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__第1页
第十三章 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__第2页
第十三章 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__第3页
第十三章 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__第4页
第十三章 质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_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十三章质谱分析法Chapter13 massspectrometry MS 2 13 1质谱仪13 2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GC MS 13 3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HLPC MS 13 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 MS 3 13 1质谱仪13 1massspectrometer 4 13 1 1质谱仪定义与分类13 1 2质谱仪原理13 1 3质谱仪基本组成13 1 4质谱仪性能指标13 1 5质谱联用技术13 1 6质谱术语及主要离子峰类型13 1 7质谱解析质谱图与结构解析 5 13 1 1质谱仪定义 质谱仪是按照离子的质荷比 m z 不同 来分离不同分子量的分子 测定分子量进行成分和结构分析 离子的生成方式有失去或捕获电荷 如 电子发射 质子化或去质子化 分子质量精确测定与化合物结构分析的重要工具 6 13 1 2质谱仪基本分类 7 质谱仪需要在高真空下工作 离子源 10 3 10 5Pa 质量分析器 10 6Pa 1 大量氧会烧坏离子源的灯丝 2 用作加速离子的几千伏高压会引起放电 3 引起额外的离子 分子反应 改变裂解模型 谱图复杂化 13 1 2质谱仪基本组成 8 13 1 2进样系统 要求 大气压下的样品要进入高真空的质谱仪 而不影响仪器的真空度 方式 进样板进样进样头进样毛细管进样 从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柱 9 13 1 2质谱仪基本组成 离子源 主要作用是使欲分析的样品实现离子化 尤其是中性物质带上电荷 其原理和结构如下图 1 电子电离源ElectronIonization EI 源2 化学电离源ChemicalIonization CI 源 10 1 电子电离源 离子源 EI 样品分子电离过程 质谱中最常用的离子源 一般为70ev电子束 远大于多数有机化合物的电离电位 7 15ev 会使相当多的分子离子进一步裂解主要用于挥发性样品 样品需经过汽化 进入电离区 在70eV电子撞击下 样品分子可能有四种不同途径形成离子 样品分子直接与电子作用 11 电子电离源中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的形成 形成分子离子 裂解成碎片离子 裂解重排 裂解碰撞 12 电子电离源的特点 1 电离电压 70eV 3 EI源碎片离子多 结构信息丰富 有标准化合物质谱库 4 样品在气态下电离 不能汽化的样品不能分析 主要用于气 质联用仪 5 有些样品得不到分子离子 6 适用于分子量低于1000的样品 8 2质谱仪器 PAHs测定一般用EI 13 2 化学电离源 CI 有些化合物稳定性差 为了得到分子量可采用化学电离CI源是通过离子 分子反应而完成的 EI电离是电子直接与样品分子作用 反应气 一般为甲烷 正丁烷或氨气等 生成 M H M H M NH4 PBDEs和OCPs测定一般用CI 14 15 化学电离源优点 准分子离子强度高 便于推算分子量 缺点 只适用于易挥发 受热不分解的样品碎片离子峰少 强度低 16 作用 是质谱仪器的核心 将离子按m z顺序分开而获得质谱 质量分析器是质谱仪的核心部件 因此常以质量分析器的类型来命名一台质谱仪 有机质谱仪种类 单聚焦质量分析器双聚焦质量分析器四级杆质量分析器离子阱分析器回旋共振分析器分析时间分析器 13 1 2质谱仪基本组成 质量分析器 17 1 质量分析器 单聚焦质量分析器 单聚焦质量分析器实际上是处于扇形磁场中的真空扇形容器 因此 也称为磁扇形分析器 常见的单聚焦分析器是采用180 90 或60 的圆弧形离子束通道 单聚焦质量分析器原理图 18 特点 方向聚焦 相同质荷比 以不同方向进入扇形磁分析器的离子有会聚作用 起到了方向聚焦的作用 而且仅有方向聚焦 故称为单聚焦质量分析器能量不聚焦分辨率不高 1 单聚焦质量分析器 19 2 质量分析器 双聚焦质量分析器 双聚焦质量分析器 由一个静电分析器和一个磁分析器组成 静电分析器允许有某个能量的离子通过 并按不同能量聚焦 先后进入磁分析器 经过两次聚焦 大大提高了分辨率 对于能量相同的离子 通过扇形静电场分析器后又会聚在一起 在分析器的焦面上按能量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 实现了能量 或速度 的聚焦 20 然后 经过狭缝进入磁分析器 再进行m z方向聚焦 这种同时实现速度和方向双聚焦的分析器 称为双聚焦分析器 具有双聚焦质量分析器的质谱仪称为双聚焦质谱仪 单聚焦分析器分辨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不能进行能量聚焦 双聚焦分析器具有能量聚焦和方向聚焦的特点 21 2 特点 能量聚焦 相同质荷比 速度 能量 不同的离子会聚 方向聚焦 相同质荷比 入射方向不同的离子会聚 双聚焦质量分析器的最大优点是大大提高了仪器的分辨率 可达15万 甚至上百万 22 3 四极杆分析器 quadrupolemassanalyzer 结构 由四根棒状电极 相对的两个电极相连 形成四极场1 3棒 Vdc Vrf 2 4棒 Vdc Vrf 其中 Vdc为直流电压 Vrf为射频电压材料 由镀金陶瓷或钼合金 特点 灵敏度高使用电场而不用磁场 无磁滞现象 扫描速度快适用于GC MS与HPLC MS 在四根对立的电极上相对采用对位的交频电压 通过固定频率的交频电压使固定核质比的离子可以通过 23 3 四极杆质量分析器 24 在一定Vdc Vrf作用下 具有一定的m z的离子能到达收集器 其它离子被滤掉 25 4 离子阱分析器 Iontrap 离子阱的主体是一个环电极和上下两端盖电极 环电极和上下两端盖电极都是绕Z轴旋转的双曲面 并满足r02 2Z02 26 4 离子阱分析器 Iontrap 一种通过电场或磁场将气相离子控制并贮存一段时间的装置 原理 类似四级质量分析器 特定m z离子在阱内一定轨道上稳定旋转 改变端电极电压 不同m z离子飞出阱到达检测器 即 用高频交流电把离子限制在离子阱里 然后用离子的特征电压分别将其推出离子阱 到检测器检测 27 28 5 飞行时间分析器 time of flightanalyzer TOF V L不变时 t由m e决定一般 1 30 s 这种分析器不是磁场或电场 而是一根长 直的飞行管 用一个脉冲将离子源产生的离子加速后进入无场漂移管 并以恒定速度飞向离子接收器 离子质量越大 到达接收器所用时间越长 离子质量越小 到达接收器所用时间越短 根据这一原理 可以把不同质量的离子按m z值大小进行分离 29 作为一种高分辨质谱被广泛应用于GC MS LC MS和ICP MS 所以飞行时间质谱仪是采用脉冲式的程序操作 分为几步反复进行 第一步开动电离室的电子枪 大约10 9s时间 样品电离 形成离子束 第二步随后施加加速电压 大约10 4s 离子被加速后进入飞行管 第三步关闭所有电源 大约级 使离子流在飞行管中无阻的 慢性飞行 飞出管进行检测 完成了一个循环程序后 又一次开动电子枪重新产生离子束 30 三 检测器 detector 1电子倍增器electronphotonmultiplier2光子倍增器photonmultiplier3法拉第杯Faradaycup4阵列检测器arraydetectors 质谱仪检测器种类 质谱仪检测器特征 信号增益与检测器电压有关提高检测器电压可以提高灵敏度 但降低检测器寿命 31 从质量分析器出来的离子轰击阴极导致电子发射 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 依次轰击下一级电极而被放大 电子倍增器的放大倍数一般在105 108 电子倍增器中电子通过的时间很短 利用电子倍增器可以实现高灵敏 快速测定 电子倍增器工作原理图 1电子倍增器 32 类似于光电倍增管 由四级杆出来的离子打到高能级产生电子 电子经倍增器产生电信号 记录不同离子的信号即得质谱 33 四 离子流的记录 各种m e的离子流 经检测器检测变成电信号 放大后由计算机采集和处理后 记录为质谱图或用示波器显示 质谱图是以质荷比 m e 为横坐标 以各离子m e的相对强度 也称丰度 为纵坐标构成 一般把原始图上最强的 离子峰定为基峰 并定其为相对强度100 其他离子峰以对基峰的相对百分值表示 因而 质谱图各离子峰为一些不同高度的直线条 每一条直线代表一个离子m e的质谱峰 丙酸的质谱标与质谱图 34 1 分辨率分辨率是指仪器对质量非常接近的两种离子的分辨能力 一般定义是 对两个相等强度的相邻峰 当两峰间的峰谷不大于其峰高10 时 则认为两峰已经分开 其分辨率 其中m1 m2为质量数 且m1 m2 故在两峰质量数较小时 要求仪器分辨率越大 13 1 3质谱仪主要性能指标 35 例题 要鉴别N2 m z为28 006 和CO m z为27 995 两个峰 仪器的分辨率至少是多少 36 2 质量范围质量范围是指质谱仪能测量的最大m z值 它决定仪器所能测量的最大相对分子量 四极质谱M Z小于或等于1000飞行时间质谱M Z可达到几十万 3 灵敏度指信噪比大于10时的样品量 13 1 3质谱仪主要性能指标 37 6 真空系统 作用 保证离子源灯丝正常工作保证离子在离子源和分析器正常运行消减不必要离子碰撞 衍射效应 复合反应和离子 分子反应减少本底与记忆效应质谱仪必须有真空系统离子源的真空度应达到10 3 10 5Pa 质量分析器应达到10 6Pa 质谱仪器中凡有样品分子和离子的地方必须抽成真空状态 即质谱仪的离子源 质量分析器及检测系统都必须处于真空状态下工作 一般为1 333 10 4 1 333 10 6Pa 38 13 1 4质谱仪分析原理 离子源是使试样分子在高真空条件下离子化的装置 电离后的分子因接受了过多的能量会进一步碎裂成较小质量的多种碎片离子和中性粒子 它们在加速电场作用下获取具有相同能量的平均动能而进入质量分析器 质量分析器是将同时进入其中的不同质量的离子 按质荷比m e大小分离的装置 分离后的离子依次进入离子检测器 采集放大离子信号 经计算机处理 绘制成质谱图 39 13 1 5质谱联用技术 两种或多种仪器分析方法结合起来的技术称为联用技术 利用联用技术的主要有色谱 质谱联用 毛细管电泳 质谱联用 质谱 质谱联用 其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与质谱相连的接口及相关信息的高速获取与贮存等问题 1 色谱 质谱联用 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大方面 是如何实现接口 降低压力使色谱柱的出口与质谱的进样系统连接 达到两部分速度的匹配 是必须除去色谱中大量的流动相分子 40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GC MS联用 GC是在常压下工作 而MS是在高真空下工作 因此 必须有一个连接装置 将色谱柱流出的载气除去 使压强降低 样品分子进入离子室 这个连接装置叫做分子分离器 分子分离器 41 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 LC MS联用 对于热稳定性差 不易汽化的样品 GC MS联用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 近年来又发展了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LC分离要使用大量的液态流动相 如何有效地除去流动相而不损失样品 是LC MS联用的难题之一 目前应用较多的有两种接口装置 LC MS用传送带联接装置 42 热喷雾接口 43 1 质谱术语 基峰 质谱图中离子强度最大的峰 规定其相对强度或相对丰度为100 质荷比 离子的质量与所带电荷数之比 用m z或m e表示 四 质谱术语及主要离子峰类型 44 2 主要离子峰的类型 1 分子离子峰 分子电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所产生的峰 分子离子的质量与化合物的分子量相等 45 2 分子离子的判断 由C H O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分子离子峰一定是偶数 由C H O N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含奇数个N 分子离子峰是奇数 由C H O N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含偶数个N 分子离子峰为偶数 规则 一般在质谱的最右端 46 3 同位素离子峰 M 1峰 由元素的重同位素构成的离子叫做同位素离子 它们在质谱图上总是出现在相应的分子离子或碎片离子的右侧 由于同位素的存在 可以看到比分子离子峰大一个质量单位的峰 有时还可以观察到M 2 M 3 47 4 碎片离子峰 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电离能为7 15电子伏特 质谱中常用的电离电压为70电子伏特 使结构裂解 产生各种 碎片 离子 正己烷 48 碎片离子峰分子离子裂解所生产的产物离子 正癸烷 49 碎片离子峰 50 一 质谱中的反应和机理 13 1 5质谱解析质谱图与结构解析 裂解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式裂解反应氢重排置换反应消除反应影响裂解反应的因素 51 13 1 5质谱解析质谱图与结构解析 二 常见官能团的裂解模式1 烷烃 a 直链烷烃 52 CH3 85 53 CH3 例如5 甲基十五烷C10H21 CH C4H9 54 55 c 环烷烃 1 由于环的存在 分子离子峰的强度会增加 2 通常在环的支链处断裂 给出CnH2n 1离子 也伴随氢原子的失去 有较强的CnH2n峰 3 环的碎花特征是失去C2H4 也可能失去C2H5 56 57 2 烯烃 1 双键的引入 可增加分子离子峰的强度 2 烯丙基分裂是最主要的裂解方式 仍形成间隔14质量单位的一系列峰簇 但峰簇内最高峰为CnH2n 1 3 分子中双键可发生位置偏移 易发生烯丙断裂 生成很强的烯丙离子 CH2 CH CH2M Z 41CH2 CH RR CH2 CH2 CH2 CH CH2 58 3 炔烃 1 分子离子峰较强 2 类似烯烃的炔丙基分裂 炔的a 断裂产生m z39 3 端位炔易脱去H 形成很强的M 1峰 59 60 4 芳烃烷基取代苯 1 分子离子峰强 2 简单的断裂形成苄基离子C7H7 m z91的峰一般很强 3 当相对苯环存在 氢时 易发生重排 m z92的峰有相当强度 4 苯环碎片离子依次失去C2H2 化合物含苯环时 一般可见m z39 51 65 77等 61 C2H2 26 C2H2 26 M Z91 M Z91 M Z39 M Z65 62 39659192M Z 63 二 杂原子的质谱 1 醇和酚醇类 1 杂原子存在 形成M Z31的离子和M 1的离子 2 失水生成M 18离子 CH3 CH2 OH M Z46 CH2 OHM Z31 64 M H2O M CH3 M 1 M 45707388 65 酚类 1 失去C OM Z28 2 失去H2OM Z18 3 具有苯的特征 66 2 醛 酮 醚辛酮 4 CH3CH2CH3 C CH2CH2CH2CH3 O M Z128 43 71 57 85 M Z12885715743 67 醚类乙基异丁基醚 CH3 CH2 CH O CH2 CH3 CH3 断裂 断裂 68 3 卤素化合物 R X R X R CH2X R CH2 X 如果是长链烃类 则可能有下列途径 69 4 胺类 CH3 CH2 8 CH2 NH2 CH3 CH2 8 CH2 NH2 M Z 30 醇 醚 酮等化合物均为此分裂 70 13 2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13 2Massspectrometerandmassspectrometry 71 13 2 1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13 2 2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主要组成13 2 3与色谱 质谱有关的基础知识13 2 4气相色谱 质谱定性与定量方法13 2 5气相色谱 质谱分离操作条件优化及维修和保养 72 73 一 GC MS联用仪器hyphenatedtechnologyofGC MS 74 75 76 气相色谱 化合物分离 被分离组分的定性较为困难 但是它为化合物气相色谱和质谱分析技术建立方法 质谱 纯物质结构分析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 GC MS 可同时完成待测组分的分离和鉴定 77 13 2 2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主要组成MainaccessmblyofhyphenatedmethodsofGC MS 1 气相色谱仪 1 载气系统 2 进样系统 3 柱分离系统 4 气相色谱检测器 5 控温系统2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的进样系统和GC MS中的分子分离器3 质谱仪 1 离子源 2 质量分析器 3 质谱仪检测器4 谱图 数据再现形式5 NIST最新版数据库 78 1 气相色谱仪 1 对载气选择的要求 必须是化学惰性的 必须不干扰质谱图 必须不干扰总离子流的检测 应具有使载气气流中的样品富集的某种特性 13 2 3与色谱 质谱有关的基础知识 79 载气种类的选择应考虑三个方面 载气对柱效的影响 检测器要求及载气性质 气相色谱对载气的基本要求 a 纯净 过活性炭或分子筛净化器 除去载气中的水分 氧等有害杂质 b 稳定 用稳压阀或双气路方式 c 常用的载气 氮气氢气氦气氩气 80 分流 split 允许样品中的代表部分进入到色谱柱中 当被测物浓度较高时 不分流 splitless 类似于直接进样 样品中绝大部分进入到色谱柱中 2 进样系统 分流 不分流模式 81 假设进样量为1uL 若采用不分流方式的话 这1uL的溶剂及样品都能经气化后进入到毛细管内进行分离 若采用分流方式 就得设定一个分流比 比如分流比是50 50的话 那么在气化后只有一半的溶剂和样品进入到毛细管柱中进行分离 在实际工作中 不分流进样的应用远没有分流进样普遍 只是在分流进样不能满足分析要求时 主要是灵敏度要求 才考虑使用不分流进样 痕量污染物的检测采用不分流进样 82 衬管的作用 加速样品气化 防止未气化的杂质沾到加热器上 避免固体物质进入色谱柱 保护色谱柱 不挥发组分滞留在衬管内 但当污染物积攒到一定量时 会吸附样品造成峰拖尾 分裂或出现鬼峰 2 进样系统 玻璃衬管是气化室的一部分 进样的物质在这里加热气化 83 分离柱老化的目的 除去涂固定液时残留的溶剂 除去交联不全或聚合度低的小分子化合物 使固定液均匀铺展 对于旧柱子 除去残留物分离柱老化的方法 1 气相色谱仪 3 柱分离系统 84 分离柱老化的方法 85 老化方法 老化温度 即将柱子在比其工作过程中的最高使用温度高25 左右通载气加热几小时 为防止污染检测器 需将柱出口与检测器脱离直接引至室外 在老化过程中 填料中残存的溶剂以及固定相中可能存在的低沸点组分随载气流出 86 柱长和柱内径的选择长度可根据需要确定 增加柱长对分离度有利 但会使组分的保留时间增加 且柱阻力增加 不便操作 柱长的选用原则是在能满足分离目的的前提下 尽可能选用较短的柱 87 柱温确定 柱温控制在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超过该温度固定液易流失 和最低使用温度 低于此温度固定液以固体形式存在 范围之内 对易挥发样用低柱温 不易挥发的样品采用高柱温 一般选择的基本原则是 在使最难分离的组分有尽可能好的分离高度的前提下 尽可能采取较低温度 但以保留时间适宜及不拖尾为宜 高沸点混合物 200 400 若需在较低的柱温下分析 柱温可比沸点低100 150 在200 250 的柱温下分析 沸点 300 的样品 柱温可比平均沸点低50 至平均沸点的范围选择 88 要使气相色谱和质谱仪器联用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气压问题 色谱柱出口压通常是常压 而质谱仪在正常工作压力是高真空 故二者无法相接 必须采用一个连接器 用来除去载气 以降低气相色谱流出物的气压并富集试样 以达到质谱仪的工作要求 如果色谱仪使用填充柱 必须经过一种接口装置 分子分离器 将色谱载气去除 使样品气进入质谱仪 如果色谱仪使用毛细管柱 则可以将毛细管直接插入质谱仪离子源 因为毛细管载气流量比填充柱小很多 不会破会质谱仪真空 2 GC MS中的分子分离器和进样系统 89 2 GC MS中的分子分离器和进样系统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的进样系统由接口和气相色谱组成 接口的作用是使经气相色谱分离出的各组分依次进入质谱仪的离子源 接口一般应满足如下要求 a 不破坏离子源的高真空 也不影响色谱分离的柱效 b 使色谱分离后的组分尽可能多的进入离子源 流动相尽可能少进入离子源 c 不改变色谱分离后各组分的组成和结构 色谱仪是在常压下工作 而质谱仪是在高真空下工作 因此 必须有一个连接装置 将色谱流出的载气去掉 使压强降低 样品气进入离子源 这个连接装置叫分子分离器 90 3 质谱仪 1 离子源 2 质量分析器 3 质谱仪检测器上节13 1质谱仪详解 91 4 谱图 数据再现形式 总离子流色谱图 totalioncurrent TIC 质量色谱图又名提取离子流色谱图 extractedionchromatography 质谱图 masssepcturm MS 92 墨西哥湾S 8烷烃络合后正构烷烃 墨西哥湾石油污染表层海洋沉积物烷烃总离子流色谱图 93 质量色谱图 提取离子流色谱图 总离子流图TIC 提取m z85离子流色谱图 94 质量色谱图用途 利用质量色谱法搜寻目标化合物 以快速鉴别化合物类型 可以检查色谱峰的纯度 即利用化合物特征离子质量色谱保留时间的差异 分辨共流出的色谱峰 质量色谱图比总离子流色谱图简洁 消除了背景干扰 信噪比更好 95 烷烃 环烷烃 质量色谱图 提取离子流色谱图 96 苯基烷烃同分异构体质谱图和化合物结构图 1 C5 C5 161 161 质谱图 97 苯基烷烃同分异构体质谱图和化合物结构图 2 C6 C4 175 147 98 苯基烷烃同分异构体质谱图和化合物结构图 3 C3 C7 189 133 99 苯基烷烃同分异构体质谱图和化合物结构图 4 100 苯基烷烃同分异构体质谱图和化合物结构图 5 C10 101 5 质谱扫描技术 1 全扫描 Scan 2 选择离子 SIM 定性 定量 102 1 全扫描方式 扫描质量起点和终点的选择 取决于待测化合物的分子量和低质量的特征碎片 阈值的设置不仅影响质谱峰数多少 而且影响色谱图的基线和峰的分离 倍增器工作电压影响全质量范围离子丰度 定义最常用的一种扫描模式 扫描的质量范围覆盖被测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的质量 得到的是化合物的全谱 可以用来进行谱库检索 103 2 选择离子检测 SIM 定义 不是连续扫描某一质量范围 而是跳跃式地扫描某几个选定的质量 操作 控制质量分析器 仅仅对感兴趣的质量进行分析目的 提高灵敏度 改善峰形 改善精确度应用痕量分析 复杂基质 常规定量 104 13 2 4定性与定量 定性气相色谱技术定性分析法质谱图分析法结合其它联用技术法定量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 105 13 2 5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操作条件 维护与保养 一 操作条件 1 样品来源及其前处理方法2 确定仪器配置和初始操作条件3 分离条件优化 106 1 前处理方法 实际样品针对不同污染物柱分离处理方法极性目标物处理方法 衍生化硅烷化衍生化 1 BSTFA和BTA衍生化胺基和羟基 2 MTBSTFA常用于药物 类固醇类检测 3 MSTFA是最常用的硅烷化试剂 苹果酸 富马酸 柠檬酸等 4 单糖硅烷化时用一般用三甲基硅烷咪唑 甘露糖 半乳糖 海藻糖等 酰化衍生化 1 乙酰化 体内药物筛选 大多数的临床药物 2 三氟乙酰化 五氟丙酰化 七氟丁酰化 苯丙胺类和麻黄碱类 烷基化衍生化 农药和杀虫剂 107 样品的衍生化的目的 样品的衍生化的作用主要是把难于分析的物质转化为与其化学结构相似但易于分析的物质 便于量化和分离 其目的 提高样品检测的灵敏度 改善样品混合物的分离度 适合于进一步做结构鉴定 如质谱 红外或核磁共振等 108 2 确定仪器配置和初始操作条件 选择分析系统 进样方式 色谱柱等GC参数 载气流量 分流比 温度条件等MS参数 扫描模式 SCAN SIM离子源 EI PCI NCI检测器电压等进样口 色谱柱 检测器的温度设定 进样口温度考虑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 设定温度使样品瞬间汽化 色谱柱温度考虑样品中各组分的沸点 及希望的分析周期 宽沸程样品应使用程序升温 检测器温度防止检测器污染 一般比色谱柱温度高20 30 109 六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操作条件 维护与保养 维护保养外界条件恒定温度 非常洁净 无尘 仪器条件1 载气系统 1 载气使用气体纯度必须达到99 999 并使用专用钢瓶灌装 载气纯度不够 或剩余的载气量不够时 会造成m z28谱线丰度过大 当气瓶的压力降低到几个MPa时 应更换载气 以防止瓶底残余物对气路的污染 110 2 质谱真空泄漏的确认及检漏 1 确认泄漏 质谱真空是否出现空气泄漏 可从压力和空气 水的背景图谱进行判断 依据m z18 m z28 m z32和m z44图谱中比例是否符合空气中比例识别 2 检漏a 钢瓶及气体管线的检漏定时察看压力表 每小时 和压力降低情况 可由此查知气体主管线是否漏气 b GC部分的检查GC部分的空气泄漏通常会发生在内部的载气管接头 隔垫定位螺母 柱螺母等位置 可用适量的丙酮涂抹上述位置 每次一个位置 先后顺序依照离M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