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细菌性食物中毒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细菌性食物中毒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细菌性食物中毒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细菌性食物中毒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细菌性食物中毒 bacterialfoodpoisoning 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 胃肠型食物中毒神经型食物中毒 2 特点最常见不洁饮食史潜伏期短急性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夏秋季多见 3 病原学 沙门氏菌属 分布广泛 存在多种家畜 家禽 鱼类 飞鸟 鼠类抵抗力较强能在水中 肉类 蛋品 乳类活数月不耐热55 1h或60 10 20分钟死亡 4 病原学 副溶血性弧菌嗜盐生长在海水中能存活47日以上海产品及其他含盐量较高的食物如咸菜 咸肉带菌带菌率极高对酸敏感食醋中3分钟即死 不耐热56 5分钟即可杀死 5 变形杆菌 存在广泛腐败的有机物 人和家禽 家畜 致病性 产生毒素脱羧蛋白质组氨酸组胺过敏反应 6 葡萄球菌生存力强在乳类 肉类 剩饭中易繁殖 通过产生耐热性很强的毒素致病可因带菌炊事人员的鼻咽黏膜或手指污染食物致病腊样芽孢杆菌自然界存在广泛 致病食物由于存放较久或加热不足 细菌大量繁殖 7 流行病学 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被感染的家畜 家禽 鱼类 野生动物 人 污染的食物经消化道传播 普遍易感反复感染 8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多发生在5 10月 7 9月尤甚不洁食物或可疑食物进食史未食者不发病 不食者不发病 病情的轻重与进食量有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后流行迅速停止病例可散发 有时可集体发病 9 发病机制 可分感染型 毒素型 混合型肠毒素CAMP cGMP介导增强分泌导致腹泻侵袭性损害粘液脓血便内毒素发热 呕吐 腹泻过敏反应 10 临床症状 潜伏期短 临床症状大致相似突然发病 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恶心 呕吐 腹痛 以上腹持续性或阵发性绞痛多见 腹泻 可伴有发热 粘液脓血便 11 沙门菌食物中毒 潜伏期一般为4 24小时 长达2 3日 可伴发热 体温可达38 40 一日大便数次至数十次不等 水样便 恶臭 偶带脓血 严重病例可发生抽搐 甚至昏迷 老 幼 体弱者若不及时抢救 可发生死亡 12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潜伏期6 12小时 发热不高 1 4病例呈血水样或洗肉水样 吐泻严重者 可致脱水和休克 病程一般为2 4日 13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潜伏期为1 6小时 一般在数小时至1 2日内迅速恢复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潜伏期1 2小时共同点 以呕吐最为剧烈 呕吐物含胆汁 有时带血和粘液 14 变型杆菌食物中毒 过敏型及胃肠型潜伏期5 18小时可有颜面潮红 头痛 荨麻疹多数病程短短者仅数小时 长者可达数日 15 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血白细胞可在正常范围内 部分增高大便镜检可见白细胞和红细胞血清学检查患病早期和二周后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 4倍 较少应用 变形杆菌 OX19和OXK 1 80分子生物学细菌培养 16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非细菌性食物中毒霍乱细菌性痢疾 17 治疗 一 一般治疗 二 对症治疗解痉 补充液体 维持电解质平衡 三 病原治疗一般可不用抗生素按不同的病原菌采用抗生素 18 预防 一 管理传染源报疫二 切断传播途径 19 神经型食物中毒 肉毒中毒 病原学肉毒杆菌厌氧菌 产生剧毒的嗜神经外毒素 肉毒素发病机理作用于脑神经 外周神经 肌肉接头处及自主神经末梢 抑制胆碱能神经释放乙酰胆碱 使肌肉收缩运动障碍 软瘫 20 传染源变质的肉食品 豆制品 及动物肠道中的肉毒菌素 缺氧时大量繁殖传播途径通过食物 如腌肉 腊肉 制作不良的罐头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21 临床表现 潜伏期 12 36小时 2小时 10天 潜伏期的长短与外毒素的量负相关 潜伏期越短 病情越重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胃肠道症状较轻早期 头痛 恶心 呕吐后期 眼肌瘫痪 视力模糊 复视 眼睑下垂 瞳孔散大 对光反射消失等咽肌瘫痪 嘴嚼困难 吞咽困难 呼吸困难 胆碱能神经传递受损 尿潴留 便秘等肢体瘫痪较少见 22 实验室检查 一 细菌培养二 毒素检查1 动物实验2 中和试验3 禽眼睑接种试验 23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特殊饮食史 如火腿 腊肠 罐头等 同餐者可集体发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毒蕈中毒 24 治疗 一般及对症治疗尽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