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人安全培训2_第1页
三种人安全培训2_第2页
三种人安全培训2_第3页
三种人安全培训2_第4页
三种人安全培训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种人”安全培训一、“三种人”的定义 我们这里所说的“三种人”,既不是按照地域、国家来划分的,也不是按照肤色人种来区分的,而是根据作业人员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分工和作用来定义的。 电力生产如同部队行军打仗,在完成作战任务,比如攻占敌人的碉堡时,对作战小组的每位成员都要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有负责指挥的,有负责火力掩护的,有负责排雷的,有负责爆破的,只有在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情况下,敌人的碉堡才有可能被摧毁,作战任务才可能完成。(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年如果没有战友们的配合,董存瑞能爬到碉堡下举起炸药包吗?显然是不行的。) 在电力生产工作中,为了保证施工作业安全有序地进行,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工作组织体系,作业人员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相互监督,确保各项现场安全措施得以落实,实现在每个工作环节安全的可控和在控。 在老版本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三种人”是指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修订后的新安规增加了一种人,就是专责监护人;具体作业过程中,工作班成员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人。 因此,实际上电力生产中应该包括“五种人”,“三种人”只是沿袭老的习惯说法而已。顾名思义,我们对这“五种人”的定义是很容易理解的。二、“五种人”的基本条件电力生产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业务技能以及安全生产知识,这是对每一位生产人员的基本要求。我们根据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以及专责监护人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他们的产生及资质作了规定,其中专责监护人是安规修改后新作的资质规定。工作票签发人应是熟悉人员技术水平、熟悉设备情况、熟悉本规程,并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生产领导人、技术人员或经本单位主管生产批准的人员。工作票签发人员名单应书面规定。工作负责人应是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熟悉设备情况、熟悉工作班人员工作能力和本规程,经工区(所、公司)生产领导书面批准的人员。工作许可人应是经工区(所、公司)生产领导书面批准的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运行人员或经批准的检修单位的操作人员(进行该工作任务操作及做安全措施的人员);用户变、配电站的工作许可人应是持有效证书的高压电工。专责监护人应是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熟悉设备情况和本规程的人员。三、“五种人”的安全责任。 工作票签发人:1)工作必要性和安全性;2)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案例:达州局县城电网改造“1.27”人身死亡事故 2005年1月27日14点左右,在达州电业局宣汉县110kV梁原变电站2号主变扩建中,承包方达州送变电工程公司变电班发生一起擅自进入带电间隔人身触电死亡事故。事故经过:当天,达州送变电工程公司变电班班长,也是当时的工作负责人李某某,上午9点在梁原变电站办理完工作许可手续,召开了班前会,向施工人员(包括死者裴某)交待了当天的工作任务及危险点,分三组工作,其中第三组由副班长樊某担任小组负责人,承担35kV1、2段母线及旁母的连接工作。会后,樊某又带领本组人员在35kV高压配电室施工现场,作了所有线路穿墙、传柜套管、线路侧刀闸带电的具体交待和注意事项。上午完成了35kV母联开关、刀闸与1、2段母线之间的连接线搭接,约13点,小组负责人樊某就叫全体工作班成员撤离现场出站吃饭。13点50分左右回到变电站,该组工作班成员仅裴某和樊某随车回站,另两名工作班成员上街取钱。到变电站后,裴某问樊某下午干什么,樊某说可能只能做三根短的旁路母线,并说暂时不忙,等另外两人回来后,一并交待工作。随后,樊某就去上厕所。当樊某上完厕所后,返回高压室喝水,看见35kV高压室门开着,就进去取茶杯喝水,忽然听见有放电声,就走到柜后,看见梁东线325有火苗在燃,樊某就叫裴某,没有回声。樊某知道出了事,就喊值班员快停电,有人拨打了120,等停电、验电、挂好接地线,将裴某救出时,他已经死亡。事故原因:1、裴某在未得到工作监护人的同意擅自进入施工现场,从此次安装的9号柜,沿工作楼梯通过旁路母线孔,误入线路侧带电的35kV梁东线高压开关325柜,靠柜边的A相刀闸下桩头与穿柜套管的连接铝排对其放电,造成触电。这是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2、当天下午35kV旁母的连接工作,将在原35kV高压开关终端柜梁东线325柜顶部进行,该柜顶部旁母与带电的线路旁母刀闸动触头、连接穿柜套管的铝排之间没有隔板,因此35kV梁东线线路侧必须停电。在1月14日,调度方式许可入还专门打电话询问项目技术负责人及工作票签发人吴某,是否需要对梁东线线路停电,吴某回答不需要。这是此次事故的又一直接原因。3、小组工作负责人樊某在工作间断后没有将35kV高压室门上锁,这是此次事故的次要原因。3)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成员是否适当和充足。案例:都江堰局农电人员高处跌落人身伤害事故 2005年,都江堰供电局发生一起农电人员从9米电杆上跌落的人身伤害事故。我们到事故现场进行调查了解到,当天供电所正在进行220v的低压照明线路改造,这一档线路涉及到几根9米电杆,这个受伤的农电工在中间的一根电杆上作业,他在杆顶上系了安全带,脚上是踩的脚钩,导线收上去后,他就用肩膀扛这根导线,想把导线扛上横担上,哪想到,他本身重量太重,大约有150多斤,这样一加力,一只脚就从脚钩脱出了,由于安全带系得太松,人就顺着电杆滑下来,幸好电杆是立在稻田边上,这个农电工就跌落到田梗上,把腰伤了。农电工受伤的原因大家很容易就知道是安全带和脚钩的使用有问题,安全带系得太松,穿脚钩在杆上不能抗重物。我要通过这个事故说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农电工适不适合登杆作业的问题,工作票签发人(该供电所所长)在进行派工时,象这种体重超标(明显肥胖、动作笨拙)、年龄偏大(四十好几了)的人员,根本就不适合高处作业。之后,为了汲取这次事故教训,我们对全局的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取证,从体能和技能方面淘汰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这里的淘汰不是开除,只是让他们从事另外的工种)。 工作负责人:1)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搞好标准化作业是实现作业安全的有效手段标准化作业就是对计划性的检修、调试工作,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的格式下达计划,作业班组和工程技术人员则按计划任务书先行对需修试的设备进行查勘,针对设备运行的历史情况、修试现场的环境、作业的工作量、进行深入细致地查勘,然后对照相关的修试工艺标准制定作业指导书,作为作业时执行的标准文件。概括地讲,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另一个就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工作负责人要正确安全组织工作,标准化作业是一个有效的手段。通过作业前对现场的认真查勘,对作业过程的危险点进行认真辨识,制定有效措施,包括防止人身事故的措施和防止发生设备损坏的措施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无论从人的行为的研究还是按常理,人们在没有进行具体的动作行为之前,即会同并不直接参与作业行为的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一道,通过现场认真查勘、分析所制定出的措施必然是客观的,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因此一定是较为完善、可靠且可行的。对作业人员进行精心布置安排,对施工机器具进行仔细检查和充分准备,做到作业现场有序、组织协调有力、作业流程清晰,从而实现作业安全。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包括:1、作业的人员配备,即组织措施;2、作业的现场的危险点分析及风险控制措施,即安全措施;3、作业现场布置图;4、作业的车辆、机具、仪器、仪表的配备;5、作业流程图以及依据作业流程图制定出来的修试作业的工序、工艺、安全确定卡等有关保障作业安全和质量的标准文件。2)负责检查工作票上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和工作许可人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必要是时予以补充; 工作负责人承担了检查签发人所签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和许可人所做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的责任。 必要时予以补充是指工作负责人根据现场条件与工作任务的需要,在现场征得工作许可人的确认后,采取的补充安全措施。案例:金江站“10.14”2号主变失压事故一、事故经过:10月14日上午根据工作安排,高压室配合线路停电工作,进行金江站110kV胥金线143开关CT比角差测量工作。工作小组在履行完开工手续后,工作班成员马庆根据技术负责人杨帆的要求解开110kV胥金线143开关CT的C相测量绕组二次端子接线,并将三组保护用绕组二次端子用细铜丝短路接地,许勇(工作负责人)、叶印章、翁建明负责试验接线。11:33,所有试验接线和措施经技术负责人杨帆核实后,确认可以通流试验。在143开关CT一次通流过程中,当一次电流升到额定电流(600A)的10%时,金江站值班员报告2#主变差动保护动作,110 kV 内桥130开关,2#主变35 kV侧302开关,2#主变10 kV侧902开关跳闸,2号主变失压,35KV、10KV2段母线失压。试验人员立即停止了试验工作。11:56,由1号主变供 35KV、10KV2段母线,所有35KV、10KV出线恢复送电。二、事故原因分析:1、试验人员对内桥接线方式下的主变差动保护原理认识不清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根本原因。当天,金江站胥金线143开关及线路停电,2主变由142金王线通过130母联开关供电。试验人员错误地认为此时143开关CT是停运设备,应属于线路侧开关CT,其保护绕组二次侧出线与2号主变差动保护的回路无关。而事实上143开关CT的差动保护绕组二次出线与130开关CT的差动保护绕组二次出线是并联在一起的,两电流之和作为2#主变差动保护回路中的110KV侧电流。由于试验人员的错误认识,因此在143开关CT上工作时没有考虑到对2号主变差动保护的影响,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导致了2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2、试验人员试验前没有断开143开关CT保护绕组二次侧与2号主变差动保护回路之间的连接线是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试验人员简单地认为只要在CT强检试验时将其二次保护绕组就地短路接地,就可以避免通流试验产生的二次电流流入二次回路系统。但事实上原有的连接线没有断开,二次保护回路与短路接地线形成了并联回路,加之二次保护回路电阻较小,因此虽然采用了就近短路接地的措施,但仍然不能避免在143开关CT升流过程中,仍有分流进入主变差动保护回路。当这个外加的非运行电流逐渐增大(主变三侧运行电流之和为零),差流大于主变差动保护整定值时,引起主变比率差动动作。3)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危险点告知,交待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确认每一个工作班成员都已知晓; 工作票许可手续完成后,工作负责人要向工作班成员交待工作内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现场危险点和安全措施,并履行确认手续。4)严格执行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5)督促、监护工作班成员遵守本规程,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执行现场安全措施;案例:攀枝花电业局高压试验人员死亡事故6)工作班成员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变动是否合适。工作负责人除了严格执行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外,还必须对工作班成员的精神状态和劳保防护用品、安全工器具的正确使用负责。工作许可人:1)负责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条件;2)工作现场布置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必要时予以补充;3)负责检查检修设备有无突然来电的危险;4)对工作票所列内容即使发生很小疑问,也应向工作票签发人询问清楚,必要时应要求作详细补充。专责监护人:1)明确监护人员和监护范围;2)工作前对被监护人员交待安全措施,告知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3)监督被监护人员遵守本规程和现场安全措施,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案例:资阳局同塔双回线路作业“2.26”人身死亡事故工作班成员:1)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安全措施、工作中的危险点,并履行确认手续;对工作人员提出了“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负责”的概念,在安全措施正确、危险点告知已落实的情况下,任何自我行为导致的不安全事故,自己应该负责。这样的定义使得工作负责人或专责监护人在正确工作的情况下,所承担的安全责任从无限转变为有限责任。2)严格遵守安全安全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劳动纪律,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案例:金堂局“4.30”装表人员电弧灼伤事故2003年4月30日,金堂供电局在青白江丰收提灌站进行电度表核相序工作中,发生一起装接人员被电弧灼伤事故。一、 事故经过2003年4月30日下午,金堂供电局由营销科牵头,有工程部、客户班、用检组、变检班参与,在青白江丰收提灌站(35KV供电的一级抽水站)进行装表投运工作。现场低压总路柜有功、无功电度表装接完成后顺利送电,电度表核相序工作由装接人员霍勇、易涛负责进行,第一次核相操作正确完成,并证实反相,经停电改接线后,再次送电至低压屏无异常。17:30左右,霍勇、易涛随即进行再次测量,仍由易涛拿相序表(半蹲在地上)负责观察表计,霍勇持相序表的测量线夹(身体微躬站立)负责测量接线。在对无功电度表端子排接线时,霍勇先用红色的线夹夹住端子(2),然后用白色的线夹准备去夹端子(5),由于处理不当,产生电弧,紧接(约1秒)又再次产生电弧,造成霍勇面部被电弧灼伤,易涛面部被烟雾薰黑,无功电度表端子排、无功电度表上的3根电压线以及相序表的红、白两相线夹烧毁。事后检查:无功电度表和相序表内部元件及接线完好无损伤。(一)事故直接原因通过对现场查勘和当事人的询问情况的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应是由于电压回路发生短路(接地)而产生电弧所造成的。因无功电度表和相序表完好无损,基本可以排除电压回路通过无功电度表或相序表短路接地这一情况。无功电度表(DX962)端子排上的端子排列比较紧凑(示意图如下): UA UB UC1 2 3 4 5 6 7 8 9 接地IA IA IB IB IC IC 端子之间为塑料硬隔板,其中3、6、9电流端子接地。装表工霍勇使用鳄鱼头线夹按顺序准备夹B相电压端子(5)时,鳄鱼头线夹误夹住了端子之间的塑料隔板,使电压端子与电流端子相连接,并通过电流端子接地,产生第一次电弧。电度表电压回路为1.5平方毫米的铜芯线,承受接地大电流时绝缘层受损,致使捆扎在一起的三相电压回路导线产生相间短路,导致第二次电弧。3)相互关心工作安全,并监督本规程的执行和现场安全措施的实施。体现了“三不伤害”的要求,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要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工作过程中要互相关心,事故后不能互相埋怨、推委责任,体现一个人的品格。四、严格执行安全组织措施的相关规定是“三种人”必须履行的职责。(一)、工作票的填写与签发规定1、工作票的填写;2、工作票的收执;3、工作票的三种人不得相互兼任;4、工作票的签发。(二)、工作票的使用规定1、一个工作负责人只能发给一张工作票;2、几个电气连接部分与“三同时”的概念;3、多地点、多班组作业;4、几个电气连接部分上的不停电工作;5、进站在线路门型架或电缆出线上开展工作;6、变更工作班成员、工作负责人需履行的手续;7、增加工作任务需履行的手续;案例:龙潭寺站“9.12”昭潭线191开关误跳事故2006年9月12日,110kV龙潭寺变电站发生一起因继电保护调试人员违章作业,引起2号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110kV昭潭线191开关误跳闸,2号主变失压的事故。一、龙潭寺站一次设备接线简图:如图示:龙潭寺变电站110kV分段设备不完善,分段开关130未安装,仅有1301和1302刀闸。1号主变和10kV1段设备、10kV2段944开关属于此次扩建工程,在9月12日(事故当日)与系统连接。二、事故经过:9月12日,多个施工班组在龙潭寺变电站进行扩建设备搭接及调试工作。修试所带电队进行1号主变与母线的搭接工作,修试所检修一班进行10kV1段设备的搭接和10kV2段母线PT的改造工作,继电保护所六班在10kV高压室内进行944开关保护调试和10kV分段9302刀闸的二次搭接工作。各班组工作范围如下图示:当天,龙潭寺变电站110kV1段、2段母线、2号主变以及10kV2段母线停电,各班组分别办理工作票开始施工。11:50修试所带电队的变电一种工作票结束,号停电申请书终止,地调命令执行09059命令票,由昭潭线通过110kV分段主供2号主变,马潭线192热备用。14:36分2号主变带电(902开关、9021、9023刀闸处于断开位置)。15:46分继保所六班在完成工作票上所列工作内容后,误认为此时昭潭线191开关以及2号主变仍然处于停电状态,于是就在902开关柜端子上通流进行10kV备自投试验,引起2号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110kV昭潭线191开关跳闸(110kV无分段开关)。16:54分龙潭寺2号主变恢复带电,此次事故未引起负荷损失。三、事故原因:1、作业人员严重违章,擅自增加工作任务,扩大工作范围是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继保调试人员擅自扩大工作票上的作业内容,想当然地认为2号主变仍处于停电状态,在未办理任何工作许可手续的情况下,搭车作业,超出自身工作范围临时增加工作任务,仓促施工,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此次事故虽然未造成负荷损失、设备损坏以及人员伤害等严重后果,但作业人员安全贯规意识淡薄、游击习气严重、违章行为典型,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试想,如果施工人员接触的是一次带电设备(自认为是停电设备),那将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2、工程管理部门对运行变电站扩建工作的全面掌控不力,备自投传动工作安排遗漏,施工前期准备不充分,作业任务未按照标准化作业的要求进行细化准备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次要原因。在运行变电站内进行扩建工作,存在停电时间短,作业环境复杂的特点,这就要求管理部门精心安排部署各项工作任务,施工班组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此次停电作业,工程管理部门没有事先理清停电期间的各项作业内容,督促施工班组按照标准化作业的要求进行细化准备,以致10kV备自投试验工作安排遗漏,未办理此项工作相应的作业手续,是造成现场施工时匆忙增加工作任务,不考虑此项工作所需的作业条件和现场设备实际运行情况,不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等违章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3、停电具体计划内容未正确传达到施工班组也是造成此次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9月7日,由侯局长主持,生技处、安监处、基建处、调度局、锦江局、拓能公司、继保所、修试所等单位参加,对龙潭寺站扩建工程投运前的停电工作进行协调。9月12日的停电计划安排如下:6:00至21:00,停10kV2段母线、旁母;12:00至18:00, 停110kV1段母线,工作完成经验收后结束停电,1011刀闸带电。由此看出,110kV和10kV设备并不是同时停、送电的,锦江局也据此办理了三张停电申请书。但是继保所参会人员未能向作业班组正确传达停电计划安排,仅仅简单传达为全站停电。施工班组放松了安全警惕,丝毫没有考虑到擅自扩大工作范围的违章行为会引起安全事故,无形之中助长了违章作业的胆量。4、扩建工程承包单位拓能公司在施工组织、现场协调方面乏力是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另一次要原因。龙潭寺变电站扩建工程由拓能公司承包,一次设备安装试验、二次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分别由修试所和继保所的施工班组承担。既然修试所和继保所施工班组是以拓能公司分公司的名义承担工程任务,那么拓能公司就应该对施工班组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在施工现场存在多班组、多专业同时施工的情况下,拓能公司此项工作的总负责人在施工组织和现场协调方面没有实施有效的管理,对整个扩建施工现场的作业进度、安全管理缺乏统一的掌控,各作业班组自行其是,各自为政,班组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协调。案例:王场站隆王线误跳事故8、工作票的送达(传真件不能作为许可依据);9、工作票的延期手续。(三)、工作许可手续1、工作现场的交接程序;2、工作期间不得擅自变动安全措施。案例:淮口站“1.12”接地线事件一、 违章事件过程:2004年12月25日,检修公司检修人员在更换9102刀闸柜内CT时,未征得值班人员同意,擅自撤除了9102刀闸与10KV2段母线之间的10号接地线(导电端),在工作完毕之后并未将其恢复。12月29日,检修公司工作负责人结束10KV高压室内10KV2段设备改造工作。结束工作票时,工作负责人与值班人员(工作许可人:徐谦凤,值班负责人:邓春明)未到工作现场检查设备状况和安全措施有无变化,就草率在工作票上签名结束工作。9102刀闸与10KV2段母线之间的10号接地线根据调度命令予以保留,值班人员在此后的时间里每天进行例行交接,交接内容的注意事项中均包括10号接地线,但所有接班人员均未到现场进行认真核对,巡视过程中均未发现10号接地线导电端被撤除这一异常情况。直到省公司暗访人员检查发现后才得以恢复。二、 事件暴露出的问题:1、虽然此次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检修人员工作过程中擅自撤除接地线,但值班人员缺乏起码的工作责任心,对工作的重要环节不认真把关落实是此次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施工班组工作结束后,不认真履行安规第63条规定的工作票终结制度,在未与工作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状况、有无遗留物、是否清洁、安全措施是否改变的情况下竟敢草率在工作票上签名结束工作,这充分暴露出值班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到位的问题。2、设备巡视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而仅仅停留在表面工作上。“交得清楚、接得明白”的要求没有得到贯彻,特殊工作时期和特殊运行方式下,巡视的重点内容不突出,值班人员对设备状况、安全措施的异常改变警惕性不高,没有认真进行逐一核实。(四)、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