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姑苏行》赏析_第1页
笛子《姑苏行》赏析_第2页
笛子《姑苏行》赏析_第3页
笛子《姑苏行》赏析_第4页
笛子《姑苏行》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姑苏行 笛子曲 姑苏行 采用昆腔曲牌结合江南丝竹音乐 具有浓郁的江南韵味 整首乐曲温文典雅 空灵流畅 表 现了姑苏清秀恬美的江南水乡风光和苏州园林的楼台亭阁 小桥流水 表达了人们游览姑苏时的愉悦心情 在演奏手 法上 采用了南派曲笛的演奏风格 华丽的装饰技法 多 用叠音 打音 颤音 赠音 基本上不用舌尖上的技巧 把每个音符表现的玲珑剔透 玉润珠圆 即使在快板段里 我们也能感受到每个音符的柔美滑润 真的是把南派的笛 风演绎的淋漓尽致 听来如同品味春雨后的西湖龙井 清 馨甘美 曲子分为三段 引子是舒缓的散板 当笛声响起的 时候 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定是一派烟雨江南的水墨画 多少楼台在烟雨中若隐若现 更有那烟笼雾罩小桥流水 杨柳湖岸 正因为曲子的江南特色 在很多表现江南水 乡的影视作品中或多或少的采用了姑苏行的旋律 以至于 我们听到这首曲子 在脑海中就会显现出这样的画面 接下来是第一段抒情的行板 犹如旭日东升后荡漾 的春风 它是那么的清新亮丽 迎面扑进了我们的心里 我们感受到了笛声表达的欢快 喜悦 也使我们产生了对 美景的向往 这段行板描写的是游人 行 于姑苏城的美 景之中 在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 因为苏州的 园林小巧精致 善于以小见大 在空间的组织上多采用借 景 对景 分景 隔景等种种手法 造成 步移景换 的 效果 可以说是人在画中游 每一步都可以看到一个美的 画面 我们在笛声中 看 到了游人们的 行 确是 三 步一住 五步一停 的徐徐而行 那笛子在吹奏时气口的 巧妙安排所形成的节奏 恰到好处的表现了游人游览苏州 园林时的行行停停和那种兴致盎然 悠然自得的意态 中段的小快板 并非是描写游人急匆匆的行走 而 是描写了游人目睹美景后喜形于色 情溢于外的感慨非常 此时刻 如是古人 当是吟之诵之 舞之蹈之 非此不以 畅怀 而今人则是纷纷拿出相机 DV 或独照 或合影 留此存照 非此不以寄情 此一段在演奏风格上更显昆曲 特色 旋律流畅而不失强弱起伏变化 速度快而不急 且 圆润富有弹性 就如同是舞台上昆曲里的且舞且唱 将曲 子领入高潮 末段舒缓而稍加变化的旋律再现了主题 速度较之 一段稍慢 更感旋律婉转动听 此段描写了斜阳夕照下 游人沉浸在美景中 流连忘返 游兴未尽不忍离去的感情 而我们听者从再起的旋律中再次回味着浓浓的江南风情 说不定一曲未了 你就打定了主意 要一游姑苏了 姑苏行 的作者是著名笛子曲作家 演奏家江先谓 先生 他在民族乐器演奏方面是位多面手 因竹笛而名扬 他对江南丝竹音乐演奏风格的掌握尤其精道 上世纪六十 年代 他采用江南民歌和昆曲音调为素材 创作并演奏了 姑苏行 和 脚踏水车唱山歌 笛子曲 并因此而享誉 笛坛 姑苏行 一经问世 就成了一首深受大家喜爱的经 典名曲 也是每一个吹笛者的必学曲目 但是此曲要吹好 吹出味道实属不易 听 姑苏行 我较喜欢俞逊发的演奏 他的演奏玉润珠圆 空灵飞动 昆腔味道浓郁 还喜欢他 演奏的昆曲曲牌的笛子曲 好听的很 姑苏行 创作于 1962 年 作者是著名笛子演奏家 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一级演员江先谓 据江才讲 他平时 喜爱戏曲 对京剧 昆曲等戏曲音乐耳熟能详 当年没有 什么系统的笛子练习曲 江才就经常把吹奏戏曲音乐片段 来练习气息 音乐和指法上的技巧 当时他拿到了一个战 友给他的昆曲音乐的片断 不足 30 小节 于是他就经常吹 奏 愈吹愈感回味无穷 恰逢当年遇上了全军文艺团体汇 演 团里有创作新作的任务 他就把这段优美的昆曲片断 发展成为一个结构完整 音乐表现丰富的笛子独奏作品 他因经常去苏州演出 对苏州园林秀丽的风光情有独钟 故定名 姑苏行 1963 年首次录成唱片 因其旋律优美 典雅 抒情 内涵意境深刻 深受广大竹笛演奏者和听众 喜爱 因此很快就在大江南北传播开来了 此曲在旋律创作手法上采用了昆曲音调素材和富有民 族调声的音阶 在曲式结构上又吸收了西洋音乐所采用的 复三部曲式的创作方法 在当时的民族器乐作品中颇具新 意 回顾以前的竹笛曲目 多以民间音乐 戏曲音乐直接 发展而成 缺乏音乐情绪的跌宕起伏和结构整体与局部的 对比统一 因此 姑苏行 一面世便大获好评 乐曲一开始是一段宁静的引子 主要表现了人们即将 看到姑苏园林之前的美妙遐想 宁静中带有旋律的起伏和 情绪的变化 整个引子由宁静 激动 宁静 旋律多 采用长线条 长音短音错错落落快慢有序 好似来到园林 门前 由外向内眺望 亭台楼阁 小桥流水 假山喷泉在 晨雾之中依稀可见 朦胧神秘中格外富有诗意 通过富有 诗意的景色描绘刻画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 接着是呈示部 A 段开始 抒情优美的行板 恰恰符合 了游人进入园林后边走边看 脚步悠然而轻松 欣赏美景 时发自内心的愉悦之情 此段共分三小段 a b c 第一部 分行板第一至第 15 小节 a 段 着重描写了乐曲的主题 行 行板应稍慢一些 此段音调由昆曲的一个曲牌 节 节高 演变而来 第二部分 b 段 在第 16 小节至第 27 小节在音响在 a 段有明显的区别 用弱奏 p 开始 在显示部第 16 小节 这一段又很形象地描绘了园林的精巧 细致之处 水榭台 前清清荷花池里 荷叶上几粒晶莹的水珠在微风的吹拂下 左右摇摆 美丽的蝴蝶在万花丛中悠闲地飞来飞去 这 些很平常毫不在意的情景把细心的游人陶醉了 a b 两段有 点有面 有粗有细 c 段由显示部第 28 小节至第 39 小节 力度比 b 段有了 明显的增强 含有总结 a b 两段之后的感叹之情 表达了人 们欣赏到美景之后激动的心情 这一段也达到了整个 A 段 的情绪高潮 该段最后两小节应作渐弱 渐慢处理 为下 一部分的进入起先抑后扬的作用 发展部 B 段是一个起伏较大的小快板 和段在节奏和 旋律上有了鲜明的对比 我认为可以把它理解为两层含义 第一 是游人在休息时坐在亭子回廊的椅子上赞叹园林美 景时心里十分激动 兴奋的心理刻划 第二 也含有看见 一群顽皮的儿童追逐于亭台小桥之间 嬉戏于假台水塘之 畔 活泼而富有动感 气氛热的情景描述 旋律轻快流畅 原作中小快板作反复处理 第二遍较第一遍更加欢快热烈 从而使全曲情绪达到高潮 在欢快热烈中进行了 f p f p 的 力度变化 使表现力更加丰富 最后部份为呈示部 A 主题的再现 速度比 A 部更趋舒 缓 形象地表现了夕阳西下 人们游园离开时依依不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