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B 01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15252020代替DB37/T 15252010、DB37/T 15262010秸秆栽培草腐菌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seases of straw-rotting fungus2020-02-25发布2020-03-25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7/T 1525202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37/T 15252010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和DB37/T 15262010秸秆栽培鸡腿菇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规范。与DB37/T 15252010、DB37/T 1526201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合并修改为秸秆栽培草腐菌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修改了双孢蘑菇、鸡腿菇、大球盖菇、草菇、姬松茸等统称为草腐菌的定义(见3.1);增加了绿色防控的定义(见3.2)。 增加了产地环境质量要求(见6.1); 增加了草腐菌菌种生产、原辅料要求、栽培设施和基质精准化配方,优化了其它生产技术要求(见6.1); 增加了秸秆栽培草腐菌病害综合防控的新型发酵技术和新型覆土材料的制备要求(见6.1.5和6.1.6); 修改了病虫害防控技术内容(见5),删除了化学农药防治措施(见DB37/T 15252010,6.2.5和DB37/T 15262010,6.2.4); 增加了质量安全管理要求(见7); 修改了附录A的部分内容,增加了附录B的内容,删除附录C。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菏泽市定陶区特色农产品服务中心、临朐顺宝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金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济宁忠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惠东、万鲁长、孙振福、任鹏飞、任海霞、曲玲、黄春燕、刘召东、释翠霞、臧秀霞。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7/T 15252010; DB37/T 15262010。6秸秆栽培草腐菌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秸秆栽培草腐菌(Straw-Rotting fungus)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害防控原则,病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质量安全管理和生产档案管理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秸秆栽培草腐性食用菌(双孢蘑菇、草菇、鸡腿菇、大球盖菇、姬松茸等)病害的绿色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096食品安全国家标食用菌及其制品GB 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T 12728食用菌术语GB 20287农用微生物菌剂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 749绿色食品食用菌NY/T 1098食用菌品种描述技术规范NY/T 1284食用菌菌种中杂菌及害虫的检验NY/T 1731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NY/T 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NY/T 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T 12728和NY/T 109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草腐菌Straw-Rotting fungus草腐菌是一类以种养废弃物作物秸秆(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牛粪、鸡粪、猪粪、羊粪等畜禽粪便)为主料添加豆粕、玉米面、麸皮、石灰、石膏等辅料经微生物发酵而成的栽培基质中生长的食用菌,主要包括双孢蘑菇、草菇、鸡腿菇、大球盖菇、姬松茸等。3.2绿色防控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绿色防控是按照“绿色植保”理念,采用农业措施、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针对草腐性食用菌整个生产过程,从产地环境、生产源头与栽培过程等关键环节上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达到有效控制草腐性食用菌病害,确保食用菌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目的。4 防控对象4.1 竞争性杂菌草腐菌在营养生长阶段发生的竞争性病害。主要种类有木霉菌、青霉菌、曲霉菌、毛霉菌、根霉菌、脉孢霉菌、石膏霉、鬼伞菌等。4.2 侵染性病害草腐菌在出菇生长阶段发生的寄生性病害。主要种类有总状炭角菌(鸡爪菌)、胡桃肉状菌、疣孢霉病、蘑菇褶霉病、蘑菇干泡病、细菌性褐斑病、黏菌病、病毒病、黑斑病等。4.3 生理性病害草腐菌在发菌或出菇阶段发生的生长异常等,主要种类有畸形菇、萎缩菇、死菇、药害菇、地雷菇、空根白心菇,如双孢蘑菇菌柄过长、菌盖不分化或菌盖出现瘤状突起,草菇无菌盖等。5 绿色防控原则秸秆栽培草腐性食用菌病害绿色防控应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结合现阶段植物保护的现实需要和可采用的技术措施,按照“绿色植保”理念,采用农业措施、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针对草腐性食用菌整个生产过程,从产地环境、生产源头与栽培过程等关键环节上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达到有效控制草腐菌病害,确保草腐性食用菌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6 绿色防控技术6.1 栽培防控6.1.1 产地环境防控产地环境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水质优良、无有毒有害污染源,符合NY/T 391、GB 5749标准的要求;生产区与生活区应严格分离;生产区的堆料场、制种、发酵、发菌及出菇区、仓库区应合理分区。每季栽培结束后及时清理发菌料和废土,对出菇环境使用50 %氯溴异氰尿酸稀释1 0001 500倍药液均匀喷施,严格消毒,并开展菌糠生物质资源的无害化循环利用。6.1.2 栽培设施要求栽培设施应建在地势平坦、通风良好、便于排水的地方。设施内环境干净卫生,温、湿、气、光可控,门窗安装缓冲间及防虫网。任何栽培设施在使用前均要清理干净,保持环境卫生,彻底清除废弃料、杂污物等病菌潜伏源,减少病菌基数和传播机会。发生过病害的菇棚设施应清除表土、废弃物,用50 %氯溴异氰尿酸1 0001 500倍药液和5 %甲维盐可湿性粉剂7001 000倍药液全面均匀喷施,严格消毒和杀虫处理。6.1.3 优选抗病抗逆菌种选用抗病抗逆性强、适性广的菌株,并定期复壮;从具相应资质的供种单位引种,并可以清楚地追溯菌种的来源。新引进菌株应通过出菇试验,观察其农艺性状及生产性能。菌种扩繁制作按照NY/T 528和NY/T 1731的要求进行,制备生长健壮、菌龄适宜、不带病杂菌及虫螨的优质菌种,菌种质量符合NY/T 1742的要求;栽培用菌种按照NY/T 1284的要求进行杂菌及害虫的检验,污染杂菌或发菌不良者不能使用。液体菌种菌液澄清透明,无异味,菌液内悬浮着球状菌丝体,菌球呈白色,大小一致、分布均匀,菌球周边菌丝明显。液体菌种菌龄4 d6 d为宜,液体菌种培养好以后立即使用,尽量不存放。根据不同品种安排好适宜的栽培季节,在气温较低条件下播种,播种量适当提高5 %左右。6.1.4 合理选择栽培原辅料栽培原料作物秸秆如稻秸、麦秸、玉米秸、玉米芯、花生秧(壳)、棉饼、豆粕、麦麸等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无杂、无虫卵并符合NY/T 1935的要求。作物秸秆经机器粉碎或碾压后充分预湿,含水量达75 %以上。畜禽粪便(鸡粪、牛粪、猪粪)要求新鲜无杂质、无虫卵,符合GB 7959的要求,暴晒干燥后粉碎、过筛去杂后使用。6.1.5 基质发酵处理基质发酵过程应分为一次发酵鼓风增氧,二次发酵通蒸汽巴氏消毒两个阶段。按照配方把栽培主料玉米芯、麦秸、稻草或玉米秸秆碾压后,提前1 d2 d用1 %石灰水预湿,与畜禽粪便、生石灰、轻质碳酸钙、硫酸钙或饼肥等其它辅料充分混匀,加入符合GB 20287要求的农用微生物菌剂,调节含水量至65 %70 %。选取地势较高、地面平坦硬化的场地建一个下宽1.5 m2.0 m、上宽1.0 m1.5 m、高1.0 m1.5 m、长度不限的长形料堆。在料堆的底部间隔适当距离纵向平行埋入2根直径为15 cm20 cm的PVC管,在PVC管的上部料堆端向内0.5 m处开始打直径2 cm左右的通气孔,孔径由近至远逐渐增大,远端至离堆端0.5 m处封堵气道,PVC管的另一端接5 kW的鼓风机。然后从料堆侧表面均匀分布向堆底PVC管处每隔2 m打一排直径5 cm的通气孔,用薄膜或草苫覆盖料堆并压实周边。通过鼓风机间歇式通风增氧调控料温在65 左右,1 d2 d后翻堆一次。共3 d4 d完成一次发酵。一次发酵结束后,PVC管外端提供蒸汽转入二次发酵,通过间歇式通风、通蒸汽,待料温达到60 时保持8 h10 h巴氏消毒,整个发酵结束。6.1.6 覆土材料消毒处理新型覆土材料由田园细土和改良牛粪渣组成。田园细土应挖取土表0.3 m以下无杂、无污染的清洁土壤并符合GB 15618的要求,打碎暴晒2 d5 d后,过710目筛成直径在0.5 cm1 cm的细小土粒备用。改良牛粪渣应从奶牛或肉牛养殖场选取新鲜无霉变,无杂质牛粪且符合GB 7959的要求,经水洗后加入改性剂,搅拌均匀后固液分离,得到的固形物经自然晾晒发酵后备用。备用的田园细土和改良牛粪渣按2:1的比例(质量比)充分混匀,制备成基本的覆土材料,覆土前3 d左右,按1:2 000倍(药、料质量比,下同)的50 %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1 000倍的10 %噻唑锌粉剂分别加入上述基本覆土材料中,充分搅拌混匀,再用薄膜覆盖24 h48 h,然后揭掉薄膜,用1 %2 %的石灰调至pH 7pH 7.5。调节覆土颗粒的含水量,以手握成团、落地集散为宜。6.1.7 病菇病料的清除与消毒对发病部位菌床及时采取药物处理及隔离措施,防止病菇病菌的再侵染。采菇后彻底清理床面,将病菇、死菇、枯蕾、腐烂菇、病料、病土及时挖除,移出棚外,集中深埋处理。勿将病菇、病料、病土散乱堆放,保护栽培环境不受病菌二次传播侵染。进出过发病菇棚的管理人员再进入健康菇棚,要更换衣鞋,接触过病菇、病料、病土的手或工具,清洗干净,并用0.25 %新洁尔灭溶液或75 %乙醇擦拭消毒。6.2 物理防控菇棚使用前,日光曝晒大棚(晴日4 d5 d),高温闷棚(棚温达到55 以上、连续5 d7 d),清除菇棚内壁表土及废弃物,对菇房地面进行翻土、露晒、石灰水漫灌等处理,有效杀灭菇棚内潜伏的病菌孢子、线虫等。栽培棚门窗和通风口封装防虫尼龙纱网及防鼠金属网,防止害虫传播病菌和害鼠咬噬引致杂菌污染。出菇期间进出菇棚随手闭门,并在菇棚门口及四周设置石灰粉消毒阻隔带。6.3 生物防控优先选择使用生物源农药进行防治。应用农用抗菌素制剂3 %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0 %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在出菇前于菌床覆土层上喷雾2次,间隔2 d,预防和控制草腐菌侵染性病害并符合NY/T 393的要求。使用生物源农药比化学农药提前2 d3 d施用,及早预防。喷药后及时通风降湿,防止出菇面积存水液。6.4 生态防控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在草腐菌出菇阶段,对菇棚内的温度、湿度、水分、氧气、光线等因素进行科学的调节管理,控制菇棚(洞)内适宜的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避免高温高湿。发菌与出菇均处于光线较暗的环境条件下。一旦发生病害,及时清理掉病菇,适度通风,使用符合NY/T 393要求的药物集中处理,减少喷水,降低温度和湿度,通过生态条件的综合控制,创造适宜菌类生长而不利于病菌繁殖侵染的环境条件。保持出菇场所的清洁卫生。防止通过喷水、通风或其它人工操作传播病害。6.5 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减少化学用药。必需用药防治时,选用在我国食用菌上获得登记的药剂或安全高效杀菌药物,按合理的浓度或剂量使用。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重金属制剂及激素类物质。对残效期长,不易分解及有刺激性气味的农药,不得直接用于菇床。农药防治以喷洒地面环境或菌畦覆土消毒预防为主,无菇时或避菇用药,尽量采用局部施用,少量施用,避免造成药害和农药污染扩大。使用农药应符合NY/T 393的要求,交替轮换用药,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草腐菌病害绿色防控常用药物和使用方案参见附录A。7 防控档案建立防控档案,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投入品、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完善整个溯源体系。草腐菌病害绿色防控档案记录事项参见附录B。记录保留3年以上。AA附录A (资料性附录)草腐菌病害绿色防控常用药物和使用方案草腐菌病害绿色防控常用药物和使用方案见表A.1。表A.1 草腐菌病害绿色防控常用药物和使用方案药物通用名防治对象使用方法使用浓度或剂量石灰粉(水、乳)真菌、害虫拌料、拌土、喷(撒)地面环境、擦洗用具、处理杂菌污染斑、涂刷床架1 %5 %氢氧化钠多种有害生物浸泡、擦洗用具,刷洗床架材料1 %溶液漂白粉细菌、真菌、线虫1 %溶液喷洒环境。5 %溶液擦洗工具。 0.5 %用量消毒覆土。见使用方法氯溴异氰尿酸细菌、真菌、病毒喷施处理发病菌床。喷洒栽培环境、床架、覆土。50 %可溶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氯溴异氰尿酸钠(烟剂)细菌、真菌密闭熏蒸接种箱(室)、培养室或菇棚66 %烟剂3 g/m34 g/m3高锰酸钾细菌、真菌喷洒棚内环境及擦洗用具0.2 %溶液过氧乙酸细菌、真菌等喷洒环境、菌床、覆土层及消毒床架材料0.2 %0.5 %乙醇细菌、真菌擦拭皮肤或工具等75 %壳聚寡糖病原真菌、霉菌菇房或床架材料消毒、处理发病菌床70 %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波尔多液多种病原菌、杂菌处理床架材料或喷洒地面环境,随配随用0.5 %等量式波尔多液(0.50.5100)硫酸铜病原真菌、霉菌喷洒、浸泡、擦洗0.5 %1 %溶液咪鲜胺锰盐病原真菌喷洒覆土层、出菇面或处理发病菌床50 %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0.5 g/m210 %噻唑锌病原细菌处理覆土、喷洒覆土层或地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人机物流保证承诺书(6篇)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专项测试试卷(附答案详解)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综合测评试题(解析卷)
- 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考核试卷
- 2025年燃气管道行业反垄断考核试卷
- 2025年工业废气脱硝催化剂再生技术考核试卷
- 借助数学文化理解数学本质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必考点解析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建筑工程监理合同协议(质量监督)
- 医师定期考核试题及答案
- 手机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内分泌外出进修后回院汇报
- 2025年小学诗词大会题库(含答案)
- 医院护工消毒隔离培训
- 关于辩论的教学课件
- 2025中小学STEAM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服务合同
- 2026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考点知识提纲默写练习题版(含答案)
- 思政老师大练兵活动方案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高等数学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斜面》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 小药童的秘密花园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