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目录摘 要1前言31空秆31.1 症状31.2 发生原因31.3 防治方法42缺粒与秃尖42.1症状42.2 发生原因42.3 防治方法53倒伏53.1症状53.2发生原因53.3防治方法64玉米大斑病64.1症状64.2发病规律74.3防治方法75玉米小斑病75.1症状75.2发病规律75.3防治方法76玉米病毒病76.1症状76.2发病规律86.3防治方法87玉米青枯病87.1症状87.2发病规律87.3防治方法88丝黑穗病88.1症状88.2发病规律98.3防治方法99结论9参考文献10致谢11摘要通过对当前玉米生产中空秆、缺粒与秃尖、倒伏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病毒病等病害发生的症状、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防治对策进行探讨,以达到玉米高产优质的目标。关键词:玉米 病害 发生 防治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lack of corn production hollow sticks, the bald and coarse pointed, lodging big corn spot disease, corn small spot disease, corn virus disease symptoms of the disease occurs, reason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s on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 yield and good quality target. CornKeywords: corn Diseases Occurred prevention 前言在当前玉米生产过程中,人们对害虫侵的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比较重视,而忽视了玉米病害的发生与预防。玉米常见的病害有空秆、秃尖、倒伏、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等,生产实践中常造成严重的损失。玉米病害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内部因素,即遗传因素的影响,如品种抗逆性不强,种子生活力弱,种子发育不健全。第二类是外界环境条件,如土壤、肥料、水分、空气与光照等条件不良,阻碍玉米的正常发育,形成病害。第三类侵染性病害,如玉米被玉米病毒侵染。为此,探讨病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对减轻或避免玉米生产中病害造成的损失有重要意义。 1空秆 1.1 症状 玉米空秆是指植株不结果穗或有果穗而无籽粒。目前玉米空秆率一般为5%10%,严重者高达15%以上,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空秆株在苗期基部为圆形,叶片发紫,顶端浓绿发紫,叶脉相间有白色透明的斑点或条痕,拔节期植株细弱矮小,叶片淡绿、窄长,与茎的夹角小。 1.2 发生原因 (1)内部因素,即遗传因素的影响,如品种抗逆性不强,种子生活力弱,种子发育不健全。 (2)种植密度过大。生产中不考虑品种特性、土壤地力和施肥水平,留苗过多,密度过高,田间布局不合理,造成玉米个体发育不良,使空秆率增加。 (3)植株之间生长不平衡。由于种子大小不整齐、播种深浅不一、覆土厚薄不匀、施肥不均,造成幼苗参差不齐,长势强弱不一,造成大苗欺小苗。苗大的根深叶茂,生长旺盛,争光夺肥;苗小的则缺乏营养,生长细弱,发育不良,果穗的分化与发育受到抑制,自然正常发育果穗少。 (4)营养失调。在玉米出苗后的雌穗分化阶段,如果营养不良,糖代谢缓慢,有机物积累少,植株瘦小叶黄,光合面积较小,不能满足果穗分化期对养分的需求,雌穗发育不良,空秆率提高。玉米旺长阶段,矿质营养供应过多,造成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减弱,有机质向雌穗上分配的少,从而形成空秆。 (5)气候条件的影响。不良气候条件会增加空秆率,穗分化的关键阶段(喇叭口至抽穗前)是玉米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如果这个时期干旱缺水,根系瘦弱,植株矮小,光合作用受阻,就会影响雄穗正常开花和雌穗花丝的抽出,造成抽雄提前,吐丝延迟,花粉生活力弱,花丝容易枯萎,不能授粉受精。玉米抽雄散粉时期,阴雨连绵,光照不足,花粉粒易吸水膨胀而破裂死亡或粘结成团,丧失授粉能力,而雌穗花丝未能及时受精,造成有穗无籽。另外,如果田间积水土壤缺氧,根系呼吸困难,吸收力减弱,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空秆。 1.3 防治方法 (1)确定合理密度。合理密植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增加单位面积种植株数,扩大绿色叶面积和根系的吸收面,有效利用光、热、水、气、肥等要素,生产出更多的干物质。生产中可根据土、肥、水及品种、种植方式、田间管理水平来确定单位面积种植的株数,这样既可保证个体的正常发育,又可促进群体的充分发展,减少空秆的发生。 (2)合理用好肥水。拔节到开花,是果穗分化形成和授粉受精的关键时期,肥水必须及时供应,以促进果穗的正常结实,这对防治空秆有积极作用。 (3)人工去雄。据测定,生产上采用的去雄技术能有效削弱顶端优势,一般每株玉米雄穗有1.0万1.5万个花药,每个花药大约有250个花粉粒,而每株玉米雌穗最多只要1 000粒左右的花粉粒就可满足需要。当雄穗露尖时,隔行或隔株将雄穗拔出,切忌带掉功能叶。去雄后,全田只剩一半雄穗。授粉结束后,将剩余的一半雄穗再去掉,植株去雄后,植株变矮,改善了中部叶层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有机物质积累,减少空秆。此外,拔除部分雄穗,可将原来用于开花、花粉发育及后期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转运到雌穗,使本来无效的果穗变为有效,从而降低空秆率。 2缺粒与秃尖 2.1症状 玉米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整个果穗结很少籽粒,在果穗上呈散乱分布;三是果穗顶部籽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的秃尖可占整个果穗的一半以上,秃尖是玉米缺粒的主要形式。 2.2 发生原因 玉米缺粒与秃尖除与遗传特性有关外,主要受不良气候环境和不当栽培管理的影响,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品种、土壤、营养与肥水、气候、栽培管理、病虫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1)气候因素。以温度的影响最显著,气温过高,超过38 ,雄穗就不能开放,气温在3235 ,遇上干旱,空气干燥,可使花粉寿命变短或失去生活力,同时,花丝也易枯萎,因而受精不良,影响玉米雌雄穗的发育,产生缺粒秃尖玉米散粉。玉米授粉时刮大风、无风或下大雨对开花受精也不利,花粉在大气湿度过大的条件下,会吸水结团引起死亡,影响授粉结实,刮大风或无风都可能授粉不良,造成秃尖缺粒。 (2)栽培管理不当。首先,如果密度过高,玉米群体内光照条件差,植株生长细弱窜高,体内养分无法满足果穗形成的需要,果穗发育迟缓,吐丝时雄穗大量散粉的时期已过,特别是果穗顶部抛丝较迟,不易得到花粉而造成秃顶。其次,土壤贫瘠,肥水管理失调,影响果穗的分化形成,而雄穗的发育则较少受到影响,导致果穗吐丝和雄穗开花不遇,受精结实受阻。最后,土壤缺磷,导致玉米孕穗开花时糖代谢紊乱,影响果穗发育。另外玉米各种叶斑病和玉米苗枯病、纹枯病、茎基腐病的发生,都可影响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致使玉米生长不良,尤其是玉米蚜虫在玉米抽雄时开始大量发生,致使玉米不能正常地开花授粉,造成缺粒秃尖。 2.3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一是要合理密植。根据品种、地力和栽培方式,因地制宜地确定密度,以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满足中上部叶片对光的要求,促进雌雄穗的发育。二是要加强中耕除草、培土技术,尤其是拔节后培土,可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促进玉米根系发育。三是当遇到不良的气候条件而影响正常授粉时,要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技术。四是加强病虫害防治。 (2)合理施用穗肥。在拔节至开花期,果穗的分化与形成对肥水反应敏感,需要量大,此时充足的肥水可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能够收到穗大粒多的效果。穗肥要以氮肥为主,在抽穗前1015 d施入可以减少秃顶和缺粒。 3倒伏 3.1症状 玉米倒伏有茎倒、根倒和茎折3种类型。茎倒主要是因为茎秆节间细长,植株过高,基部机械组织强度差,地上部重量和基部节间能承受的力量不相适应,引起茎秆倾斜或弯折。根倒是由于根系发育不良、雨水过多或灌溉后遇大风而倒。茎折主要出现在抽雄前,多因抽雄前生长较快,茎秆组织脆嫩或遭虫害,降低抗风能力引起的。 3.2发生原因 (1)品种特性。有些品种自身抗倒性弱,多数杂交种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抗倒能力强,而农家品种茎秆细弱,根系发育差,易倒伏;高秆品种易倒,而矮秆、株型好的品种抗倒能力强。 (2)密度不合理。玉米田间布局不当,株行距过小,密度过高或稀密不匀,使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茎秆发育不良,导致植株高而不壮,抗倒力下降。(3)肥水管理不当,田间管理不及时。如拔节期肥水过多,特别是氮肥过量,使茎叶疯长,拔节过猛,节间机械组织发育不良,果穗以下节间伸长过度,果穗位置相应升高,易倒伏;播种过浅,中耕培土不及时,使根系发育不良,扎根浅,易遭灾倒伏。 3.3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种植密度过大会造成田间郁蔽,植株之间相互遮阳会使茎秆徒长、纤细,极易发生倒伏。所以,生产中要按照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在一般生产条件下,尽量不要超过品种推荐种植密度的上限。 (2)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缺钾地区要特别注意增施钾肥,以增强茎秆强度,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另外,尽可能避免在拔节期一次性追施氮肥,应将氮肥分成苗肥(或种肥)和穗肥2次追施。 (3)培土。在多风地区,于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结合中耕进行培土,以促进气生根发育,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4)蹲苗。苗期有旺长趋势的田块,可采用中耕断根和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进行蹲苗,从而有效防止玉米倒伏。但进行蹲苗的地块一般只适合于地力比较壮、土壤墒情比较好和有旺长趋势的地块,蹲苗时间不宜太长,在拔节之前一定要结束,否则会影响果穗分化。 (5)采用化控技术。种植密度比较大、有倒伏危险的地块,可在拔节以后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来抑制株高,降低植株重心。但在应用化控技术时,一定要根据药剂说明书来严格掌握药剂用量和施用时间,否则也会造成减产。 (6)倒伏后的对策。玉米发生倒伏以后,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发生根倒的地块,在雨后应尽快人工扶直植株并进行培土,以便重新将植株固牢。发生弯倒的地块,雨后可用竹竿轻轻挑动植株,抖落植株上的雨水,以减轻植株压力,待天晴后让植株慢慢恢复直立生长。但在抖落雨水时尽量不要翻动植株,以防人为造成茎秆折断。发生茎秆折断的玉米地块,要根据发生程度来区别对待。茎秆折断情况比较严重的地块,将玉米植株割除作为青饲料,然后再采取一定的补种措施;茎秆折断比例较小的地块,应将茎秆折断的植株尽早割除。4玉米大斑病 4.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蔫;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规则5。 4.2发病规律该病病原为大斑凸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温度在1822高湿时发生偏重,尤以多雨多雾或连阴雨天气流行发生。 4.3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斑病的根本途径。(2)农业措施。轮作倒茬深翻可减少菌量;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可减少初侵染源;发病初期,打掉下部病叶,可减轻发病程度;适期早播,有避病作用;加强肥水管理,可提高抗病力。(3)药剂防治。用40%克瘟散乳剂5001 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喷雾。必要时隔7d左右,再次喷药防治。 5玉米小斑病 5.1症状主要危害叶、茎、穗、籽等,病斑椭圆形、长方形或者纺锤形,呈黄褐色或灰褐色,高温条件下病斑出现暗绿色浸润区,病斑呈黄褐色坏死小点。 5.2发病规律该病病原为玉蜀黍平凹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温度高于25和多雨天气发病重。 5.3防治方法同玉米大斑病。 6玉米病毒病 玉米病毒病主要有玉米矮花叶病和玉米粗缩病。 6.1症状玉米矮花叶病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都能感病,从出苗至七叶期为易感染期。苗期自心叶基部出现褪绿条点状花叶,逐渐扩展到全叶,叶肉组织失绿变黄,形成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症状。重病株不能抽雄结穗或提前枯死。玉米粗缩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矮化,被侵染玉米呈暗绿色,叶肉粗厚僵直,呈弓状弯曲。叶背面、叶鞘和苞叶的叶脉上发生隆起的短条纹,病株高度不到健株的一半,不能抽雄结穗。 6.2发病规律玉米矮花叶病可以汁液摩擦接种。主要由蚜虫传播,蚜虫除传播病毒外,对玉米的危害亦很严重。蚜虫刺吸的同时吐出一种唾液,影响生长和扬花授粉,造成空苞和秃顶。玉米粗缩病毒主要由灰飞虱传播,为持久性传毒。该病毒可在灰飞虱的若虫体内越冬,也可以在冬前受侵染的小麦苗中越冬。 6.3防治方法(1)选用抗、耐病品种。(2)早期用药剂把蚜虫和灰飞虱消灭在迁飞至玉米田之前。用40%氧化快乐果3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对水7501 125kg/hm2喷雾。(3)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7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病害,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7.1症状玉米灌浆末期常表现为突然青枯萎蔫,整株叶片呈水烫状干枯褪色;果穗下垂,苞叶枯死;茎基部初为水浸状,后逐渐变为淡褐色,手握有空心感,常导致倒伏6。 7.2发病规律由镰刀菌、腐霉菌侵染引起。灌浆至乳熟期的大雨,对病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土壤含水量高是青枯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7.3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在栽培措施上应注意排水。(3)用金雷多米尔、康正雷或盖克1 000倍液灌根。 8丝黑穗病 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开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危害相当严重,俗称“乌米”或“灰包”。 8.1症状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症状表现在抽雄后。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顶部没有花丝抽出。开花发病的植株一般无花穗,刚抽出的花轴顶端变成一小堆黑色孢子堆,有时开花抽出后小花畸形变为叶状物7。 8.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冲突与张力的体现试题及答案
- 以技术赋能商业数字工具和技能的实战训练
- 2025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汽车制造)
- 商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在线教育的商业价值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在智能能源市场中的应用报告
- 如何高效利用数字办公工具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
- 2025年虚拟现实教育产品在语言教学中的互动设计与效果评价报告
- 医美行业2025年市场潜力评估与消费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仓储物流系统升级改造成果鉴定报告
- 医疗信息化的领导力挑战与策略
- 择校入学合同协议
- 演出补充合同协议
- 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内容
- 2024年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公安机关对旅馆业培训
- 2025届八省八校T8联考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测评英语试题及答案
- 中国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承德中考试题及答案
- 白癜风诊疗共识(2024版)解读
- T-CCA 035-2024 现制现售饮品添加糖量及食品安全操作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