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电子讲稿精气血津液神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孙广仁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精第二节气第三节血第四节津液第五节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精中医学的精理论 是研究人体之精的概念 代谢 功能及其与脏腑 气血等相互关系的学说 与古代哲学的精或精气在概念上有着严格的区别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一 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精 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 是人体生命的本原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如 素问 金匮真言论 说 夫精者 身之本也 精一般呈液态贮藏于脏腑之中或流动于脏腑之间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人体之精的层次广义之精 包括血液 津液 髓等狭义之精 生殖之精 精的本始含义 一般意义的精 不包括血液 津液 髓等 只含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水谷之精和脏腑之精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二 人体之精的代谢精的代谢过程 分精的生成 贮藏和施泄等三个不同而相关联的阶段 一 精的生成从精的生成来源而言 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之分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来源已经在肾藏精中讲过 此处从略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二 精的贮藏与施泄1 精的贮藏五脏皆藏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但有成分比例的不同 肾精主要是先天之精 但受后天之精的充养 其他脏腑主要是后天之精 但有先天之精的成分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2 精的施泄精的施泄有两种形式 一是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之中 濡养脏腑 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机能 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人体之精代谢示意图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精 脏腑之精 生殖之精 繁衍生命 濡养脏腑 化气化血化神 生成 贮藏 施泄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三 人体之精的功能 一 繁衍生命 二 濡养 三 化血 四 化气 五 化神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四 人体之精的分类 一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二 脏腑之精 三 生殖之精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第二节气中医学的气学说 是研究人体之气的概念 生成 分布 功能及其与脏腑 精 血 津液之间关系的系统理论 与古代哲学的气学说有着明显的区别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一 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运行不息 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 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 气的运动停止 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中医学的气概念 可能源于古人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 也受到古代哲学气学说的渗透和影响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中精与气概念的区别精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灵枢 经脉 说 人始生 先成精 气是由精化生的极细微物质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说 精化为气 精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二 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 生成之源人体之气来源于 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 元气 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 谷气 自然界的清气 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 宗气 三者结合而成一身之气 内经 称为 人气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二 相关脏腑功能1 肾为生气之根2 脾胃为生气之源3 肺为生气之主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一身之气 元气 谷气 自然界清气 宗气 肾为生气之根 肺为生气之主 脾为生气之源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三 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 气的运动1 气机的概念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2 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升 降 出 入四种基本形式 3 气运动的意义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息 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4 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在上者降 在下者升 阴阳二气交感 心 肺 脾 胃 肾 肝 脾胃为气机升降的枢纽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5 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 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 概称为 气机失调 气机不畅 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 气滞 气在局部阻滞不通 气逆 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气陷 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气脱 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 气闭 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二 气化1 气化的概念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诸如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及输布 精微物质之间 精微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以及废物的排泄等等都属气化 在中医学中 气化实际上是指由人体之气的运动而引起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 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2 气化的形式气化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 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如 饮食水谷化为水谷精微 精化为气 精与血同源互化 津液与血同源互化 血的化生与其化气生神 津液的化生与其化汗化尿 气的生成与代谢 包括化为能量 热量以及生血 化精 化神等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三 气机和气化的关系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过程的根本 是气化过程发生和赖以进行的前提与条件 气化过程中寓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气的各种运动形式正是从气化过程中而得以体现出来的 气的运动及其所维持的气化过程永恒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四 人体之气的功能推动与宁静作用 阳气的兴奋 促进与阴气抑制 调控作用 生长发育 脏腑的功能 精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 温煦与凉润作用 阳气与阴气 维持体温恒定 维持脏腑功能稳定 维持精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 防御作用 防邪侵入 祛邪外出 阳气抵御和祛除阴邪 阴邪抵御和祛除阳邪 固摄作用 精血津液及汗尿唾 中介作用 信息的载体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五 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 人身之气 一身之气 二 元气 宗气 营气 卫气 三 脏腑之气 经络之气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人身之气人身之气 即一身之气 简称 人气 或 气 是在全身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人身之气与邪气相对而言 称为正气 具有防御 抗邪 调节 康复等作用 人身之气从生成来源而言之 以先天之精化生者为元气 由水谷之精化生者为谷气 人身之气从其分布部位而言之 其行于脉中为营气 行于脉外为卫气 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聚于胸中者为宗气 分布于脏腑 经络者称为脏腑之气 经络之气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元气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 最重要的气 由先天之精 元精 真精 化生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与肾气的概念类同 生成与分布 元气由肾藏的先天之精化生 受后天之气的充养 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生理功能 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 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 经络 形体 官窍的生理活动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 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 称为 气海 又名为膻中 宗气的生成 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 二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 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 宗气聚于胸中 通过上出息道 呼吸道 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 生理功能 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 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宗气的分布与功能示意图 宗气 呼吸道 助肺司呼吸 心脉 助心行血气 丹田 资助先天元气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营气与卫气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营气与卫气的联系营卫二气都源于水谷之精的化生 来源相同 营气与卫气之间又可相互化生 相互资助 营气在脉中 若游出脉外则为卫气 卫气行脉外 若进入脉中则为营气 营气与卫气分之为二 合二为一 营卫和调 才能维持正常的体温和汗液分泌 人体才能有旺盛的抗邪力量和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 若营卫二者失和 则可能出现恶寒发热 无汗或汗多 昼不精夜不瞑 以及抗病能力低下而易于感冒等 参见伤寒的麻黄汤 桂枝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方证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营气与卫气的运行营气与卫气的运行应是 相偕而行 昼行于阳 夜行于阴 昼则卫气起主导作用 夜则营气起主导作用 请参见 习题集 中综合题中的50题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脏腑之气 经络之气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是全身之气的一个部分 一身之气分布到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 即成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 这些气是构成各脏腑 经络的基本物质之一 又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 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包含有元气 谷气及吸入清气的成分 由于所在脏腑和经络的不同 他们的构成成分和功能发挥也就各具其相对特异性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三节血研究血的生成 运行 功能及其与脏腑 经络 精 气 津液相互关系的理论 即是中医学的血学说 一 血的基本概念二 血的生成三 血的运行四 血的功能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一 血的基本概念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 血液在脉中循行于全身 所以又将脉称为 血府 血液不在脉中运行而逸出脉外 则形成出血 称为 离经之血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二 血的生成 一 化生之源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是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营气和津液 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 二 相关脏腑功能1 脾胃 中焦脾胃受气取汁 化为水谷之精 2 心肺 奉心化赤 肺吸入清气 3 肾 肾精化血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血液化生示意图 饮食水谷 水谷精微 脾胃之气 营气 津液 肾精 肝 心脉 血 清气 肺气 肾气 中焦受气取汁 髓 心气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三 血的运行 一 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阳气的推动 温煦作用与阴气的宁静 凉润作用的协调 气的固摄作用 血液的质量 包括清浊及黏稠状态 都可影响血液自身的运行 病邪的影响 阳邪侵人 血液妄行 血逸脉外而出血 阴邪侵袭 血行缓慢 可出现瘀血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二 相关脏腑功能血液的正常运行 与心 肺 肝 脾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心主血脉 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全身 肺朝百脉 主治节 辅助心脏主管全身血脉 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 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 脾主统血 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 防止血逸脉外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四 血的功能 一 濡养 血主濡之 反映在面色 肌肉 皮肤 毛发 感觉和运动等方面 二 化神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第四节津液中医学的津液学说 是有关人体内津液的概念 生成 输布 排泄及其与脏腑 精 气 血相互关系的理论 一 津液的基本概念二 津液的代谢三 津液的功能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一 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 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津和液的总称 质地较清稀 流动性较大 布散于体表皮肤 肌肉和孔窍 并能渗入血脉之内 起滋润作用的 称为津 质地较浓稠 流动性较小 灌注于骨节 脏腑 脑 髓等 起濡养作用的 称为液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二 津液的代谢 一 津液的生成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 其生成与脾胃小肠大肠有关 胃 游溢精气 而吸收饮食水谷的部分精微 小肠泌别清浊 将水谷精微和水液大量吸收后并将食物残渣下送大肠 大肠主津 在传导过程中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 促使糟粕成形为粪便 胃 小肠 大肠所吸收的水谷精微及水液 均上输于脾 通过脾气的转输作用布散到全身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二 津液的输布津液的输布主要是依靠脾 肺 肾 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 脾气散精 脾气将津液上输于肺 也可将津液直接向四周布散至全身各脏腑 肺气宣发肃降而行水 肺为水之上源 肾为水脏 对津液输布代谢起着主宰作用 肝气疏泄 调畅气机 气行则水行 保持了水道的畅通 促进了津液输布的通畅 三焦为水液和诸气运行的通路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三 津液的排泄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排出尿液和汗液来完成 主要与肾 肺 脾的生理功能有关 肾气的蒸化作用 将脏腑代谢产生的下输到肾或膀胱的浊液分为清浊两个部分 清者重新吸收布散至全身 浊者则成为尿液 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均依靠于肾气的蒸化等作用 肺气宣发 将津液外输于体表皮毛 津液在气的蒸腾激发作用下 形成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 气门 另外 呼气时也带走一些水分 大肠排出粪便时 也随糟粕带走一些残余的水分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津液的生成 输布和排泄过程 以脾 肺 肾三脏的综合调节为首要 景岳全书 肿胀 说 盖水为至阴 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肺 水惟畏土 故其制在脾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三 津液的功能 一 滋润濡养津液有着较强的滋润和濡养作用 由于津的质地较清稀 其滋润作用较明显 而液的质地较浓稠 其濡养作用较明显 二 充养血脉津液入脉 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津液还有调节血液浓度的作用 并起到了滑利血脉的作用 另外 津液的代谢对调节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相对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第五节神在古代哲学范畴中 神是指调控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一种力量 是宇宙的主宰及规律 而中医学中的神 是有关人体生命的认识 研究人体之神的概念 生成 作用及其与脏腑 精气血相互关系的理论 即是中医学的神学说 一 神的基本概念二 神的生成三 神的作用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一 神的基本概念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神的内涵是广泛的 既是一切生理活动 心理活动的主宰 又包括了生命活动外在的体现 将精神 意识 思维活动归纳为狭义之神的范畴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二 神的生成 一 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精 气 血 津液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 中医学将神分为神 魂 魄 意 志 分别归藏于 五神脏 五神产生的物质基础是五脏所藏的精气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二 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外界刺激下 人体内部脏腑将做出反应 于是便产生了神 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刺激而作出应答反应的结果 表现为精神 意识和思维活动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心有所忆谓之意 意之所存谓之志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因思而远慕谓之虑 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脏腑精气对外界刺激的应答 还可产生不同的情志活动 如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说 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悲忧恐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三 神的作用 一 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二 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三 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神的作用示意图 精 血 气 津液 神 驭 生 行 控 生 行 固 生 行 摄 脏腑之气 脏腑功能 推动和调控 分化 主宰生命活动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第六节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 气与血的关系二 气与津液的关系三 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四 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2020 4 5 中医基础理论 形神之间的关系 形 在中医学中有二义 一指人之形体结构 二指构成人体的精 气 血 津液等物质 但中医学将 气 称为 无形 肉眼不可见 神 人体生命的主宰及总体现 包括精神 意识 思维活动 形与神之间的关系 相辅相成 无形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音乐学院《现代测试实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检验科临床检验技术规范
-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战略管理1》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26学年上海大学附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检验科疾病贫血检测指南
- 2026届江苏省南京江浦高级中学数学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急救教程
- 血小板减少症护理流程
- 肺癌手术后的护理管理方案
- 静脉输液并发症护理处理流程
- 货物长期采购合同范例
-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中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环保设施除尘器维护应急预案
- 北京市矢量地图-可改颜色
- DBJ41T 262-2021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外部作业技术标准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住建厅版)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与-过一天课件-(共18张课件)
- 期中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 车位转让车位协议书模板
- DB50T 938-2019 铜梁龙舞规范
- 机械工程导论-基于智能制造(第2版)第3章 机械设计与现代设计方法
- 监控系统设备现场安装检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