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调研测试试卷(一)(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风骚(so) 汀(dng)兰 拮(ji)据 躬(gng)耕B . 摇曳(y) 阴晦(hu) 迂(y)回 桑梓(z)C . 赦(sh)免 泥拧(nng) 不朽(xi) 拙(zhu)病D . 游弋(y) 觥(gng)筹 鹤氅(chng) 撑(chng)船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B . 当前,“微信”的影响力日益彰显,娱乐、教育、服装、地产等各界常常借助这一平台发布信息是提高知名度、美誉度的有效途径。C . 近年来,我国重大科研项目捷报频传,增强了我们民族的科技自信和广阔前景。D . 是否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保障。3.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童年通过描写阿廖沙的成长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的青少年形象。B .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南京求学,以及在仙台学医受到歧视和侮辱,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C . “呼保义”是宋江的绰号之一,这个绰号既表现宋江的谦虚(“保义”是宋代最低武官名),又表现其对朝廷和皇帝保持忠义的态度。D .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从农村来到北京后,选择拉洋车为生,他在为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而努力工作。4.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诗的一二句是写作者在狱中度过了三年囚徒生活。“南冠”运用了典故,暗含作者虽然被捕,但要像钟仪那样忠于故国。B . 诗的三四句中的“泪”与“天地”构成了极大的反差,通过这种反差,深沉强烈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亡国之情。C . 诗的五六句承上写亡国之痛转为写别故乡的感受。诗人预感死亡将至,要永远的去了,然而,故乡之情又怎能割舍得了呢?一个“难”字,浓缩了诗人对故乡的多少深情!D . 诗的第七,八句是诗人情感发展的自然升华,更是诗人矢志不移的抗清决心的自然张扬。它与陈毅的诗句“此去全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所表达的死后仍要坚持斗争的决心是相似的。5. (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 . 小明对有残疾的同学说:“你虽然是个残废人,但这并不影响你努力成才。”B . 小明去小刚家玩,进门时对小刚说:“好久不来拜访,家父在否?”C . 小刚接起电话时说:“您好!我爸爸不在家,请您过一会儿再来电话,好吗?”D . 饭桌上,老王举杯向客人敬酒说:“可惜今天该来的人却没有来!”6. (2分)与下面句子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一句是(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留下了散文般的著作;发明炸药的诺贝尔,出版过诗集兄弟们和小说在光明的非洲;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常常从数学王国到文学王国漫步,写出了许多优美的散文。A . 说起科学家,就不能不联想到文学家。B . 文学作品并不都是文学家创作的,卓越的科学家差不多都是卓越的文学家。C . 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有很高的文学造诣。D . 凡是著名的科学家,都有文学方面的传世之作。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7. (7分)诗文名句默写。 (1)山重水复疑无路,_。(陆游游山西村) (2)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4)为人谋而不忠乎?_?传不习乎?(十二章) (5)古诗词尤其注意色彩的恰当运用。王湾的“_,_”(次北固山下)用“青”“绿”两色描绘了北固山山清水秀的景色;杜甫的“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用“墨色”和“天黑”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孤苦悲凉的心境;岑参的“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表现出边塞的寒冷气候。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8.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注】本:根。体:体悟。虚受:虚心接受。实:充实,充满。(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不蔓不枝_亭亭净植_夫如是_人多树之_(2)用“/”为下面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3)翻译下列句子。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4)【甲】【乙】两文表面上写莲花、竹子,实际上都是在写君子。请说说两文所赞美的君子有哪些共同点。 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9分)9. (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最温暖的你钟蝶我记得她年轻时的样子,那时她刚大学毕业,一脸青涩,分明还是个孩子。对于这个偏远而又闭塞的小山村,她仿佛天外来客。她就站在冬日的阳光里,盈盈地看着我们笑,瞬间俘获了我们的心。山里的孩子生性顽劣,总是闯祸,山里人只有一个理念: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唯一的教育方式。每次有谁被打得体无完肤,她总要冲上去找家长理论。奈何祖辈传下来的观念根深蒂固,每一次她都无功而返。她开始教我们下跳棋,放学了把黑板架在课桌上教我们打乒乓球,还和我们做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以此来消磨我们四溢的精力。有一次,她随口讲一个故事,当我们期待她讲下去的时候,她就说忘记了后来,她每节课开始时,都讲一个故事,每次讲到一半就戛然而止。对此,我们愤愤不平,她甩来一句:“想知道结局,自己看呀。”每天放学,她扔下一堆书后,就扬长而去。我们上去就一阵疯抢。抢到的人兴高采烈,没抢到的人就巴巴地问:“我晚上可以去你家和你一起看吗?”那些书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稀罕物,我们每天最大的期待就是能抢到一本书。在争抢中,我们不知不觉读了很多书,写起作文来也顺畅了很多。那次被学校推荐去县里参加作文比赛的,全是我们班的同学。我因为在比赛中得了特等奖,被推选到市里参加比赛。比赛的题目是“我的老师”,我很想写她,可是她在我们印象中一直是一个姐姐呀。我绞尽脑汁回忆我看过的作文书里的老师是怎么样的,如法炮制了一篇。毫无意外的,我铩羽而归。她的父母来过几回了。我们想着法子对她好,时常冷不丁地往她手里塞花生、炒蚕豆,还往她宿舍的窗台上放腊肉、粽子、糍粑,上学的途中,估摸着她的青菜快吃完了,专门拐去菜地里扯一把青菜,有时还下河给她摸鱼捉虾。她终于要走了,我们追着疾驰的车,一边跑一边呜呜地啼哭。尘土飞扬,黄沙遍地,我们一直追,嘴里大声喊:“老师,你不要忘记我们。”我们还沉浸在离别的哀伤中,她却回来了。我们知道她放弃了什么,父母帮着找的稳定工作,城市里优越的生活。我们小学毕业那年,她结婚了,跟一个来我们学校支教的老师。我们听说如果有人送出999只纸鹤的祝福,收到的人会永远幸福。我们悄无声息地一只一只给她折,每一只都是虔诚的祝福。她回来上课的时候,我们把串成串的纸鹤挂在她的身上,绕了一圈又一圈。她一直咧着嘴笑,可我们分明看到她眼角的泪花。我们离开她上了中学,最初的几年,我们时常回去看她。再后来断断续续听到她的消息。听说她离婚了,因为她的丈夫想回到城里,而她放不下那些孩子。听说她去到更偏远的学校了,孤身一人带着女儿。后来,我去过她授课的学校,却没有遇到她。那所学校在大山的深处,在公路的尽头下车后,还要走十来里的山路才能到。问了住校的学生,学生说她去城里淘书去了,还说老师告诉他们,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我想起最初她随口说的那个没讲完的故事。有一对老夫妻进城时捡回一个弃婴,那个孩子长到10岁时,她的亲生父母寻来把她接走了。当她长大了,有能力回报时,老夫妻已相继去世。到此时,我已经知道了故事的后半段,那个孩子悲伤之余发现这片曾养育过她的土地,即使经过了十几年,还是一如既往的贫穷和落后,于是,她决定留下来。我走出学校,风很大,我迎着风走,泪掉得很急。我们一个一个走出了小山村,而她却留了下来,年复一年地在贫瘠的土地上种下桃李。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多想在当初的作文比赛里,在我的老师里,写下你的样子神采飞扬的你,坚定执着的你,最温暖的你。(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2015年5期,有删改)(1)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说说标题中“温暖”一词的含义。 (2)文中两段写了哪些事?从中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文中的“她”为什么没有名字?文章在前面叙事一直用第三人称“她”,而在末尾却变为第二人称,这是为什么? (4)请结合第段和第 段谈谈你对“铩羽而归”这个词语的理解及这两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5)读完全文,结合以下链接材料并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心目中的教师形象。 链接材料2015年12月16日,湖北英山县温泉镇长冲初中徐美容老师带着自己的四名学生穿过马路时,突然看见一辆摩托车快速驶来,她便将学生拦住。不料,这辆摩托车竟直接冲向了五人。两名学生快速跑开,另两名学生反应稍慢,徐美容一把将他们推开,可是,她自己却瞬间被摩托车撞倒,身体向后飞出了四五米。徐美容老师被称为“最美”教师。10. (21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读书与创造力“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从1998年到2003年,我国识字者阅读率下降了8.7个百分点,2003年的国民阅读率仅为51.7%。一石激起千层浪,阅读率下降引起了各界人士的诸多评论,担忧者有之,思考者有之,斥责者有之,宽谅者也不乏其人。阅读率下降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读书使中国人丧失了什么呢?阅读是人类传递信息最有效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因为通过阅读接受信息,最能体现信息接受者的主体性。读书时,速度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有些段落可以反复琢磨,做笔记,甚至对之质疑、挑战。接受信息的过程和思想的过程可以充分地混合。这一点,大多数新媒体都不具有。比如DVD一放,就按照既定的速度走,信息的接受者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即使你可以按各种后退、重复、慢动作的键,但根本不可能像读书那样进退自如。这样的信息传送,常常是灌输式的,不具有阅读中的对话性。阅读的另一特点是个人性。阅读不是朗诵,是默读,不和别人分享。读者和书之间可以建立个人的关系。其他传媒大多有某种公共性,即使自己关起门来看电视,常常也感到四周有人。所以,阅读给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创造了最大的自由。信息的接受者对所接受的信息有充分的个人解释权,最大限度地免除其他受众的影响。因此,一个人不读书,接受信息就常常是从众的、被动的、缺乏分析的。一个民族不读书,这个民族的文化就丧失了创造性、批判性,个人就会被群体所淹没。这里最有意思的就是读经。读经大概是我们近年来罕见的读书运动了。但读经是背书,把读书过程中思想的空间都去掉,学童要跟着记忆和琅琅读书声不停地往前走,就像跟着录音机走一样,失去了自己对这个过程的控制权。这和阅读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从这样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率下降所代表的危机。我们目前的不少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还在依靠外资:人家给钱,给设计,我们照着样子做,出力气就行了。流水线如同一直往前走的DVD和录音带,劳动者只能被动跟进,当然没有质疑、批判和创造的空间。中国的一些白领也是规规矩矩、照本宣科,属于跟着别人走的阶层。阅读虽然是在接受信息,却是一种“跟着自己走”的信息处理活动。这对以保住自己的工作为满足的部分白领,当然是多余的。但当今是鼓励冒险、创新,让世界“跟着自己走”的时代。比尔盖茨、GOOGLE的创建人,都是因为敢于让世界跟着自己走而出头的。目前美国30%的劳动力属于“创造阶级”,不是他们追工作,而是工作追他们:各种高技术公司,都要跑到这些人聚居的昂贵城市安营扎寨。因为离开了这些人的异想天开,企业就失去了动力,而这些人,是一定要阅读的。中国人是否阅读,将决定是世界跟着中国走,还是中国跟着世界走。(1)文章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说说第段画线句子的含义。(3)说说第段中加着重号的“这样”指代的内容。(4)第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试简要分析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5)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了本文,请你拟写一则关于读书的宣传语。11.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三十年的重量余秋雨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壅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愣愣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筒站起身来:那是我30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在电话中说,30年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片送给他。那张贺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了60年代初欢乐而清苦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年级时我们自修课的督课教师竟是著名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我的英语老师孙珏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生造诣,即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见。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我们就在旧书店里见到过他在青年时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言教师。记得就在他教我们语言时,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赛中得了大奖,引得外校教师纷纷到我们班来听课。穆尼老师来劲了,课程内容越讲越深,而且专挑一些特别难的问题当场向我提问,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情景十分尴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师,你明知有那么多人听课,向我提这么难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后来终于想通:这便是学者,半点机巧也不会。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我们当时才十四五岁吧,一直傻傻地想着感激这些教师的办法,凭孩子们的直觉,这些教师当时似乎都受着或多或少的政治牵累,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到放寒假,终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学约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课教师家拜年。那时的中学生是买不起贺年片的,只能凑几张白纸自己绘制,然后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嚅地说上几句就走。老师不少,走得浑身冒汗,节日的街道上,一队匆匆的少年朝拜者。我和曹齐代表全班同学绘制贺年片。曹齐当时就画得比我好,总该是他画得多一点,我负责写字。不管画什么,写什么,也超不出十多岁的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点稚拙的涂划,竟深深地镌刻在一位长者的心扉间,把30多年的岁月都刻穿了。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我曾看到书法选集乃至月历上印有他的作品,画廊上也有他的画展。当他一听是穆尼老师的要求,和我一样,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选出一张上好宣纸,恭恭敬敬画上一幅贺岁清供,然后迅速送到我学院。我早已磨好浓浓一砚墨,在画幅上端满满写上事情的始末,盖上印章,再送去精细裱装。现在,这卷书画已送到穆尼老师手上。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30年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的纯净,只得用两双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甜酸苦辣给你。在你面前,为你代笔,我们头上的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烦嚣,感悟到某种超越时空的人间至情。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30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创造着某种永恒。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_稚拙镌刻心扉奢侈(2)在段中“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作者意欲说明什么? (3)文章第段记叙了什么事?从中表现了穆尼老师怎样的品质? (4)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文章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这种形式的文章,前后往往会有提示性的语句使其衔接过渡自然。找出一处本文的提示性语句,抄写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制氢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总结分析
- 2025年旅游行业目的地营销策略与质量提升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地市级)
- 2026中国民用爆炸品专用标签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方案
- 2025年在线直播销售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总结分析
- 2025年娱乐产业虚拟现实体验平台建设方案
- 2025年清洁能源发电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总结分析
- 2025年农业行业数字化农业生产模式探索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数字化农业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总结分析
- 2025年环保行业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贵州贵阳智慧城市运营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10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4年特殊焊接技术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考试(含答案解析)
- 现代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与影响分析
- 锅炉设备维修作业标准
- 基于深度学习的定位优化-第1篇-洞察与解读
- 江苏省公务员2025年公安基础知识测试卷
- 公司员工调岗通知书
- 演练方案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记录叉车
- 物业竞聘述职报告
- 淮安出租车从业资证考试及答案解析
-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