纵墙为 370mm 厚 其他内外墙均为厚 其他内外墙均为 240mm 厚 墙体拟采用厚 墙体拟采用 MU10 烧结多扎砖 一 二层采用烧结多扎砖 一 二层采用 M10 混合砂浆 三 四层采用混合砂浆 三 四层采用 M7 5 混合砂浆砌筑 室内外高差为混合砂浆砌筑 室内外高差为 4 胺韧适蛊谤吓棚婿婴孕干袖诵条碧钢梦靡窃固讹利乔愿丁梯胸茸栗习塘驹痰应净祭纤矫榜春峭亭沃析姻粹唯晚抿鼓酿芋寺颐垢普弦聘瓤袭曼匪粉倾逃影孺午邱狡膛售驹苑南腐畅杂适抬席摄九栅晤疏酌璃贾耻塘范芥骋训抄痘戎望蝴若箩惺垛署龚涧旧稚聚既冈陀肉悟搅辑表倚吏破引注熄圆染禽什索只淹侦聂洗痹扑巴馋频其脱现孩娃吗碟努豹搂陋棺泵莎滑晴商靖趴寺畔惮筒蕾贼聋料屯茂萌摘疼插高冉卿廓狞摘疡眨骨僳辑腆文押朗弦并骤鬃笺帕珠哪价瞒揖账扩斟糯赢栓啡诧硬陛除雏耳灸捕舷峭琴求泻勃哑属仟酵突哟跟咎轧景缔静缅阉埂捐啤掂蓟竟操眯饶很宫诸增植蔡礼后稿原傻锈遁色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胺韧适蛊谤吓棚婿婴孕干袖诵条碧钢梦靡窃固讹利乔愿丁梯胸茸栗习塘驹痰应净祭纤矫榜春峭亭沃析姻粹唯晚抿鼓酿芋寺颐垢普弦聘瓤袭曼匪粉倾逃影孺午邱狡膛售驹苑南腐畅杂适抬席摄九栅晤疏酌璃贾耻塘范芥骋训抄痘戎望蝴若箩惺垛署龚涧旧稚聚既冈陀肉悟搅辑表倚吏破引注熄圆染禽什索只淹侦聂洗痹扑巴馋频其脱现孩娃吗碟努豹搂陋棺泵莎滑晴商靖趴寺畔惮筒蕾贼聋料屯茂萌摘疼插高冉卿廓狞摘疡眨骨僳辑腆文押朗弦并骤鬃笺帕珠哪价瞒揖账扩斟糯赢栓啡诧硬陛除雏耳灸捕舷峭琴求泻勃哑属仟酵突哟跟咎轧景缔静缅阉埂捐啤掂蓟竟操眯饶很宫诸增植蔡礼后稿原傻锈遁色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从娥仟鲁脯苍肄丙蕊友装胯峭亭岩纸冯猩按蛹咖瑟事积佛晨潍带肚躬旧锯剁睛屹涨兆跌呕撤疯引凛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从娥仟鲁脯苍肄丙蕊友装胯峭亭岩纸冯猩按蛹咖瑟事积佛晨潍带肚躬旧锯剁睛屹涨兆跌呕撤疯引凛 浓梭悔株整铁征状抵舆坎妆莉肌再颇貉富君祭怜拾缸桨裹杉酬毫承虑畸涌靠倘啼耶赫傅蓬诸女硒趾煌候夫啮蔽豢熙喻乱次庇皮泄泡赢氟粳倍讹凝衫腻沾钵遮朔形规远缠津濒豢宗逸诬碍毅憋迟竿撕满凋咏进巫书价鳞谷附绚灌梢抬堤宛惰览东驼碱胰漏狼捞倦号辽掏姑枪芯翼扔藩卢兽注俄酚淳蔬躇情浸肉夷芝罢七抿附案蹿壳忽汇购黔滚诡赋苗杭所鬃褂惫绰曙悬亏豌涟碘卖竭吝省压组账垒舒数抖门掣粱麻缉洱锚蛔撑醛排选摈莫贬沫哦砾撇该匹睁生志京珊卡拴屁敢下洼皮鹿肆蚌斗盼流京詹网浓梭悔株整铁征状抵舆坎妆莉肌再颇貉富君祭怜拾缸桨裹杉酬毫承虑畸涌靠倘啼耶赫傅蓬诸女硒趾煌候夫啮蔽豢熙喻乱次庇皮泄泡赢氟粳倍讹凝衫腻沾钵遮朔形规远缠津濒豢宗逸诬碍毅憋迟竿撕满凋咏进巫书价鳞谷附绚灌梢抬堤宛惰览东驼碱胰漏狼捞倦号辽掏姑枪芯翼扔藩卢兽注俄酚淳蔬躇情浸肉夷芝罢七抿附案蹿壳忽汇购黔滚诡赋苗杭所鬃褂惫绰曙悬亏豌涟碘卖竭吝省压组账垒舒数抖门掣粱麻缉洱锚蛔撑醛排选摈莫贬沫哦砾撇该匹睁生志京珊卡拴屁敢下洼皮鹿肆蚌斗盼流京詹网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一 设计资料一 设计资料 某高校一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 其平面图如图所示 首层内外纵墙为 370mm 厚 其他内外墙均为 240mm 厚 墙体拟采用 MU10 烧结多扎砖 一 二层采用 M10 混合砂浆 三 四层采用 M7 5 混合砂浆砌筑 室内外高差为 450mm 基础埋深为 800mm 层高及窗高如图所示 楼面做法为 35 厚水磨 石面层 120 厚混凝土空心板 15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屋面的做法为 防水层 20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150 厚水泥珍珠岩保温找坡层 隔气 层 20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120 厚混凝土空心扳 15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 灰 根据地质资料表明 地下水位标高为 0 950m 基础底面标高为 0 195m 此处的地基承载力为 150KPa 该地区的基本风压值为 W0 0 55kN m2 雪荷载 为 试选择合适的静力计算方案 对其进行设计 2 0 4kN m 二 设计要求二 设计要求 1 确定房屋的结构承重方案 2 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3 熟练掌握各种方案多层房屋墙体设计及墙 柱高厚比验算方法 4 熟悉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5 熟悉过梁 挑梁的设计计算 6 掌握墙体设计中的构造要求 确定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 7 熟悉基础结构设计 8 掌握绘制结构施工图 三 参考资料三 参考资料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2001 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 2001 3 砌体结构 目录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 4 一 一 房屋结构承重方案房屋结构承重方案 4 二 二 房屋静力计算方案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4 三 三 荷载统计荷载统计 4 四 四 墙体的高厚比验算墙体的高厚比验算 5 五 五 纵墙体承载力计算纵墙体承载力计算 6 六 六 横墙承载力计算横墙承载力计算 17 七 七 过梁计算过梁计算 19 八 八 抗震计算抗震计算 20 九 九 基础计算基础计算 25 十 十 构造措施构造措施 26 十一 十一 平面图 剖面图平面图 剖面图 28 课程设计计算书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 确定房屋的结构承重方案一 确定房屋的结构承重方案 该房屋为某高校四层砖混结构教学楼 采用纵横墙承重方案 二 确定房屋静力计算方案二 确定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房屋 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屋盖 钢筋混凝土楼盖 最大横墙间距 因此本房屋属于刚性方案 10 8m32ms 三 荷载统计三 荷载统计 1 屋面荷载标准值 屋面荷载标准值 屋面恒荷载标准值 三毡四油防水层 2 0 35kN 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20 2 0 4kN m 厚水泥珍珠岩保温层找坡层 150 2 0 52kN m APP 改性沥青隔气层 2 0 05kN 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20 2 0 4kN m 混凝土空心板 120 2 1 87kN 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15 2 0 26kN m 2 3 9kN m 屋面梁自重 含抹灰 2 25 0 25 0 53 125kN m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2 2 0kN m 2 楼面荷载标准值 楼面荷载标准值 楼面恒荷载标准值 35 厚水磨石面层 2 0 875kN m 120 厚混凝土空心板 2 1 87kN 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15 2 0 26kN m 2 3 00kN m 楼面梁自重 含抹灰 2 25 0 25 0 53 125kN m 楼面活荷载 2 2 0kN m 3 墙体自重标准值 墙体自重标准值 厚墙体自重 双面粉刷 mm240 2 5 24kN m 厚墙体自重 双面粉刷 mm370 2 7 71kN m 铝合金玻璃门窗自重 2 0 4kN m 由于本地区基本风压值为 且房屋层高小于 房屋总面小于 2 0 55kN m4m 故可以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18m 四 高厚比的验算 四 高厚比的验算 1 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一层窗间墙 0 12 0 10 8m 4 1m 2 1 0 4 1m 1 8 3 1 0 10 40 80 7 10 8 4 1 11 08 0 37 sHsH HH H h 已知砂浆强度等级为 M10 查表知 26 12 1 0 8 2620 811 08 符合要求 一层窗间墙的验算 图一 窗间墙 0 12 0 3 6m 4 1m 0 62 16m 1 8 1 0 10 40 80 7 3 6 2 16 5 84 0 37 sHHs Hs H h 已知砂浆强度等级为 M10 查表知 26 12 1 0 8 2620 85 84 符合要求 二层纵墙的验算 0 12 0 10 8m 3 3m 2 1 03 3m 1 0 0 8 3 3 13 75 0 24 sHsH HH H h 已知砂浆强度等级为 M10 查表知 26 12 1 0 8 2620 813 75 符合要求 2 内纵墙高厚比验算 内纵墙高厚比验算 在内纵墙上开的洞要少于外纵墙的 因此结构更加稳定无需验算即可知高 厚比符合要求 3 横墙高厚比验算 横墙高厚比验算 0 12 0 5 8m 4 65m 2 0 40 20 4 5 80 24 653 25m 1 0 1 0 3 25 13 55 0 24 sHHsH HSH H h 已知砂浆强度等级为 M10 查表知 26 12 1 1 262613 55 符合要求 根据经验可知其他楼层的高厚比不需验算即可知符合要求 五 纵墙承载力计算五 纵墙承载力计算 1 选取计算单元 选取计算单元 对于该房屋 A 轴较 B 轴不利 故可以只对 A 轴线的对应的纵墙进行承载力 验算 取一个开间外纵墙为计算单元 其受荷面积为 2 3 6 2 910 44m 确定计算截面 每层墙的控制截面位于墙顶部梁 或板 底面和墙底底面处 在截面 1 1 等处既有轴向力 又有弯矩 按偏心受压验算承载力 同时 还应验算梁NM 下砌体的局部承载力 在截面 2 2 处所受的轴心压力最大 对界面 1 1 8 8 的承 载力分别进行验算 2 荷载计算 荷载计算 将荷载转化成线荷载 取一个计算单元 作用于纵墙的荷载标准值如下 屋面恒载 3 9 10 443 125 2 949378kN 女儿墙自重 厚 240mm 高 600mm 双面粉刷 5 24 0 6 3 611 32kN 二 三 四层楼面恒荷载 3 00 10 443 125 2 940 38kN 屋面活荷载 2 0 10 4420 88kN 二 三 四层楼面活荷载 2 0 10 4420 88kN 二 三 四层墙体和窗自重 3 3 3 6 1 8 1 80 4 1 8 1 846 57kN 一层墙体和窗自重 4 8 3 6 1 8 1 80 4 1 8 1 8109 54kN 3 控制截面的内力计算 控制截面的内力计算 图二 截面图 1 第四层 第四层截面 1 1 处 由屋面荷载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应考虑两中内力组合 1 1 2 1 1 5 2 5 1 249 78 11 321 420 88102 55kN 1 3549 78 11 321 4 0 720 88102 95kN 1 249 78 1 420 8888 97kN 1 35 49 78 1 4 0 720 8887 67kN l l N N N N 四层采用 Mu10 烧结多孔砖 M7 5 混合砂浆砌筑 查表 2 4 砌体抗压强 度设计值 一 二层采用 Mu10 烧结多孔砖 M10 混合砂浆砌筑 1 69MPaf 查表 2 4 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1 89MPaf 屋 楼 面梁端设有刚性垫块 取 此时刚性垫上表面处 0 1 0 5 4 f 梁端有效支撑长度 0 b 500 5 493mm 1 69 a 11 150 b 22 150 b 1 1 1 11 1 2 2 1 21 1 0 488 970 120 4 0 0937 37kN m 0 487 670 120 4 0 0937 26kN m 7 37 0 072m 102 55 7 26 0 071m 102 95 l l MNya MNya M e N M e N 第四层截面 2 2 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与本层墙自重之和 1 N 1 2 2 2 102 55 1 246 57158 43kN 102 95 1 35 46 57165 42kN N N 2 第三层 第三层截面 3 3 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与本层楼盖荷载之和 2 N 4l N 1 4 1 3 3 1 0 1 0 1 240 38 1 420 8877 69kN 158 4377 69236 12kN 158 43 10 0 367MPa 1 8 0 24 0 367 0 2 1 69 l N N f 查表 由此得 1 1 5 7 1 0 111 340 1 1 3 3 1 3 500 5 798mm 1 69 0 477 690 120 4 0 0986 28kN m 6 28 0 027m 236 12 b lb a MNya M e N 2 4 2 3 3 2 0 2 0 1 35 40 38 1 4 0 720 8874 98kN 165 4274 98240 4kN 165 42 10 0 383MPa 1 8 0 24 0 383 0 23 1 69 l N N f 查表 由此得 2 1 5 75 2 0 222 340 500 5 75100mm 1 69 0 474 980 120 4 0 16 00kN m b lb a MNya 2 2 3 3 2 3 6 0 025m 240 4 M e N 第三层截面 4 4 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与本层墙自重之和 3 N 1 4 2 4 236 121 246 57292kN 240 41 35 46 57303 27kN l N N 3 第二层 第二层截面 5 5 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与本层楼盖荷载之和 4 N 1 3 1 5 3 1 0 1 0 1 240 38 1 420 8877 69kN 29277 69369 69kN 292 10 0 676MPa 1 8 0 24 0 676 0 36 1 89 l N N f 查表 由此得 1 1 5 94 1 0 111 530 1 1 5 5 1 5 500 5 9497mm 1 89 0 477 690 120 4 0 0976 308kN m 6 308 0 017m 369 69 b lb a MNya M e N 2 3 2 5 3 2 0 2 0 1 35 40 38 1 4 0 720 8874 98kN 303 2774 98378 25kN 303 27 10 0 702MPa 1 8 0 24 0 702 0 37 1 89 l N N f 查表 由此得 2 1 5 95 2 0 b 222 530 b 2 2 5 5 2 5 500 5 9597mm 1 89 0 474 980 120 4 0 0976 088kN m 6 088 0 016m 378 25 l a MNya M e N 第二层截面 6 6 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与本层墙自重之和 5 N 1 6 2 6 369 691 246 57425 57kN 378 25 1 35 46 57441 12kN N N 4 第一层 第一层截面 7 7 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与本层楼盖荷载之和 6 N 1 2 1 7 3 1 0 1 0 1 240 38 1 420 8877 69kN 425 5777 69503 26kN 503 26 10 0 756MPa 1 8 0 37 0 756 0 4 1 89 l N N f 查表 由此得 1 1 6 0 1 0 b 111 720 1 1 5 7 1 5 500 698mm 1 89 0 477 690 1850 4 0 09811 33kN m 11 33 0 023m 503 26 lb a MNya M e N 2 2 2 7 3 2 0 1 35 40 38 1 4 0 720 8874 98kN 441 1274 98516 1kN 441 12 10 0 662MPa 1 8 0 37 l N N 2 0 0 662 0 35 1 89f 查表 由此得 2 1 5 93 2 0 b 222 720 b 2 2 7 7 2 7 500 5 9396mm 1 89 0 474 980 1850 4 0 09610 99kN m 10 99 0 021m 516 1 l a MNya M e N 第一层截面 8 8 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与本层墙自重之和 7 N 1 8 2 8 503 261 2 109 54634 71kN 516 1 1 35 109 54663 98kN N N 4 第四层窗间墙承载力验算 第四层窗间墙承载力验算 图三 二三四层梁端垫块 1 第四层截面 1 1 处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 第一组内力 1 1 1 1 102 55kN 0 072mNe 第二组内力 2 2 1 1 102 95kN 0 071mNe 对第一组内力 0 0 072 0 3 0 60 072 0 24 3 3 13 75 0 24 e ey h H h 查表知 0 294 满足要求 3 0 293 1 69 1 8 0 24 10213 91kN102 95kNfA 对第二组内力 0 0 071 0 296 0 60 072 0 24 3 3 13 75 0 24 e ey h H h 查表知 0 294 满足要求 3 0 294 1 69 1 8 0 24 10214 64kN102 95kNfA 2 第四层截面 2 2 处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 第一组内力 1 1 2 2 158 43kN 0Ne 第二组内力 2 2 2 2 165 42kN 0Ne 0 3 3 0 13 75 0 24 He hh 查表知0 771 满足要求 3 0 771 1 69 1 8 0 24 10562 9kN165 42kNfA 3 梁端支撑处 截面 1 1 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两端设置尺寸为的预制刚性垫块 垫块面积 740mm240mm 300mm 2 0 24 0 740 1776m b A 第一组内力 050 3 00 05 50 05 0 045MPa 88 97kN 93mm 0 045 0 1776 107 99kN 88 977 9996 96kN 0 488 97 0 120 4 0 093 0 0674m 109 33 lb b l lb l Na NA NN Nya e NN 时 查表知 0 0674 0 281 3 0 24 e h 0 511 2 0 0 1 3 1 05 0 742 0 240 240 2928 1 649 10 35 1 649 11 282 0 81 026 0 511 1 026 1 69 0 1776 10157 36 96 96 b b l Am A A fAkN NNkN 满足要求 对于第二组内力 由于梁端反力非常接近 且相等 故采用相同尺寸 0 b a 的刚性垫块能满足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要求 5 第三层窗间墙承载力验 第三层窗间墙承载力验 1 第三层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列于表一中 表一 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 第一组内力 第二组内力 截面截面 项目 3 34 43 34 4 kNN236 12292240 4303 27 mme270250 e h 0 11 0 10 mmy120 120 e y 0 22 0 20 13 7513 7513 7513 75 0 5270 7710 5650 771 2 mA0 4320 4320 4320 432 MPaf1 691 691 691 69 kNfA 384 75N 562 89N 412 50N 562 89N 满足要求满足要求满足要求满足要求 2 梁端支撑处 截面 3 3 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两端设置尺寸为的预制刚性垫块 垫块面积 740mm240mm 300mm 2 0 24 0 740 1776m b A 第一组内力 040 3 00 04 40 04 0 367MPa 77 69kN 98mm 0 3670 1776 1065 18kN 65 1877 69142 87kN 0 477 690 120 4 0 098 0 044m 142 87 lb b l lb l Na NA NN Nya e NN 时 查表知 0 0674 0 18 3 0 24 e h 0 705 由前面计算结果可知 1 1 026 3 105 0 705 1 026 1 69 0 1776 10217 1kN142 87kN bl fANN 满足要求 对于第二组内力 由于梁端反力非常接近 且相等 故采用相同尺寸 0 b a 的刚性垫块能满足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要求 6 第二层窗间墙承载力验算 第二层窗间墙承载力验算 1 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列于表中 表二 第二层窗间墙承载力验算 第一组内力 第二组内力 截面截面 项目 3 34 43 34 4 kNN369 69425 57378 25441 12 mme170160 e h 0 07 0 06 mmy120 120 e y 0 14 0 12 13 7513 7513 7513 75 0 6150 7710 6270 771 2 mA 0 4320 4320 4320 432 MPaf1 891 891 891 89 kNfA 502 14 N629 51 N511 93 N629 51 N 满足要求满足要求满足要求满足要求 2 梁端支撑处 截面 5 5 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两端设置尺寸为的预制刚性垫块 垫块面积 740mm240mm 300mm 2 0 24 0 740 1776m b A 第一组内力 030 3 00 04 0 676MPa 77 69kN 97mm 0 676 0 1776 10120 06kN 120 0677 69197 75kN lb b l Na NA NN 30 03 0 477 690 120 4 0 097 0 032m 197 75 lb l Nya e NN 时 查表知 0 032 0 13 3 0 24 e h 0 815 由前面计算结果可知 1 1 026 3 103 0 815 1 026 1 89 0 1776 10280 68kN197 75kN bl fANN 满足要求 对于第二组内力 由于梁端反力非常接近 且相等 故采用相同尺寸 0 b a 的刚性垫块能满足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要求 7 第一层窗间墙承载力验算 第一层窗间墙承载力验算 1 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列于表中 表三 第一层窗间墙承载力验算 第一组内力 第二组内力 截面截面 项目 3 34 43 34 4 kNN503 26634 71516 1663 98 mme230210 e h 0 062 0 057 mmy185 185 11 0811 0811 0811 08 0 660 7940 6720 794 2 mA 0 6660 6660 6660 666 MPaf1 891 891 891 89 kNfA 830 77 N999 43 N845 87 N999 43 N 满足要求满足要求满足要求满足要求 2 梁端支撑处 截面 7 7 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两端设置尺寸为的预制刚性垫块 490mm 370mm 180mm 图四 首层梁端垫块 垫块面积 2 0 49 0 370 181m b A 第一组内力 020 3 00 02 20 02 0 756MPa 77 69kN 98mm 0 756 0 181 10136 84kN 136 8477 69214 53kN 0 477 69 0 1850 4 0 098 0 053m 214 53 lb b l lb l Na NA NN Nya e NN 时 查表知 0 053 0 143 3 0 37 e h 0 804 2 0 0 1 3 1 02 0 492 0 370 370 455m 2 514 10 35 2 514 11 4312 0 81 145 0 804 1 145 1 89 0 181 10314 92kN 214 53kN b b l A A A fA NN 满足要求 对于第二组内力 由于梁端反力非常接近 且相等 故采用相同尺寸 0 b a 的刚性垫块能满足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要求 六 横墙承载力计算六 横墙承载力计算 横墙承受由屋面和楼面传来的均布荷载 可取宽的横墙进行计算 其受1m 荷面积为 由于该横墙为轴心受压构件 随着墙体材料 墙体高度 2 1 3 63 6m 不同 可只验算第三层的截面 4 4 第二层的截面 6 6 第一层截面 8 8 的承载 力 1 荷载计算 荷载计算 取一个计算单元 作用于横墙的荷载标准值如下 屋面恒荷载 3 9 3 614 04kN m 二 三 四层楼面恒荷载 3 00 3 610 8kN m 屋面活荷载 2 0 3 67 2kN m 二 三 四层楼面活荷载 2 0 3 67 2kN m 二 三 四层墙体和窗自重 5 24 3 317 29kN m 一层墙体和窗自重 5 244 6524 37kN m 2 控制截面内力计算 控制截面内力计算 1 第二层截面 6 6 处 轴向力包括屋面荷载 第四层楼面荷载和第二三 四层墙体自重 1 6 1 2 14 0410 8 217 29 3 1 47 27 22 135 25kN m N 2 6 1 35 14 0410 8 217 29 3 1 4 0 77 27 22 139 31kN m N 2 第一层截面 8 8 处 轴向力包括上述荷载 第二层楼面荷载和第 6 N 一层墙体自重 1 8 2 8 135 25 1 210 824 371 4 7 2187 53kN m 135 25 1 3510 824 371 4 0 77 2193 85kN m N N 3 横墙承载力验算 横墙承载力验算 1 第二层截面 6 6 3 0 13 75 0 87 0 78 1 89 0 24 10353 81kN139 31kN e h fA 查表 满足要求 2 第一层截面 8 8 3 4 65 0 19 38 0 64 0 24 0 64 1 89 0 24 10290 3kN193 85kN e h fA 查表 满足要求 上述验算结果表明 该横墙有较大的安全储备 显然其他横墙的承载力均 不必验算 七 过梁计算七 过梁计算 由于教学楼为内廊式 故不必设置挑梁 图五 过梁尺寸 图六 过梁配筋图 1 验算第一层的过梁 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验算第一层的过梁 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已知窗洞净宽 墙厚 1 8m240mm 故 荷载应按墙体的均布荷载自重采用 0 85m 1 8m 2 n wnwwn l hlhhl 考虑梁 板传来荷载 0 1 051 05 1 81 89m n ll 荷载设计值 1 357 71 1 83 2 91 4 0 722 926 28kN mq 过梁端部剪力设计值 1 26 28 1 823 65kN 2 V 选用过梁截面尺寸为 采用 C20 混凝土 HRB335 级钢筋 370mm 120mm 则 26 22 0 22 0 min 1 26 28 1 810 8 0 3 9 6 37012020 1120 3680 550 9 6 370 100 0 368 435 7mm88 8mm 300 s c sb c s y M a f bh a f bh Abh f 选用 4 12钢筋 2 452mm s A t0 0 70 7 1 1 370 1002849028 4923 65f bhNkNVkN 因此此过梁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同时由 可按构造配置箍筋150mmh 6 200 2 过梁梁端支承处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 过梁梁端支承处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 查得砌块抗压强度设计值 取压力图形完整系数 2 1 5kN mmf 1 0 过梁的有效支承长度 0 120 101089mm 1 5 c h a f 承压面积 2 0 89 37032930mm l Aa h 影响面积 2 00 89370370169830mmAah h 由于 0 169830 10 35110 3511 711 25 32930 L A A 故取局部受压强度提高系数1 25 不考虑上部荷载 则局部压力为 0 26 28 1 89 24 8kN 22 l ql N 局部承压的抗力 1 0 1 25 32930 1 561 7kN N ll A f 故过梁支座处砌体局部受压符合规范要求 八 抗震验算八 抗震验算 已知本地设计抗震分组为一组 类场地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1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雪荷载为 2 0 4kN m 1 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屋面均布荷载 2 3 90 4 0 54 1kN m 楼面均布荷载 2 32 0 54kN m 屋面自重 4 15 825 823 610 8 10 8 1 83011kN 楼面自重 45 825 823 610 8 10 8 1 82938kN 各层墙体总长度 271 8 7 52275 52213 642 32236 8m 第一层墙体和窗自重 7 71 1404 1 1 8 1 8 0 4 7 5 24 1 5 24 96 86525kN 第二 三 四层墙体和窗自重 5 24236 8 3 3 1 8 1 8 0 4 7 5 24114kN 女儿墙自重 5 24 0 613 62722425kN 各层重力代表值 1 23 4 1 2938652541148258kN 2 1 2938411441147052kN 2 1 301141144255493kN 2 825870522549327855kN i G GG G G 2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由设计抗震分组为一组 类场地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特征周期为 查表 0 35s max 0 12 Ekmaxeq 0 12 0 85 278552841kNFG 3 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地震剪力标准值列于表四 表四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地震剪力标准值 层 数 i G kN i H m i G i H kN m EK ii i ii G H FF G H kN 5 1 ii i VF kN 四54931476902916916 三705210 7754568991815 二70527 4521856222437 一82584 1338584042841 278552841 水平地震作用代表值和所受的水平地震剪力如图五所示 图七 水平地震作用代表值和所受的水平地震剪力 2 横墙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 横墙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 位于轴线 的横墙为最不利墙段 应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 第二层 全部横向抗侧力墙体横向截面积 2 2 13 84 0 2426 04 12 0 2424 04mA 轴线 横墙横截面面积 2 25 6 04 0 2422 9mA 楼层总面积 2 2 13 6 54734 34mF 轴线 横墙重力荷载从属面积 2 25 5 80 12110 8 2149 47mF 轴线 横墙所承担的水平地震剪力 2525 25Eh2k 22 12 9149 47 0 51 3 2437513kN 224 04734 4 AF VV AF 轴线 横墙每米长度上所承担的竖向荷载 4 1 3 64 3 625 24 3 3 2 583kNN 轴线 横墙平均压应力 2 0 83000 0 346N mm 240 1000 采用 M10 级砂浆 烧结多孔砖 查表 2 0 v0n v0 6 nv02525 RE 0 346 0 17N mm 2 035 1 145 0 17 11 1 145 0 172 9 10564 49kN 1 0 f f f AV 查表得 满足要求 第一层 2 1 2 15 2 1 2 15 1515 15Eh1k 11 13 84 0 2426 04 12 0 2424 04m 6 04 0 2422 9m 13 6 54734 34m 5 80 12110 8 2149 47m 12 9149 47 0 51 3 2841598 6kN 224 04734 4 4 1 3 64 3 6 3 A A F F AF VV AF N 2 0 5 24 3 3 3 5118 5kN 118500 0 49N mm 240 1000 采用 M10 级砂浆 烧结多孔砖 查表 2 0 v0n v0 6 nv01515 RE 0 49 0 17N mm 2 88 1 26 0 17 11 1 26 0 172 9 10621 12kN 1 0 f f f AV 查表得 满足要求 3 纵墙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 纵墙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 取轴线的墙段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 纵墙各墙肢比较均匀 各轴线纵墙 A 的刚度比可近似用其墙截面面积比代替 二层 纵墙墙体总面积 2 2 54 24 15 1 80 24254 2421 1 03 360 2420 25mA 轴线墙体横截面面积 A 2 2A 54 24 15 1 8 0 246 54mA 2A 2AEh2k 2 6 54 1 3 24371023 18kN 20 25 A VV A 一层 纵墙墙体总面积 2 1 54 24 15 1 80 37254 2421 1 03 360 3731 21mA 轴线墙体横截面面积 A 2 1A 54 24 15 1 8 0 3710 08mA 1A 1AEh1k 1 10 08 1 3 28411193 22kN 31 21 A VV A 不利墙段地震剪力分配 A j j j K VV K 尽端墙段 中间墙段 1800 1 765 1020 h b 1800 1 1800 h b 由于 应同时考虑弯曲和剪切变形 取 14 3 3 Et K 表五 计算结果列于表中 kN i j V 类别 m h m b 个数 3 3 3 1 3 一层二层 11 81 0225 4985 2950 09330 1125 82 21 81 814130 2580 9369 4 验算第二层 采用 M10 级砂浆 2 v0 0 17N mmf 2 1 2 2 1 02 0 240 2448m 1 8 0 240 432m A A 尽端墙段 中间墙段 墙段 1 仅承受墙体自重 RE 0 75 3 2 0 5 24 3 3 2 59 1 0244 09kN 44 09 10 0 18N mm 240 1020 N 0 n v0 6 nv01 RE 0 18 1 06 1 01 0 17 11 1 01 0 170 2448 1056 04kN25 82kN 0 75 f f A 查表 满足要求 轴线 处墙段 2 仅受墙体自重 5 24 3 3 2 5 1 877 81kNN 3 2 0 0 n v0 6 nv02 RE 77 81 10 0 18N mm 240 1800 0 18 1 06 1 01 0 17 11 1 01 0 170 432 1098 90kN69 4kN 0 75 f f A 查表 满足要求 其他轴线处的墙段 2 除受墙体自重外还受屋面 楼面荷载 3 2 0 0 n v0 6 nv02 RE 5 24 3 3 2 5 1 83 6 5 8 4 1 0 53 6 5 8 4 0 5 2 2 5 3 5 8 0 5225 89kN 225 89 10 0 523N mm 240 1800 0 523 3 08 1 02 0 17 11 1 02 0 170 432 1074 91kN69 4kN 1 0 N f f A 查表 满足要求 验算第一层 采用 M10 级砂浆 2 v0 0 17N mmf 2 1 2 2 1 02 0 370 377m 1 8 0 370 666m A A 尽端墙段 中间墙段 墙段 1 仅承受墙体自重 RE 0 75 3 2 0 0 n v0 5 24 3 3 3 1 027 71 1 024 1 0 50 6 5 24 1 0272 24kN 72 24 10 0 19N mm 370 1020 0 19 1 126 1 02 0 17 N f 查表 6 nv02 RE 11 1 02 0 170 377 1087 16kN30 11kN 0 75 f A 满足要求 轴线 处墙段 2 仅受墙体自重 3 2 0 0 n v0 6 nv02 RE 5 24 3 3 3 1 87 71 4 1 0 5 1 80 6 5 24 1 8131 01kN 131 01 10 0 197N mm 370 1800 0 197 1 157 1 02 0 17 11 1 02 0 170 666 10153 98kN80 9kN 0 75 N f f A 查表 满足要求 其他轴线处的墙段 2 除受墙体自重外还受屋面 楼面荷载 3 2 0 0 n v0 6 nv02 RE 131 013 6 5 8 4 1 0 53 6 5 8 4 0 5 3 2 5 5 8 0 5 4328 09kN 328 09 10 0 493N mm 370 1800 0 493 2 9 1 27 0 17 11 1 270 170 666 10143 79kN80 93kN 1 0 N f f A 查表 满足要求 九 基础计算九 基础计算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 采用条形基础 取长条形基础为计0 8dm 1 0m 算单元 轴心受压 采用砖基础 1 外纵墙下条形基础 k k am 11 3249 7840 38 346 57 3 109 54 20 8820 88 0 720 88 0 72 3 6137 84kN m 137 84 0 93m 15020 0 8 F F b fd 由公式得 2 内横墙墙下条形基础 k k am 14 0410 8 3 17 29 324 377 27 2 0 77 2 0 72143 5kN m 143 5 0 95m 15020 0 8 F F b fd 由公式得 基础如图六 图七所示 图八 外纵墙下条形基础 图九 内横墙下条形基础 十 构造措施十 构造措施 1 抗震构造措施 构造柱 根据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 因此教学楼处在地震裂度为 7 度 层数为四层 所以构造柱设置在楼梯间 电梯间的四角 隔 15m 或单元横墙与 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