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环境污染学案 鲁教版选修6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环境污染学案 鲁教版选修6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环境污染学案 鲁教版选修6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环境污染学案 鲁教版选修6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环境污染学案 鲁教版选修6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环境污染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环境污染的分类方法和主要类型。通过案例的剖析,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直接和间接危害,学习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了解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增强保护环境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一、环境污染及其类型1环境污染(1)概念: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从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2)成因进入环境的废弃物浓度或数量超出环境的自净能力。废弃物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与发展时,就造成了环境污染。(3)类型划分按环境要素划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按污染物的性质划分: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按污染物的形态划分:废气污染、废液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光污染等。按污染物来源划分: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其中生产污染又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交通污染。按污染分布范围大小划分:全球性污染、区域性污染和局部性污染。2环境污染物(1)定义: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入大气、水体和土壤等自然环境而引起环境污染或导致环境破坏的物质。(2)类型:生产性污染物和生活性污染物。(3)来源:工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交通活动;生活活动二、环境污染的危害1对动植物的危害:影响动植物生长发育。2对建筑物的危害:破坏建筑物。3对地球环境影响:改变地球气候环境。4对人类的危害(1)危害:引起急性中毒和慢性危害,影响人体的免疫力,引起人体遗传基因的变化。(2)途径:直接危害:污染物通过人体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直接进入人体。间接危害:通过食物链富集或环境积累。5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痛痛病、四日市哮喘事件、米糠油事件。三、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我国环境污染的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而不断加剧。20世纪50年代初期20世纪50年代后期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环境污染问题并不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开始突现,但污染范围仍主要局限在城市地区,危害程度也有限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加剧典型案例水污染(1)类型:江河水和湖泊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海洋污染等。(2)影响:水污染导致水质型缺水。一、判断题1环境污染的类型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划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2环境污染物包括生产性污染物和生活性污染物。()3环境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但不会引起人体遗传基因变化。()4环境污染物来源于工业、农业、交通、生活等人类活动过程中。()5水污染会导致水质型缺水。()答案:1.2.3.4.5.二、选择题6下列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a环境的自净能力就是环境对人类破坏活动的抵御能力,人类的破坏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就越强b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因此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现象c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人类向环境中过量排放污染物及有害物质时,环境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而出现环境污染现象d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当其对废弃物的容纳和消除能力小于排放量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解析:选d。环境具有自净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当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便会产生环境污染现象。7近年来大气污染现象在大城市相继发生,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污染发生的原因是()a附近有火山爆发,喷出大量含二氧化硫的气体b一段时间内的大气降水量大大超出同期平均水平c城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d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大量排放,加上阳光的作用解析:选d。大城市发生严重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交通发达,人口集中,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排放的尾气多,污染物丰富;同时强烈的光照可加剧大气污染。一年一度的江苏环境公报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前夕公布:重点湖库未出现大面积“水华”和水体大面积黑臭。太湖湖体21个测点中无i类水质,劣v类占66.6%,水体为重度污染,全湖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据此回答89题。8湖泊比河流更易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a湖泊水比较浅b湖泊水的更新周期长c湖泊的面积小d湖泊水的盐度高9水体富营养化对太湖造成的影响主要是()a早期使湖水中水生植物大量减少b使鱼类因中毒而大量死亡c可能使太湖泥沙淤积,湖床抬高d使太湖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恶化解析:第8题,湖泊水更新周期为17年,而河流水的更新周期只需16天。第9题,水体富营养化的早期主要表现为藻类迅速繁殖;由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藻类虽然本身有毒,但毒性较小,不会造成鱼类因中毒而大量死亡;虽然湖面上藻类的大量聚集使得湖水的流动性变差,更有利于泥沙的沉积,但太湖泥沙淤积的主要原因不是由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答案:8.b9.d环境污染及其类型【合作探究】读教材p52图312“大气污染”和图313“城市光污染”,探究下列问题。(1)什么是大气污染、城市光污染?(2)大气污染、城市光污染分别是按什么标准划分出来的?(3)图中反映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哪里?另外还有哪些污染源?提示:(1)大气污染是指由于自然或者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的现象。城市光污染是指城市夜间室外照明产生的溢散光、反射光和眩光等干扰光对人、物和环境造成的干扰或负面影响的现象。(2)大气污染是按环境要素划分的,城市光污染是按污染物的形态划分的。(3)工业废气的排放。生活烟尘、机动车尾气等。【核心归纳】1环境污染类型2环境污染的形成【跟踪训练】环境污染依不同标准分为不同类型,据此完成12题。1以下污染类型不属于“按污染物的来源”划分的是()a工业污染b农业污染c生活污染 d大气污染2按污染的分布范围划分,酸雨属于()a全球性污染 b区域性污染c局部性污染 d大气污染解析:第1题,大气污染是按环境要素划分的。第2题,按污染的分布范围划分,酸雨属于全球性污染。答案:1.d2.a环境污染的危害【合作探究】读教材p54图315“土壤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探究下列问题。(1)土壤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什么?(2)污染物是怎样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3)污染物在土壤、农作物、水生生物、人体中浓度有何变化?(4)该图所示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属于何种危害?提示:(1)滥施农药、化肥,污水灌溉,固体废物,大气污染物。(2)在自然界中,大多数污染物的浓度微小。然而,有些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成千倍、成万倍地在生物体中富集;另一些污染物则通过不断积累来危害环境,短时间内往往不一定看得出影响,但经长期积累后,对人类的危害便表现出来。(3)依次增大。(4)间接危害。【核心归纳】1环境污染的危害2主要环境污染类型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概念原因危害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和持续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舒适和健康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进入大气,改变了大气成分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对各种材料的危害,对大气的影响,如改变大气的成分、性质和气候等水污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水污染物主要来源: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性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的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其污染物质的来源主要有工业和城市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大气沉降物等造成有害物质在植物体内积累,进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物质污染水体的过程和危害(以日本水俣病为例)【跟踪训练】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a支流的主要污水来源,并分析这些污水排入河流可能产生的危害。(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解析:(1)a支流沿岸有居民点和化工厂,所以a支流的主要污水来源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这些污水排入河流造成水质下降,破坏河流生态系统。(2)b流域上游是林地和果园,下游是耕地,这种整体布局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水污染;调节小气候。答案:(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河流水质下降;破坏河流生态系统。(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水污染;调节小气候。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水华是蓝藻大量死亡腐败后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蓝藻一年中在水中随季节上下移动、漂浮。太湖蓝藻每年一般5月底6月初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随着太湖、巢湖和滇池相继暴发大规模的蓝藻,危及周边群众的饮水安全,湖泊生态危机再次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材料二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大小工厂遍布太湖周围地区。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千米1 000 人左右。城镇化的发展,使农业用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但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1)按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太湖蓝藻大暴发事件属于_。(2)试分析太湖每年出现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3)有专家对太湖污水处理提出如下治理方案:把环太湖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预处理后,穿越南通,送到黄海边生长着芦苇等植被的滩涂,最后排入大海。请你评价该方案的优缺点。(4)简述我国治理湖泊污染的具体对策。提示:(1)水污染(或环境污染)(2)自然原因:太湖初夏季节水温高;水位低,水体流动性差。人为原因: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与生活污水大量排放,湖水中氮、磷含量较高,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影响:太湖蓝藻会使其水体生态系统恶化,水生物种减少,群落日益简单,并影响周边人们生活用水的质量。(3)优点:污水经过芦苇等植被的生物净化,解决了太湖地区污水的处理与排放问题。缺点:运输线路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且要协调各方力量。(4)治理城市点源污染,实行“清污分流、集中治理、防治结合、达标排放”;对污染水环境的企业坚决进行“关、停、并、转”;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控制生活污水中磷的排放;疏挖底泥,保护和合理开发湖滨带;适当调水解决城市供水和补充湖泊水量等。【核心归纳】主要水体污染现象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海洋石油污染含义含有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排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生物链逐渐积累,造成人畜伤亡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污染来源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表现陆地水体富营养化称为“水花(水华)”,又称“藻花”。海洋水体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危害藻类大量繁殖;水体中植物死亡;鱼类死亡;湖泊演变为沼泽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畜身体健康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阻碍海藻光合作用赤潮的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1)发生的原因气候条件:春夏温暖季节,水温较高,海流缓慢,易发生赤潮。生物因素:赤潮生物甲藻、硅藻大量繁殖。化学因素:海水中的营养盐(主要是氮和磷)以及一些微量元素、有机物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这些化学因素是赤潮生物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因素:由于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农业生产施用化肥,灌溉、冲刷出来的废水中含有氮和磷,通常工业废水中都含有有机物、营养盐。这些废水未经处理,源源不断流入江河,最后汇入大海,便使海洋中氮和磷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起来,所以环境污染造成的海洋水体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2)危害大量赤潮生物集聚于鱼类的鳃部,使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鱼类吞食大量有毒藻类。赤潮发生后,除海水变色外,海水的ph值也会升高,粘稠度增加,非赤潮藻类的浮游生物会死亡、衰减;赤潮藻也因爆发性增殖、过度聚集而大量死亡。(3)预防措施建立完善的赤潮监控体系,及时发现赤潮,采取防范措施。控制污染,减缓或扭转海域富营养化。(4)治理赤潮的措施喷洒化学药品直接杀死赤潮生物;或喷洒絮凝剂,使赤潮生物粘在一起,沉降到海底。机械方法:可通过机械设备把含赤潮生物的海水吸到船上进行过滤,使赤潮生物分离出来。用围栏把赤潮区域隔起来,避免扩散,污染其他海域。【跟踪训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央视新闻2016年4月17日报道,江苏常州市某学校,641名学生因水污染而染病,该校也被视为“毒地”。由于污染严重,事件轰动全国,被严肃问责人员达10人。经环保部调查发现,该校建立在化工区,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学校北边的几家化工厂,学校里的地下水、土壤等都能检测出氯苯、四氯化碳、多环芳烃、铅、镉等金属污染物,部分污染物的浓度超标达数万倍。(1)分析该校水污染严重的人为原因。(2)请根据该化工区的水污染现状,提出水污染防治的合理措施。答案:(1)该校附近化工企业众多,工业较集中;企业环保意识薄弱,任意排污;相关环保部门对污染产业的排污监管和处罚不严格。(2)启动工业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启动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开展化工企业关停整改工作,对未办理环评、未验收的化工企业实施强制关停。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没有掌握以下内容?重点必背1.什么是环境污染?2.环境污染是怎样形成的?3.环境污染的类型是怎样划分的?4.什么是环境污染物?5.环境污染物的类型有哪些?6.环境污染物的来源。7.环境污染的危害有哪些?8.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微点拨环境自净能力:环境各要素如大气、水、土壤等,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后,在自然条件下,污染物质可以经过物理的,如沉淀、过滤、稀释;化学的,如氧化;生物的,如微生物分解等作用,使这些环境要素恢复到原来的洁净状态。这是环境本身具有的净化能力。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污染的产生与人类活动无关b环境的自净能力是环境的自然功能之一,当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便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c环境污染的产生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d由于环境有自净能力,所以不会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解析:选b。环境具有自净能力,这是环境的自然功能之一,但具有一定的限度。 当人类对环境施加的影响超过一定的限度、超出了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环境不能及时地容纳和清除时,环境系统就不能正常发挥原有的功能,而且会大大衰退,出现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的。2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实质是()a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b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c人类向环境过度索取资源d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解析:选b。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实质是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3下列叙述中,正确反映我国环境现状的是()a环境污染只在城市b全国绝大多数的城市噪声超标c全国特大城市的大气环境全部不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d环境污染物都来自城市解析:选b。环境污染由城市向乡村蔓延,有些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较高。阅读材料,回答46题。材料一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城市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北京92tsp贵阳69tsp注:总悬浮颗粒物为tsp。材料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每年2 000万吨煤的燃烧,200多万辆机动车的排气,5 000多个建筑工地的扬尘,大大加剧了北京的大气污染。贵阳曾经被联合国有关组织列为世界十大酸雨污染城市之一,是贵州省酸雨污染区的中心,也是全国酸雨最严重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贵阳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超过国家级标准两倍多,酸雨出现频率占全年降水的21%。4北京和贵阳的首要污染物分别是()a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b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c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d二氧化硫二氧化硫5北京与贵阳主要大气污染物的不同,主要体现在()a北京大气污染物中汽车尾气含量小于贵阳b北京大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含量大于贵阳c贵阳大气污染物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最低d贵阳大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含量大于北京6贵阳酸雨危害严重,除因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大量使用高硫煤外,可能还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贵阳地处山间盆地,风小、湿度大,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贵阳大风天气多,比较干燥南方多为酸性土壤,加剧了酸雨危害南方降水量大,大气中含有碱性沙尘abc d解析:第4题,由材料一可知,北京和贵阳的首要污染物均为tsp。第5题,由材料二可知,贵阳为我国酸雨最严重的城市,故可推知贵阳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大于北京。第6题,贵阳酸雨危害严重既与其地形条件有关,又与其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关。答案:4.a5.d6.b我国每年生产垃圾的增长率约为10%,生活垃圾增长率约为9%。由于垃圾增长速度太快,使垃圾的处理率不断下降。每年因堆放垃圾而最终被废弃的土地超过6 600公顷。这200多亿吨垃圾,大多堆放在城市周围,使许多城市出现垃圾围城的现象。除了包围城市的垃圾山,还有垃圾河。据测算,全国垃圾总量的13%20%直接倾倒进江河。据此回答78题。我国垃圾总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各种生活、生产用品的生产采用不易降解的原材料b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商品消费量大增c垃圾处理技术落后,跟不上时代的需求d我国大量接纳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洋垃圾”大量堆砌的垃圾引起诸多污染问题,不包括()a大气污染b水污染c噪声污染 d土壤污染解析:第7题,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消费量大增,废弃物处理方式不合理,造成垃圾总量迅速增长。第8题,垃圾堆积会造成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与噪声污染无关。答案:7.b8.c某大城市每天排放污水5.1106 t,其中约4.0106 t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流经该市的河流中,造成河流终年黑臭。据此回答910题。9该市排入江河的污水来源是()a工业和生活废水及地面污水流b上游来水c海水倒灌d以上各项均是10该市的河水黑臭,不能为生产和生活利用,你认为最迫切、最经济、最有效的近期解决办法是()a大力抽取地下水b海水淡化c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厂,关闭所有化工厂d将自来水厂的取水口移至城市河流上游未受污染河段解析:第9题,大城市工业发达,人口稠密,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大。第10题,a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会造成新的环境问题;b、c项不符合“最迫切、最经济”,且关闭所有化工厂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答案:9.a10.d二、综合题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年,江苏省通过完善立法、加强执法等手段,打击偷排等违法行为。太湖沿湖各地已关闭了大批污染企业。另外无锡市还将太湖流域划分为一、二、三级保护区进行分类管理。材料二环境专家认为,尽管近几年太湖治理成效明显,但在湖体藻类生存环境条件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一旦外部诱因具备,太湖仍可能出现较大面积的蓝藻聚集。要保证太湖水质的彻底好转和长治久“清”,仅靠关、停、并是不够的,还必须抓住并利用好当前东部产业升级和中西部迎接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从根本上优化流域产业结构。(1)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但它的实际面积远没有这么大。其面积变小的主要原因是泥沙淤积和_。(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从根本上优化流域产业结构”的理解。解析:(1)太湖面积的缩小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的。除了流域内人们破坏植被导致泥沙淤积湖底外,还包括围湖造田等因素。(2)优化产业结构应从优化的背景、优化的方向等方面分析。答案:(1)围湖造田(2)造成太湖湖水变差的直接原因是大量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根本原因是太湖流域发展初期建立的大量污染重、能耗高的企业。解决太湖水质变差的问题,必须从污染源头入手,优化流域产业结构;今后应大力发展能耗低、污染小或无水污染的高科技产业和绿色产业。12下图示意某特大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