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 教学设计_第1页
离骚 教学设计_第2页
离骚 教学设计_第3页
离骚 教学设计_第4页
离骚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骚离骚 节选 教学设计 节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了解屈原生平 理解诗人热爱祖国 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 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 想感情 2 反复诵读 抓住关键词语 疏通诗句 培养学生初步鉴赏 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 通过鉴赏重要语句 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 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 了解屈原生平及 楚辞 的一般特点 2 鉴赏重要语句 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 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 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 了解 离骚 的浪漫主义特色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早自习预习早自习预习 在文中划出下列内容 并作旁注 生字读音 苗裔 y 后代子孙 孟陬 z u 正月 揆 ku 揣度 扈 h 被 披 辟芷 zh 香草名 即白芷 汨 y 水急流貌 搴 qi n 攀 折 阰 p 山坡 岭上 骐骥 q j 骏马 申椒 ji o 申地产的椒 蕙茝 ch i 香草名 昌被 p 穿衣而不系带 的样子 比喻狂乱不羁 惮 d n 害怕 捷径 比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 zh ng 脚后跟 荃 qu n 香草名 喻楚怀王 謇謇 ji n 忠贞的样子 羌 qi ng 楚辞中所特有的 语气词 灵修 神明 有远见的人 喻楚怀王 修姱 ku 谣诼 zhu 侘 傺 ch ch 岌 j 岌 攘诟 gu 偭 mi n 规矩 反复诵读课文 教师领读并指导朗读 一要注意节拍 如 长太息 以掩涕兮 余 独 好修 以为常 虽 体解 吾 犹未变兮 岂 余心之 可惩 讲解 一般每句二至四个节拍 随文切分 二要注意延长 如 悔相道之不察兮 忽反顾以游目兮 讲解 兮 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 啊 因此读音要延长一些 三要注意重音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先听几幅颂扬一个名家的对联 请大家猜一猜 他是谁 志杰行廉 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 经天纬地大诗篇 哀怨托离骚 生而独开诗赋祖 孤忠报楚国 余风波及汉湘人 何处招魂 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 湘流应识九歌心 天问千声悲故国 江咽万语吊斯人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 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泽畔行吟 五月孤忠沉夜月 离骚寿世 三闾遗恨泣秋风 听到这里 同学们一定知道他是谁了吧 对 他就是我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屈原 最后一幅对联中的 离骚 就是他最著名的诗篇 离骚 离骚 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 遭遇 痛苦 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 篇 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 它既植根于现实 又富于幻想色彩 大量运用古代神话 和传说 通过极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把现实人物 历史人物 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 构成 了瑰丽奇特 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 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不愧为我国最早的积极 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 课文比较集中地表现屈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 主要表现在 追 求 讴歌理想 九死未悔 直抒胸臆 发挥想象 大量运用 香草美人 的比兴手法及对 偶 把抽象的意识品性 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塑造自己美好的形象 离骚 是因 忧愁幽思 司马迁语 而作 故以抒情为主 但也不乏生动的叙事 展示了一种 心事浩茫连广宇 的境界 即使单就课文所节选的章节而言 它的意境也是 极其开阔而明朗的 这节课 我们就来一睹它的风采吧 二 作者及相关知识简介 一 屈原 1 称号 屈原 约前 339 约前 278 名平 字原 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 政治家 楚辞 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20 世纪中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倍受尊崇 2 生平 屈原与楚怀王同祖 他当左徒 是以宗亲而任重臣 顷襄王继位后 以子 兰为令尹 当时 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 所以 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 但 子兰非但不思其过 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 顷襄王一怒之下 再次把屈原 流放江南 他辗转流离在沅 湘一带大概有九年 远离故国 又无职位 对于国家 宗族 之事只有悲叹而已 他 被发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最后 无可奈何 自沉汨 罗江以身殉国 3 政治 屈原在政治上的活动主要有 内政方面赞助怀王 议论国事 起草宪令 外交方面主张联齐抗秦 两度出使齐国 政治理想是 美政 一是圣君贤相 认为只有 圣君贤相才能使楚国强大起来 二是民本思想 注重民生疾苦 4 作品 离骚 天问 九歌 11 篇 可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 离 骚 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 遭遇 痛苦 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 其中 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 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和代表作 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 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天问 是屈原根据神话 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 着重表现作 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 九歌 是楚国祀神乐曲 经屈原加工 润色而成 在 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 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另有 九章 9 篇 招 魂 凡 23 篇 但存疑 二 楚辞 诗体名 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 又称 骚 体 诗 起于战国时楚国 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 离骚 为代表 到了南朝刘勰 的 文心雕龙 与萧统的 文选 等作品中 就用 骚 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 后 人便称之为骚体诗 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 诗经 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 在民歌的基 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 句式长短参差 形式比较自由 多用 兮 字以助语势 富有 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骚体诗的形成 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 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总集名 西汉刘向所辑 收屈原 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 东方朔 王褒 刘向等人 的诗歌作品 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特色 楚辞 以优美的语言 丰富的想象 溶化神话传说 塑造鲜明形象 以楚 地的诗歌形式 方言声韵 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富有积极浪漫主 义精神 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 离骚 1 评价 离骚 是 楚辞 中的代表作 也是屈原的代表作 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 情诗 文学上常以 风 骚 并称 用 风 概括 诗经 用 骚 概括 楚辞 2 含义 古今各家众说纷纭 司马迁释为 离忧 离开忧愁 王逸释为 别愁 告别的忧愁 班固释为 遭忧 离通 罹 遭受之意 遭受忧愁 近世学者认为 离骚 是楚国古乐曲名 还有人认为 离骚 即 牢骚 现一般多用班固意 遭忧 3 创作缘由 司马迁在 史记 屈原列传 中引刘安 离骚传 说 屈平疾王听之 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故忧愁 幽思而作 离骚 离骚 者 尤罹忧也 又说 屈原正道直行 竭忠尽 智以事其君 谗人间之 可谓穷矣 信 而见疑 忠而被 谤 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 离骚 盖自怨生也 屈 原的 忧愁幽思 和怨愤 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离骚 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 己的不平遭遇 发愤以抒情 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 的身世 思想和境 遇 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 称它为诗人的自叙 传 三 检查早读诵读效果 先鼓励学生勇跃试读 教师给予点评 如有朗读错误 教师给予 指正 要求学生在容易出错处作好旁注 包括字音和句读 四 总体把握 屈原 离骚 一诗博大精深 主题是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课文节选部分共 13 节 52 句 通过比喻 象征和比较 对照的手法及夹叙夹议的运用表 现了屈原志洁行高 执着追求的精神 先从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遭遇写起 然后再否决 自己退隐独善的闪念 表明自己决不变心的爱国热情 结构图 1 前七节 述怀 政治理想 哀民生 遵规矩 施美政 政治遭遇 灵修不察 众女嫉余 时俗工巧 心 志 屈心抑志 九死未悔 2 后六节 反省 退隐的闪念 回车复路 退修初服 爱国决心 好修为常 体解未变 另一种结构 一层 起止 帝高阳 曰灵均 层意 自述家世 出生年月日 名字由来 分析 作者自认为血统高贵 生于吉时 名字不凡 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 变法图强 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 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二层 起止 纷吾既有 先路 层意 自述美好品德 提出美政主张 表达报国决心 分析 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 又积极进取 而且胸怀大志 愿为国家效力 按理应得到楚 王的了解和信任 这就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 以 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了铺垫 三层 起止 昔三后 而改路 层意 回顾历史兴衰成败的教训 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 申诉自己忠心耿耿却 被谤见疑 的遭遇 分析 他希望楚王仿效古代圣君 可楚王却听信谗言 致使诗人忠而被谤 信而见疑 这 里 委婉地发出了对楚王昏庸无能 反复无常的痛心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本节就一个中心任务 自读注释 理解大意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 虚词及语法 结合文中注释自悟 教师适当点拨 参考译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注释 高阳 古帝王颛顼 zhu n x 的帝号 苗裔 y 后代子孙 朕 我 皇考 皇 大 美 考 亡父 皇考 太祖 父亲 摄提 寅年 孟陬 正月 庚寅 庚寅日 贞 正 一说 贞于 为填格之衍文 译文 我是古帝颛顼的后代啊 我的父亲叫伯庸 我生于摄提年孟陬月庚寅日 寅年寅 月寅日 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注释 皇 父亲 揆 k i 揣度 初度 出生时的器度 肇 zh o 开始 锡 赐 正则 正直而有法则 灵均 善良而平均 译文 父亲观察揣度我出生时的器度啊 开始赐给我一个美名 把我的名取为正则 并 把我的字叫作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注释 重 ch ng 加上 修能 美好的才能 一说修饰容态 扈 h 被 披 江离 辟芷 秋兰 均为香草 纫 编结 连辍 译文 我天生就已经有许多内在美德啊 又加上美好的才能 不断加强后天的修养 我披挂着江离与芷草这些香草 还把秋兰结成绳作为装饰 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注释 汩 y 字典只有 g 音 时光象流水一样飞逝 与 给 搴 qi n 攀折 阰 p 古山名 在楚国南部 此山坡 宿莽 经冬不凋的草 译文 时光如逝水令我跟不上 年岁不等我令我心慌 我早晨采集山坡上木兰 晚上扯 那洲上的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注释 忽 快速 不淹 不停止 代序 次序更替 惟 唯 助词 美人 指楚怀王 迟暮 晚暮 衰老 译文 光阴速逝不停留啊 春去秋来 以次相代 我想到草木逐渐零落 恐怕君王会衰 老 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注释 抚 凭借 趁着 秽 秽政 污秽的政治 度 治国的法度 道 通 导 做向 导 先路 前面的路 译文 何不乘年青力壮 国盛民强 之时抛弃这些腐败制度 让我们乘上骏马驰骋吧 来吧 我在前面引导开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 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 岂维纫夫蕙茝 昔三后之纯粹兮 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 岂维纫夫蕙茝 注释 三后 后 君王 三 禹 汤 文王 纯粹 美德 众芳 众多贤能 申椒 菌 桂 蕙 茝 ch i 均为香草 维 只 纫 连辍 编结 译文 从前禹 汤 文王德行完美 所以群贤会集在他们那里 他们交杂地佩戴申椒和 菌桂 哪里只是编结那惠和茝之类的香草来佩戴呢 不但用纯香蕙苗式的人物 也用如 椒桂一样的直言急谏之臣 彼尧 舜之耿介兮 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 夫唯捷径以窘步 彼尧 舜之耿介兮 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 夫唯捷径以窘步 注释 耿介 耿 光明 介 大 耿介 光明正大 遵道 遵循正道 桀 ji 纣 夏 桀 商纣 昌披 穿衣而不系扣 喻放肆妄行 译文 唐尧 虞舜为人光明正大 以正道治理国家 夏桀 殷纣何等猖狂 想走捷径而 误人歧途 惟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僤殃兮 恐皇舆之败绩 惟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僤殃兮 恐皇舆之败绩 注释 惟 只 党 朋党 结党营私 幽昧 黑暗 险隘 危险 狭隘 狭窄 皇舆 君王的车 指国家 译文 那些结党营私的小人只会苟且偷安 他们前面的道路暗淡 危险 狭窄 难道我 害怕自身会遭殃 我怕的是国家会灭亡 忽奔走以先后兮 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揆余之中情兮 反信谗以齌怒 忽奔走以先后兮 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揆余之中情兮 反信谗以齌怒 注释 忽 匆忙 踵 脚后跟 武 足迹 荃 qu n 香草 指楚怀王 齌 j 猛火煮饭 喻盛怒 译文 我匆忙地奔走在君王的身前身后 为的是希望君王能赶上先王们的足迹 君王不 了解我的内心真情 反而相信谗言对我大发雷霆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 夫唯灵修之故也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 夫唯灵修之故也 注释 謇謇 ji n 忠贞的样子 正 证 灵修 灵 神明 修 远 指楚怀王 译文 我本来知道忠贞直言会惹祸 我宁愿忍受痛苦也不愿舍弃 忠言直谏 我指苍天 为我作证 一切都只是为了君王的缘故 曰黄昏以为期兮 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 后悔遁而有他 曰黄昏以为期兮 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 后悔遁而有他 注释 黄昏以为期 楚地风俗 黄昏时举行婚礼 羌 楚地语气助词 译文 当初你与我有约在先 为什么中途变卦呢 附 译文 我是古代帝王颛顼高阳的后代 我的伟大先父名叫熊伯庸 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正月 恰是庚寅之日我从天降生 父亲端量我初降仪表 通过卜卦赐予我美名 给我本名叫做正则 给我表字叫做灵均 我既有许多内在的美质 又兼备外表的端丽姿容 身披芳香的江离和白芷 编织秋天的兰花当佩缨 光阴似流水我怕追不上 岁月不等我令人心着慌 朝霞中拔取山岭的木兰 夕阳下采撷水洲的宿莽 日月飞驰一刻也不停 阳春金秋轮流来值星 想到草木的凋零陨落 我唯恐美人霜染两鬓 为何不趁壮年摈弃污秽 为何不改变原先的法度 快乘上骐骥勇敢地驰骋 让我来为你在前方引路 古代三王品德纯洁无瑕 众芳都荟萃于他们周围 花椒丛菌桂树杂糅相间 岂只把蕙草白芷来连缀 那尧舜是多么耿直光明 既遵循正道又走对了路 桀与纣是如此猖獗恣肆 只因走邪道而难以行步 那些小人只晓偷安享乐 使国家的前途黑暗险隘 岂是我害怕自身遭祸殃 只恐国家败亡犹车毁坏 我为君王鞍前马后奔走 想让你追及前王的脚步 楚王你不体察我的衷情 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嗔怒 我本知忠言会招来祸患 想隐忍不语却难舍难割 遥指九天叫它给我作证 全都是为你君王的缘故 当初你与我曾山盟海誓 后来竟然翻悔另有他想 我倒不难与你离别疏远 伤心的是君王反复无常 我已滋育了九畹春兰 我又种下了百亩惠草 分垄栽培留夷和揭车 还套植了杜衡和芳芷 希冀枝繁叶茂花红叶绿 但愿待成熟时我将收割 即便叶萎花谢也不悲伤 只痛心众芳的芜秽变质 众人争相钻营贪婪成性 个个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他们对内恕己外责他人 彼此勾心斗角互相嫉妒 急奔驰追逐权势财富 这不是我心中之所急 老境慢慢地将要到来 我唯恐美名不能建立 清晨我饮木兰花的甘露 傍晚再餐山菊花的花瓣 只要我的情操确实完美 长期饥饿憔悴何须伤感 采木兰的根须联结白芷 再贯串薜荔含露的花蕊 举起菌桂嫩枝缝蕙草 把胡绳揉搓得又长又美 我真城地效法前贤楷模 并非世俗之人所戴所穿 虽然不合于今人的时尚 我只愿依照彭咸的风范 掌握重点实词 虚词 1 通假字 固时俗之工巧兮 偭规矩而改错 错 通 措 施行 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郁邑 通 郁悒 忧愁苦闷 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圜 通 圆 进不入以离尤兮 退将复修吾初服 离 通 罹 遭受 佩缤纷其繁饰兮 芳菲菲其弥章 章 通 彰 明显 2 古今异义 朕 第一人称代词 我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 以之为 的省略 认为 贫困 经济困难 处境困窘 改错 改正错误 改变措施 工巧 技艺巧妙 善于取巧 陆离 形容色彩繁杂 修长的样子 流亡 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随流水而消逝 3 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 应为 不与吾 全句译为 只怕年岁 不等待我 不吾知其亦已兮 同上 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译为 不了解我也就罢了 回朕车以复路兮 及行迷之未远 介词结构 状语 后置 4 词类活用 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 高 长 名词用作动词 加高 加长 余曰正则兮 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 字余田灵均 名词用作动词 给人取表字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一 赏析重点诗句 讨论 在述怀和反省中 有哪些诗句能表现出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刚正不阿 一身正气 宁客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疾恶如仇 不同流合污 民生各有所乐兮 余独好修以为常 洁身自好 自我完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坚持真理 献身理想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忧国忧民 热爱祖国 二 分析诗人形象 离骚 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首先 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高余冠之 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 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 屈原 二字 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 是屈原 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 其次 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 第一 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 主张法治 规 矩 绳墨 主张举贤授能 第二 他主张美政 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 哀 民生之多艰 怨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 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 逐私利 第三 他追求真理 坚强不屈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这个形象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 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 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三 分析艺术特色 1 以大胆的想象 夸张和象征等手法 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斗争 表现作者了 对现实社会的深广忧愤和精神上的追求 如运用了不少香花 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 政治的 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 不仅使作品含蓄 长于韵味 而且从直觉上增 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即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 2 比兴手法的运用 依诗取兴 引类比喻 诗经 中的比兴传统在 离骚 中得到了进 一步的发展 而以比喻最为突出 如文中用 美人 喻指楚怀王 用 众芳 喻指群贤 用 椒 桂 蕙 茝 四种植物喻群贤 用香草 荃 喻楚怀王等等 把比兴与表现的内 容合而为一 使诗中的意名胜具有了象征意义 又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 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 3 语言上 全诗以四句为一节 每节中又由两个用 兮 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 加上固定的偶句韵 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 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还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如 屈心而抑志兮 忍尤而攘诟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 以为裳 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 等 将 兮 字去掉 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 对仗无异 又如 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等 句 句式对仗工整 情文并茂 屈原对南方民歌的吸取和发展 在诗中大量锤炼的对偶句 是对诗歌语言发展的重大贡献 对后来的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样式的语言运用都有着深远 的影响 四 探究阅读 1 多媒体课件播放屈原行吟泽畔 抱石投江的镜头 面对屈原抱石沉江 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可在班内展开辩论 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 可 不赞同 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 他自感面君无望 心中的理想 无法实现 便抱石沉江 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 他应坚强地活下来 活着便有希 望 可以理解 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 即便他出身贵族 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 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 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 能保持 当君王不赏识他 不支持他 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 若不想改节 不想改变 自己 那么 他只有走这一条路 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 并不是他真心所愿 2 学习这篇文章 你有哪些启发 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 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 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 决不能动摇和悔改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