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代悲白头吟刘希夷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我们在上次讲了“沈宋”,尤其重点讲了宋之问,他那种杰出的诗歌天赋,还有他那令人感慨又值得警醒的人生。因为无休止的欲望,因为要向上爬,这个本来天赋绝伦的诗人,最后不仅丧失了一个士大夫的品格,甚至丧失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格。这就让我觉得他的诗、他的人生特别具有典型的意义,尤其能给我们普通人的人生提供警醒、提供启示、还有启迪。我们讲了宋之问的劣行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为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捧溺器,这是为了攀附到了不知羞耻的地步;二是忘恩负义、卖友求荣,甚至最后出卖了自己的恩人张仲之,导致张仲之为之满门抄斩;第三个令人发指的就是为了夺自己的外甥刘希夷的那首著名的代悲白头吟,而最后谋诗不成,竟然谋杀了自己的亲外甥。如此一来,我们就不得不说一说刘希夷的那首名作代悲白头吟了。这是一首著名的七言歌行,诗云:“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有关这首著名的代悲白头吟,我们知道有很多焦点话题的争论,其实都和它有关。第一个焦点话题就是,我们在讲宋之问的时候提到的,宋之问到底有没有因为这首诗去谋杀自己的亲外甥刘希夷?像旧唐书这些正史里头明确记载到,刘希夷才华出众,却年纪轻轻,还不到30岁就被奸人所谋害。当然正史中并没有说到刘希夷具体被什么人所谋害,也就是说这个奸人到底是谁正史中并没有答案。而通行说法,宋之问因为夺诗要谋害自己的亲外甥,这个说法来自于唐才子传。于是为宋之问辩诬的很多后来的学者就认为唐才子传只不过是一个笔记性质的作品,不是正史,所以论据不足。但我们前面也提到过,像全唐诗在诗序里提到刘希夷被害,被奸人所杀,虽没有定论但也补充说道:“或云,为之问所杀。”也就是说宋之问是有着巨大的嫌疑的。而全唐诗中收录的这个宋之问就有一首歌行体的有所思,全诗跟这个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几乎是一模一样。只有一句,或者说一句中的三个字不同。也就是第三句,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写作“洛阳女儿好颜色”;而宋之问有所思写作“幽闺女儿惜颜色”。这样的并列的两首诗,其实也可以形成一种无声中的证据链。当然还有学者考证,宋之问的年龄有可能比刘希夷还要小,所以反正这件事不可能。其实这也难以成为证据,因为我们知道中国人的辈分排行和实际年龄的大小,其实没有必然的关系。有可能宋之问的辈分是舅舅,但是他的年龄却有可能稍低于刘希夷,这完全正常。在即使在现在的农村,更不用说在中国古代社会,小年龄大辈分的事,那是屡见不鲜的。而宋之问的年龄基本和刘希夷相仿甚至略小一点,更容易看出他的年轻冲动,反倒让人觉得他的夺诗杀人更有可能。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所有为宋之问辩论的,为他辩诬的,基本上只能提出怀疑前此说法的各种论据,但并不能提出为宋之问洗白的论据来。所以你不能证明他是凶手,但同样你也不能证明他一定不是凶手,所以这就成了一个千古谜题。而我们在上一次专门分析宋之问的他的心路历程的过程中,也讲到,当他的人格沦丧,做人的底线被突破之后,我经常说底线被突破之后,紧接下来就是不停地秀下限。所以我们固然觉得宋之问因诗谋杀自己的外甥,甚至还以“土囊压杀之”这种残酷的手段太匪夷所思,太不近情理。但是当我们从“急切”到“胆怯”这些核心字的分析;从他的贪婪、他的奉迎到他人格的沦丧,看到他做人的底线被突破之后,我想那种可以秀出人性下限的事情来,也就未尝不可能啦。反过来说,我们这一讲重点不讲宋之问,我们要说的是刘希夷,不论凶手是不是宋之问,刘希夷的命运都让人感慨,都让人扼腕叹息。不论是正史旧唐书,还是唐才子传,还是全唐诗,包括当时乃至后人的很多文人笔记,对刘希夷的才学,以及他的早夭、青春早逝,都充满了叹息。那么我们就要谈第二个焦点话题,就是这首诗到底好在哪儿?为什么让宋之问、甚至刘希夷自己都为之扼腕叹息?像唐代刘肃的大唐新语里就记载说,刘希夷创作了此诗之后,咏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继而自悔曰:“我此诗似谶,与石崇白头同所归何异也?”那意思是说,自己的那两句诗“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如同谶纬之语。很多诗句,古人也把它当做 “谶纬之语”(谶纬是古代中国官方的儒家神学,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纬是盛行于秦汉代的重要社会思潮,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纬书是对秦汉以来“纬”“候”“图”“谶”的总称。其中保存了大量关于神话民俗文化的记载,也是中国思想文化大综合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研究中国思想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叫“诗谶”。就像我们前面说过,王国维先生写下“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之后,紧接着几年之内他的妻子、他的母亲、很多亲友都相继离他而去。所以那一句美丽的“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对于王国维先生来讲,后人也觉得就像“诗谶”一样,冥冥中预示了什么。所以刘希夷自己也有一种敏锐的感知。大唐新语接着记载说,乃更作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而叹曰:“此句复似向谶矣,然死生有命,岂复由此?”乃两存之。诗成未周,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你看,这里又是一条证据,而且是唐人的笔记。当然,这一段话的重点就是刘希夷作下代悲白头吟之后,自己都预感不太好。一联“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还有第二联更有名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都让作者自己刘希夷自己产生不良预感。也就是说,这两联诗应该揭露了人生的某种真相与本质。所以,连传说中的宋之问都觉得,那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太过精妙,以致于产生了“夺诗杀人”的冲动。那么这几句诗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呢?其实关于这首诗还有第三个焦点问题,就是他到底是叫代悲白头吟,还是叫代悲白头翁呢?而且不同的书籍上有不同的定位,有些称它为“拟乐府”之作,有些则称它为唐人“七言歌行”的奠基之作。那么它到底应该是哪一种题材?而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又到底怎样呢?这些焦点问题,都要从文本本身出发,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它的独特之处。这首诗,诗篇虽然是一个整篇,但其实内容呢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从洛阳城东桃李花”到“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写的是洛阳女儿;而从“寄言全盛红颜子”到最后“唯有黄昏鸟雀悲”,这写的却是让人可怜的那个白头翁。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先来看前半段。“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这是说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随风飘转,飞来飞去不知落到了谁家。这是起兴,但也是感慨,更是一种叹息。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所以紧接着说“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黛玉问“何处有香丘”?有著名的葬花吟,所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不就是用最好的颜色、最好的青春去“坐见落花长叹息”吗?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葬花吟里说“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其实诗情、诗意、诗味据本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而来。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这是说看见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残砍伐作为柴火,又听闻那桑田变成了汪洋大海,这就是指的沧桑之变。而在沧桑变幻中那些伟岸的、俊秀的,原来具有非凡价值的,却有可能“零落成泥碾作尘”。这大概就是生命本身最大的悲哀吧!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所以,诗人接下来的感慨最为深重:“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实,这已经触及到了永恒的哲学问题。就像春江花月夜里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只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表现的那种哲学的思考更平静、更深邃;而刘希夷的“古人无复洛城东,近人反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却更惆怅、更悲伤,更让人感觉到这种清醒的认识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用语何其浅白流畅,却又对仗极其工稳,让人一读之下,则由口齿之间到心怀之中一齐生出“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感叹!真是既富哲理,又富深情,恒为千古名句。无怪乎,宋之问一见此句便欲横刀夺爱,甚至最后为之铤而走险,为之夺诗杀人。从首句“洛阳城东桃李花”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很明确都是洛阳女儿“坐见落花长叹息”的内容。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那么接下来“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开始讲一个可怜白头翁的人生经历。其实这个人生经历,就是为前此的洛阳女儿见花而叹息、悟到人生的哲理提供最好的证据。所谓“寄言”,就是要转告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红颜少年,你们应该看看那个已是半死之人的白头老翁吧。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如今他白发苍苍,真是可怜,然而他从前也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红颜美少年啊!这就是“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尤其是他当年的那些事迹,“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这是说这个白头老翁,当年风华正茂之时,曾与公子王孙寻欢作乐于芳树之下,吟赏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他也曾像东汉光禄勋马防(马防(?公元98年),字江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伏波将军马援次子,东汉将领。)那样以锦绣装饰池台,又如贵戚梁冀在府邸楼阁中到处涂画云气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当年那般潇洒、那般挥霍、那般风光、那般意气风发,可如今呢?“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这是说当年的那个美少年,如今的这个可怜的白头老翁,一朝卧病在床便无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乐、轻歌妙舞,如今又到哪里去寻呢?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而美人的青春娇颜,同样又能保持几时?须臾之间已是鹤发蓬乱,雪白如丝了。你看那古往今来的歌舞之音,到最后剩下的不过只有黄昏的鸟雀在空自悲啼罢了!所以这个可怜的白头翁,其实就是“松柏摧为薪”、“桑田变成海”,就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人生哀叹的最好的明证啊!所以,这首诗其实原来应该叫代悲白头吟。因为自卓文君的白头吟以来,当然我们在卓文君的白头吟里也曾经讲过,有可能这首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著名的白头吟,有可能、有很大的可能是后人伪托卓文君所作,但它的影响毫无疑问是极其巨大的,后来白头吟就成为了乐府诗中的一个非常有名也是非常重要的题目。自魏晋到隋唐,有很多著名的诗人都写过白头吟,像李白就写过白头吟。当然,后人写白头吟,和卓文君一开始“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情感诉求,基本上都是大相径庭的。 那么后人,到底看中了“白头吟”这个题目什么样的吸引人之处呢?关键就是“白头”那两字。甚至一直到了清代,一位叫赵艳雪(赵艳雪(清代女诗人),康熙时期天津佟宏小妾。辛丑(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她同乡诗人查为仁的妻子金夫人病逝,她作了悼金夫人:“逝水韶华去莫留,漫伤林下失风流。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袁枚随园诗话也赞此诗“甚佳”。)的女子写下一句:“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因为有这一句“不许人间见白头”,受到袁枚在随园诗话里大为称赞,以致成为千古名句,所以后人其实看重的是“白头”这两字。从风华正茂,到年华似水,到“多情应笑我,早生了华发”,“白头”二字里,大概沉淀了中国文化对时间感知的最深重的感慨与惆怅。我们在前此很多诗篇里反复说过,华夏文明和其他很多文明不同的一个典型的地方,就在于很多其他的文明体都擅长于空间的扩张,而华夏文明尤其擅长于对时间的延续。也就是说,华夏文明最大的哲题即在于对时间的感知,以及为此做出了现实的努力,还有情感上的各种感慨与宣泄。而从垂髫、到黄发、到白头,大概是在华夏文明体系内诗人由抒情出发,最终触及到生命本质产生终极思考时,所不得不面对的终极的命题。所以刘希夷从“白头吟”写到一个“白头翁”,就活生生的把一个本来尚能保留分寸的思考,推进到了一种无可回避的、终极的面对。而这种面对时光长河的生命思考,也就是这种终极面对的最后的结果,毫无疑问是悲哀的、伤感的,是比悲伤还要悲伤的。所以正因为这首代悲白头吟里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总结与感慨太过深刻、太过悲伤,而白头翁的形象又太过典型、太过震撼,所以这首诗又被称为代悲白头翁。这也可以反证刘希夷这首诗里形象刻画之成功、生命感慨之深邃了。到此我们终于可以知道,称它为代悲白头翁,体现了这首诗本身形象刻画的成功以及人生思考的感慨深邃,但它的原题确实应该是代悲白头吟。尤其是“吟”这个字,更确定了它在题材上的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前面说,说它是拟乐府之作,这不假,因为白头吟本来就是乐府旧题。但是到了唐代,有一类乐府创作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创作的改进,比如说尤其在这个过程中,南朝文人鲍照,他的努力与实践,使得原来属于乐府题中的一类题材,典型地凸显出来,这一类题材就是“歌行体”。而到了初唐,经过“四杰”等人的努力,当然还有“沈宋”,最关键的就是刘希夷,尤其是他的这篇代悲白头吟,代表了初唐“七言歌行”的完善与成熟。后来我们知道,其实李白杜甫都擅长写歌行。李白的蜀道难、宣州谢眺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竞赛考试题库
- 2025年大学移民管理专业题库- 移民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卷及答案(人文地理专项)-城市与乡村发展对比试题
- 2025年大学警卫学专业题库- 校园警卫队伍团队协作培训
- 2025年大学劳动教育专业题库- 劳动教育对青年学生的教育意义
- 2025年安全生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备试题库
- 2025年危险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考试题库试卷
- 2025年大学警卫学专业题库- 重大活动现场指挥与调度
- 2025年消防设施检测与维护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模拟试题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儿科护理学专项)难点突破
-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症
- 2025年GCP制度培训测试题(附答案)
- 乡镇卫生院肿瘤随访课件
- 冷库维保合同(2025版)
- 2025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护士资格证考试试题(附答案)
-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 生活垃圾清运工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普通诊所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及周边环境情况说明
- 防诈骗班会课件
- 老年照护芳香疗法应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