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摘 要 建国初期 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 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在这一时期 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确立符合国情的国 体 围绕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构建了民主建设的基本政 治制度 初步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法律制度体系 形成了 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 建国初期 民主 政治 建国初期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个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内容有 一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确立符合国情 的国体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建立人民民 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主张 毛泽东在 新民主主义 一文 中明确指出 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 只能是 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 共和国 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1 建国前夕 我国 召开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会议颁布了 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 规定 新中国建立的是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工人阶级是我们 政权的领导 在 共同纲领 的精神指导下 1949 年 10 月 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新中国的成立 标志 着人民民主政权在我国的正式确立 这在中国民主政治建 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也表明着中国的历史进人了一个 完全的新的时代 人民民主时代 二 围绕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构建民主建设的基 本政治制度 1 系统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就提出我们可以从全中国 普遍推行选举制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系统 发扬民主精神 随后 共同纲领 对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阐述 共同纲 领 规定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自己选举产生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 进而选举出国家的政权机关 然而 建国初 期人民民主政权刚刚建立 土地改革还没有完成 因此召 开普选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尚不成熟 对此 我国 采用了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来替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随着 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召开人民代表大 会的条件也逐步成熟了 1954 年 9 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这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 法 五四宪法 宪法指出 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 是国家的权力机关 2 就这样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 原则经过了国家宪法的肯定 这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史上 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2 全面开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统一战线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 新 中国成立后 国内多次出现了关于民主党派的存废之争 统一战线的存废之争以及人民政协的存废之争问题 针对 这个现象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同志在不同场合发表了语重心 长的讲话 旨在说明统一战线在新中国的必要性 周恩来 同志在中国农工民主党召开四届二次执监委联席会议时曾 经提到 关于今后如何做法 我看看你们的几点结论 又觉得消极了一点 觉得不妥 我以为农工民主党还有它 的历史任务 不能让它无疾而终 一个革命政党不必害怕 自己消灭 但是农工民主党还没有到这个时候 不应该消 极 3 毛泽东在听取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报告时也指 出 从长远和整体看 必须要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是联 系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 政权中要有他们的代表才行 4 建国初期我国采用了人民代表会议制度 建国头三年 地方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成功召开 很多爱国民主人士参加到了国家的政权机关工作 就这样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有了较 快的发展 3 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9 年 具有临时宪法意义的 共同纲领 明确规定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帮助 各少数民族发展政治 经济 文化 教育事业 这些规定 为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 法律依据 新中国成立以后 为了实现这个民族政策 我 国颁布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关保障少数民族权利 尊重少数 民族风俗的法律法规 1952 年 8 月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全面实行 我国的民族区域 自治建设自此也走上了法律化 制度化的道路 1954 年我 国颁布了第一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被写入了宪法条文 标志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式建立 三 初步建立人民民主国家法律制度体系 形成民 主政治的法律保障 建国前夕 中国共产党面临诸多挑战 经济上国内生 产萎靡 经济秩序混乱 人民生活困苦 政治上 解放战 争尚未完全结束 新生政权十分脆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民主法制实践的主要任务就是废 除旧法制 创建新法制 建立人民司法制度 维护新生政 权 1 废除旧法制 创建新法制 建立人民司法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中共中央颁发了 关于废 除国民党 六法全书 与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 华 北政府也颁发了 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及其一切反动法律 的训令 要求批判国民党的一切反动法律 法令精神 蔑 视欧美日本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人民的法律 法令精神 旧和新是对立统一的 党和国家在废除国民党旧法制的同 时 又根据当时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领导人民制定 了一系列的新法律 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可以大致分为三 类 第一类是关于组建各种国家权力机关和建立各级行政 机构工作制度的法律法规 其中主要包括了 全国人民代 表会议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及其所属各机关组织通则 等 第 二类是为了完成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进行各种 社会改革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这类主要包括了 中华人民 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 等 第三类是指涉及行 政 经济 科学文化教育 公安司法 行政监察等方面的 法律 如为了推动中国妇女解放而颁布的 婚姻法 以及 后来颁布的 关于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决定 中央 人民政府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暂行条例 等法律 为了扫除旧的司法观念 肃清旧的司法作风 整顿司 法机关当中的腐化堕落和贪赃枉法现象 1952 年 6 月到 1953 年 2 月 中共中央领导各级人民法院开展了司法改革 运动 新的人民司法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初步形成 2 颁行 五四宪法 确立了新生政权的合法性 随着 选举法 的颁布 我国地方各级逐步完成了基 层选举 相应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基层政权也建立 了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 1954 年 9 月 15 我国召开了第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主要包括序言和四章五个部 分 共 106 条 宪法序言确立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宣告中华人民共和 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指明了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完 成任务的三个条件 宪法的第一章主要是对我国的国体 政体 经济形式以及民族关系等作了具体规定 宪法第二 章规定了我国主要国家机关的性质 地位 职权和工作程 序 第三章介绍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指定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国旗 国徽和首都 总之 五四宪法为新中国 订立了总章程 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奠定了法律 基础 确立了新生政权的合法性 标志着我国政治文明的 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综上所述 建国初期我国开启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良好 景象 这为我国后来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可借鉴 的经验教训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第 2 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辅料销售合同合作框架协议范本
- 2025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治理服务合同
- 2025年规范化交通运输业劳动力派遣合同样本
- 2025农药种子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氯化聚乙烯混炼胶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充电桩业务管理竞聘面试题库
- 2025年微晶玻璃管项目合作计划书
- 矿车维护保养智能管理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产品废弃物利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休闲食品行业标准化与质量提升计划实施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植保无人机应急处置预案
- 湖北十堰生产实习报告
- 营销体系之业绩如何做增量10大方法
- 《中国古代的服饰》课件
- 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套精品课件
- 夏米尔350Pedm火花机快速入门操作
- 人教新版高中物理必修说课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 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一级词汇表word版下载(大全)
- 2023年4月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 心电图机的使用及心电图的识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