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导学案.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导学案.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导学案.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导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宫博物院导学案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2、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重点)3、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难点)【资料链接】 故宫曾经是我国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你有幸置身其中,就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建筑的精美和布局的完整统一。特别是在那连绵错落的宫殿中所珍藏的无数稀世珍宝更是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民,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自学导航】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矗立( ) 鳌头( ) 湛蓝( ) 琉璃( ) 鎏金( )蟠龙( ) 中轴线( )金銮殿( ) 击磬( ) 玉玺( )檀木( ) 攒( ) 乾清宫( )坤宁宫( ) 肃穆( ) 上谕( )额枋( ) 藻井( )垂脊( )妃嫔( )翊坤宫( )修缮( )j2.解释下列词语。玲珑:湛蓝:肃穆:井然有序:举世闻名【整体感知】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2、阅读课文,填写故宫平面图。【走进故宫】以四人小组组成旅游团,按照文章的顺序准备导游词。一人担任指导(对其他三人的不足予以弥补),一人担任首尾总体解说(注意首尾呼应),一人担任导游“前朝”(注意立足点的变化和方位词的使用),一人担任导游“内廷”(注意说明的详略)推选配合默契的小组在班内展示。 研读“前朝”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走进太和殿,你有何感受?请描绘一下太和殿的外观 在介绍中,描述龙有十次之多,为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研读“内廷”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内廷部分主要介绍了什么?后三宫在气氛和图饰上与三大殿相比有什么变化?【课内精读】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1、试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蕴含的感情?2、 第一段使用的说明方法3、课文在开头说“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请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故宫建筑精美这一特点的语句。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拓展检测】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 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体积有1596900立方米。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我们在建筑师的陪同下,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走,参观人民大会堂。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踏上一层楼高的花岗石大台阶,迎面是12根浅灰色的大理石柱。门柱有25米高,柱身要4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柱距采用我国柱廊的传统样式,明间宽,紧邻的两个次间较窄,再往两旁,各4个次间又较窄。这样高大而有力的柱廊,是建筑师们吸收了中外古今门柱造型的优点创造出来的。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亭,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1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哪些内容。2第二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3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表明了空间方位的转移?4 文章介绍了万人大礼堂,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二、作者对“故宫博物院”的介绍可谓有条不紊,既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又不蔓不枝,给了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