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_第1页
紧急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_第2页
紧急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_第3页
紧急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_第4页
紧急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紧急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人工气道,指将一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可改善通气功能,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人工气道的建立方式,简易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气道评估,气道是否通畅:舌后坠、呕吐物、头面部损伤、 喉痉挛、 咽喉水肿、异物阻塞部分呼吸道阻塞:可因通气功能障碍导致逐渐加重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完全性呼吸道阻塞:呼吸气流完全中断,若不及时给予疏通和通气,患者将于数分钟内因窒息而出现呼吸及心跳停止,开放气道目的,解除气道阻塞保护气道进行有效通气,手法开放气道技术,适应症轻度舌后缀患者实施其它人工气道的先驱步骤方法仰头提颏法双手抬颌法,仰头提颏和双手抬颌法,呼吸的评估,评估有无自主呼吸:快速判断自主呼吸质量: 频率、节律、幅度、型态,缺氧的临床表现,意识皮肤紫绀血氧饱和度监测血气分析,缺氧、呼吸困难的紧急处理,氧疗建立人工气道辅助通气,给氧技术,给氧的目的:改善组织氧供应,即提高肺泡氧分压,满足组织细胞的氧供安全给氧原则:选择合适的给氧方法、控制吸入氧浓度,不同的给氧方式可提供21-100%的吸入氧浓度,给氧方法,鼻导管给氧普通面罩给氧储氧面罩文丘里面罩,鼻导管给氧,鼻导管给氧:是一种低流量吸氧的方式,由于部分潮气量是由室内空气补充的,故吸入的氧浓度较低氧浓度计算公式:21+吸入氧流量(L/min)4当氧流量大于5 L/min时,患者较难耐受,氧流量最大不超过6L/min,因会导致鼻粘膜不适和局部刺激,有时可导致鼻出血,面罩给氧,面罩给氧对呼吸道粘膜刺激性较小,可用于经口呼吸或有鼻部阻塞而无CO2潴留者氧流量必须大于5L/min,以免造成呼出气在面罩内积聚和重复吸入建议用5-10L/min,能提供30-60%的氧浓度,储氧面罩,储氧面罩此系统有持续氧流入的储氧袋,供氧浓度在60%以上每提高1L的氧流量,吸入氧浓度可提高10%氧流量10-15L/min,能提供95-100%的氧浓度,文丘里面罩,能准确提供氧浓度,与呼吸的深度、频率无关调整喷射器或刻度表可改变氧浓度,可提供24-50%的氧浓度适用于有CO2潴留的轻度或中度缺氧患者,给氧方法、氧流量与给氧浓度的关系,常见紧急人工气道的建立,口咽或鼻咽通气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或切开面罩-球囊通气术,口咽通气管,作用是限制舌后缀、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口咽部分泌物吸引,口咽通气管适应证,意识不清的患者由于呕吐反射减弱或颌部肌肉松弛引起的气道梗阻昏迷患者通过手法开放气道无效时进行简易呼吸气囊给氧时,有利于肺通气及防止胃胀气需要清除患者口咽部的分泌物,禁忌证及注意事项,有完整的咳嗽和呕吐反射者不要使用口咽通气管所需的长度:门齿至下颌角的长度或口角至耳垂的距离应用原则为宁大勿小口咽通气道放置后仍需保持头部的后仰,口咽通气管置入方法,手法畅通气道顺向插入:用压舌板将舌压向下方,凹面向下 反向插入:,鼻咽通气道,鼻咽通气管形状类似气管导管,较短,鼻咽通气管适应证,昏迷患者有呕吐反射时口咽通气管插入困难时鼻部分泌物较多,需反复吸引时,禁忌证及注意事项,颅底骨折的患者禁用可用患者小指的直径为导管选择的参考鼻咽通气道长度:从鼻尖至耳垂的距离鼻咽通气道放置后仍需保持头部的后仰,鼻咽通气管置入方法,手法畅通气道选择合适的鼻咽通气管、通畅的鼻腔润滑沿着鼻腔的下鼻道方向插入,一直送至咽腔,声门前方,气管插管,物品齐全:喉镜、气管插管、导丝、吸引装置、牙垫、胶布、空针抢救配合:熟悉操作程序及护理,导管尖端在气管的中段,距离隆突23cm,人工气道的固定,气管插管:刻度(距门齿)气管切开:角度(居中,垂直),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气囊的作用 封闭气道,防止误吸 便于正压通气,气囊充气方法,机械通气时发现漏气就给气囊充气用手指感觉充气囊的充盈度气囊内注入气体的容量最小漏气技术、最小闭合容积应用气囊测压表,球囊-面罩通气,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 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改善氧合和通气,呼吸气囊内部机构,适应证,心肺复苏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抑制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机期间,应用方法,手法畅通气道插入口咽通气道,防止舌咬伤和舌后坠将简易呼吸器接上氧气,调节氧流量为8-10L/分,如有储氧袋,应将储氧袋充盈将面罩扣住口鼻,一手用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只手挤压气囊,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呼吸器和面罩,以便得到最佳使用效果如果外接氧气,应调节氧流量至氧气储气袋充满氧气鼓起使用时注意掌握潮气量、呼吸频率、送气时间等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