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 号 姓 名 课程代码 020009课程名称 地域文化评阅教师 第 三 次任务共 四 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第三单元 苏中文化考核题得 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苏中文化主要以_水文化为基础,_山文化为补充。2扬州地名最早见于上古史籍_尚书_中的禹贡篇:“淮、海惟扬州。”3南通海安县,取_大海永不扬波、海水永不泛滥之意_之意而得名。4青莲岗文化遗址为江淮地区_母系_氏族社会繁荣阶段文化的典型代表。5郑板桥是以三绝“_画_、_诗_、_书_”闻名于世的书画家和文学家。6汉武帝元狩六年置海陵县,这是_泰州_最早的行政建制。7泰兴市取_泰州兴起 _,五业兴旺之意命名。8兴化影山头遗址,为江苏_江淮_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9泰州三麻,为泰州地产麻油、_麻糕_、_麻饼_三样食品的合称。10淮阴为_淮安_市最早的行政建制,因地处_淮河_南岸而得名。11明永乐年间,漕运进入鼎盛时期,淮安与_扬州_、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12产于淮安区的_,乾隆皇帝曾赞之“天下第一鲜”。13宋代,因狼山上岸石多呈紫红色,遂称紫琅山,后紫琅成了_南通_的雅称。14海安花鼓,指流行于_海安_县及其周边地区的民间舞蹈之一。15南通博物苑为晚清状元_张謇_于1905年创办。得 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扬州评话扬州评话,又叫扬州评词,是以江苏省扬州方言说表古老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苏中、苏北和南京、镇江、上海等地。 扬州评话始于明朝末年,发展于清朝初年,到清代中叶的时候就达到了极盛阶段。扬州评话以描写细致入微、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头绪纷繁但井然不乱而见长,讲求剧情细节丰富,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语言上生动有趣。2兴化茅山号子茅山号子是起源于江苏兴化茅山地区的一种传统民歌,是茅山人民在生产劳动中,用号子形式配以号词,激发情绪,抒出胸意。茅山号子源头可追溯到秦灭六国,统一四海的时候。为巩固万世之基,秦始皇大征民夫,修筑长城,以防匈奴人侵,传说孟姜女寻夫送寒衣,行到山海关的传说。2011年5月23日,茅山号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淮安菜肴淮安菜主要指古代淮安(今淮安市淮安区)菜系,兼辅以今淮安市(原淮阴市)菜系。淮安菜是淮扬菜的主要分支之一,简称“淮菜”。淮菜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追求本味、清鲜平和。淮菜十分讲究刀工,刀功比较精细,尤以瓜雕享誉四方。菜品形态精致,滋味醇和;在烹饪上则善用火候,讲究火功,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口味平和,清鲜而略带甜味。著名菜肴有文楼汤包,平桥豆腐,软兜长鱼,钦工肉圆等。其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4吕四渔民号子吕四渔民号子是是江苏省的传统民俗文化。中国南黄海领域的渔民劳动号子,既是一种与传统海洋捕捞作业相匹配、作为传递劳动信息、协调劳动节奏的号令,也是为渔民劳作抒怀、交流情感的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能够完整记录吕四传统海洋捕捞作业全程的音乐史料。吕四渔民号子主要流传于长江中下游的江北一带,如启东吕四、海门北部、如东以及大丰的部分地区,以启东吕四流传最盛,发展得也最为完善。得 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泰州文化的特征。答: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泰州自古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儒风之盛,冠于淮南。明代王艮创“泰州学派”,树立中国哲学史丰碑;清初任大椿擅名物之学,为扬州学派中坚;孔尚任于陈庵写出不朽之作桃花扇,泰州籍评话宗师柳敬亭和京剧大师梅兰芳对中国戏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水、城一体古城格局和建筑文化完整鲜明。泰州建城于2100年前的东汉初年,至今仍保存着相对完整的古城文脉和城建规制,历史建筑文化街区集中。肥梁胖柱、青砖黛瓦、素朴清雅的明清“泰式建筑”极富地方特色。 3、盐文化源远流长,盐业经济造就了泰州文化的昌盛。盐业、盐运、盐赋,王朝盐令与治盐之绩,文人际会与盐民命运浮沉,构成城市经济、历史与文化的核心内容。仅市区即有盐文化遗址、遗迹40余处,现存“古税务街”、“资福禅寺”,都彰显海陵盐业与帝国命祚的密切关系。 4、以重大水利工程及江河港口水运系统为代表的水文化地位重要。泰州为江淮交会之处,因水而兴。自汉初开凿吴王沟(现老通扬运河)、卤汀河专营盐运,即为中国古代海盐生产、储运和交易之“都”,发展为丰富独特的港口、航运文化。 5、军事文化突出。泰州历史上多有战事,岳飞抗金、张士诚反元、张景贤抗倭、鸦片战争民众抗英及新四军谈判、黄桥战役等古今军事文化遗迹丰富。 2简述淮安文化的特征。答:1、兼容并蓄的淮楚文化特征。淮安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著名的“下草湾文化”和“青莲岗文化”遗址。明清时期,淮安是全国河道治理中心、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储备中心、淮北盐运集散中心,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美称,故形成了南北交融、兼收并蓄的淮楚文化风貌,地方风情民俗,既有楚风,又有吴俗,兼有广陵遗韵,并随漕运、盐务和淮关的兴废而演变,内涵丰富,自成一体。2、因水而生,随水发展、兴盛的水文化。淮安地处古淮河和泗水交会处,所辖县区的名称也多取之于水。古运河、大运河、古黄河、盐河穿城而过,使淮安成为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并享有“运河之都”之美誉。洪泽湖“古八景”和“新八景”都是运河文化的遗存。绵延32公里的淮安里运河上的河道总督府、漕运总督府、淮安府衙,以及九龙口水乡风光区、清江浦历史街区、淮楚生态风貌区、河下古镇文化区、古楚文化观光区等,均展现了运河明珠的当今风姿。 3、南北建筑风格交相辉映。淮安作为南北交通咽喉、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造就了淮安城内徽派民居建筑和典雅的北方园林建筑兼容的古城风貌。古街巷多为石板铺设,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深深庭院内,渠水清幽,绕室而流,显得淡泊古拙,江南园林韵味十足。 4、淮安使用的语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方言。得 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试述扬州文化的特征。答:一是南北兼容的地方文化。扬州濒江近海,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于此,西通南京,与镇江、无锡隔江相望,历来是南北水陆交通枢纽。远在唐代、北宋、明代和清代,就有大批外籍人到扬州经商、传教、从政和定居。扬州人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使得扬州文化具有南北兼容的特征。扬州古典园林既擅北地之雄,又兼南国之秀即是明证。 二是雅俗共赏的文化环境。随着大运河的开凿,扬州漕运和盐运在全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扬州也成为“壮丽压长淮,形势绝东南”的富庶都邑。在很长时间里,扬州既是江淮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对外贸易和国际友好交往的港埠。经济发展带来文化繁荣,市民也形成了不同的阶层。这样的人文环境造就了扬州学派、雕版印刷、书院园林和民歌、评话、民间舞蹈等雅俗共赏的文化。 三是刚柔相济的人文精神。扬州清曲唱腔从容不迫、平和雅致中兼有刚韧爽朗,柔中有韧、刚柔并济是最好的证明。2试述南通文化的特征。答:1、以东夷文化为远源,以吴越文化为承续,南北融合,然吴文化居主导地位。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原始氏族部落古青墩人即其分支,为南通最早先民并传播北方文化。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灭邢(海安西部,如皋西北部当年属邢国地);公元前506年吴楚交战,吴军安置郧国遗民于海安县立发乡一带;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北迁都于琅琊(今山东胶南县境)并大举移民;汉初东瓯王举国徙江淮间。几次移民致吴越文化北上海陵(今属泰州)。晋至梁陈间战乱再致北方政治、经济、人口、文化大举南迁至长江下游,海陵移民激增数十倍,北南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然南方文化占统治地位。 2、襟江负海的独特地缘,经济地理文化有边缘型和次海洋文化特征。南通地处江、淮间与江海交汇处,隔江南望上海、苏州,北邻盐城、淮安,介于江淮文化和吴文化两大区域交汇部。滨江临海却长期交通闭塞,2008年之前有海无港,有江无桥,致文化心态呈内陆化趋向。 3、近代文明文化发达。南通有“中国近代第一城”、“近代文明试验地”之称。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以创办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旅游管理专业职称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职业技能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讨论
- 2025年国考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解读
- 2025年网络安全师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卫校护理专业入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 公共交通枢纽施工图深化设计及咨询服务协议
- 婚前个人财产确认及分割补偿协议
- 网络大电影联合投资合作协议范本
- 生命科学领域数据专有权许可协议
- 2024年湖南湘江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5月统测英语试题(解析版)
- 工贸行业高风险领域专项整治清单
- 第九章-食品干燥机械与设备
- 医院行政年度工作总结
- 上海旅游介绍英文 课件
- 2023年荆州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近现代启蒙思想家严复
- 云南省瑞丽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
- 金丹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7.5万吨聚乳酸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