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三.doc_第1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三.doc_第2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三.doc_第3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三.doc_第4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三第一篇: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3) 体液 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 组织液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 神经免疫调节网络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无感觉无效应无感觉无效应(产生兴奋不能传导)无感觉无效应(产生兴奋,传导无法分析)有感觉无效应有感觉无效应 神经纤维上 双向传导 静息时 外正内负 钾离子外流 静息电位 刺激 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 2、兴奋传导 突触小体:电化学 突触后膜:化学电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 单向传导 突触小泡(递质)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 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 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 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 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 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 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2 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 低于0.8 g/L:低血糖症 高于1.2 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7、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 8、血糖平衡的调节 A血糖高胰岛B细胞胰岛素增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脂肪的转化、合成糖原抑制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降低(体液调节) B血糖高下丘脑(感受器)胰岛B细胞(效应器)同上(神经体液调节) C血糖低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升高(体液调节) D血糖低下丘脑(感受器)胰岛A细胞(效应器)同上(神经体液调节) E血糖低下丘脑肾上腺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升高 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糖尿病人: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轻 9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寒冷或过度紧张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生态系统中也存在)。 体温调节: A寒冷环境(神经体液调节):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a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加快物质分解,提高新陈代谢立毛肌收缩b减少散热: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甚至停止分泌 B炎热环境(神经调节):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汗腺分泌,血管舒张 主要产热器官:肝脏和骨骼肌 主要散热器官:皮肤 3 10、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人体各个部位)、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1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12、水盐平衡调节: A饮水不足、失水过多、吃的太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效应器)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作用重吸收水)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减少尿量(神经体液调节) B饮水不足、失水过多、吃的太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效应器)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1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 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 内分泌系统的总中枢:下丘脑(感受器、效应器、调节中枢、传到兴奋) 免疫器官(如:扁桃体、淋巴结、骨髓、胸腺、脾等) 吞噬细胞 14、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如 :抗体)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16、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17、体液免疫(抗原未进入细胞): 4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抗体记忆细胞 18、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记忆细胞 19、 20、免疫失调疾病:A防卫不足:几乎失去一切免疫功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逆转录病毒) B防卫过度:免疫系统攻击自身而引起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发作快,消退快,非首次接触抗原时发生过敏反应皮肤荨麻疹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1、在胚芽鞘中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植物长不长砍有无生长素,弯不弯看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 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 :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重力)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向光生长素多生长的快,背光生长素少生长的慢),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区别于根的正向地性、茎的负向地性: 生长素浓度:A=BC=D,但对根而言,A点促进生长,C点抑制生长,所以根向下弯曲;而对茎,B、D点都促进生长,但D点的促进作用大,故茎向上生长(可对照课本P50的图理解)。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三。 5第二篇: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三章 细胞的必备结构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必修二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必修三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二章 动物体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三。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三。 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内容要点:共三点。1.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3.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五、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表略,见笔记)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知识梳理: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 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2组成细胞的元素 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o主要元素:C、H、O、N、P、S 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鲜重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无机盐, 糖类 有机化合物 脂质 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核酸 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 乙液:0.05g/ml的CuSO4) 注意事项: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必须用水浴加热(5065) 颜色变化:浅蓝色 (2)脂肪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苏丹或苏丹染液 注意事项: 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 (3)蛋白质的鉴定 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 试剂:双缩脲试剂( A液:0.1g/ml的NaOH B液: 0.01g/ml的CuSO4 ) 注意事项: 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颜色变化:变成紫色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颜色变化:变蓝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 氨基酸及其种类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第三篇:高中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 必修3 稳态与环境知识点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 血浆 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 3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