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浪之歌.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浪之歌.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浪之歌.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指导案 年 5 月 4 日课题组歌课型新授课时1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2、强化朗读。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 3、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学习重点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学习难点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及学习内容.学生领悟(知识、方法)时间一、课前活动二、导入新课三、自学完成字词注音和理解四、学习浪之歌1、探究作者借浪的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感情?纪伯伦远在少年时代,因不满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为了生存,同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求生。后来,立志报国的诗人又被“莫须有”地遭到放逐。在自己的国土上,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不得不长期旅居美国,身老他乡。然而这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子之情。2、听读雨之歌思考: “雨”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3、探究作者借雨的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感情?4探究: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如果改成“我是大海的微笑,是天空的叹息,是田野的泪水”可以吗?为什么?五、小结纪伯伦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 也采用拟人化手法。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已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六、课堂小结作者简介: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 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其他三首: 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 炽热、祷词、执拗、俊俏、衷情、馈赠、憔悴真谛、天穹、璀璨、镶嵌、翱翔、长吁短叹千山万壑诗人借海浪与海岸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诗人借海浪表达了对世间万物深沉的爱。一个奉献者的形象,滋润万物,传递信息。一个信使的形象, 为云彩和田野传情。借雨的形象,表达诗人愿为万物付出爱心和愿为万物传递爱的信息的意愿。53515152课后作业: 作业题目1、练会字词2、完成能力培养3、练笔:展开你的想象,选择你喜爱的大自然中的某一事物进行仿写,要求采用第一人称 作业超市套餐:A、 B、 C、 备课辅助案 年 5 月 4 日课题组歌课型新授课时1教材分析组歌选自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散文诗集泪与笑。纪伯伦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学情分析板书设计浪之歌 雨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