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药学相关知识_第1页
抗菌药物药学相关知识_第2页
抗菌药物药学相关知识_第3页
抗菌药物药学相关知识_第4页
抗菌药物药学相关知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一、 抗微生物药的包括哪些?包括抗细菌药(常称抗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1.抗菌药的定义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有些抗菌药也可以用于寄生虫感染。它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呋喃类等)和抗生素。致病细菌包括:链球菌(自然界中大多数是非致病菌,仅少数可引起化脓性炎症、猩红热、丹毒、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和链球菌变态反应性疾病等)、淋球菌、杆菌(肠道杆菌如埃希氏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属;绿脓杆菌;棒状杆菌如白喉杆菌;分枝杆菌如结核杆菌;厌氧芽孢杆菌)、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支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如沙眼衣原体、包涵体结膜炎衣原体、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及其他病原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百日咳杆菌等)。2.真菌包括:霉菌和酵母菌。3.引起人类疾病的常见病毒有:流感病毒、甲肝病毒、乙肝病毒、流脑病毒、麻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副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及狂犬病毒等。二、 抗生素的定义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其分子量较低,低浓度时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两类。三、 抗菌谱和抗菌活性的定义1. 抗菌谱:是指每种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分为窄谱抗菌药(仅作用于单个菌种或某属细菌的,如异烟肼)和广谱抗菌药如四环素、氯霉素、广谱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等。2. 抗菌活性:是指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因此就把抗菌药分为:抑菌剂、杀菌剂3. 抑菌剂和杀菌剂的定义(1)杀菌剂:即具有杀灭微生物能力的药物,又分为繁殖期杀菌剂和静止期杀菌剂。繁殖期杀菌剂:又称速效杀菌剂(通过抑制大分子粘肽合成, 致使细菌细胞壁合成障碍或缺损,菌体失去渗透屏障,出现膨胀裂解,最后导致细菌死亡),因杀菌剂对繁殖期的细菌细胞壁合成粘肽分子十分敏感而得名,如青霉素类(包括天然、半合成)、氟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头孢菌素类(一至四代)以及新型 内酰胺类(如克拉维酸、舒巴坦、氨曲南、亚胺培南等)。静止期杀菌剂:又称慢效杀菌剂,主要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致使合成异常的蛋白,阻碍已合成的蛋白质的释放,使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一些重要生物物质外漏,引起细胞死亡。因对静止期细菌的杀灭作用较强,故称为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包括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奈替米星等),多肽类(如多粘菌素等)。(2)抑菌剂:即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能力的药物,又分为快速抑菌剂和慢效抑菌剂。快速抑菌剂: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而产生快速抑菌作用,仅作用于分裂活跃的细菌,属生长期抑菌剂。如:四环素类(四环素、多西环素、土霉素)、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红霉素、吉他霉素等)、林可霉素类。慢效抑菌剂:通过干扰敏感菌的叶酸代谢而抑制其生长繁殖,如磺胺类及抗其增效剂(包括:磺胺嘧啶(SD)、磺胺甲基异恶唑(新诺明、SMZ)、甲氧苄氨嘧啶(TMP)等)。一般:一类二类 产生增强和协同作用; 一类三类 产生拮抗作用(现在观点还存在争议,传统观念认为:快效抑菌抗生素能迅速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致使细菌合成细胞壁的过程停止、生长代谢处于静止状态;而繁殖期杀菌剂直接影响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杀菌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后,前者抑制了敏感细菌的生长繁殖,使后者难以充分发挥杀菌效能,疗效降低,故一直被列为联合用药的禁忌。现在的观念则认为:首先,如果感染菌对两种抗生素均敏感,则快效抑菌剂确实会降低繁殖期杀菌剂的疗效。但这并不意味着会降低治疗整体疗效。试想,既然细菌已被快速抑制,感染将很快得到控制,根本用不着繁殖期杀菌剂再来控制感染了,何谈降低疗效呢?这种情况的弊病仅是浪费繁殖期杀菌剂这种药源而已。如抑菌药的剂量小,不足以全部抑制细菌,未被抑制的细菌会继续繁殖,这时合用的杀菌剂将是十分有利的补充。如果感染菌只对快效杀菌剂敏感,而对快效抑菌耐药,两者互无影响。其次,在感染菌种或菌株不能迅速确定之前,感染对机体的损害有时无法预期,临床的判断带有很大或然性,及早的抗生素干预极大的影响临床预后,这种有浪费药源之嫌的联合用药是适宜的选择。更何况临床感染多为混合感染。若合并衣原体、支原体或军团菌感染时,这两者联用则更有合理性,即使临床医生对这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仍然有所顾虑,也可以在给药顺序上采用先给予杀菌剂后给予抑菌剂的方法,或在考虑细菌有生物被膜存在的情况下,给予一个低于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一个足量的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办法,不失为临床上的一种妥协之策。再者,药物分布不一样,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肺组织的浓度远大于其血药浓度,而内酰胺类抗生素正好相反。近年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二者联用在治疗许多感染,尤其是一些严重的或难治性感染效果良好。) 三类四类 产生协同作用; 二类三类、四类 产生协同和相加作用;同一类药物之间,如果作用机理不同,一般表现协同作用,如青霉素与氟喹诺酮类联用呈协同作用。但如果作用机理相同则不宜联用,会产生拮抗或者毒性增强,如抑菌剂大环内酯类与林可霉素类联用因竞争相同靶部位而产生拮抗作用,导致药效减弱;氨基糖苷类之间联用会增强耳肾毒性。四、 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适应症:1. 对于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应根据临床经验推测致病菌,联合用药以扩大抗菌范围。2. 对于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如胸腹部严重创伤后并发的感染、胃肠穿孔所致的腹膜炎、肠球菌或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和败血症等,联合用药可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3. 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的细菌感染,如结核病。4. 降低药物毒性,如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合用治疗深部真菌感染时,可减少前者的用量,从而减轻毒性反应。5. 细菌感染所致的脑膜炎和脊髓炎。五、 抗菌药物常见的不合理应用1. 病毒感染。抗菌药对病毒感染无效,对于单纯性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菌药。2. 病因或发热病因不明:病情严重或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除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