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PPT课件.ppt_第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PPT课件.ppt_第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PPT课件.ppt_第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PPT课件.ppt_第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 1 腰椎间盘突出症 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 herniatianoflumbardisc HLD 是因腰椎间盘变性 纤维环破裂 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 马尾神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征 是导致下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 5 腰5 骶1突出最为多见 约占95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数发生于青壮年 好发于20 45岁 男性多于女性 2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因 1 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本病发生的最基本的原因无退变的椎间盘可承受6865KPa压力 而已退变的椎间盘仅需294KPa压力即可破裂 年龄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 透明质酸及角化硫酸盐逐渐减少 低分子量糖蛋白增加 原纤维变性和胶原纤维沉积增多 使髓核张力下降 失去弹性 椎间盘松弛 变薄 软骨板囊性变 3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因 2 损伤慢性劳损是加速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原因 也是椎间盘突出的诱因 一次性暴力多引起椎骨骨折 反复弯腰 扭腰 不恰当的腰部用力则易导致椎间盘损伤 4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因 3 局部环境改变妊娠妇女因盆腔 下腰部充血 结构相对松弛 腰骶部承受了较大的重力 故易出现椎间盘损伤 有脊柱滑脱症 脊柱骨折或脊柱融合术后等病史者也易出现椎间盘突出症 5 腰椎间盘突出症 分类 按照髓核突出的部位不同分 1 单侧型 临床最多见 2 双侧型 两下肢症状同时或一先一后交替出现 3 中央型 髓核自正后侧突出 容易压迫马尾神经 出现症状 6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史 临床上约80 发生在20 40岁的青壮年 多数为体力劳动者 半数以上无明显外伤史 男性多于女性 好发部位在L4 L5和L5 S1椎间盘 7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症状 腰腿痛 最常见 发生率高达95 与体位有关 卧位时症状缓解 站立或弯腰时疼痛加重腿痛的特点是沿坐骨神经分布区放射 马尾神经受损症状 间歇性跛行 肌力减弱或肌肉麻痹 患肢麻木 患肢发凉 8 胫前肌 起于胫骨近墙外侧 小腿骨间膜 止于第1楔骨内侧及第1跖骨基底 作用为足背伸及内翻 由腓深神经支配 检查时 瞩患者抗阻力的背伸足部 可触及该肌收缩 图9 43 9 股四头肌 股四头肌的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和髋臼上缘 股中间肌起于股骨前上3 4 股外侧肌起于股骨粗线外侧唇及大粗隆根都 股内侧肌起于股骨粗线内侧唇及内侧肌间隔 四部肌肉向下行于扁腱 分别止于髌骨上缘及内外侧缘 然后通过髌骨及髌韧带与胫骨结节相连 其作用为屈髓 伸膝 由股神经支配 检查时患者仰卧 先稍屈膝 然后抗阻力的伸膝 可触到该肌收缩 田9 35 10 腓骨长 短肌 腓骨长肌起于腓骨小头 腓骨外上2 3 止于第1楔骨外侧及第1跖骨结节 作用为外翻并使足跖屈 由腓浅神经支配 检查时 嘱患者抗阻力的外翻足部可在外躁后上方触到紧张的该肌腱 图9 46 11 拇长伸肌 起于腓骨下2 3及骨间膜 止于拇趾末节背侧基底 作用为伸拇 足背伸 由腓深神经支配 检查时 嘱患者抗阻力的伸拇 可触到该肌收缩 图9 45 12 趾长伸肌 起于胫骨外髁 腓骨近端前侧 止于第2一5趾的趾背腱膜 主要作用伸趾及足背伸 由脖深神经支配 幢查时 抗阻力的伸2 5趾 可触到紧张的伸趾长肌腱 图9 44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 体征 脊柱畸形 腰椎生理前凸改变姿势性脊柱侧弯 腰部活动受限3 腰肌痉挛和压痛点 拉塞克征 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坐骨神经痛的常用方法 直腿抬高试验 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坐骨神经痛的常用方法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腘窝压迫试验 健肢抬高试验 股神经牵拉试验10 仰卧挺腹试验 14 腰椎活动度的检查 腰椎活动度可分为屈 伸 左 右侧屈及左右旋转 检查时 患者站立位双下肢伸直 先做前屈 后伸 拣后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 正常时前屈可达90 后伸达30 左 右侧屈可达20 30 左 右旋转达30 当腰椎疾患或腰骶部肌痉挛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 图9 28 15 直腿抬高试验 患者仰卧 两膝伸直 徐徐抬高患肢 若在60 以内就有腰腿痛则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本症患者阳性率约90 当抬腿到引起疼痛的位置时再使踝关节被动背伸 疼痛加重者成为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 正常人神经根有4毫米滑动度 下肢抬高到60 70 时膝后仅有牵拉不适感而无疼痛 16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在直腿抬高达最高度数时 略放低 用一手将踝关节背屈 此时如出现放射疼痛明显加重 即为阳性 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图9 31 17 股神经牵拉试验 俯卧 双下肢伸直 使患者屈膝 检查者用手握住患者的足部向上提拉 使髋关节处于超伸展位 如出现大腿前方痛即为阳性 在腰2或3 腰3或4锥间盘突出时 可为阳性 图9 32 18 腘窝部神经压迫试验 仰卧 将患者髋及膝屈曲90o 然后逐渐伸直膝关节 在出现神经放射痛时止 再将膝关节稍放低到不痛的位置 检查者用手压迫股二头肌腱内侧 胫神经及腓总神经的走形部位 此时如出现足部或臀部放射痛即为阳性 常见于腰锥间盘突出症患者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 特殊检查 1 X线平片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 是不可缺少的 腰椎正侧位线片可完全正常 但有一部分患者可示以下征象 脊柱侧弯或腰椎生理曲度变直 反张 椎间隙变窄 侧弯可凸向健侧 也可凸向患侧 髓核位于神经根内侧则侧弯凸向健侧 髓核位于神经根外侧则侧弯凸向患侧 椎间隙左右不等宽 侧弯侧椎间隙变窄 凸侧增宽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 特殊检查 侧位片上示椎间隙变窄 或椎间盘呈前宽后窄的锲形 严重的椎间盘突出症或晚期可有椎体轻度前后错位 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 椎间孔变窄等改变虽不能直接反映椎间盘是否突出 但可显示退行性改变 也可发现有无化脓性炎症结核 肿瘤和转移癌等病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 特殊检查 2 CT和MRICT可显示骨性椎管形态黄韧带是否增厚及椎间盘突出的大小 方向等 MRI可全面观察各腰椎间盘是否病变 也可了解髓核突出的程度和位置 类型以及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的情况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 特殊检查 3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及体感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和程度 观察治疗效果 23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 主要诊断依据是 临床症状 客观体征 影象学检查结果 临床症状 1 腰腿痛2 马尾神经受损症状3 间歇性跛行4 肌力减弱或肌肉麻痹5 患肢麻木6 患肢发凉 客观体征 1 脊柱畸形 腰部活动受限3 腰肌痉挛和压痛点 拉塞克征 直腿抬高试验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腘窝压迫试验 健肢抬高试验 股神经牵拉试验10 仰卧挺腹试验主要诊断手段是 详细询问病史和检查 24 10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与体征 25 腰椎间盘突出症 鉴别诊断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可仅有腰痛 后期又有腰腿痛 这于多数可引起腰痛 腿痛及少数可同时有腰腿痛的其他疾病易混淆 故必须加以鉴别 26 一些常见腰痛疾患的可靠诊断方法 27 一些常见腰痛疾患的可靠诊断方法 28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评定 临床性评定根据病史 详细的体格检查 结合X线平片 CT MRI等方法 一般均能就病变间隙 突出方向 突出物大小 神经受压等情况作出判断 29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评定 功能性评定 腰椎活动度及肌力评定腰椎活动度的测量常采用皮尺法 即患者站立位 在两侧髂后上棘连线与身体后正中线交点的下5厘米及上15厘米处各作一标记 向前弯腰时此两点距离延长 后伸时此两点互相接近 以此距离的变动作为腰椎活动度的指标 30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评定 据检测该方法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并与X线摄片测定有良好相关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有腰背肌 腹肌及相应受累节段的下肢肌肉的力量减退 可作各组肌力的手法测试 也可通过等速测试获得较精确的定量资料 31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评定 整体水平功能测定腰的屈伸 侧屈的测量也可采用美国医学会永久病损评定指南 GEPI 提供的方法测量腰屈伸 侧屈的角度 然后根据所测得的角度 从GEPI提供的表中求腰残疾引起的整个人功能损伤的百分率 32 从腰屈伸角度求相当于整个人功能损伤的百分比 33 从腰屈伸角度求相当于整个人功能损伤的百分比 34 从腰屈伸角度求相当于整个人功能损伤的百分比 35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评定 疗效评定可利用下表中的标准 若评分大于90 疗效为优 评分75 90 疗效是良 评分小于50分 疗效为差 36 腰痛疗效的评定 37 腰痛疗效的评定 38 腰痛疗效的评定 39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约80 患者可经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或治愈适用病例 1 首次发病的患者2 症状较轻者3 不适合手术者 40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卧床休息及限制活动可减轻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 减少因负重而增加的损伤 使突出的椎间盘和附近软组织由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消退 仰卧 俯卧 弯腰左右侧卧等各种卧法均可 但急性期病人应尽可能避免坐 站起 包括进食 大小便时 41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方法 卧硬板床 采取自由体位 一般2 3周为宜 如用其他疗法均不应脱离这一基本治疗原则 否则将降低疗效 42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药物 a 有效的止痛药 常用抗炎止痛类药 如非甾体类药物 如芬必得 扶他林 消炎痛等 b 脱水疗法 急性期 如用20 甘露醇250毫升静滴15 30分钟 每天一次 C 神经营养药物 弥可保 维生素类等 d 中药辩证治疗 早期以活血散瘀为主 用身痛逐瘀汤 中期以和血行气止痛为主 用橘术四物汤 后期以培补肝肾为主 用壮腰健肾丸 43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腰椎牵引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主要作用 使腰椎的椎间隙增大 缓解神经根受压 使后纵韧带紧张 起到向前推压作用 使痉挛的肌肉放松 有助于疼痛的缓解 44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常在牵引床上取仰卧位 用束胸带固定胸廓于牵引床的头侧 用骨盆带固定骨盆于尾侧并于牵引器相连 方法 牵引时常取腰大肌位 即用凳子抬高双下肢 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分别屈曲约60 45 46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牵引重量可自体重的60 开始 酌情增至与体重相等或增减10 左右 每次牵引20 30分钟 每日1 2次 牵引中患者应感到疼痛减轻或有舒适感 较严重的骨质疏松 高血压 心脏病患者 全身衰弱显著者及孕妇和女病人经期禁用 47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4 热疗与冷疗对于浅层肌 可用短波红外线照射 对于深层肌 以分米波 微波和短波涡流电极透热为佳 对于神经痛 低频脉冲电疗有效 用冰在背部两侧缓慢地上下滚动 也可有效的松弛肌肉的痉挛 48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超短波两电极片于腰部对置或并置法放置 微热或温热量治疗 15分钟 次 1次 天 5 10次 微波采用半圆形 圆柱形或矩形 马鞍形 槽形等辐射器 治疗时辐射器距离皮肤3 10厘米 微热量或温热量治疗 15分钟 次 10次为一疗程 低频电或低频调制中频电将两电极片贴附于椎间盘突出阶段的两侧 选择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处方 治疗开始并将输出强度调至患者感觉合适 每次治疗20分钟 1次 天 10次为一疗程 49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5 推拿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有良好得疗效 但对其治疗原理一直认识不一致 有人认为推拿可使突出的髓核回纳 但很多学者数月 甚至2年随访 通过MRI观察仅见突出物溶解缩小或者移位 未见回纳 50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治疗时患者俯卧位或健侧卧位 先用推 揉 滚等手法使腰 臀部肌肉放松 然后再作其他手法 例如早期常仅作斜扳动作 即病人侧卧 卧侧下肢伸直 另一下肢屈曲放在对侧小腿上部 术者站在病人背后 一手扶住病人髂骨嵴后外缘 另一手扶住病人肩前方 两手作使肩拉向后 髂骨推向前的动作 使腰部扭转 有时可听到或感到 克登 的响声 51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后期可作压腰 挤腿等动作 压腰时 术者一臂托饱患者大腿膝前 另一前臂压紧患者腰骶部 两上肢向相反方向发力 动作要协调一致 用巧劲而不是暴力 挤腿常在患肢直腿抬高60 左右时应用 方法是术者将患肢强行抬高到80 以上 同时挤压足底 使踝关节充分背伸 52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矫形器和辅助用品腰围有协助背肌 限制不必要的前屈 增加腰椎稳定性的作用 目前认为腰围对于在3个月以内的急性腰痛患者无治疗作用 但可用之于患者在工作场所预防腰痛 在辅助用品方面 目前认为在鞋内放置弹性鞋垫能吸收步行时的轴向震动 对治疗腰痛有良效 此外 椅背垫较硬的垫子 站立时一足踏在小凳上 坐位时双足踏在矮凳上使膝关节比髋关节稍高都对腰痛患者有帮助 53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封闭保守治疗无效在准备考虑手术之前 可试作硬膜外封闭 无效后再作手术 方法为强的松龙75毫克加1 普鲁卡因1毫升 加生理盐水至6毫升作硬膜外注射 54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髓核化学溶解用木瓜凝乳蛋白酶 chymopapain 等化学物质溶去髓核中的某些成分 使髓核萎瘪 从而减轻或消除其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 注后需注意有无过敏反应 55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术后患者有2 3日的腰背痛 但腿痛可很快缓解 术后2日可下地活动 1 6星期后可恢复轻工作 3个月后可恢复较重的体力工作 至于疗效 目前认为次于椎间盘切除 56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此法适用于病程超过2个月 保守治疗无效又不愿作手术者 此法禁用于 对木瓜凝乳蛋白酶过敏者 曾注射过一次木瓜凝乳蛋白酶 再注射有可能引起过敏者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者 或伴有足下垂 膀胱直肠功能障碍者 孕妇或14岁以下的儿童 57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手术手术可去除对神经组织的压迫并能通过骨性连接维持稳定 纠正畸形适用于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者手术的方式有脊椎融合术 椎间盘切除术 椎管减压术等 58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运动治疗一般认为 症状在急性期 躯干肌肉的训练无法进行 也不能有效 随着病情的好转 可逐步开始运动 训练量由小到大 以适当的腹 背肌等长收缩为主 避免因腰椎大幅度屈或伸引起应力分布不均而使症状加重 59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在训练骶棘肌时可在俯卧位抬头 抬腿 也可先垫高骨盆 然后抬起头颈部和躯干上部至水平位 训练腹肌时可在仰卧位作腹肌等长收缩练习 仰卧位抬头 或者抬起双下肢离开床面 每个动作应维持6 10秒 重复6 10次 每日练习1 2次 60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急性期症状基本消失或发病3个月后应强化躯干肌的训练 但具体方法有不同意见 Mckenzie等认为骶棘肌有对抗重力 维持直立姿势的作用 腰椎前凸可降低椎间盘内压及增加腰椎的稳定性 主张以增强骶棘肌为主 提出进行躯干肌伸展训练 6组动作如下 61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a 挺胸仰卧抬起胸部和肩部 吸气 放下 呼气b 半桥仰卧两腿屈曲 抬臀部的同时挺胸 挺腰 吸气 放下 呼气c 桥仰卧两腿伸直并拢抬起臀部 挺腰 吸气 放下 呼气 62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d 俯卧抬上身俯卧抬起上身 吸气 放下 呼气e 俯卧抬腿俯卧两腿伸直 轮流抬高f 燕式俯卧抬起上身 两臂及双下肢膝关节伸直 63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Williams等则认为下腰痛根本上是由于直立姿式引起的腰椎前凸 使腰椎后部结构互相拥挤所致 因此提出一套 旨在增强腹肌 牵伸骶棘肌及腰骶部韧带 从而减少骨盆前倾角及腰椎前凸 64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将双膝拉向腋下 摸脚尖 将腰部用力向下压 65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双腿半屈 作仰卧起坐 腰部向上用力弓起 下蹲起立 腰背微屈 两手不动 66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治疗 Kra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