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知识点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 变化趋势 由拘谨 保守 呆板 等级森严 逐渐向美观 适体 方便 平民化转变 2 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 1 男子服饰 长袍 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 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辛亥革命后 成为中国男子的标准服装 2 女子服饰 向合身适体 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 经过改革与创新后的 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3 特征 中西合璧 中山装 旗袍 3 中国现代服饰的变化 1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以 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到青睐 2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 式样 颜色趋于单调 军装和 盛行 蓝 绿 黑 白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 3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 穿得时尚 穿得个性过渡 列宁装 干部服 知识点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 传统菜系鲁菜 粤菜 川菜 菜四大菜系得以在近代发展和最终形成 2 西方饮食 1 传入 从19世纪40年代起 2 西式饭馆 最初由外国人经营 之后在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由中国人经营的 馆 3 西式糖果糕点与饮料也受到国人的欢迎 3 中西区别烹饪方式 食品种类 就餐环境 礼节要求都存在明显区别 淮扬 西餐 4 重要影响 1 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 2 西菜 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点三居室建筑的演进1 传统住宅 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 西式住房 1 出现 鸦片战争后 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开始大量出现 2 影响 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 成为典型特征 西点 四合院 中西合璧 3 欧化住宅 1 出现 20世纪30年代前后 在京 津等地开始出现 2 西式家具开始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知识点四习俗风尚的变革1 原因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的成立以及 等的影响 改革开放 2 表现 1 婚姻风俗 古代 缔结婚约凭借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近代 开始主张婚姻自主 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现代 恋爱自由 成为一种时尚 2 丧葬风俗 近代 丧礼趋于简化 并出现西方色彩浓厚的新式丧礼 现代 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3 其他风俗 民国成立后 开展了剪辫易服 迫令放足 破除神权 反对迷信等活动 公历得以实施 点头鞠躬 握手成为社交场合中的常见礼节 4 思想观念 旧道德 旧礼教遭到批判 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 开始步入社会 婚姻自主 图示巧记 服饰发展的三大阶段 易错防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区域发展不均衡 中国近现代 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 人们的社会生活近代化程度较高 但在偏远农村和内陆地区却变化不大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受西方外来文明影响深刻 加剧了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转型 推动了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的步伐 但也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 易错防范 社会生活变迁主要发端于通商口岸的原因 1 这些地区最早受到西方的侵略 西学东渐 的影响较早 也较为深入 2 这些地区在历史上商品经济就比较繁荣 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比较小 3 这些地区人员流动性较强 家族 宗教的血缘关系受到严重冲击 个性比较自由 图示巧记 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易错防范 断发 和不缠足运动的政治色彩 1 断发 和不缠足运动的兴起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列强在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 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民主平等的思想 促进了中国人思想的变化 2 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 迫于形势 中国政府也不断进行改革 以适应社会的变化 3 辛亥革命前后 断发易服 不仅是移风易俗 还带有反清色彩 主题 1 近代服饰的演变史料 近现代服饰的演变 史料探究 思考图片反映了我国近代服饰有何特色 衣着的变化是社会生活变迁的一个缩影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趋势和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案特色 反映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 趋势 走向西化 由封闭落后走向开放进步 走向近代化 主要特点 中西合璧 新旧并存 土洋并存 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 2 现代服饰的演变史料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服饰变化 注 列宁装 是 文革 时期的服装 以军装和蓝 黑 灰 黄的单色调为主流 本是男装上衣 却在当时的中国演变出女装 并成为革命 时装 思考 1 流行的服饰也是社会发展 变化状况的一个缩影 结合材料中的两幅图片阐述这一说法 2 从图一到图二可以看出服饰变化的什么特点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 图一反映了中苏关系的友好 或学习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图二反映了改革开放后 人民生活富足 审美观念的改变 2 服饰变化由简单朴素到五彩缤纷彰显个性 原因是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史论形成 深度理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四个时间关键 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 2 变迁原因 欧风美雨 的影响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的推动 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文化 建国后党和政府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 经济发展是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 3 变迁规律 随着近现代政治 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 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 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 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 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 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4 变迁影响 政治上 有利于反封建斗争特别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经济上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业化的发展 思想文化上 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 解放思想 总之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5 运用史观整合 运用文明史观 社会史观 生活史观整合西方文明在与中国衣 食 住 行 通讯 习俗等各方面碰撞融合中的变迁 拓展延伸 近现代男女服饰变化的主要特征 1 近代特征 中西合璧 新旧并存 2 改革开放前的特征 政治性 保守性明显 朴素单一 3 改革开放后的特征 新颖款式层出不穷 与国际接轨 主题 1 近代礼仪的变化史料 近现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史料探究 注 抓住三幅图的时间 晚清 民国初 1922年 思考上述图片体现了近代礼节发生了什么变化 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案变化 由晚清时的跪拜礼到民国初期的鞠躬礼和握手礼 问题 反映了中国社会由封建等级森严到社会地位平等的变化 2 现代礼仪的变化 史料新中国成立后 同志 成为全国人民最流行最亲切的称呼 随着时代的变化 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也悄悄跟着变化 从 同志 到 师傅 从 先生 小姐 到以职位相称 再到上级都被叫做老板 这些变化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思考建国初期 同志 的称呼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当今社会的称呼出现了多样化的现象 你是如何认识的 答案时代特征 人民当家做主 追求社会平等 认识 称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 社会上多样化的称呼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元化 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等 史论形成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和影响1 特点 1 发展历程 与中国社会经济 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近 现 代化进程相伴相随 2 演变趋势 由传统保守走向现代开放 平民化 文明化 个性化明显 3 变化特征 既有新旧观念的冲突 又有中西文化的碰撞 4 地区分布 地域发展不平衡 农村和内地明显落后于城市和沿海地区 2 影响 1 政治上 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 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 经济上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3 思想文化上 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 革除弊端 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 又日趋科学合理 名家论史 观点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 不符合时代潮流 非改革不可 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 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 谁就是文明 开化 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主编 中国近代史 导读 反映了近代民众开始普遍接受西方社会生活 甚至成为革命运动的重要体现 课堂小结 提示从穿着的角度来讲 西装适体 潇洒 从中国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看 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 共和建立 剪除辫子 移风易俗成为时代潮流 剪发必然引起服饰的变化 因而剪发风行必然推动易服潮流的兴起 民国成立后 清朝袍褂 补服等都已过时 满式的鞋帽 服饰已遭到人们的厌弃 但是 在民国初年 成熟的中式服装尚未出现 在易服的风气中出现了一股盲目的西化倾向 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 民国初年服饰崇洋风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 民主共和的建立实质上是在制度层面学习近代西方文化 辛亥革命的理论及其制度模式均直接源于西方 辛亥革命党人长期在海外活动 接受西方文化较多 因而 当共和制度建立后 新政府以西方社会政治为原本进行大量改革 仿行西政西俗成为一时风气 在都市社会兴起一股西化思潮 学习思考 1 为什么西式服装能够被中国人接受并得以流行 教材第63页 2 你能说出四大菜系各有什么特色和招牌菜吗 各地风味小吃都有哪些 教材第64页 提示 1 鲁菜 山东菜是由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 其特点是清香 鲜嫩 味纯 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 清汤色清而鲜 奶汤色白而醇 济南菜擅长爆 烧 炸 炒 糖醋黄河鲤鱼 九转大肠 汤爆双脆 烧海螺 烧蛎蝗 烤大虾 清汤燕窝 干蒸加吉鱼 油爆海螺 扒原壳鲍鱼 奶汤核桃肉 白汁瓤鱼 麻粉肘子等 2 粤菜 粤菜是以广州 潮州 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 菜的原料较广 花色繁多 形态新颖 富于变化 讲究鲜 嫩 爽 滑 一般夏秋力求清淡 冬春偏重浓醇 调味有所谓五滋 香 松 臭 肥 浓 六味 酸 甜 苦 咸 辣 鲜 之别 其烹调擅长煎 炸 烩 炖 煸等 菜肴色彩浓重 滑而不腻 五蛇羮 盐火鸡 蚝油牛肉 烤猪 干煎大虾碌 冬瓜盅等 3 川菜 正宗川菜以成都 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 其特点是酸 甜 麻 辣 香 油重 味浓 注重调味 离不开三椒 即辣椒 胡椒 花椒 和鲜姜 以辣 酸 麻入口 享有 一菜一味 百菜百味 的美誉 在咸 甜 麻 辣 酸五味基础上 加上各种调料 相互配合 形成各种复合味 大煮干丝 黄焖鳗 怪味鸡块 麻婆豆腐等 4 淮扬菜 以苏州 扬州 南京 镇江四地菜为代表 其特点是浓中带淡 鲜香酥烂 原汁原汤浓而不腻 口味平和 咸中带甜 其烹调技艺以擅长于炖 焖 烧 煨 炒而著称 苏州菜口味偏甜 配色和谐 扬州菜清淡适口 主料突出 刀工精细 醇厚入味 清汤火方 鸭包鱼翅 松鼠鳜鱼 西瓜鸡 盐水鸭等 3 西方居住理念传入中国之后 中国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材第65页 提示中国的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经历了从中西合璧到完全西化的变化过程 19世纪下半叶 在保留基本格局的前提下 许多传统的四合院式住宅开始了部分洋化改造 除了四合院的形式之外 布局设施已全部欧化 20世纪30年代前后 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里弄住宅 花园式住宅 公寓式住宅 此外 西式的家具陈设开始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自我测评 教材第66页 1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都有哪些表现 呈现出什么特征 提示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表现在如下的一些方面 男女服饰的变化 餐饮 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 习俗风尚 从这些方面的变迁中可以看出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 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 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 现代化的趋进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成立 由于西方思想 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璧 洋化的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 独立化 改革开放以后 由于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 逐渐又跟上国际的潮流 2 联系当今社会现象 分析外来文化对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影响与作用 提示在今天的生活中 随处可见外来文化的影响 洋快餐 流行的服饰 新式的生活方式 等等 中国物质文化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并不是完全照搬外国 总是掺杂着一些传统的东西 一种文化被引进后 往往不会再按原来轨道发展 而是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产生出新的 甚至更加辉煌的结果 外来文化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改变着人们旧有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崇尚自由 开放 不拘泥于传统 在这样的继承与摒弃中 形成了符合中国人的新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高中考试及答案
- 2025年山东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精麻处方考试试题及答案
- 慢性病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慢性咽炎课件
- 金融学基础考试大题及答案
- 情景再现法课件
- 青华中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护理评估单考试题及答案
- 航空航天概论考试及答案
-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试题及详解
- 安全教育:不私自离开幼儿园
- 泛光施工招标文件
- 旅游策划实务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课件汇总(最新)
- 刑法各论(第四版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ppt整套教学课件最全教学教程)
- 人工挖孔桩施工监测监控措施
- 第7章:方差分析课件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6-18-01-07 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
- 办公楼加层改造施工组织设计(100页)
- 洁净厂房不锈钢地面施工方案
- DS6-K5B计算机联锁系统介绍文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