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原理(中频高频)_第1页
感应加热原理(中频高频)_第2页
感应加热原理(中频高频)_第3页
感应加热原理(中频高频)_第4页
感应加热原理(中频高频)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感应电流使工件局部加热的表面热处理工艺 这种热处理工艺常用於表面淬 火 也可用於局部退火或回火 有时也用於整体淬火和回火 20 世纪 30 年代初 美 国 苏联先后开始应用感应加热方法对零件进行表面淬火 随著工业的发展 感应 加热热处理技术不断改进 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基本原理将工件放入感应器 线圈 内 图 1 感应加热原理 当感应器中通入 一定频率的交变电流时 周围即產生交变磁场 交变磁场的电磁感应作用使工件内產生封闭的感应电流 涡流 感应电流在工 件截面上的分布很不均匀 工件表层电流密度很高 向内逐渐减小 图 2 沿工件截 面的电流密度分布 这种现象称为集肤效应 工件表层高密度电流的电能转变为 热能 使表层的温度昇高 即实现表面加热 电流频率越高 工件表层与内部的电流 密度差则越大 加热层越薄 在加热层温度超过钢的临界点温度后迅速冷却 即可 实现表面淬火 分类 根据交变电流的频率高低 可将感应加热热处理分为超高频 高频 超 音频 中频 工频 5 类 超高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所用的电流频率高达 27 兆赫 加 热层极薄 仅约 0 15 毫米 可用於圆盘锯等形状复杂工件的薄层表面淬火 高频 感应加热热处理所用的电流频率通常为 200 300 千赫 加热层深度为 0 5 2 毫 米 可用於齿轮 汽缸套 凸轮 轴等零件的表面淬火 超音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所 用的电流频率一般为 20 30 千赫 用超音频感应电流对小模数齿轮加热 加热层 大致沿齿廓分布 粹火后使用性能较好 中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所用的电流频率 一般为 2 5 10 千赫 加热层深度为 2 8 毫米 多用於大模数齿轮 直径较大的轴 类和冷轧辊等工件的表面淬火 工频感应加热热处理所用的电流频率为 50 60 赫 加热层深度为 10 15 毫米 可用於大型工件的表面淬火 见彩图 差温炉淬火 600 毫米直径冷轧辊工频感应加热淬火 大型铸钢件的热处理炉 真空淬火炉 四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一 基本原理 将工件放在用空心铜管绕成的感应器内 通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后 在工 件表面形成同频率的的感应电流 将零件表面迅速加热 几秒钟内即可升温 800 1000 度 心部仍接近室温 后立即喷水冷却 或浸油淬火 使工件表面 层淬硬 如下图所示 二 加热频率的选用 室温时感应电流流入工件表层的深度 mm 与电流频率 f HZ 的关系 为 频率升高 电流透入深度降低 淬透层降低 常用的电流频率有 1 高频加热 100 500KHZ 常用 200 300KHZ 为电子管式高频加热 淬硬层深为 0 5 2 5mm 适于中小型零件 2 中频加热 电流频率为 500 10000HZ 常用 2500 8000HZ 电源设备 为机械式中频加热装置或可控硅中频发生器 淬硬层深度 10 mm 适于较 大直径的轴类 中大齿轮等 3 工频加热 电流频率为 50HZ 采用机械式工频加热电源设备 淬硬层 深可达 10 20mm 适于大直径工件的表面淬火 三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应用 与普通加热淬火比较具有 1 加热速度极快 可扩大 A 体转变温度范围 缩短转变时间 2 淬火后工件表层可得到极细的隐晶马氏体 硬度稍高 2 3HRC 脆 性较低及较高疲劳强度 3 经该工艺处理的工件不易氧化脱碳 甚至有些工件处理后可直接装配使 用 4 淬硬层深 易于控制操作 易于实现机械化 自动化 中频功率与中频直流电压 直流电流的关系中频功率与中频直流电压 直流电流的关系 最佳答案 中频功率是逆变器输出的功率 测量的是负载 即中频淬火炉 如果有输出变 压器的话 包括输出变压器的损耗功率 功率 直流电压乘以直流电流 计算出的是直流功率 直流功率除包含中频功率外 还包含了滤波元件 电抗器或直流滤波电感 逆变可控硅或 I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