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数学必修新课标数学必修 5 5 第第 2 2 章数列单元试题 章数列单元试题 1 1 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 卷两部分 请将第 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 第 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共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第 卷 选择题卷 选择题 共共 3030 分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分 共 30 分 分 1 在正整数 100 至 500 之间能被 11 整除的个数为 A 34B 35C 36 D 37 考查等差数列的应用 解析 观察出 100 至 500 之间能被 11 整除的数为 110 121 132 它们构成一个 等差数列 公差为 11 数 an 110 n 1 11 11n 99 由 an 500 解得 n 36 4 n N n 36 答案 C 2 在数列 an 中 a1 1 an 1 an2 1 n 1 则 a1 a2 a3 a4 a5等于 A 1B 1C 0 D 2 考查数列通项的理解及递推关系 解析 由已知 an 1 an2 1 an 1 an 1 a2 0 a3 1 a4 0 a5 1 答案 A 3 an 是等差数列 且 a1 a4 a7 45 a2 a5 a8 39 则 a3 a6 a9的值是 A 24B 27C 30 D 33 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及运用 解析 a1 a4 a7 a2 a5 a8 a3 a6 a9成等差数列 故 a3 a6 a9 2 39 45 33 答案 D 4 设函数 f x 满足 f n 1 n N 且 f 1 2 则 f 20 为 2 2nnf A 95B 97C 105 D 192 考查递推公式的应用 解析 f n 1 f n 2 n 19 2 1 19 20 2 2 1 2 3 1 2 1 1 2 ff ff ff 相加得 f 20 f 1 1 2 19 f 20 95 f 1 97 2 1 答案 B 5 等差数列 an 中 已知 a1 6 an 0 公差 d N 则 n n 3 的最大值为 A 5B 6C 7 D 8 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 解析 an a1 n 1 d 即 6 n 1 d 0n 1 d 6 d N 当 d 1 时 n 取最大值 n 7 答案 C 6 设 an n2 10n 11 则数列 an 从首项到第几项的和最大 A 第 10 项B 第 11 项C 第 10 项或 11 项 D 第 12 项 考查数列求和的最值及问题转化的能力 解析 由 an n2 10n 11 n 1 n 11 得 a11 0 而 a10 0 a120 a7 a3a7 2 a3 6 从而得 a1 10 d 2 S20 180 答案 A 8 现有 200 根相同的钢管 把它们堆放成正三角形垛 要使剩余的钢管尽可能的少 那么剩余钢管的根数为 A 9B 10C 19 D 29 考查数学建模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解析 1 2 3 n 200 即 200 2 1 nn 显然 n 20 时 剩余钢管最少 此时用去 190 根 2 2019 答案 B 9 由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 a1 a2 a3 重新组成的数列 a1 a4 a2 a5 a3 a6 是 A 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B 公差为 2d 的等差数列 C 公差为 3d 的等差数列D 非等差数列 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 解析 a2 a5 a1 a4 a2 a1 a5 a4 2d a3 a6 a2 a5 a3 a2 a6 a5 2d 依次类推 答案 B 10 在等差数列 an 中 若 S9 18 Sn 240 an 4 30 则 n 的值为 A 14B 15C 16 D 17 考查等差数列的求和及运用 解析 S9 18a1 a9 42 a1 4d 4 2 9 91 aa a1 4d 2 又 an an 4 4d Sn 16n 240 2 1n aan n 15 答案 B 第第 卷 非选择题卷 非选择题 共共 7070 分 分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分 共 16 分 分 11 在数列 an 中 a1 1 an 1 n N 则是这个数列的第 2 2 n n a a 7 2 项 考查数列概念的理解及观察变形能力 解析 由已知得 是以 1 为首项 公差 d 的等差数 1 1 n a n a 1 2 1 n a 1 1 1 a2 1 列 1 n 1 an n 6 n a 1 2 1 1 2 n7 2 答案 6 12 在等差数列 an 中 已知 S100 10 S10 100 则 S110 考查等差数列性质及和的理解 解析 S100 S10 a11 a12 a100 45 a11 a100 45 a1 a110 90a1 a110 2 S110 a1 a110 110 110 2 1 答案 110 13 在 9 和 3 之间插入 n 个数 使这 n 2 个数组成和为 21 的等差数列 则 n 考查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及等差数列的概念 解析 21 n 5 2 39 2 n 答案 5 14 等差数列 an bn 的前 n 项和分别为 Sn Tn 若 则 n n T S 13 2 n n 11 11 b a 考查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及等差中项的灵活运用 解 11 11 b a 2 21 2 21 2 2 211 211 211 211 bb aa bb aa 32 21 1213 212 21 21 T S 答案 32 21 三 解答题 本大题共三 解答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共小题 共 54 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本小题满分 8 分 若等差数列 5 8 11 与 3 7 11 均有 100 项 问它 们有多少相同的项 考查等差数列通项及灵活应用 解 设这两个数列分别为 an bn 则 an 3n 2 bn 4n 1 令 ak bm 则 3k 2 4m 1 3k 3 m 1 m m 被 3 整除 设 m 3p p N 则 k 4p 1 k m 1 100 则 1 3p 100 且 1 p 25 它们共有 25 个相同的项 16 本小题满分 10 分 在等差数列 an 中 若 a1 25 且 S9 S17 求数列前多少项和 最大 考查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的应用 解 S9 S17 a1 25 9 25 d 17 25 d 2 19 9 2 117 17 解得 d 2 Sn 25n 2 n 13 2 169 2 1 nn 由二次函数性质 故前 13 项和最大 注 本题还有多种解法 这里仅再列一种 由 d 2 数列 an为递减数列 an 25 n 1 2 0 即 n 13 5 数列前 13 项和最大 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 数列通项公式为 an n2 5n 4 问 1 数列中有多少项是负数 2 n 为何值时 an有最小值 并求出最小值 考查数列通项及二次函数性质 解 1 由 an为负数 得 n2 5n 4 0 解得 1 n 4 n N 故 n 2 或 3 即数列有 2 项为负数 分别是第 2 项和第 3 项 2 an n2 5n 4 n 2 对称轴为 n 2 5 2 5 4 9 2 5 又 n N 故当 n 2 或 n 3 时 an有最小值 最小值为 22 5 2 4 2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 甲 乙两物体分别从相距 70 m 的两处同时相向运动 甲第 一分钟走 2 m 以后每分钟比前 1 分钟多走 1 m 乙每分钟走 5 m 1 甲 乙开始运动后 几分钟相遇 2 如果甲 乙到达对方起点后立即折返 甲继续每分钟比前 1 分钟多走 1 m 乙继 续每分钟走 5 m 那么开始运动几分钟后第二次相遇 考查等差数列求和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 1 设 n 分钟后第 1 次相遇 依题意得 2n 5n 70 2 1 nn 整理得 n2 13n 140 0 解得 n 7 n 20 舍去 第 1 次相遇在开始运动后 7 分钟 2 设 n 分钟后第 2 次相遇 依题意有 2n 5n 3 70 2 1 nn 整理得 n2 13n 6 70 0 解得 n 15 或 n 28 舍去 第 2 次相遇在开始运动后 15 分钟 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为 Sn 且满足 an 2Sn Sn 1 0 n 2 a1 2 1 1 求证 是等差数列 n S 1 2 求 an表达式 3 若 bn 2 1 n an n 2 求证 b22 b32 bn2 1 考查数列求和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 1 an 2SnSn 1 Sn Sn 1 2SnSn 1 n 2 Sn 0 2 又 2 是以 2 为首项 公差为 2 的等差数 n S 1 1 1 n S 1 1 S 1 1 a n S 1 列 2 由 1 2 n 1 2 2n Sn n S 1 n2 1 当 n 2 时 an Sn Sn 1 1 2 1 nn n 1 时 a1 S1 an 2 1 2 1 2 1 1 2 1 n nn n 3 由 2 知 bn 2 1 n an n 1 b22 b32 bn2 2 2 1 2 3 1 2 1 n21 1 32 1 nn 1 1 1 1 0 q 1 且 a2 a3 a1成等差数列 则等于 2 1 54 43 aa aa A B C 2 15 2 15 2 51 D 2 15 考查等比数列性质及方程思想 解析 依题意 a3 a1 a2 则有 a1q2 a1 a1q a1 0 q2 1 qq 2 51 又 an 0 q 0 q 2 15 54 43 aa aa q 1 2 15 答案 B 4 已知数列 3 那么 7是这个数列的第 26101422 项 A 23B 24C 19 D 25 考查数列方法的灵活运用 解析 由题意 根号里面是首项为 2 公差为 4 的等差数列 得 an 2 n 1 4 4n 2 而 7 令 98 4n 2n 25 298 答案 D 5 等差数列 an 中 S9 36 S13 104 等比数列 bn 中 b5 a5 b7 a7 则 b6等于 A 4B 4C 4222 D 无法确定 考查等比 等差的综合运用 解析 S9 36a5 4 S13 104a7 8b6 4 75a a2 答案 C 6 数列 an 前 n 项和是 Sn 如果 Sn 3 2an n N 则这个数列是 A 等比数列B 等差数列 C 除去第一项是等比D 除去最后一项为 等差 考查数列求和及通项 解析 Sn 1 Sn 3 2an 1 3 2an an 1 2an n 1 答案 A 7 设 an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 公比 q 2 且 a1 a2 a3 a30 230 则 a3 a6 a9 a30等于 A 210B 220C 26 D 215 考查等比数列性质的运用及转化能力 解析 由 a1 a30 a2a29 a15a16 已知转化为 a1a30 15 230a1a30 22 又 a3 a6 a30 a3a30 5 a1q2 a30 5 a1a30 5 210 220 答案 B 8 若 Sn是 an 前 n 项和且 Sn n2 则 an 是 A 等比但不是等差B 等差但不是等比 C 等差也是等比D 既非等差也非等 比 考查数列概念 解析 Sn n2 Sn 1 n 1 2 Sn 1 n 1 2 an Sn Sn 1 2n 1 an 1 Sn 1 Sn 2n 1 an 1 an 2 但不是常数 12 12 1 n n a a n n 答案 B 9 a b c 成等比数列 则 f x ax2 bx c 的图象与 x 轴的交点个数是 A 0B 1C 2 D 不确定 考查等比数列与二次函数知识的综合运用 解析 由已知 b2 ac b2 4ac 3ac 又 a b c 成等比 a c 同号 0 d 0 则该 3 2 商品房的各层房价的平均值为 A a 元 m2 B a 1 17 d 元 m2 10 1 3 2 C a 1 17 d 元 m2D a 1 18 d 3 2 10 1 3 2 元 m2 考查等比数列的应用 解析 a4 a5 a20 17a d 3 2 1 3 2 1 3 2 17 17a 2d 1 17 3 2 a1 a2 a20 20a 2d 1 17 3 2 平均楼价为 a d 1 17 10 1 3 2 答案 B 第第 卷 非选择题卷 非选择题 共共 7070 分 分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分 共 16 分 分 11 一条信息 若一人得知后 一小时内将信息传给两人 这两人又在一小时内各传 给未知信息的另外两人 如此下去 要传遍 55 人的班级所需时间大约为 小时 考查等比数列求和的运用 化归迁移能力 解析 由题意 n 小时后有 2n人得知 此时得知信息总人数为 1 2 22 2n 2n 1 1 55 即 2n 1 56n 1 6n 5 答案 5 12 已知 an n N 则数列 an 的最大项为 n n n 10 1 9 考查数列及不等式的运用 解析 设 an 中第 n 项最大 则有 1 1 nn nn aa aa 即 8 n 9 1 1 1 1 10 1 9 10 1 9 10 9 10 1 9 n n n n n n n n nn nn 即 a8 a9最大 答案 a8和 a9 13 一个五边形的五个内角成等差数列 且最小角为 46 则最大角为 考查关于多边形内角和和等差数列的运用 解析 由 S5 5 46 d 540 得 d 31 2 45 a5 46 4 31 170 答案 170 14 在数列 an 中 已知 a1 1 an an 1 an 2 a2 a1 n N n 2 这个数列 的通项公式是 考查数列的解题技巧 解析 由 an an 1 an 2 a2 a1 Sn 1 n 2 又 an Sn Sn 1 an 1 an 2 n 2 由 a2 a1 1 n n a a 1 an 2n 2 n 2 an 2 2 1 1 2 n n n 答案 an 2 2 1 1 2 n n n 三 解答题 本大题共三 解答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共小题 共 54 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本小题满分 10 分 数列 3 9 2187 能否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若 能 试求出前 7 项和 考查等差 等比数列概念 求和公式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 1 若 3 9 2187 能成等差数列 则 a1 3 a2 9 即 d 6 则 an 3 6 n 1 令 3 6 n 1 2187 解得 n 365 可知该数列可构成等差数列 S7 7 3 6 147 2 67 2 若 3 9 2187 能成等比数列 则 a1 3 q 3 则 an 3 3n 1 3n 令 3n 2187 得 n 7 N 可知该数列可构成等比数列 S7 3279 31 31 3 7 16 本小题满分 10 分 已知三个实数成等比数列 在这三个数中 如果最小的数除 以 2 最大的数减 7 所得三个数依次成等差数列 且它们的积为 103 求等差数列的公 差 考查等差 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 方程思想及分类讨论的思想 解 设成等比数列的三个数为 a aq 由 a aq 103 解得 a 10 即等比数 q a q a 列 10 10q 1 当 q 1 时 依题意 10q 7 20 解得 q1 舍去 q 10 q 5 5 1 q2 此时 2 10 18 成等差数列 公差 d 8 2 5 2 当 0 q0 an an 1 4 即 d 4 故 an 2 n 1 4 4n 2 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 是否存在互不相等的三个数 使它们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a b c 6 a b c 成等差数列 将 a b c 适当排列后 能构成一个等比数列 考查等差 等比数列性质及分类讨论思想 解 假设存在这样的三个数 a b c 成等差数列 2b a c 又 a b c 6 b 2 设 a 2 d b 2 c 2 d 若 2 为等比中项 则 22 2 d 2 d d 0 则 a b c 不符合题意 若 2 d 为等比中项 则 2 d 2 2 2 d 解得 d 0 舍去 或 d 6 a 8 b 2 c 4 若 2 d 为等比中项 则 2 d 2 2 2 d 解得 d 0 舍去 或 d 6 a 4 b 2 c 8 综上所述 存在这样的三个不相等数 同时满足 3 个条件 它们是 8 2 4 或 4 2 8 新课标数学必修新课标数学必修 5 5 第第 2 2 章数列单元试题 章数列单元试题 3 3 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 卷两部分 请将第 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 第 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共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第 卷 选择题卷 选择题 共共 3030 分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分 共 30 分 分 1 设数列 an bn 都是等差数列 且 a1 25 b1 75 a2 b2 100 那么由 an bn所组 成的数列的第 37 项值为 A 0B 37C 100 D 37 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 解析 an bn 为等差数列 an bn 也为等差数列 设 cn an bn 则 c1 a1 b1 100 而 c2 a2 b2 100 故 d c2 c1 0 c37 100 答案 C 2 设 an 为等差数列 则下列数列中 成等差数列的个数为 an2 pan pan q nan p q 为非零常数 A 1B 2C 3 D 4 考查对等差数列的理解 解析 pan pan q 的公差为 pd 设 an 公差为 d 而 nan an2 不符合等差 数列定义 答案 B 3 在等差数列 an 中 a1 0 且 3a8 5a13 则 Sn中最大的是 A S21B S20C S11 D S10 考查数列和的理解 解析 3a8 5a13d a1 0 39 2 an 0n 20 答案 B 4 在 an 中 a1 15 3an 1 3an 2 n N 则该数列中相邻两项的乘积为负数的 项是 A a21和 a22B a22和 a23C a23和 a24 D a24和 a25 考查等差数列通项及运用 解析 an 1 an an 15 n 1 3 2 3 2 an 1an 0 45 2n 47 2n 0 n 3 247n 3 1 3 1 2 45 2 47 n 23 答案 C 5 若数列 an 前 n 项和 Sn n2 2n 3 则这个数列的前 3 项为 A 1 1 3B 2 1 0C 2 1 3 D 2 1 6 考查通项及数列的和 解析 a1 S1 2 又 a3 S3 S2 3 答案 C 6 数列 an 中 an 1 a1 2 则 a4为 n n a a 31 A B C 5 8 19 2 5 16 D 7 8 考查数列通项及变形 解析 3 3 n 1 3n a4 1 1 n a n a 1 n a 1 1 1 a2 5 19 2 答案 B 7 设 an 是等差数列 公差为 d Sn是其前 n 项和 且 S5S8 下列结论错 误的是 A dS5D S6和 S7 为 Sn最大值 考查等差数列求和及综合分析能力 解析 S5S8 由 S6 S7a7 0 S7 S8d1 5 得 30 1 n2 15n 9 1 5 30 1 解得 6 n0 Sn是数列 an 前 n 项的和 若 Sn取得 最大值 则 n 考查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及运用 解析 设公差为 d 得 3 a1 3d 7 a1 6d d a10 33 4 解得 n0 4 37 同理 n 10 时 an0 S13 0 1 求公差 d 的取值范围 2 指出 S1 S2 S3 S12中哪一个值最大 并说明理由 考查数列的性质与最值 灵活变换能力 解 1 依题意 0 2 1213 13 0 2 1112 12 113 112 daS daS 即 由 a3 a1 2d 12 得 a1 12 2d 代入 d 3 06 0112 1 1 da da 7 24 2 由 da2 a12 a13 因此若在 1 n 12 中存在自然数 n 使 an 0 an 1 0 时 则 Sn就是 S1 S2 S12中最大值 由于 0 122 0 132 12111 6 13131 7 Saa a Saa a 在 S1 S2 S11 S12中 S6的值最大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 f x 1 x2 4 等差数列 an 中 a1 f x 1 a2 a3 f x 2 3 1 求 x 值 2 求 a2 a5 a8 a26的值 考查等差数列概念及求和 函数基本知识 解 1 f x 1 x 1 1 2 4 x 2 2 4 f x x 1 2 4 a1 x 2 2 4 a3 x 1 2 4 又 a1 a3 2a2 解得 x 0 或 x 3 2 a1 a2 a3分别为 0 3 或 3 0 2 3 2 3 an n 1 或 an n 3 2 3 2 3 当 an n 1 时 a2 a5 a26 a2 a26 2 3 2 9 2 351 当 an n 3 时 a2 a5 a26 a2 a26 2 3 2 9 2 297 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 设两个方程 x2 x a 0 和 x2 x b 0 的四个根成首项为的 4 1 等差数列 求 a b 的值 考查等差数列与方程思想 解 不妨设 a b 函数 y x2 x a 与 y x2 x b 的对称轴 开口大小均相同 如图所 示 设数列为 x1 x2 x3 x4 由已知 x1 4 1 x1 x4 1 x4 4 3 又 x4 x1 3d 3d d 4 3 4 1 6 1 x2 x1 d x3 x2 d 12 5 12 7 a x1 x4 b x2 x3 a b 16 3 12 5 12 7 144 35 72 31 新课标数学必修新课标数学必修 5 5 第第 2 2 章数列单元试题 章数列单元试题 4 4 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 卷两部分 请将第 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 第 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共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第 卷 选择题卷 选择题 共共 3030 分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分 共 30 分 分 1 互不相等的三个正数 a b c 成等差数列 又 x 是 a b 的等比中项 y 是 b c 的 等比中项 那么 x2 b2 y2这三个数 A 成等比而非等差B 成等差而非等比 C 既成等比又成等差D 既非等差又非等 比 考查数列定义及综合运用 解析 依题意 a c 2b x2 ab y2 bc 由 可得 a c 代入 式得 2bx2 y2 2b2 b x2 b y 2 b x2 b y 2 答案 B 2 数列 an 中 a1 a2 a1 a3 a2 an an 1 是首项为 1 公比为的等比数 3 1 列 则 an等于 A 1 B 1 2 3 n 3 1 2 3 1 3 1 n C 1 D 1 3 2 n 3 1 3 2 1 3 1 n 考查等比数列的认识 解析 an a1 a2 a1 a3 a2 an an 1 即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 依公式可知选 A 答案 A 3 已知 0 a b c 1 且 a b c 成等比数列 n 为大于 1 的整数 那么 logan logbn logcn A 成等比数列B 成等差数列 C 倒数成等差数列D 以上均不对 考查等比 等差数列概念 对数运算 解析 由已知 ac b2 又 logna lognc lognac lognb2 2lognb 故 n a log 1 n c log 1 n b log 2 答案 C 4 已知 1 是 a2与 b2的等比中项 又是与的等差中项 则的值是 a 1 b 1 22 ba ba A 1 或B 1 或 C 1 或 2 1 2 1 3 1 D 1 或 3 1 考查等比中项以及变形能力 解析 依题意 abba ab ba ba abba 222 11 11 22 即 原式 22 ba ba abba ab 2 2 2 abba ab 24 2 22 12 1 ab 当 ab 1 时 原式 1 当 ab 1 时 原式 3 1 答案 D 5 Sn 1 2 3 4 5 6 1 n 1 n 则 S100 S200 S301等于 A 1B 1C 51 D 52 考查一般数列求和整体代换思想 解析 S100 50 S200 100 S301 150 301 故 S100 S200 S301 1 答案 A 6 正项等比数列 an 中 S2 7 S6 91 则 S4为 A 28B 32C 35 D 49 考查等比数列性质及应用 解析 an 为等比数列 S2 S4 S2 S6 S4也为等比数列 即 7 S4 7 91 S4成等比数列 即 S4 7 2 7 91 S4 解得 S4 28 或 21 舍去 答案 A 7 已知数列 an 通项 an n N 则数列 an 的前 30 项中最大的项为 99 98 n n A a30B a10C a9 D a1 考查数列通项意义及变形能力 解析 an 1 a10最大 99 9899 n 答案 B 8 在等比数列 an 中 已知 n N 且 a1 a2 an 2n 1 那么 a12 a22 an2等于 A 4n 1B 4n 1 C 2n 1 2 3 1 3 1 D 2n 1 2 考查等比数列概念 求和 解析 由 Sn 2n 1 易求得 an 2n 1 a1 1 q 2 an2 是首项为 1 公比为 4 的 等比数列 由求和公式易知选 B 答案 B 9 数列 1 1 2 1 2 22 1 2 22 2n 1 的前 n 项和为 A 2n n 1B 2n 1 n 2C 2n D 2n 1 n 考查一般数列求和的技巧 解析 an 2n 1 Sn 2 22 2n n 2n 1 n 2 答案 B 10 若 an 的前 8 项的值各异 且 an 8 an 对于 n N 都成立 则下列数列中 可取 遍 an 前 8 项的值的数列为 A a2k 1 B a3k 1 C a4k 1 D a6k 1 考查数列基本知识及分析问题能力 解析 k N k 1 2 3 当 k 1 2 3 7 8 时 a2k 1均取奇数项 而无偶数项 a2k 1 不符 而当 k 取以上值时 a3k 1 可以取遍前 8 项 答案 B 第第 卷 非选择题卷 非选择题 共共 7070 分 分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分 共 16 分 分 11 在等比数列 an 中 已知 Sn 3n b 则 b 的值为 考查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本质形式 解析 a1 S1 3 b n 2 时 an Sn Sn 1 2 3n 1 an为等比数列 a1适合通项 2 31 1 3 b b 1 答案 1 12 已知等差数列 lgx1 lgx2 lgxn的第 r 项为 s 第 s 项为 r 0 r n 1 2 n 1 n 2 即 2n 1 n 2 1 2n n 2 要使 n N 恒成立 则 3 答案 3 14 每次用相同体积的清水洗一件衣物 且每次能洗去污垢的 若洗 n 次后 存在 4 3 的污垢在 1 以下 则 n 的最小值为 考查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解析 每次能洗去污垢的 就是存留了 故洗 n 次后 还有原来的 n 由 4 3 4 1 4 1 题意 有 n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安全教育挂图实景
- 解析2025年电商平台本地生活服务产业链研究报告
- 离婚子女抚养权类别合同:保障子女权益与成长
- 团队演唱比赛活动方案策划
- 离婚协议书样本: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权协议
- 签订合同附加协议书:跨境电商合作补充协议
- 热力站环境保护技术方案
- 高效离婚财产分割协议范本
- 郑州校园安全教育展厅
- 离婚协议书:共同债务分担与清偿协议
- 幼儿园海军知识
- 塑料厂应急预案
- 第八章工程建设执业资格法规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 全国行政区域身份证代码表(EXCEL版)
- JJF 1685-2018紫外荧光测硫仪校准规范
- UL实用标准电子线常用规格表
- 大学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模板
- 西方音乐史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血液净化治疗临床应用
- 年产12000吨水合肼(100%)项目环评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