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大楼弱电工程计划书_第1页
某某大楼弱电工程计划书_第2页
某某大楼弱电工程计划书_第3页
某某大楼弱电工程计划书_第4页
某某大楼弱电工程计划书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技术方案前言技术方案前言 2 12 1 项目概述 项目概述 建筑是时代的艺术品 也称为凝固的音乐 而建筑弱电系统则是该乐曲中一段美妙 的旋律和一些震撼人心的音符 若将一座建筑比喻为人体 可以说建筑师为这个人体提 供了合理的内部组织和美观的外形 结构工程师为它提供了坚强的骨骼系统和健康的肌 肉 设备工程师为它提供了呼吸和循环系统 电气工程师为他们提供血流与热量 而弱 电系统则相当人体内的神经系统 具有必要的中央控制 则如人的大脑 建筑弱电系统 在建筑电气工程乃至建筑工程整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已为世人普遍认同与接受 XX 烟草公司 XX 分公司 下文简称 XX 烟草 综合办公楼 下文简称 XX 烟草大楼或大 楼 总建筑面积约 4 万平方米 框架结构 地上 7 层 2 22 2 智能化工程目标 智能化工程目标和范围和范围 为满足 XX 烟草的办公管理需求 其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按照丙级智能建筑标准 并结 合多功能建筑的特点 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 建立满足信息时代需求 具有充分提前量 既能适应现在 又能面向未来的智能化系统 所以 XX 烟草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工程目标是 为使用者提供安全 高效 便捷和 舒适的办公环境的前提下 降低的大楼运行费用和提高运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营造和 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XX 烟草大楼 智能弱电系统 可分为三大应用领域 1 直接面对公司员工提供优质办公服务的智能化技术 如监控防盗报警安保 宽带网 络和无线网络系统等等 目的是使工作环境更安全 高效 舒适和便捷 2 面对大楼管理者提供高质量经营管理手段的智能化技术 如智能网络系统 后台 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等 目的是使大楼运营及管理高效 先进 科学 3 面对公司经营成本提供高质量管理手段的智能化技术 目的是降低公司物耗 能 耗等成本 节能创效 办公大楼智能弱电系统 是以计算机智能化信息处理 宽带交互式多媒体网络技 术为核心的信息网络时代系统 在二十一世纪的新经济时代 办公大楼智能弱电系统 应视为办公大楼建设 改造的核心内容 它是办公大楼通向信息时代高速公路的技术载 体 她 不是过去意义下的简单技术进步 而是二十一世纪伟大的信息网络技术 2 32 3 系统 系统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1 先进性 XX 烟草大楼智能化系统是先进的设备 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的综合集 成 不但保证了目前是先进的 而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2 开放性 开放系统对制造商和用户都是一次巨大的技术革命 它有两个特点 一是系统的技 术规范是所有厂家共同遵守的 如 BACnet 协议 LongMark 标准等 或者说 规范是中性 的 中立的 与制造无关 另一个特点是同样功能的部件虽然由不同厂商生产 但可以 互相替换 开放系统对用户有极大的好处 有更多的供应商可供选择 减少对某个厂家 的依赖 尤其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降低了维修和管理费用 系统重新配置和技术 升级换代变得更容易 3 实用性 根据以往工程的实施情况来看 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必须符合建筑物的实际应 用需要以及投资的合理性 决不能片面追求系统的先进性和超前性 以防止造成投资的 浪费 智能化系统规划和实施的原则是 设计一步到位 工程实施则应首先满足主要功能 的实现 特别注重系统设置的合理性 实际可操作性和扩展性 这是智能化系统实施方 案应当遵循的原则 作为 XX 烟草办公大楼 从发展和管理现代化的需求出发 为了保障 XX 烟草日常办公的安全 高效 便捷 舒适和运管理服务的科学现代化 其智能化系统 的设置应当实用且符合标准 包括有线 无线通信 多媒体会议 计算机网络 综合安 保 有线电视等子系统 在每个子系统的实施方案中 都把系统实用性放在很重要的地 位 这也是我们在设计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 4 经济性 在保证先进性和适用性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节约人力 物力 功能设置方面体现出 使用的综合性 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力争在最小经济代价的约束条件下 以最低的 运行维护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智能化系统的系统设计和设备配置的 过程中 对设备应进行反复调研和论证 使系统在保证可靠性 先进性的同时 本着经 济 实用 合理的原则 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5 可持续发展性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科技进步的发展与变更 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中必须充分考 虑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性 对此 在技术方案的设计上 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扩容余地 系统实施方案必须具有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对隐蔽性工程要有足够的前瞻性 为了保证较长时间内的系统扩容 变更 升级等 可能性而预留相应预埋管线和接口等 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系统软 硬件配置采用模块化 开放式结构 以适应系 统灵活组网 扩展和系统能力提升的需要 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使用的产品必须具有开放性 能够实现升级 选择主流技术 不使用过渡技术的设备 也保证了系统的先进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 4 智能化工程设计依据 智能化工程设计依据 为满足 XX 烟草的管理需求 其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应按照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16 8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T 16 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 8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 45 82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J50150 9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72 97 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 CECS31 91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 94 广播电视工程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GYJ33 88 民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 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 T75 94 电气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GBJ63 90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 9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J133 90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GBJ52 83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J54 8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 95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 200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J50057 94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0174 93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 GB2887 89 XX 烟草大楼相关图纸 2 5 建筑智能化系统组成 建筑智能化系统组成 XX 烟草大楼即将建设的智能化系统 智能化系统 IBSIBS IntelligentIntelligent BuildingBuilding SystemSystem 组 成如下 综合布线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 多媒体会议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大屏信息发布系统 机房系统 总之 XX 烟草大楼的系统集成 将直接影响到 XX 烟草大楼智能化系统的整体水准 因此 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在充分考虑以上的需求分析的同时 应紧扣信息时代的脉搏 以信息为核心 信息处理应用为手段 将 XX 烟草大楼建成为一流的县级烟草办公场所 我公司非常荣幸能参与 XX 烟草大楼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工作 根据 XX 烟草的要求以及我 们在弱电工程设计 施工方面的一些经验 期望为 XX 烟草大楼的建设贡献出我们的一分 力量 各子系统详细技术方案建议书见以下各章详细阐述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各子系统简述各子系统简述 第一章第一章 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 一 概述一 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对办公 生活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网络化 建筑到数字化建筑再到智能化 建筑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 近来又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 念 建筑节能 智能和环保已成为发展的趋势和时代的要求 智能大厦 Intelligent Building 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产物 它已成为当代建筑业和电子信息业共同谋求的 发展方向 美国智能化建筑学会 American Intelligent Building Institute 对智能大 厦下的定义是 智能大厦是将结构 系统 服务 运营及相互关系全面综合 达到最佳组 合 获得高效率 高性能与高舒适性的大楼 综合布线系统就是满足实现智能大厦各综合服务需要 用于传输数位 语音 图像 图文等多种信号 并支持多厂商各类设备的集成化信息传输系统 是智能大厦的重要组成 部分 形象地说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大厦的神经中枢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式 设计 易于在配线方面进行扩充和重新配置 在物理结构上 采用分级的星形结构 以利于 数据的采集及信息的传递 它能以最好的性能价格比来适应未来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 和 ATM 的要求 二 需求分析二 需求分析 XX 烟草大楼智能化系统采用综合布线系统作为语音 数据及图像通信等系统的传输 媒质 考虑到现代化智能建筑对公环境和通信自动化 CA 办公自动化 OA 等系统信息 传输的需求 系统应具有高度灵活性 可靠性及综合性 并方便扩容和维护管理 能适 应未来的技术发展 要求能提供满足数据 图像 音频 视频等多媒体应用的服务和传 输能力 同时还能适应今后 10 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 能适合当 今流行的网络技术 如交换以太网技术及 1000BASE T 甚至为今后更先进的如万兆位千 兆网络系统应用打好坚实的基础 同时考虑扩容问题 以适应整个园区扩建需求 本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灵活性 灵活性 采用星型物理拓扑结构 为了适应不同的网络结构 可以在管理间进行跳 线管理 使系统连接成为星型 环型 总线型等不同的逻辑结构 灵活地实现不同拓扑 结构网络的组网 当终端设备位置需要改变时 除了进行跳线管理外 不需要进行更多 的布线改变 使工位移动变得十分灵活 同时 系统还能够满足多种应用的要求 如数 据终端 模拟或数字式电话机 个人计算机 工作站 打印机和主机等 使系统能灵活 的联接不同应用类型的设备 开放性 开放性 我司采用的综合布线产品 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 它几乎对所有著 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 并支持所有的通信协议 这种开放性的特点使得设备的更换 或网络结构的变化都不会导致综合布线系统的重新铺设 只需进行简单的跳线管理即可 扩展性 扩展性 系统 包括材料 部件 通讯设备等设施 严格遵循国际标准 因此 无 论计算机设备 通讯设备 控制设备随技术如何发展 将来都可很方便地将这些设备连 接到系统中去 系统灵活的配置为应用的扩展提供了较高的裕量 系统采用光纤和双绞 线作为传输介质 为不同应用提供了合理地选择空间 实用性 实用性 满足企业运营的电话通信系统 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布线的需 求 能支持高质量语音通讯 高速数据通讯 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服务 三 设计依据三 设计依据 XX 烟草大楼平面图 GB T 50314 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339 200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97X 700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 GB T50311 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 T50312 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 YD T926 1 3 2001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标准 GBJ42 81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97 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ISO IEC IS 11801 国际布线标准 ISO IEC 11801 95 信息技术设备互联国际标准 TIA EIA TSB 67 95 UTP 布线系统传输特性现场测试标准 GBJ232 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EIA TIA 568 EIA TIA 569 EIA TIA 506 EIA TIA 507 EIA TIA TSB67 EIA TIA TSB72 EIA TIA TSB75 ISO IEC 11801 IEEE802 3 IEEE802 5 EN 50173 EN 50174 EN 502089 产品厂商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及施工规范 四 产品选型四 产品选型 我公司根据在多年工程实践中对不同厂商产品的使用经验 结合 XX 烟草对综合布线 系统的使用要求以及各厂商产品性能特点 设备外观 服务质量等诸多因数 从众多品 牌中选择了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和研制的综合布线系统产品 公司简介公司简介 一舟集团是一家以 综合布线 电线电缆 电子信息 电脑耗材 科技投资 为主 营业务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座落于美丽的港城宁波 系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重点高 新技术企业 拥有 1 家控股公司 6 个生产基地 9 家子公司和 1 个研发中心 年销售额 逾 12 亿元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一舟集团的下属核心企业 拥有 3000 多名经验丰 富 高素质的生产 管理人员和 15 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 拥有几十名知识渊博的科研 人员和一流的研发中心 具备先进的生产和检测设备 具有 UL CE CCC ISO9001 信 息产业部检测中心等国际 国内的权威认证 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集生产 销售综合布线产品 电线电缆产品 电脑耗材 周 边配件产品于一体的专业性企业之一 先后成立了综合布线 电线电缆 电脑耗材三大 产品事业部 主要生产和经营 数据电缆 网络配件 光纤光缆 交换设备 无线产品 安防线缆 摄像机 硬盘录像机 云台 处理器 楼宇对讲系统 墨盒 墨水 硒鼓 碳粉 光盘 磁盘 照片纸等产品 营销网络遍布国内各省市 产品出口到三十几个国 家和地区 畅销国内外 SHIP 一舟科技品牌在同行中家喻户晓 SHIP SHIP 一舟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一舟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标准化标准化 SHIP 综合布线系统符合所有相关的布线系统的国标标准 包括 ISO IEC11801 EN50173 EIA TIA 568 等 其产品的多个重要性能指标均相当程度地超 过国际标准的要求 模块化 模块化 采用 MPP MODULE PATCH PANEL 模块化跳线盘的方式 用快速跳线在管 理子系统中改变信息点的功能 施工简单 施工简单 SHIP 综合布线系统提供了完整的部件 灵活的跳线方式 不仅可节省约 40 的施工时间 还保证了施工及以后维护的方便 安全性 安全性 SHIP 电缆有 LSOH 低烟无卤 阻燃 CM CMR CMP 可供用户选择 完整型 完整型 提供完整的布线产品和全套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先进性 先进性 SHIP 电缆可用于基带和数字图像 Ethernet Token Ring FDDI TP PMD ATM ISDN 电话以及其它大量的应用 可自动与设备进行匹配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 由 SHIP 承诺的 15 年质量保证体系能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可靠 的售后服务 SHIP SHIP 一舟六类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优势一舟六类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优势 布线系统生产科技在最近几年里有了巨大的发展 自从五类产品在 1992 年推出以来 制造商们在如何提高双绞线布线系统的性能方面越来越精通 最初 它的简单结构是由 TIA 建立的 在未建立之前 对这种结构有许多猜测 这种结构的性能如何等等 但这种 局面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我们知道 构成一个系统需要许多部件 缆线和连接硬件的设计和发展对于一个性 能优良的系统是重要的 SHIP 一舟六类结构化布线系统将各个系统统一布线 提高 全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具有开放性和充分的灵活性 不论各个子系统设备如何改变 位 置如何移动 布线系统只需跳线不需任何其它改变 设计思路简洁 施工简单 施工费 用降低 充分适应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六类布线系统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给您的网络提供最优良的性能 五 方案设计五 方案设计 1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XX 烟草现有员工 57 人 大楼建筑面积 4 万平方米 共地上 7 层分隔成 38 个相对独 立的办公及活动区域 员工主要集中在 1 2 3 4 楼办公 从工作区到机房的最大距离 不超过 100 米 针对这个办公特点 对综合布线系统本公司按照以下模式架构设计 采 用星型布设方式 端到端电缆布线模式 布线系统采用六类四对非屏蔽双绞线缆提供数 据 语音应用 系统由垂直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 4 个子 系统构成 无需配置楼层管理子系统 2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 1 1 工作区 工作区 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插座 面板及跳线 连接信息插座至终端设备之间的线缆 构 成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原则工作区子系统设计原则 信息和语音插座的位置确定依照综合布线平面图纸 办公区信息插座多数安装在办公家具隔断里 根据环境的不同 也可以有不同安装 方法 墙上型暗埋盒距地面高度按标准应为 30cm 出线盒内可安装二个 RJ45 模块 信息插座满足高速数据及语音信号的传输要求 符合 ISO11801 标准 信息模块可选 择 90 度 垂直 安装方式 面板应采用方形 有明显的语音及数据的标识 所有信息端口以标签加以标识 具有防脱落 防水 防高温性 工作区信息出口选型与性能参数工作区信息出口选型与性能参数 表面安装面板选择采用符合国标的表面单口和双口安装面板 面板采用高品质聚乙 烯材料制成 硬度 弹性适中 弧线型边框 带防尘盖 可最大程度上保护插入的 RJ45 接头 插座信息模块采用六类 RJ45 信息模块 可支持 T568B 或 T568A 的接法 工作区设 备连接线则可选择使用原装六类跳线 多种长度 RJ45 RJ45 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配制数量 建议采用原装跳线 以便使整个布线系统达到最好的性能匹配 RJ 45 模块插座RJ 45 跳线 在安装方面 模块插座必须以面板或表面安装盒固定在墙壁上 最常用为如下左图 示的以标准英式面板固定在 86 底盒上 以下右图显示通信接线盒与终端的接驳示例 还提供如下左图所示的挂墙式信息盒供在不方便采用上述底盒时使用 或在升高地 台环境下使用的挂地式综合接线盒 挂墙式信息盒挂地式综合接线盒其它面板 2 2 水平布线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是将干线子系统线延伸到用户工作区 该系统是从各个子配线间出 发连向各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 英式面板固定在 86 底盒终端的接驳示例 水平布线子系统的设计原则水平布线子系统的设计原则 水平线缆采用符合 TIA EIA 568B ISO IEC11801 标准拟定的六类 UTP 铜缆指标值的 布线产品 铜缆信息点为全六类配置 信息点接口形式全部为 RJ45 并与现行电话系统 RJ11 型接口兼容 可随时转换接插 电话 计算机或数据终端 所有信息点采用防尘面板安装 依照 EIA TIA 606 色标及标识管理的规定 语音及数据信息点采用不同颜色区分 配线间内接线端口与信息插座之间均为点到点端接 任何改变布线系统的操作 如增 减用户 用户地址改变等 都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对于铜缆双绞线 水平配线子系统电缆长度必需小于 90m 中间不能有接续 尽量选择最短 最佳的线缆路由 保持其与强电等 EMI 设备的足够间距 各种连接电缆 跳线同工作区连接成一个端到端的完整的六类信道 水平线缆的需要量计算 选型与性能参数水平线缆的需要量计算 选型与性能参数 1 水平线缆双绞线的选型 本方案采用一舟非屏蔽超六类 4 对双绞线 所有的双绞线均具有阻燃性 并已获保 险实验室认可 能满足 CM 普通使用 CMR 垂直主干 或 CMP 阻燃 要求 2 水平线缆的需要量 水平系统电缆的计算全部按照标准的方法和用户的初步需求及图纸进行计算 其中 平均长度 P1 最短长度 最长长度 2 米 总平均长度 P2 平均长度 P1 15 余量 工作区预留 米 每箱可布电缆数 N 最大可定购长度 300 米 总平均长度 P2 条 线缆箱数 信息端口数目 每箱可布线电缆数 本系统中最长的一根线约是本系统中最长的一根线约是 65m65m 从 从 3 3 楼机房到楼机房到 7 7 楼多功能室 最短的一根线约是楼多功能室 最短的一根线约是 25m25m 每箱可布电缆数 每箱可布电缆数 5 5 个 个 水平支干线敷设采用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 该桥架是一种开放式结构 可十分 灵活地进行放线 检查等 同时为确保线路的安全 应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 支管采用 阻燃型可冷弯 PVC 管 利于与大楼内其他各专业安装工程交叉施工 PVC 管内表面光滑 穿线时不会划破线缆 有利于保障安装质量 3 3 垂直子系统 垂直子系统 系统线缆从设备间配线架经水平子系统线槽 经信息竖井槽架 再过水平子系统线 槽至工作区 无需跳线分线设备 电缆安装性能原则 保证整个使用周期中电缆设施的初始性能和连续性能 本系统垂直子系统设置在大楼女卫生间内的弱电竖井内 4 4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是在每一座大楼的适当地点放置综合布线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及其应用系统 的设备的场所 本系统设置在三楼机房 在设备间内 可把公共系统用的各种设备 如 电信部门的中继线和公共系统设备 如 PBX 互连起来 设备间还包括建筑物的入口区 的设备或电气保护装置及其连接到符合要求的建筑物接地点 它相当于电话系统中站内 的配线设备及电缆 导线连接部分 引入电缆及保护装置 网络或通信设备 不间断电源 设备间综合布线机柜 水平区电缆 主干区电缆及光缆 1 机柜设置 配线间内设 19in 标准机柜 机柜内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备用 同时要考虑交换机的 使用空间及其合理性 2 模块设置 对语音主干系统的管理采用 110 卡接式配线架 并有标识条 对数据的水平管理均采用六类模块式 RJ45 配线架 模块可防尘并配有标识 六 系统管理六 系统管理 1 系统管理要求 系统管理要求 管理包括标志与记录 管理要求覆盖综合布线系统的各个部件及安装通道 配线间 和其他安装空间 综合布线的每一个部件 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应易于识别 必须系统的每条光纤 铜缆 UTP 配线架 端接点 安装通道等均应分配有唯一的标志 标志可包括名称 颜 色 编号 字符串或其组合 对所分配的标志 应以适当的方式 如贴标签 在布线部 件上标识 铜缆 光缆应在两端标明 记录应以图纸 表格或文字表示 包括配线系统结构 线缆路由 通信引出端位置 测试和验收结果等内容 记录还应包括全部布线部件 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的明细表 所有记录都必须是系统的最终结果 2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管理记录管理记录 工程结束后都将提供相应的管理文档 该文档内容包括 1 各配线间位置 名称 2 每一部件名称 品牌 数量 3 每一安装空间的标识 4 所有标识列表 5 施工最终图纸及测试报告 标识位置标识位置 1 电缆标识 水平和主干子系统电缆在每一端都要标识 2 跳接面板 110 块标识 每一个端接硬件都标记一个标识符 3 插座 面板标识 每一个端接位置都要被标记一个标识符 4 路径标识 路径要在所有位于通信柜 设备间或设备入口的末端进行标识 5 空间标识 所有的空间都要求被标识 6 结合标识 每一个结合终止出要进行标识 安装铜质电缆时的标记识别安装铜质电缆时的标记识别 1 配线模块的标记 为了完善这一工作 多功能综合布线系统采用了占用一个模块位置的模块式标签托 架 以便标出模块并识别哪个区域或哪个办公室 为了方便操作 必须至少为每块模块 设一个模块式标签托架 为每一个主干电缆和每一个电源各设一个标签托架 2 连接标记 为了在安装中识别连接 建议在电缆和跳线的两端以及对进点插座进行识别标记 电缆都有一个标签或一个识别套 跳线电缆根据其长度一端或两端做记号或在每一端都带有一个不同颜色的识别标 签托架 以方便辨别 插座有一个正反两面 电话 电脑 都可用的标签 管线的走向设计管线的走向设计 安装方式安装方式 在本综合布线系统方案中 布缆主要包括信息插座的安装方式 水平区段布缆和垂 直干线的布缆三部分 信息插座的安装信息插座的安装 对于大楼办公环境而言 即可能有大开间的办公形式 也可能在四壁上安装信息面 板 对这两种形式我们可分别采用不同方法 对墙面安装 信息插座只需安装于离用户最近的墙上 离地 30CM 即可 大开间中 对靠墙边用户 信息插座仍可安装于离用户最近的墙上 离地 30CM 或 桌面上 lOCM 对使用分隔板隔开的小工作间 要根据用户的具体环境 因地制宜 选用 相应的安装方式 对于分隔板的使用 信息插座的安装有两种常用形式 A 安装在分隔板上 此方法适合于分隔板位置确定以后 不再经常改变 其安装造 价较为便宜 B 安装于地面上 这就要求安装于地面的底盒有防尘 防水并带有升降功能 此方 法需已确定工作人员的办公位置及分隔板的确切位置 其设计安装造价较高 并缺乏灵 活性 对埋入式信息插座与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 20cm 的距离 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底 边距离地板水平面 30cm 如下图所示 信息插座安装图 水平区段布缆方法水平区段布缆方法 水平区子系统完成由接线间到工作区信息出口线路连接的功能 通常有走廊敷设线 槽再室内分管 吊天花线槽 及地板下埋管三种走线方式 根据大楼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我们将采用走廊敷设镀锌线槽再分管走线的方式 走 廊敷设线槽主要是沿走廊天花吊顶内敷设金属水平走线槽 即按一定距离 3m 间隔 固定一个可活动的金属托架 金属线槽铺设并固定在金属托架上 线槽可以根据实际走 线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 为保证线缆的转弯半径 线槽需配相应规格的分支配件 以提 供线路路由的弯转自如 该线槽从各楼层的管理间出发 通过金属线管等 沿天花及墙 边暗敷设到各信息点底盒内 该金属线管与室外线槽相接 如果办公区铺设抗静电活动地板或地毯 入室的线槽可以直接铺设到活动地板下方 或预埋于地毯下的地板内 然后采用金属线管铺设到信息点的出线位置或信息底盒内 垂直主干的布缆方法垂直主干的布缆方法 垂直干线的布缆通常有二种选择 电缆孔方法和电缆井方法 可根据建筑物实际情 况进行合理选择 我们设计将金属电缆槽架固定于竖井中 电缆槽架内安装电缆爬升梯 用于捆绑主 干线缆 该电缆槽架对主干线缆不仅有机械支持作用 而且有很好的屏蔽保护作用 电 缆槽架可根据线缆数量而改变粗细 为方便系统的扩展 以及容纳其它弱电系统线缆 本方案垂直竖井走线槽采用镀锌线槽 上述的布缆方法是较适合用户的实际环境的 它有很好的机械保护性及屏蔽性 确 保双绞线的通信不受外界干扰 同时为确保线路的安全 应使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 金属线槽 铁管及配线箱均需整体连接 然后接地 线缆走向线缆走向 在三楼机房设一个主配线架 MDF 通过主桥架 镀锌线槽 将电缆引出 所有的电 缆均需用金属线槽 管保护敷设 管道线槽提供保护 避免遭受撞击 挤压 鼠咬等伤害 在各楼层的区域 通过主桥架分别引出至层面吊顶上方走廊 走线金属管进各个房 间后通过线管引到各信息点出口 在大楼弱电间内的电缆井是垂直干线的线缆通道 在电缆井一侧的墙面上 安装电 缆梯架 梯架的横档上开一排小孔 大楼内的垂直电缆用扎带绑在上面 用于固定和承 重 如果附近有电梯等大型电磁干扰源 则应使用封闭的金属线槽为垂直干缆提供屏蔽 保护 预留电缆井的大小 按标准的算法 应至少是要通过的电缆外径之和的 3 倍 此外 还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 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至需要安装新的管线 在具体走线位置的选定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与电力线缆和高功率用电设备 大楼的其他各种管线必须隔开一定的距离 具体要求如下表 双绞线与电力线及高功率设备最小净距 最小净值单位 MM 范围 条件 2KVA 380V 2 5KVA 5KVA 380V 双绞线与电力线平行 127305610 有一方在接地的槽道或 钢管中 64152305 双方均在接地的槽道或 钢管中 注 76152 注 双方均在接地的槽道或钢管中 且平行距离200次 接触电阻 不包括体电阻 正常大气压条件下 接触电阻 1000M欧 抗电强度 DC 1000V AC 700V 1分钟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插针材料 锡磷青铜 优点 弹性好 线路板材料 环氧树脂板 塑料材料 PC ABS 技术标准 IS011801和TIA EIA 568B设计制作 3 3 六类 六类 2424 位位 RJ45RJ45 插座配线架插座配线架 根据国际标准ISO11801TIA EIA 568B设计制造的性能优异的六类插座模块 模块的 电路板和簧片采用独特的平衡技术 使衰减 回损和近端 远端串扰方面的性能超过六 类标准的要求 传输带宽超过250MHZ IDC 簧片接触针部位镀金50u inch 卡接簧片可接线径0 4 0 6mm 卡接可重复次 数 200次 接触电阻 不包括体电阻 正常大气压条件下 接触电阻 1000M欧 抗电强度 DC 1000V AC 700V 1分钟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插针材料 锡磷青铜 优点 弹性好 线路板材料 环氧树脂板 塑料材料 PC ABS 技术标准 IS011801和TIA EIA 568B设计制作 综上所述 一舟六类布线系统是一整套端到端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组件能够 达到最佳的性能匹配 六类系统可以提供更高的信道容量 可以支持千兆以网解决方案 1000Base T 能够支持未来更高的网络应用 八 八 点位分布表点位分布表 楼层楼层办公室办公室语言 信息点语言 信息点备注备注 老干部活动室 1 专卖办公室 3 办证 2 大厅 2 1 个用于大屏控制信息点是单口 配送仓库 1 监控室 2 车库 0 一层 楼梯 0 专卖监管科 12 客户服务部 13 过道 0 二层 楼梯 0 配送部 4 三层 配送部主任室 2 综合办 7 财务办 2 主任室 2 机房 2 视频会议室 4 4 个信息点是单口 过道 0 楼梯 0 领导办公室 1 2 领导办公室 2 2 领导办公室 3 2 领导办公室 4 2 过道 2 2 个信息点是单口用于无线 AP 四层 楼梯 0 电子阅览室 2 健身区 2 党员活动荣誉室 2 档案室 2 储藏室 2 机房总控室 2 过道 0 五层 楼梯 0 单人间 1 1 单人间 2 1 单人间 3 1 套间 1 2 套间 2 2 备用区 2 过道 0 六层 楼梯 0 控制室 2 多功能厅 4 主席台 2 个信息点是单口 过道 0 七层 楼梯 0 合计合计 9696 总计总计 183183 注 如无说明语音 信息点均采用双口 RJ 45 面板 所以语音 信息点总计数为 2 96 9 183 个 九 系统配置九 系统配置 序号序号设备材料名称设备材料名称数量数量单位单位单价单价合价 元 合价 元 备注备注 1 6 类非屏蔽模块 170 个 2 单口面板 10 个 3 双口面板 80 个 4 六类非屏蔽双绞线 20 箱 5 24 口六类非屏蔽配线架 含理线器 5 套 6 机架式 100 对 110 配线 架 1 套 7 六类非屏蔽数据跳线 120 根 8 标签条 每包 6 根 1 包 9 连接块 1 包 10 2 米 19 标准机柜 1 个 11 金属桥架 100 150 1 2 300 米 12 M8 吊杆 750mm 60 付 13 横担 3 角钢 200mm 60 件 14 PVC 管 25 500 米 15 房间区域电话分线盒 38 个 第二章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 XX 烟草目前的网络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且满足日常办公要求 仅需做简单扩展 一是 由于信息点的增加 需新增一台 H3C s2000 交换机 二是为方便笔记本用户接入局域网 在 4 楼部署 2 个无线 AP 同时做好现有设备的安全搬移和调试 第三章第三章 多媒体会议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 一 系统概述一 系统概述 在科技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占有和接触的信息量越来 越大 因此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也就变得越来越频繁 越来越重要 商务谈判 产品演示 来宾会见 政令下达等等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要更好的达到目的就需要 用我们一贯使用的手段 会议 来解决问题 一只麦克风两只喇叭就能开一场大会 这是几十年以来一直沿用会议模式 在人类 的交流过程中 单单是一个声音的表现 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会议的要求 现代会议要的 是简洁明快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生动清晰的展示自己的产品 还要易于控制多变的现场 环境等 用专业化的词语同样阐述以上的内容就是 我们需要高质量的音频信号 高清 晰的视频动态画面及图像 实物资料 准确无误的数据表达及一套简单实用的控制系统 以方便实现所有操作 二 需求分析二 需求分析 多功能会议系统应实现音响扩声的基本功能 满足大型会议的要求 音响扩声要求 声音清晰 无声反馈 啸叫 同时保证语音声场分布均匀 应具有音频会议系统 配置 完善的管理软件 方便接入因特网 会议室功能规划 会议室显示系统扩声系统数字会议系统摄像采集系统中央控制系统视频会议系统 三层 七层 三层视频会议室 面积约 98 平方米 音频扩声系统 配置了 4 只壁挂音箱以及相应的数字功放 1 台均衡器 1 台调音台 用于对声音的处理 视频显示系统 配置了 1 台 5000 流明的投影机 并配置一台投影机电动升降器 配 置一块 120 寸电动幕 摄像采集系统 配置了 1 台会议专用摄像机 用于对会议现场图像的输出 1 台 DVD 用于播放视频内容及声音 集中控制系统 配置了 1 套集中控制系统 6 根红外发射棒 1 个控制面板 数字会议系统 全数字会议系统 配置了 1 台会议主机 1 个主席单元以及 5 个代表 单元 另外 还配置了 1 套 U 段无线话筒 在会议需要时使用 七层多功能厅 面积约 185 平方米 音频扩声系统 配置了 6 只壁挂专业音箱以及 3 台数字功放 1 台均衡器 1 台调音 台 1 台反馈抑制器 用于对声音的处理 视频显示系统 配置了 1 台 5000 流明的投影机 并配置一台投影机电动升降器 配 置一块 120 寸电动幕 数字会议系统 全数字会议系统 配置了 1 台会议主机 1 个主席单元以及 4 个代表 单元 另外 还配置了 1 套 U 段无线话筒做为备用 三 三 三层视频会议室设计三层视频会议室设计 1 音频扩声系统 音频扩声系统 扩声系统将具备以下特点 合适的响度合适的响度 响度是实际听音的强度感觉 它与扩声系统的最大声压级指标有直接关系 具备足 够的响度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达到足够的响度 才能使音响效果得以充分表现 系统输 出功率 扬声器的摆放位置等将直接决定听音区域的响度状态 高清晰度高清晰度 必须保证语言的清晰度 如果人们不能听清语言 就会影响效果 因此 在电声系 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提高语言清晰度 足够的丰满度足够的丰满度 具有良好丰满度的系统 可以使人声饱满 浑厚 音乐声悠扬活跃 在电声系统中 只有通过使用音响周边设备对声音信号进行有效处理及合理地选用扬声器这些措施 声 音的丰满度才能够达到要求 本系统拥有足够的声压级 在建声设计符合要求的情况下 可得到良好的声场均匀 度及传输频率特性 较高的传声增益及语言清晰度 音频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广电部颁布 的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YJ25 86 标准 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音频指标对照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 GYJ25 86 厅堂系统声学特 性指标 语言与音乐兼用扩音系统一级标准 电脑设计达到的声学指标 最大声压级125Hz 4000Hz 95dB125Hz 4000Hz 107dB 声场不均匀度 1000Hz 8dB 4 0KHz 8dB1000Hz 6dB 4 0KHz 7dB 传输频率特性125Hz 4000Hz 4Db 12dB125Hz 4000Hz 4Db 12dB 传输增益125Hz 4000Hz 8dB125Hz 4000Hz 8dB 系统失真度小于 5 10 小于 5 10 1 1 扬声器设计 扬声器设计 考虑到视频会议室的各项不同的应用功能以及场地的实际大小和声场情况 并且结 合业主的使用要求 在系统设计时采用主体扩声方式 系统的布局和选用需要满足听音 区域的响度 声场不均匀度和音质等要求 这样才会使整个听音场所具有良好的音色一 致性和声音的均匀覆盖 根据实际情况在考虑到日常会议及报告会 视频会议等扩声的 要求时需要体现出厅堂的响度 声场均匀度以及语言清晰度等指标 因此我们使用了 4 只高品质的 MOTIVITY AQ5025 单元两分频全频带音箱作为主扩扬声器 完全可以满足本 视频会议室的扩声要求 所有扬声器均选用功率 动态范围大的且具有过载保护的美国哈曼 H0 5 数字功放进 行信号推动 2 2 音频信号源及其他 音频信号源及其他 随着无线话筒系统在各种不同应用中的大量采用 低成本的系统日益普及 但是传 送的稳定性和噪声问题却常常被忽视 舒尔 MS 系列 U 段无线话筒系统为注重预算并寻求 万无一失的无线操作的用户提供理想的解决方案 MSMS 系列总体特性系列总体特性 稳定的发射和接收稳定的发射和接收 MS 系列具有出色的发射稳定性 全自动的话筒工作频道扫描 全自动不干扰频道扫 描 保证了稳定的发射与接收 真分集式接收系统真分集式接收系统 多数的无线话筒传送系统会受到接收中断 信号失落 的影响 但是 MS 系列通过利用 空间分集接收系统 可以将这种情况减少到最低程度 MS 系列使用双天线输入 接收电路 在两条不同的通道上同时接收信号 并自动比较选择较强的射频输出信号 从而实现稳 定的接收 便携式和半机架尺寸接收机的天线都可以进行角度调整 从而帮助进一步消 除信号失落的现象 噪声抑制电路噪声抑制电路 使用无线话筒系统时 有一点非常重要 就是不要让调谐器接收其它系统发射的载 波信号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MS 系列手持话筒和便携式发射器采用了最新型的高频声表 面滤波器 最大限度地滤除带外干扰信号 并使用多重静噪电路 拒绝外部信号打开本 机静噪系统 对于音源 还有 DVD 会议系统话筒等 2 显示系统 显示系统 1 1 系统介绍 系统介绍 视频会议室的视频系统包含有显示终端设备和后台处理设备两部分 我们从实际应 用需求来确定现实终端显示形式和参数 后台处理设备的通道和处理能力等 对于会议室来说 视频系统最主要是为会议服务 也就是会议的多媒体显示设备 其次是用于会议的一些资料显示 如培训资料演示等 由于会议室的大小以及会议要求 的不同 三层视频会议室的显示设备配置如下 视频显示系统 配置了 1 台 5000 流明的主流工程投影机 采用正投方式 将图像显 示在电动投影幕布上 幕布尺寸为 120 寸 2 2 显示系统设计分析 显示系统设计分析 屏幕从投影方式分为正面投影屏幕 反射式 和背面投影屏幕 透射式 两大类 1 1 设计合适的显示方式 设计合适的显示方式 正面投影屏幕是指在投影幕前方设置投影机 以投影幕来反射投影的一般投影类型 投影机设置在投影幕前面投射的方式 只要具备了投影机和投影幕就不需要其他步 骤 就可以很简单方便的享受影像带来的乐趣 根据影像品质要求还要考虑到一些环境 因素 特别是暗室效果 不让外人进入 通常应用在在会议室 研究室 视听教室 多 媒体厅等 根据投影幕的材料不同其光学反应也不同 有根据入射角几乎能完全扩散反射的扩 散型投影幕 白塑幕 同一方向反射回来的回归型投影幕 玻珠幕 正反方向反射的反 射型投影幕 珍珠幕 金属幕 其幕布的增益和视野角一起成为决定最佳视听环境的重 要因素 背面投射屏幕是指以投影幕背面设置投影机 从投影幕里面来进行投射的投射类型 投影机通过银幕背面来进行投影的方式称为背投系统 背投系统投影的主要优点是 在观看者一侧即使不用窗帘把室内弄暗也可以看到鲜明的画面 比较适合用于确认或做 笔记等会议或研修会等 因为背投式是把投影器材设置在屏幕的后面 所以不影响室内 布局 但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 背投幕按材料大致可分为 PVC 软幕 丙烯树脂 硬幕 两 种 根据该项目中三层视频会议室的环境因素 我们建议选择正面投射屏幕的方式 根据该项目中三层视频会议室的环境因素 我们建议选择正面投射屏幕的方式 2 2 设计合适的屏幕尺寸 设计合适的屏幕尺寸 选择最佳的屏幕尺寸没有标准依据 主要取决于使用空间的面积 和观众座位的多 少及位置的安排 首要的规则是选择适合观众的屏幕 而不是选择适合投影机的屏幕 也就是说要把观众的视觉感受放在第一位 下面是选择屏幕尺寸方面的几点经验参考 1 银幕底端和地面的距离大约 3 4 英尺 以免投影画面受阻档 2 银幕的高度至少约为银幕到观众席最后一排距离约 1 6 倍 3 再选择适当画面比例 4 3 16 9 及 1 1 宽 高 3 3 设计合适的投影机 设计合适的投影机 影响大屏幕显示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照度 屏幕的选择 投影机的选择 信号处理 安装工艺 以上 5 点都是决定大屏幕显示的重要因素 其中前 3 点是我们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因此我们设计将以充分理论依据来完美的将以上几点有机的结合 设计完美的大屏幕显 示效果 什么指标是最终体现大屏幕显示效果的依据呢 科学理论告诉我们是 最终图像显示对比度 因此我们所有设计都将是以如何达到高对比度的图像显示效果为目的而展开 1 1 环境光线因素环境光线因素 要了解环境光线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充分了解我们眼睛在不同环境照度下是如何工 作的 当我们在设计一套显示系统时 必须要考虑到我们眼睛的工作方式 人的眼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器 能适应不同环境来调节工作 比如 能在月光下 看报纸 也能在日光下同样阅读 但两者的环境亮度差距约是 30000 1 前者是 5LUX 后者是 150000LUX 这就是我们眼睛的适应能力 因此眼睛的工作就是不停的在视线范 围内调节平均亮度 但是当我们由黑暗的房间走到明亮的日光下时 我们的眼睛在短时 间内会看不见事物 这就是由于我们眼睛在适应一个新的平均亮度所引起的 这些就是我们要说明的关键所在 那么对比度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对比度 定义是我们人眼睛能够看到的黑和白之间的差别 科学理论 人的眼睛能够看到的最大对比度是 1000 1 也就是说 如果 2 个物体分别是 5NIT 和 5000NIT 的亮度 那么我们看到 5NIT 物体 是全黑的 而 5000NIT 的物体是全白的 A 一般的 眼睛视觉感受 显示的经验准则是 在房间里的最亮位置的亮度 应该比最暗的位置明亮 10 倍以上 才能避免眼睛疲劳 的情況出現 因此大屏幕应该是房间最亮的我们称为房间亮度比 正常情况下房间里最亮和最黑暗的部分不会同时在视觉范围内 因此不会迫使眼睛 不断的调节来适应观看 B 眼睛视觉感受 显示的准则是 大屏幕显示亮度和桌面的纸张或书写白板等的亮度差距不因改大于 3 倍 这称之为 作业亮度比率 也就是说 桌面白纸或文件亮度和屏幕显示亮度的差距保持在最大值 3 时 便是眼睛能快速适应的水平 就不会出现视觉疲劳 结论 以上最终说明的是我们在什么样的环境照度下 需要大屏幕显示的亮度 结论 以上最终说明的是我们在什么样的环境照度下 需要大屏幕显示的亮度 2 2 图像对比度 图像对比度 对比度的重要性在于 我们从屏幕上看到的是最终图像 而不是投影机或屏幕自身 的对比系数 图像对比度是混和了 投影机对比度 屏幕正面的环境光反射度 屏幕增益 环境光线亮度 根据 ISO 标准 图像对比度是这样计算的 将一个 4x4 的黑白格子图片上量度黑格与白格间的平均比率 这个比率叫做图像对比率 因此 科学证明为了让观众能看见 Excel 数据表上的详细而清楚的资讯 图像的对 比度至少要有 15 1 的水平 一个良好的对比度应该有 20 1 的图像对比率 在控制室环 境里 最低要求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