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礼泉县2011届高三生物复习第一次测试题_第1页
陕西省礼泉县2011届高三生物复习第一次测试题_第2页
陕西省礼泉县2011届高三生物复习第一次测试题_第3页
陕西省礼泉县2011届高三生物复习第一次测试题_第4页
陕西省礼泉县2011届高三生物复习第一次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陕陕西西省省礼礼泉泉县县2 20 01 11 1 届届高高三三生生物物复复习习第第一一次次测测试试题题 第 卷 选择题 共 60 分 一 单选题 本题含一 单选题 本题含 303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606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化合物的组成中 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 A 纤维素 胰岛素 性激素B ADP tRNA 质粒 C 脂肪 丙酮酸 核苷酸D 抗体 酶 生长素 2 下列是四种生物的结构模式图 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与A 相比 B 最主要的区别是无叶绿体 B 与其它三项有明显区别的一项是D 其合成自身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 C 将A 放入lmol L 的 KN03溶液中 产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的过程中 物质进出细 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D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 具有C 结构的生物可作为分解者 消费者 生产者 3 一变异雄果蝇的精原细胞中第 对染色体多了1 条 如果不再发生染色体丢失 则其 A 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25 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B 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50 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C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50 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D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25 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4 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技术和方法中 正确的是 A 用标志重捕法进行鼠的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 B 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说明了假说和生物模型的发展性 C 萨顿运用假说 演绎法 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 利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2 5 下图是某一种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生物膜结构 以及在它们上发生的生化 反应 下列有关的说法中 欠妥当的一项是 A 具有吸收 传递和转换光能的功能 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 如果A 中的02被 B 利用 至少要穿过4 层生物膜 C B 中的 H 是丙酮酸分解为C02时产生的 D B 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以增大化学反应的膜面积 从而为适应其功能提供必要的 条件 6 下图表示夏季晴天 某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一昼夜 CO2的浓度变化 假设一昼夜 5 时日出 19 时日落 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 用 CO2测定仪测 得了一天内该玻璃罩内 CO2浓度变化情况 绘制成如图的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BC 段较 AB 段 CO2增加减慢 是因低温使植物呼 吸作用减弱 B CO2下降从 D 点开始 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 D 点开始的 C FG 段 CO2下降不明显 是因为光照减弱 光合作 用减弱 D H 点 CO2浓度最低 说明此时植物对 CO2的吸收最多 光合作用最强 7 下列对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细菌不能独立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B DNA 复制 转录均涉及碱基互补配 C 人体DNA 复制 转录的主要场所都是细胞核 D 翻译过程需要tRNA 和核糖体共同参与 8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有 有一双亲生了四个孩子 其中只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 不考虑突变 则双亲一定均为杂 3 合子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能发生 正常情况下 1 个基因型为AaBb 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 4 种 精子 基因型为Yy 的豌豆 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 1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9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氧气缺乏时 马铃薯块茎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来自细胞质基质 B 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没有DNA 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C 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 能吞噬并杀死病毒或 细菌 D 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 所以凝血酶原是在新生的红细胞中合成的 10 下列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F1产生配子时 等位基因分离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C 基因型Dd 的豌豆经过减数分裂会产生雌雄各两种配子 雌雄配子比例是 1 1 D 利用八倍体小黑麦的花药组织培养出来的植株是四倍体 11 下列四幅图中 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图I 中 a b c d 可依次表示碱基 脱氧核苷酸 基因和DNA B 图 可表示pH 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C 图 中 a b c 可表示某一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 染色单体和 DNA D 图 表示某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 12 图 1 表示植物细胞的淀粉酶与人消化道内淀粉酶活性受 pH 影响的情况 图 2 表示 3 4 种脱氢酶 A B C 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 下面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pH 5 时 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若 pH 由中性变为酸性 人的淀粉酶活性渐渐 升高 由图 2 可知 适宜温度范围最广的是 B 酶 据图 2 无法确认 C 酶活性的最适温 度 A B C 13 右图 a b c d 表示不同的生物学含义 M 代表相关指标的相对值 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 若 M 表示基因多样性 a d 表示不同种类植物 则在剧烈变化环境中最不易被淘 汰的是 b B 若 M 表示物种的丰富度 a d 表示不同生态系统 则 a 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 强 C 若 M 表示种群密度 a d 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 则 b 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 D 若 M 表示生物所含能量 a d 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物种 则 a 是最高营养 级 14 下图为某生物小组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设计装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自变量为温度 B 乙 丙两试管中液体应煮沸冷却除去 O2 C 气泵泵入的气体应先除去 O2 D 实验因变量为 CO2的有无 15 某小组开展了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研究实验 结果如下表 下列 关于该实验的叙述 错误的是 5 A 激素注射前几小时 家兔需禁食处理 B 两组家兔的生理状况应完全相同 C 仅用一组家兔也可完成该实验目的 D 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16 某雌 XX 雄 XY 异株植物 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 由一对等位基因 位于性染色体上 控制 现有三组杂交实验 结果如下表 亲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及株数 杂交组合 父本母本雌株雄株 1阔叶阔叶阔叶 234阔叶 119 窄叶 122 2窄叶阔叶阔叶 83 窄叶 78阔叶 79 窄叶 80 3阔叶窄叶阔叶 131窄叶 127 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 错误的是 A 用第 1 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 后代窄叶植株占 1 2 B 根据第 3 组实验 可以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 确定叶型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C 用第 2 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 后代性状阔叶与窄叶的分离比为 3 1 D 根据第 1 组实验 可以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 确定叶型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17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 适应环境的能力一定越强 B 若某种群中 BB 个体占 81 Bb 个体占 18 bb 个体占 1 则 B 的基因频率 为 90 C 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 狮虎兽 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D 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 但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18 据报道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适宜口服治疗糖尿病的小分子 Boc5 现用一些符合实 验条件的空腹的糖尿病小鼠进行实验 实验分成甲 乙 丙 丁 4 组 实验前测定 4 组小 鼠的血糖含量大致相同 分别为 a1 b1 c1 d1 将 4 组小鼠分别定时定量饲喂 具体情况 如下表 组别甲乙丙丁 注射的药物或在普通饲料中添加 的药物 都足够量 添加普通胰岛素 药物饲喂 添加 Boc5 饲喂 注射普通胰岛 素药物 注射 Boc5 一段时间后测定的血糖含量数据a2b2c2d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1 a2 b1 b2 c1 c2 d1 d2 B a2 b2 c2 d2 a1 b1 c1 d1 C a1b2 c1 c2 d1 d2 D a1 a2 b1 b2 c1 c2 d1 d2 6 19 经调查数个不同海岸的笠螺种群 发现其体长分布 种群生 物量 该种群所有生物个体的有机物总量 与种群密度的关 系如右图甲 乙所示 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 种群密度与生物量呈线性关系 B 种群密度愈大 个体的体型愈小 C 个体体型的差异 随着种群的生物量增加而逐渐变小 D 个体间的种内斗争 在种群密度低于每平方米400 只时 最强烈 20 在探究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 某小组设计的采集 小动物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 B 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C 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D 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 70 的酒精溶液 21 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 a b c d 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c d 激素分泌增多 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 产热量增加 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 是形成冷觉 热觉的部位 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 同时能合成 分泌 e 激素 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上图表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 肾上腺 皮肤均为效应器 A B C D 22 右图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 图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 下列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 则 e 过程 发生在核糖体上 其唯一产物为蛋白质 7 B 如果 a 表示抗原 b 表示吞噬细胞和 T 细胞 c 为 B 细胞 则该过程为体液免疫 C 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 则形成感觉的场所在 b 处 D 如果该图中 a 与 d b 与 e 均各为一个神经元 则兴奋在神经纤维 d e 上传导是 双向的 且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23 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A 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 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 B 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 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 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 就 会受到抑制 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C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24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B 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C 运用单倍体育种方法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D 显性基因可以突变成隐性基因 隐性基因也可以突变成显性基因 25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 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下列各 项中正确的是 A 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 肯定大于 B 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 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 D 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0 26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早期群落以物种多样性高 结构复杂等为特征 B 群落演替是自然发生的进程 人类活动不能够影响其顶极群落 C 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群落演替 D 演替的开始是早期出现的生物逐渐改变了该地区环境 而环境的改变不能够影响 生物群落 27 下列有关生物学中几个 率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农业的建立 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B 在一定范围内 增加底物浓度可以提高酶促反应速度 8 C 种群数量变化的 S 型曲线中 种群增长率逐渐增加 D 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会影响到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28 右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 物种 a 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和 经过漫长 1 a 2 a 的进化 分别形成新物种 b 和 C 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 a 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 迁与 a 同域分布 向 d 方向进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A b 和 d 存在地理隔离 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 C 和 d 不存在地理隔离 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 则 b 和 d 是同一物种 1 a D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 则 c 和 d 是不同物种 1 a 2 a 29 下图中 甲 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 A a 和 B b 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两对等位基因 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 则下列说法错误是 A 和 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B 过程简便 但培育周期长 9 C 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 与 过程的育种原理不相同 30 某同学在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IBA 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实验中获得了下表 所示结果 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枝条甲组乙组丙组 溶液 10 10mol L 的 IBA 溶液 10 5 mol L 的 IBA 溶液 清 水 生根数量 条 43822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 IBA 浓度大小 B 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C 本实验说明 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 10 10mol L D 用三种溶液处理插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共 40 分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31 8 分 为了研究温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 某实验小组利用植物 光合测定装置进行实验 如图甲 以 CO2分析仪中测定的 CO2吸收量和释放量为指标 测定仪中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 装置运行后 仪器气路管道中的气体流速满足正常 测定的需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0 1 先将上述装置置于暗处 测定单位时间内叶室中的 CO2含量变化值 该变化值表示 的是 之后应将上述装置置于 测定相同单位 时间内叶室中的 CO2含量变化值 该变化值表示 2 在预先设定的不同温度下重复以上步骤 结果如图乙所示 光照 1 小时 30 时 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量为 mg h 在上述条件下 最有利于植物 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 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 3 影响此实验的因素除温度外还包括 和 等 32 15 分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I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它的结构基础是 图中的 A 和 B 之 间接触的部位叫 2 A 和 B 的遗传物质相同 释放的物质不 同 这体现了 效 应器细胞识别乙酰胆碱后细胞收缩 乙酰胆碱 被胆碱酯酶分解 细胞恢复舒张 去甲肾上腺 素 填能或不能 被胆碱酯酶分解 这体现了 3 已知某些神经元含有 NO 合成酶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 NO 可弥散到另一神经元发挥其生 理作用 并起到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作用 那么 NO 相当于一种 如 果破伤风杆菌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 因而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 由此可见甘 氨酸能使下一个神经元 填兴奋或抑制 II 10 分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的维持 依赖于各个器官 系统的协调活动 而信息分子 是它们之间的 语言 请分析作答 11 1 写出有关序号或字母代表的含义 D 2 本图中 A 的分泌量的多少受到 两种信息分子的调节 3 体内蛋白质合成不足可能会导致 降低和 减少 从而使机体组 织水肿 免疫力下降 33 8 分 下图 1 表示某湖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 乙 丙 丁 4 个种群的 数量变化 图 2 表示某种鱼迁入到该生态系统后 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问题 1 请根据图 1 中甲 乙 丙 丁 4 个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 写出它们构成的食物链 由图中信息可判断是 种群数量最先发生的变化进而引起其它种群发和改变 2 甲种群在 d 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a b 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有 种群甲 a d c d 四个时 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 期 3 由图 2 中信息可知 在 t1 时刻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可能为 制约 t2 时 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 时 原因 信息分子 A 甲状腺 合成并分泌 甲状腺激素 B B 细胞 D 神经递质 肾上腺 C 神经系统 细胞反应 细胞反应 细胞反应 体液 12 是 4 请在下面的空白中分别绘制该鱼种群数量及出生率和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5 若该湖泊生态系统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种度日趋严重 藻类水华频繁发生 后来 研究 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 收到较好的 效果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 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近个变化过程属于 34 9 分 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 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 传病 简称甲病 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 往往是代代相传 乙种遗传病 简称乙病 的发病率较低 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每万人中的表现情况统计表 甲 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 有甲病 无乙 病 有乙病 无甲 病 有甲病 有乙 病 无甲病 无乙 病 男性27925064465 女性2811624701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1 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主要理由是 2 如果要进一步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还要采取扩大调查范围 多取样本 针 对有患者的家庭调查 绘制家庭系谱图来判定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 下图是该 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 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 对相对性状 显性基因用 A 表示 隐性基因用 a 表示 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 状 显性基因用 B 表示 隐性基因用 b 表示 请根据家族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III10的基因型 II7 II8再生一个小孩其发病率为 如果 IV11是男孩 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几率 只患甲病的 几 率为 如果 IV11是女孩 且为乙病的患者 说明患病原因 表现型人数 性别 13 答题卡 一 单项选择题 共一 单项选择题 共 303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6060 分 分 题号题号 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