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政道路方案设计说明_第1页
某市政道路方案设计说明_第2页
某市政道路方案设计说明_第3页
某市政道路方案设计说明_第4页
某市政道路方案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 路市政工程路市政工程 方案设计说明方案设计说明 一 一 项目项目概况概况 1 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xxx 路位于机荷高速以南 水官高速以北 布澜路以东 广深铁 路以西 隶属南湾街道办辖区 本次设计起于规划水背路 止于 xxx 市区粮食储备库配套市政工程二号路 全长 1 914km 起点 坐标 X 30050 550 Y 122817 596 终点坐标小 X 31895 424 Y 122521 309 2 2 建设意义建设意义 2006 年 9 月 1 日 xxx 家电产业集聚基地工作会议举行 会议 通过 xxx 家电产业集聚基地建设战略研究报告 xxx 市家电产业 集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 拟投资 9 亿元 用 10 年至 15 年在布吉 建设 xxx 家电产业集聚基地 到 2015 年建成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家电 产业集聚基地 将成 xxx 市新的经济增长带 现状布吉镇高速公路及干线主干道系统较完善 在区域内有深 惠公路 水官高速 机荷高速等 但镇内联系各片区的主干道及次 干道却较缺乏 断头路较多 没有形成有效的道路网络 为了配合家电产业基地的建设 完善周边市政配套设施 xxx 路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将金融路 联李东路等多条东西走向道 路有效的联系起来 加强了该区域的交通联系 方便了该基地的货 物疏导 受小星星委托 我院进行 xxx 路市政工程设计 本次设计包括 道路工程 交通工程 桥涵工程 给排水工程 燃气工程 电气工 程 交通监控工程 二 二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xxx 市中部物流组团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6 xxx 市龙岗区布吉镇市政工程详细规划 中国市政工程中 南设计研 究院 2006 xxx 路市政工程勘察设计中标通知书 沿线区域 1 1000 地形图及地质勘察报告 其他相关国家及地方规程 规范 三 三 道路工程道路工程 1 1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 90 城市桥梁设计准则 CJJ11 9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5768 1999 其他相关国家及地方规程 规范 2 2 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指标名称技术标准 1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 2 计算行车速度 40km h 3 单车道宽度 3 5m 4 车道数双向 4 车道 5 红线宽度 30m 6 圆曲线最小半径 500m 7 最大纵坡 5 436 8 最小纵坡 0 5 9 纵坡最小坡长 110m 10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1200m 11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1000m 12 竖曲线最小长度 40m 13 道路标准轴载 BZZ 100 14 桥涵设计荷载城 A 级 公路 I 级 15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0 10 16 设计洪水频率 1 100 3 3 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 3 13 1 道路现况道路现况 xxx 路为新建道路 起点接现况下李南路口 起点 0 000 0 300 段为下李朗村居民区 约拆迁房屋 15 栋 0 300 K1 000 段为山岭 丘陵地带 此段开挖较大 K1 000 1 650 段多为菜地 场地较为平 整 1 650 终点为山岭地带 xxxxxx 路现状沿线有关照片现况照片 路现状沿线有关照片现况照片 3 23 2 沿线主要控制点沿线主要控制点 主要控制点 下李朗村 鹏深线 500KV 高压电塔 李清线 220KV 高压电塔 深李线 220KV 高压电塔 粮食储备库规划标高和 沿线各规划道路标高 3 33 3 平面设计平面设计 本次设计 xxx 路起点位于李朗村委大楼西侧 与现况下李南路 规划水背路相接 终点与粮食储备库配套 2 号路相接 沿线经规划 金融路 规划联李东路 规划田心路 规划金积路等 全长 1 914km 根据 xxx 市中部物流组团分区规划 2005 2020 路线在 0 800 0 920 段穿过三座高压电塔 其中鹏深线高压电塔有 500KV 架空线两回 李清线 深李线高压电塔各有 220KV 架空线两回 据 调查 该 6 回高压架空线均为省电力主干网 如进行迁移 不但工 程费用高 而且施工期间停电造成的影响较大 对此 我们听取了 龙岗规划局的意见 在满足线形标准前提下 本着尽量少分割两侧 用地的原则对规划线位进行局部调整 以避开此段高压电塔 局部线位调整示意图局部线位调整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 本方案将规划线位局部西调 在联李东路路口 K0 660 以 20 度转角往西北方向偏移 以 500m 半径曲线绕过李 清线高压电塔 道路红线距离高压电塔基础边缘 10m 再以 500m 半 径曲线在 K1 320 处接上规划线位 调整后路线线形较好 完全避开 本路段高压电塔 并消除了规划路线的小偏角 与规划线位最大偏 移距离 62m 增加道路长度 16 23m 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 3 43 4 纵段设计纵段设计 结合规划控制标高 为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结 合地形地势变化 尽量避免填挖方量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 力求平纵线形与地形 地貌及周围环境相协调 尽可能保持原有的 自然风貌 平纵组合考虑平纵指标的结合运用和道路构筑物的协调 主要控制因素 起点与现况下李南路标高 44m 联李东路规 划标高 56m 终点粮食储备库配套市政工程 2 号路标高 74 667m 以及沿线各规划路口高程等 3 33 3 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按规划断面布置 5 5米 人行步道 1 5 绿化分隔带 16米 机动车道 1 5 绿化分隔带 5 5米 人行步道 30 0米 道路 横坡度一 般为 1 5 3 43 4 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 路面设计采用标准轴载为 BZZ 100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 年限为 15 年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 30 年 路面设计结合国内外和 xxx 市类似项目的建设经验 选择结构 合理 技术可行 降低噪音 施工方便 维修养护便利 且适用于 本地区特点的路面结构形式 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拟考虑沥青混凝土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 两种型式进行比选 基层 底基层考虑 xxx 市高等级道路建设的成 熟经验采用水泥稳定碎石 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 按行车性能 施工工艺 建设费用及后期养护等方面的因素相比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行车平稳 舒适 震动噪音小 服务水平 高 抗滑性能好 养护方便等优点 但其使用寿命短 后期养护费 用高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长 耐磨性能好 但其行车震动大 噪音高 服务水平低 不易养护 破坏不易修复 经综合分析研究及经济比较 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经综合分析研究及经济比较 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推荐方案 沥青路面结构如下 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细粒式沥青砼 SBS AC 13 4cm 中粒式沥青砼 AC 20 6cm 粗粒式沥青砼 AC 20 8cm 5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5cm 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cm 总厚度 63cm 比选方案 混凝土道路面结构如下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 25cm 5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5cm 4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20cm 总厚度 70cm 人行道路面结构 预制 C30 彩色水泥混凝土方砖 1 3 水泥砂浆卧底 4 水泥稳定碎石垫层 15cm 3 53 5 路基路基 本工程穿越地区地势变化较大 主要以挖方为主 路基材料应选用土质较好的粘性土或砂性土 对于路基填挖方 区域 总的控制原则如下 对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填方地段 应采用 符合路基建设标准的土类进行分层碾压压实 对于挖方路段 需清 除表面覆土 其下原位土可直接作为路基使用 但需要经过压实 达到设计路基压实度标准 路基应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进行压实 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执行 填方路段一定要按照规范分层回填 分层碾压 路基压实度如下 填挖类型 路面底下以下深度 cm 压实度 上路床 0 30 96 下路床 30 80 96 上路堤 80 150 94 填方路基 下路堤150 以下 93 零填及路堑路床 0 30 96 3 63 6 边坡 挡土墙设计边坡 挡土墙设计 道路人行步道外侧标高与现况地形存在高差时应根据情况设置 挡土墙或道路边坡 一般采取边坡型式 当条件受限制时则设置挡 土墙 路基边坡 挖方段可根据不同的土质采用 1 0 75 1 1 5 的边坡 填方路段边坡以 1 1 5 放坡 坡面采用播撒草籽绿化 当土质挖方边坡高度 H 5m 时 采用挂三维植被网客土喷播防 护 当土质挖方边坡高度 H 5m 时 采用人字形骨架植草防护 道路 K0 820 东侧离高压电塔基础距离 10m 挖方高度约 4m 为 了保护高压电塔基础的稳定 此处采用重力式挡墙进行加固处理 3 73 7 软基处理软基处理 本项目沿线所经区域地质条件较好 根据沿线地质条件分析及 现场实地踏勘与勘察资料 局部路段存在软土地基 需进行特殊处 理 本着 安全可靠 经济合理 施工方便 的设计指导思想 根 据本工程实际地质条件拟采用换填 强夯等处理方法进行综合比选 确定技术可行 经济合理的处理方式 对于软土埋深不超过 5 米的路段一般采用换填法 换填材料可 采用碎石 片石 中粗砂 碎石土 砂性土 土质较好仅因含水量 较大引起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可采用翻晒回填法 辅以盲沟等排水措 施 强夯法是给地基土以强大的冲击能量的夯击 使土中出现很大 的冲击应力 使土粒重新排列 经时效压密达到固结 降低其压缩 性 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 强夯法具有 施工机械设备简便 节约材料 工期较短 对周围环境污染小 造 价较低等优势 但强夯法因对邻近的建筑物和设备基础有振动影响 并具有巨大的施工噪音 因此只宜在空旷地区采用 强夯法适用于 处理碎石土 砂土 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 湿陷性黄土 杂填 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本项目部分路段表层土体为人工填土 有的地方人工填土达 16m 软弱土体深度在 5 米以内的人工填土路段 采用翻填碾压处理 表层土体 对于松散土体深度超过 5 米的路段 结合前期地质勘察 资料 视情况采用强夯和换填结合法处理地基 对于浅层淤泥 采用换填处理 首先清除淤泥质土层 底部抛 片石 0 8 米 其上回填中粗砂 对较深的软土路基 视情况采用强 夯和换填结合法处理地基 3 83 8 交通工程交通工程 道路交通工程内容包括路面交通标线 交通标志及交通监控设 施等 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道路使用功能 规范并渠化道路交通 诱导 监控并调整道路交通运行状态 以确保道路交通畅通和行车 安全 道路交通标线和标志的设计应以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 1999 国标为依据 结合道路沿线条件设置 3 8 1 道路交通标线 道路交通路面标线应根据道路技术标准 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交通标线由车行道边缘线 车行道分界线 减速让行线 斑马线 导向车道线 停车线 人行横道线等各类标线组成 3 8 2 道路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应以确保交通畅通和行车安全为目的 结合道路线形 交通状况 沿线设施等情况 按交通标志不同种类来设置 交通标 志用来向道路使用者提供必要的道路交通信息 交通标志应遵循均 衡而不过于集中的原则布置 版面注记及结构形式应与道路线形 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并满足视觉及美观的要求 3 8 3 交通监控设施 道路沿线的交通监控设施主要布置在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处 包括路口信号控制机 车行道灯 人行道灯 电子监控设备及配套 的电源及管线设施 交通信号灯控制及监控设施相见电气专业设计 四 四 管线工程管线工程 1 1 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 1 1 道路穿越市区段 其排水设计将与市区现状和规划排水系统 相协调 非建成区段其排水设计将与当地排水系统相协调 1 2 结合本项目特点 设置功能齐全 结构尺寸合理的排水系统 尽快将路基范围内的水引到路界范围以外 1 3 重视环境保护 防止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 2 2 设计依据及主要资料 设计依据及主要资料 xxx 市中部综合组团分区规划 2005 xxx 市龙岗区布吉镇市政详规修编汇总 2005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3 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 200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 T 50289 1998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CJJ50 92 xxx 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2004 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2005 国家现行的市政工程设计有关的规范 技术标准及规定 我院道路专业提供的平面设计图 3 3 给水工程 给水工程 3 1 给水工程设计 本工程给水水源主要为规划李朗水厂 规模为 8 万 m3 d 和二 号路 DN300 给水管 本次设计根据 xxx 市中部组团规划并结合 xxx 市龙岗区布吉镇市政详规修编汇总 道路西侧设计一根给水管 布设 在现状道路绿化带下 道路东侧设计 DN1000 和 DN800 给水干管 接 规划李朗水厂 给水系统具体布置如下 本工程道路红线宽度为 30 米 设计起点至田心路段双侧布置给 水管 道路西侧按规划布置 DN300 配水管 东侧布置 DN800 和 DN1000 主干管 给水管管径根据规划 为 DN300 DN1000 管道横向布置见 管 线标准横断面布置图 新建给水管道覆土深度控制在 1 50 米左右 坡向尽量与道路保持一致 以减小埋深 给水干管每隔 200 240 米 设置街坊给水预留支管 每隔 120 米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 3 2 管材与接口 给水管道管材采用球墨铸铁管 管道在穿越道路 包括在车行道 下 转弯 连接支管等处采用焊接钢管 球墨铸铁管采用橡胶圈连 接 钢管采用焊接 所有钢管及钢制配件外防腐采用环氧煤沥青加 强防腐 内防腐采用水泥砂浆防腐 4 4 雨水工程 雨水工程 4 1 雨水工程现状 设计道路现状起点处有下李朗排洪渠道 现况渠道位于设计机 动车道下 目前 xxx 路周边区域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 4 2 雨水工程设计 雨水流量采用 xxx 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设计重现期为 1 年 公式为 q 1572 098 t 6 000 0 577 升 公顷 秒 综合径流 系数 取 0 7 雨水管渠采用单侧布置 雨水管道布置在人行道下 雨水管渠在道路横断面布置见 管线标准横断面布置图 雨水管渠 在纵向具体布置及详细尺寸详见 排水平面布置图 雨水按规划分 别就近排入泥沟湖排洪渠 联李东路预留排水箱涵和李朗河排洪渠 雨水系统具体布置如下 联李东路到田心路段设计 B H 1 8 1 6m 排水箱涵 位于 东侧人行道下 排水出口接入联李东路排洪箱涵 田心路到设计终点设计 B H 1 6 1 4m 排水箱涵和 B H 1 4 1 4m 排水箱涵 排水出口接入本段设计的 B H 1 8 1 6m 排水箱涵 4 3 管材与接口 雨水管道采用 级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橡胶圈接口 管道 覆土大于 3 5 米 做 180 混凝土基础 小于或等于 3 5 米时 做 120 混凝土基础 在主车道设置雨水口 雨水口采用偏沟式单箅雨 水口 雨水管每隔 30 40 米设置雨水检查井 并设置双篦雨水口 为方便周边用户接驳 每隔 120 米左右设 D600 的雨水预留井 以 i 0 005 坡向雨水干管 雨水口连接管的管径为 d300 坡度为 3 雨水井盖及雨水箅均采用复合材料防盗型 4 4 箱涵结构设计 改造河道段采用单孔 7x3 5m 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涵 荷载等级采 用城 A 具体要其如下 箱涵采用 C30 砼现浇 箱涵除了特殊部位外 其余均每 10 米设 置一道 2cm 沉降缝 沉降缝采用 PG 321 型密封膏和 HPZ A2 型止水 带 箱涵的抗渗等级要求为 w4 在箱涵的每室的跨中设置 5cm 的预 拱度 预拱度按照二次抛物线设置 箱涵底浇注 10cm 厚的 C15 砼垫 层 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 220Kpa 在过路箱涵部分设置了 3 米长的箱涵搭板 搭板下换填 50cm 厚 的 6 的水泥石粉渣 其他的换填石粉渣 在挡墙和箱涵交接处 设 置 2cm 的沉降缝 普通钢筋采用 HRB335 和 R235 钢筋 技术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 GB1499 91 GB10313 91 的规定 钢板均采用 Q235 钢 GB700 88 5 5 污水工程 污水工程 按照 xxx 市中部组团规划 及 xxx 市龙岗区布吉镇市政详规 修编汇总 在李朗河排洪渠东侧设计有 DN800 截污干管 本次设计 xxx 路位于截污干管北侧 污水管接入联李东路污水管和该截污干 管 本工程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排水体系 污水管道按规划及 xxx 市有关规范与准则沿道路西侧布置 管径为 d400 d500 管道在道 路横断面布置见 管线标准横断面布置图 在道路纵向布置详见 排水平面布置图 本工程污水管道管径及标高均按照规划布置 但是由于联李东路给排水管线已经有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本次联李 东路北侧污水管接入其预留污水管 经联李东路排入李朗河截污干 管 污水管道采用增强型 HDPE 中空壁缠绕结构管 环刚度为 8kn m2 电热熔接口 管道基础采用素土基础 20cm 厚砂垫层 污 水干管上每隔 30 40 米设置污水检查井 每隔 90 120 米左右设置 预留支管及预留检查井 预留支管管径为 d400 污水井盖采用复合 材料防盗型 6 6 燃气工程 燃气工程 燃气管道按 xxx 市龙岗区布吉镇市政详规修编汇总 燃气工程 规划图 进行布设 燃气管道的布置原则 设在道路的西侧 满足 与其他管线的间距要求 设置在人行道内 并结合交叉路口和周围 的用地状况 在道路两侧每隔 200 米左右预留一个分支管接口 燃气管规格基本遵循燃气规划要求 设计起点至终点均布设为 DN150 分支管规格除路口按规划管径设置外 其它均按 D110 设置 具体位置见横断面及平面图 燃气管道在各个路口与各道路上的燃 气管道按规划管径相接 燃气管在穿越道路处宜设钢套管保护 根据 xxx 市燃气专项规划确定的参数 输配压力级制为中压 A 一级 在近期的液化石油气管道建设时 其设计与施工均按能同时 满足将来输送天然气的要求考虑 以便于将来与天然气并网 近期 中压干管起点压力为 0 07Mpa 中压支管末端压力不小于 0 03Mpa 远期输送天然气时 中压干管起点压力为 0 3Mpa 中压干管末端压 力为 0 1MPa 中压支管末端压力不小于 0 05Mpa 中压燃气管公称直径 250mm 均采用 SDR11 聚乙烯燃气管 公称 直径 250mm 采用 PE 夹克钢管 横穿公路的钢套管也采用 PE 夹克钢 管 PE 夹克钢管主材采用直缝电焊钢管 材质为 10 跨河架空敷设 采用无缝钢管 7 7 电力工程 电力工程 7 1 设计依据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 xxx 市中部物流组团分区规划 2005 2020 7 2 设计方案 根据 xxx 市中部物流组团分区规划 2005 2020 xxx 路全 线在道路的东侧人行道下设计 1 0mx1 0m 覆土隐蔽式电力电缆沟 为了方便电力管线的检修 在电缆沟的转弯处和过路处设置 7 块检修活动盖板 直线段每隔 15m 设置 5 块检修活动盖板 盖板符 合南方电网主管部门的要求 电缆沟要求具有排水设施 盖板有排 气措施避免可燃气体在电缆沟内聚集 电缆沟在路口过机动车道时采用 3x6 150 电力保护管连接 道路每 200m 设置一组过路管 管线规格为 4 150 8 8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 8 1 设计依据 城市地下通信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CECS 165 2004 xxx 市中部物流组团分区规划 2005 2020 8 2 设计方案 根据 xxx 市中部物流组团分区规划 2005 2020 xxx 路全 线在道路西侧人行道下敷设通信管线 10 114 8 60 通信管线采 用 PVC 双壁波纹管 为方便光缆的敷设 通信管群每隔 100 米左右 设置一个通信人孔井 每 200m 左右敷设一组过路管 管孔规格为 6 114 9 9 照明工程 照明工程 9 1 设计依据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 95 9 2 照明设置原则 道路照明达到城市次干道的照度标准 满足车辆夜间行驶的 要求 在满足道路照明亮度的基础上 符合照明均匀度要求 为驾 驶人员提供舒适的视觉环境 道路沿线相交路口处应适当提高照度标准 以保证车辆行驶 的安全和通行能力 选择高效灯具 灯杆造型美观 经济 简单 环保 道路照明要求节能 便于维护 易于管理检修 减少维护费 用 合理选用灯具及布置型式 注重灯光环境与人文的结合 与城 市功能区相协调 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9 3 照明标准 xxx 路是城市次干道 根据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以及 xxx 市城市特点 设计道路照度标准为 Eav 10lx 均匀度标准为 Emin Eav 0 35 9 4 灯具的布置 在道路两侧机动车道外边缘对称布置 10m 双臂灯 为机动车道 及人行道照明 路灯间距 35 米 采用半截光型灯具 光源选用显色 性好 寿命长的外磁式电磁感应灯 机动车道侧光源功率 150W 人 行道侧光源功率 80W 相交路口照明采用 15 米半高杆灯 灯具功率 为 4x200W 9 5 电源及供电系统 路灯照明采用箱式变电站供电 高压侧采用 10KV 电压环网供电 方式 照明箱式变电站容量为 80KVA 照明变压器供电半径不大于 960m 照明电缆型号为 YJV 1 4x25 1x16mm2 线路电压降小于 5 供电变压器预留交通监控设施电源容量和出路 电能单独计量 道路照明低压配电系统为 TN S 系统 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 4 欧 姆 供电系统具有防止过电压保护功能和措施 9 6 节能措施 供电设备选用节能变压器 照明灯具选用高光效节能灯具 光 源选择节能 寿命长 显色指数高的外磁式电磁感应灯 路灯运行模式采取合理控制路灯的开停时间 路灯照明根据交 通流量分全夜 半夜照明方式 其中机动车道采用全夜灯 半夜灯 交错照明 人行道为半夜灯 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1010 交通监控工程 交通监控工程 10 1 道路交通监控系统构成如下 1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2 违章超速抓拍系统 3 信息传输系统 10 2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在 xxx 路与联李东路相交路口设置交通控制信号灯系统进行交 通疏导 信号控制机具有分时段控制功能和动态优化控制功能 开 始阶段实施分时分段控制 再逐步实现车辆交通的优化控制 预留 区域联网功能 路口交通信号设施采用一次预埋管线的方式 路口交通信号设 施预埋 G50 镀锌钢管与通信人孔连通 交通信号电源取自照明箱式 变电站 电能单独计量 10 3 违章超速抓拍系统 车辆违章监视系统由检测器 数码拍摄机及传感线圈组成 对 冲闯红灯违章车辆进行自动捕捉 抓拍 图像和数据自动生成实时 传输到管理中心 10 4 信息传输系统 监控系统为整个地区交通监控系统的一部分 数据通信网络的 节点 外场设备服从网络的通信协议 预留区域联网功能 五 工程估算五 工程估算 1 1 编制范围 编制范围 工程投资估算内容包括 土石方工程 道路工程 软基处理工 程 交通工程 给水工程 雨水工程 污水工程 电力工程 电信 工程 照明工程 交通监控工程 燃气工程 绿化工程等工程费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 前期工作咨询费 建设单位管理费 建设 工程临时设施费 工程建设监理费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费 工程设 计费 工程勘察费 施工图审查费 预算编制费 竣工图编制费 工程保险费 招标代理服务费 招投标交易费等 2 2 编制依据 编制依据 1 建设部建标 1996 628 号文发布的 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 资估算编制办法 试行 2 2002 年 xxx 市市政工程综合价格 2000 年 xxx 市园林建 筑绿化工程综合价格 3 xxx 建设工程 价格信息 2007 年第 1 期 4 xxx 市类似工程的投资估算及设计概算资料 5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费率标准 1 前期工作咨询费 按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 计价格 1999 1283 号 国家技委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 行规定的通知 有关规定计取 2 建设单位管理费 按财政部关于印发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规定 的通知 财建 2002 394 号 规定计取 3 建设工程临时设施费 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 1 计取 4 工程建设监理费 按 xxx 市物价局 xxx 市建设局文件深价 2000 183 号文 xxx 市工程建设监理费规定 计取 5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费 按深府 2002 卫 20 号文公布的 xxx 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收费标准项目目录 的规定 建设工程质量监 督费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 0 2 计取 6 工程设计费 按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2002 年修订本 计取 7 工程勘察费 按工程设计费的 30 计取 8 施工图审查费 按勘察设计费的 10 计取 9 预算编制费 按工程设计费的 10 计取 10 竣工图编制费 按工程设计费的 8 计取 11 工程保险费 按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 0 4 计取 12 招标代理服务费 按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计价格 2002 1980 号文计取 13 招投标交易费 按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 0 14 计取 6 工程预备费 按工程费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的 10 计取 3 3 工程投资 工程投资 工程总投资 6949 04 万元 不包含征地拆迁补偿费 其中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5671 80 万元 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645 51 万元 工程预备费 6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