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目录 替格瑞洛在抗血小板管理中的价值日益凸显 但中国使用经验有限 需要对其使用进行规范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核心内容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展望 EPICORAsia ACS患者出院后1年血栓事件和死亡风险高 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 EPICORAsia研究 大型观察性研究 入选包括中国 韩国 印度在内的亚太区8个国家219个中心共12922例ACS患者 其中中国患者8214例 评估不同治疗模式在实际临床实践中对亚太地区患者预后的影响 Huoyong etal Presentedatthe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Congress 2014 Barcelona Spain EPICOR Asia ACS患者院内和出院后抗栓治疗充分 患者比例 住院期间使用单药或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比例 患者比例 出院时使用单药或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比例 EPICORAsia研究 大型观察性研究 入选包括中国 韩国 印度在内的亚太区8个国家219个中心共12922例ACS患者 其中中国患者8214例 评估不同治疗模式在实际临床实践中对亚太地区患者预后的影响 Huoyong etal PresentedatGWICC2013 PCI治疗日益规范 抗栓等药物治疗充分 为何ACS血栓事件和死亡风险居高不下 多项研究提示 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率高 PRU P2Y12反应单位 PRI 血小板反应指数 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 SA 稳定性心绞痛 HPR 血小板高反应性 VASP 血管舒张剂刺激磷蛋白法 氯吡格雷治疗至少6个月者 AradiD etal AmHeartJ2010 160 543 551 StoneGW etal Lancet2013 382 614 623PriceMJ etal EurHeartJ2008 29 992 1000 MarcucciR etal Circulation 2009 119 237 242 林少沂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 40 8 662 666ParkDW etal AmHeartJ2013 165 34 42 e1 LiY etal JThrombThrombolysis 2012 34 499 505 血小板高反应性导致ACS患者不良预后风险增加 LRPR 低残余血小板反应活性 HRPR 高残余血小板反应活性 PCI术后2年复合缺血事件风险 PCI术后2年支架血栓风险 ParodiG etal JAMA 2011 306 11 1215 1223 前瞻性 观察性 转诊中心队列研究 共纳入1789例行PCI的ACS患者 术后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联用至少6个月 随访2年 LRPR定义为血小板聚集率 70 主要终点事件 心源性死亡 心梗 任何紧急冠脉血运重建和卒中的复合缺血事件终点 PLATO 头对头评估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疗效 180 mg负荷剂量 替格瑞洛 n 9 333 计划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随机分组 但他们可能并未接受PCI 300 mg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被允许用于之前未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 额外300mg需基于研究者的决定 PLATO研究较既往在ACS患者中进行的研究拓宽了主要出血的定义 包括了更多患者 主要安全性终点是首次发生的任何主要出血事件 90mgbid 阿司匹林维持剂量 300 mg负荷剂量 75mgqd 阿司匹林维持剂量 氯吡格雷 n 9 291 主要终点 心血管死亡 心梗 排除无症状性心梗 和卒中的复合终点 主要安全性终点 首次发生的任何主要出血事件 N 18 624ACS患者 UA NSTEMI 或STEMI 24h 第1月 第3月 第6月 第9月 第12月 随访2 随访3 随访4 随访5 随访6 随机 所有患者在症状发作24小时内住院 在随机时患者可以接受氯吡格雷治疗 WallentinL etal NEnglJMed 2009 361 1045 1057 PLATO 与氯吡格雷相比 替格瑞洛显著降低主要终点事件和心血管死亡 ARR 绝对风险降低 RRR 相对风险降低 NNT 预防1例事件需治疗的患者数 WallentinL etal NEnglJMed 2009 361 1045 1057 心血管死亡 主要终点事件 PLATO 替格瑞洛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同时没有增加主要出血风险 WallentinL etal NEnglJMed 2009 361 1045 1057 PLATO定义的主要出血 包括主要致命 危及生命的出血 致命性或颅内出血 伴有心包填塞的心包内出血 由于出血所导致的低血容量休克或严重低血压需要升压药或手术 临床显著或明显出血导致的血红蛋白下降 大于50g L 因出血而输血4个单位或以上 全血或浓集红细胞 PRBC 等 其他主要出血 显著的功能丧失 如眼内出血伴永久性失明 临床显著或明显出血有关的红细胞蛋白下降 30 50g L 因出血而输血2 3个单位 全血或PRBC 等 替格瑞洛获得2014欧美指南的一致优先推荐 WindeckerS etal EurHeartJ 2014 35 37 2541 619AmsterdamEA etal Circulation 2014 130 e344 e426 ESC EACTS 欧洲心脏病学会 欧洲心胸外科协会 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 STEMI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ACC AHA 美国心脏病学会 美国心脏协会 NSTE ACS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 2015ESCNSTE ACS指南再次推荐 P2Y12受体抑制剂优选替格瑞洛 替格瑞洛禁忌证 既往有颅内出血或进行性出血 普拉格雷禁忌证 既往有颅内出血或进行性出血 缺血性卒中或TIA 一般不建议年龄 75岁或体重 60kg的患者使用 RoffiM etal EuropeanHeartJournal doi 10 1093 eurheartj ehv320 国内多项指南同样对替格瑞洛进行了推荐 2012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1 接受PCI治疗 尤其是置入药物洗脱支架 的NSTE ACS患者 术后给予 氯吡格雷75mg d 普拉格雷10mg d或替格瑞洛90mg 2次 d 并维持治疗至少12个月 2012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 未服用过氯吡格雷者可给予600mg负荷剂量 其后75mg d继续维持替格瑞洛口服负荷剂量180mg 维持剂量90mg 2次 d普拉格雷口服负荷剂量60mg 维持剂量10mg d 201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3 STEMI直接PCI 特别是置入DES患者 应给予 负荷剂量替格瑞洛180mg 以后90mg d 每日2次 至少12个月氯吡格雷600mg负荷量 以后75mg 次 每日1次 至少12个月挽救性PCI或延迟PCI时 P2Y12抑制剂的应用与直接PCI相同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2 40 5 353 367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2 40 4 271 277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 43 5 380 393 虽然替格瑞洛被国内外多项指南推荐 但目前中国临床使用经验相对不足 目录 替格瑞洛在抗血小板管理中的价值日益凸显 但中国使用经验有限 需要对其使用进行规范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核心内容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展望 共识核心内容 替格瑞洛作用机制替格瑞洛临床应用建议替格瑞洛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替格瑞洛临床用药相关问题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药理特性比较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替格瑞洛 非前体药物 不经肝酶代谢 直接起效 SchomigA NEJM361 11 1108 11 氯吡格雷 经过酯化作用和2步氧化作用成为活性代谢产物普拉格雷 经过1步氧化作用成为活性代谢产物 受基因多态性影响 替格瑞洛 无需激活 本身为活性药物 且代谢产物亦具有活性 不受基因多态性影响 结合 水化作用 中国ACS患者后羿研究 与氯吡格雷相比 替格瑞洛快速 强效 一致抑制血小板聚集 后羿研究 随机 开放标签 多中心研究 将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 180mg负荷剂量 90mgBID 和氯吡格雷 600mg负荷剂量 75mgQD 组 同时均接受阿司匹林 300mg负荷剂量 100mgQD 治疗 随访6周 主要终点事件 首剂量后2小时IPA 次要终点事件 首次负荷剂量后0 5 8 24小时和6周血小板聚集抑制 IPA IPA临床意义尚未确定 24hP2Y12反应单位 240的患者比例 替格瑞洛组100 氯吡格雷组仅75 9 ChenYD etal IntJCardiol 2015 doi 10 1016 j ijcard 2015 06 030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替格瑞洛组IPA为氯吡格雷的4 9倍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 与噻吩吡啶类药物氯吡格雷相比 替格瑞洛具有更快 更强及更一致的抑制血小板效果 对于急诊PCI具有重要意义 与氯吡格雷相比 替格瑞洛血小板抑制快速达峰 并能长时间维持 研究纳入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1200例行PCI的患者 分为氯吡格雷组600例和替格瑞洛组600例 观察口服负荷剂量药物后2 24 48h血小板聚集抑制情况 血小板抑制率 P 0 09 P 0 05 P 0 05 P 0 05 58 2 5 2 58 1 5 3 62 1 5 5 75 2 20 5 75 4 19 5 63 4 8 5 78 4 18 6 64 3 7 4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经ADP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比较 李志华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 8 23 45 49 替格瑞洛具有抑制P2Y12受体和腺苷摄取的双重作用机制 1 vanGiezenJJJ etal JThrombHaemost2009 7 1556 1565 2 WallentinL EurHeartJ2009 30 1964 1977 3 NylanderS etal JThrombHaemost2013 11 1867 1876 4 ArmstrongD etal JCardiovascPharmacolTher Inpress 5 vanGiezenJJJ etal JCardiovascPharmacolTher2012 17 164 172 6 WangK etal ThrombHaemost 2010 104 609 617 7 WittfeldtA etal JAmCollCardiol2013 61 723 727 8 AlexopoulosD etal CircCardiovascInterv2013 19 5121 5126 9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ENT 平衡型核苷转运载体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9 替格瑞洛通过抑制红细胞膜上平衡型核苷转运体 1对腺苷的摄取 增加血浆腺苷浓度 导致额外的血小板抑制 并增加冠脉血流速度 改善外周动脉功能 减少心肌梗死 MI 面积 抑制动脉内膜增生 替格瑞洛与P2Y12受体可逆性结合 降低出血风险1 2 ADP 二磷酸腺苷 1 HustedS vanGiezenJJJ CardiovascTher2009 27 259 274 2 GurbelPA etal Circulation 2009 120 2577 2585 3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3 替格瑞洛与血小板P2Y12受体为可逆性结合 起效快 失效也快 可能有利于减少出血风险以及出血的处理 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替格瑞洛作用机制替格瑞洛临床应用建议STEMINSTE ACS拟行CABG的ACSACS特殊人群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替格瑞洛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替格瑞洛临床用药相关问题 1 STEMI患者 尽早服用 长期维持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替格瑞洛应尽早使用 推荐在首次医疗接触时给予负荷剂量180mg 然后维持剂量90mg 2次 d替格瑞洛应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至少12个月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ATLANTIC研究 替格瑞洛尽早使用显著降低确定的支架血栓 风险 24h 0 vs0 8 P 0 008 30天 0 2 vs1 2 P 0 02 MontalescotG etal NEnglJMed 2014 371 11 1016 1027 Supplementto MontalescotG etal NEnglJMed 2014 371 11 1016 1027CutlipDE etal Circulation2007 115 2344 2351 发生确定的支架血栓的患者百分比 值得注意的是 院前组24h内确定的支架血栓发生率0 OR 比值比 按照美国学术研究联盟 ARC 标准 确定的支架血栓包括造影证实的以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支架血栓3国际 多中心 随机 双盲研究 入选1862例STEMI患者 分别于院前 救护车上 和院内 导管室内 给予替格瑞洛治疗 主要疗效终点 PCI术前ST段回落未达70 的患者比例和开始血管造影时梗塞动脉未达TIMI血流3级的患者比例的复合终点 主要安全终点 治疗48h内及30天治疗期间非CABG相关主要出血 危及生命的出血或次要出血 使用PLATO定义的出血 时间 天 OR 0 19 0 04 0 86 P 0 0281 服药至手术中位时间院前组63分钟 院内组28分钟 院前vs院内仅相差31分钟2 院内替格瑞洛 院前替格瑞洛 2 NSTE ACS患者 根据再灌注策略进行治疗 对于缺血风险中 高危及计划行早期侵入性诊治的患者 应尽快给予替格瑞洛 负荷剂量180mg 维持剂量90mg 2次 d 对于行早期保守治疗的患者 推荐应用替格瑞洛 负荷剂量180mg 维持剂量90mg 2次 d 替格瑞洛应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至少12个月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3 拟行CABG的ACS患者 根据缺血和出血风险 选择适当的治疗时机 ACS患者择期行CABG 术前停用替格瑞洛5天如患者存在缺血高危因素 如左主干或近端多支病变 可不停用替格瑞洛出血和缺血风险均较高时 可于术前5天停用替格瑞洛 用静脉血小板糖蛋白IIb IIIa受体拮抗剂过渡治疗术后认为安全时应尽快恢复替格瑞洛使用CABG术后优先推荐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4 ACS特殊人群 根据人群特点选择治疗剂量和维持时间 对于血栓事件风险相对较高的ACS患者 如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及复杂冠脉病变等 抗血小板治疗首选替格瑞洛 负荷剂量180mg 维持剂量90mg2次 d 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至少12个月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替格瑞洛无需根据肾功能调整使用剂量 鉴于替格瑞洛在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中使用经验较少 使用时需谨慎 对于 75岁高龄患者 鉴于其出血风险较高 使用替格瑞洛时需评估出血风险 对于已知CYP2C19中间 慢代谢型的患者 或血小板功能检测提示有残留高反应者 如无出血高危因素 在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应优先选择替格瑞洛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4 1ACS特殊人群之糖尿病患者 血小板反应性高 抗血小板治疗存在挑战 糖尿病是冠心病患者短期及长期再发缺血性事件的强独立预测因子 ACS患者合并糖尿病时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1 8倍 MI风险增高1 4倍 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常存在多个信号通路的异常调节 包括受体和细胞内下游信号的异常 从而导致血小板反应性增高 尽管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改善了ACS患者的预后 但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在随访期间仍有较高的不良事件风险 即使增加氯吡格雷剂量后 事件风险仍然较高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PLATO研究 国际多中心 双盲 双模拟 随机对照研究 入组18624例ACS患者 在阿司匹林基础上 随机给予替格瑞洛180mg负荷剂量 90mgbid维持剂量 或氯吡格雷300 600mg负荷剂量 75mgqd维持剂量 随访1年 主要疗效终点 心血管死亡 心梗 排除无症状心梗 和卒中的复合终点 主要安全性终点 PLATO定义的总体主要出血 PLATO DM亚组 与氯吡格雷相比 替格瑞洛降低ACS DM患者主要事件风险 JamesS etal EurHeartJ2010 31 3006 3016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ARR 绝对风险降低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 替格瑞洛降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不受糖尿病状态 有糖尿病与无糖尿病比较 P 0 49 及血糖水平 血糖 6 8mmol L比血糖 6 8mmol L P 0 52 的影响 在糖化血红蛋白 6 的患者中 替格瑞洛可使主要终点事件绝对风险显著减少1 8 全因死亡绝对风险显著减少1 8 与总体人群结果一致 且不增加主要出血风险 CKD是ACS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预测因子 心血管疾病是CK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CKD会影响患者血小板聚集能力和凝血功能 同时肾脏排泄能力减低又会影响抗血小板药物的代谢 因此 ACS合并CKD的患者缺血风险和出血风险均显著增高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4 2ACS特殊人群之CKD患者 抗血小板治疗需要兼顾缺血和出血风险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PLATO CKD亚组 替格瑞洛能显著降低ACS合并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 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主要终点时间 17 3 比22 0 P 0 05 和全因死亡风险 10 0 vs 14 0 P 0 05 更低 同时不增加主要出血风险 15 1 比14 3 P 0 05 提示ACS患者在合并CKD的情况下 使用替格瑞洛并未影响其获益和增加出血风险 0 05 HR 0 77 95 CI 0 65 0 90 5 8 4 5 心血管死亡 心梗 卒中 1 JamesStefan etal Circulation 2010 122 1056 10672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PLATO研究 国际多中心 双盲 双模拟 随机对照研究 入组18624例ACS患者 在阿司匹林基础上 随机给予替格瑞洛180mg负荷剂量 90mgbid维持剂量 或氯吡格雷300 600mg负荷剂量 75mgqd维持剂量 随访1年 主要疗效终点 心血管死亡 心梗 排除无症状心梗 和卒中的复合终点 主要安全性终点 PLATO定义的总体主要出血 4 7 ARR 1 3 ARR 替格瑞洛极少依赖肾脏代谢和排泄 肾功能不影响其疗效 FDABrilintaPRESCRIBINGINFORMATION 2013 替格瑞洛片中国说明书2012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替格瑞洛美国说明书1 替格瑞洛中国说明书2 肾损害患者无需进行剂量调整肾损害对替格瑞洛的药代动力学影响较轻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3 替格瑞洛通过肾脏代谢和排泄的比例极低 替格瑞洛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在尿液中的回收率均小于给药剂量的1 因此受肾功能影响较小 严重肾功能不全 CrCl 30ml min 患者与正常肾功能患者相比 替格瑞洛的药效学 药动学及安全性数据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在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替格瑞洛无需调整剂量 CrCI 肌酐清除率 4 3ACS特殊人群之复杂冠脉病变患者 解剖学中高危人群 替格瑞洛治疗获益大 1 KotsiaA etal AmHeartJ2014 168 1 68 75 2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 复杂冠脉病变属于解剖学因素中的高危冠脉病变以及部分中危冠脉病变 包括弥漫性 长度 20mm 病变 近端节段极度弯曲或极度成角 90 病变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静脉桥血管病变 开口部病变 血栓性病变以及严重钙化病变等 ACS患者不论是否存在复杂冠脉病变 均能从替格瑞洛治疗中获益 但复杂病变患者绝对获益更大 复杂冠脉病变患者中 替格瑞洛绝对心血管获益显著 4 4ACS特殊人群之高龄患者 风险高 抗血小板治疗需要权衡风险 获益 目前关于高龄人群的定义并不一致 多指年龄 75岁的患者 高龄ACS患者临床情况复杂 常表现不典型 合并疾病多 死亡风险高 抗栓治疗和血运重建治疗并发症发生率高 风险 获益比存在争议 高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决策不仅需要考虑生理年龄 还应体现个体化原则 PLATO研究入选 75岁的老年患者2878例 75岁的15744例 发现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在主要终点事件 MI 心血管死亡 明确支架血栓 全因死亡等方面的临床获益在两个年龄之组间无显著差异 并且两组均未增加总体主要出血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4 5ACS特殊人群之氯吡格雷低反应性患者 冠心病缺血事件的重要预测因素 亚裔患者中比例高 研究发现 部分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后其血小板聚集未被有效抑制 该现象称为 氯吡格雷低反应性 是冠心病缺血事件的重要预测因素 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 目前认为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等因素相关 依据CYP2C19的不同基因型表现 可分为超快代谢型 快速代谢型 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 临床中约18 45 的人群为氯吡格雷中间代谢型 2 15 的患者为氯吡格雷慢代谢型 这两型均与氯吡格雷低反应性显著相关 而在亚洲 中间代谢型 约50 慢代谢型 约13 23 的患者比例远远高于欧美国家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中国人群 与氯吡格雷相比 替格瑞洛显著抑制血小板高反应性患者血小板聚集 服用氯吡格雷维持剂量患者中47 06 存在血小板高反应性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 对于已知CYP2C19中间 慢代谢型的患者 或血小板功能检测提示有残留高反应者 如无出血高危因素 在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应优先选择替格瑞洛 1 PanLi LipingMa etal ScientificReports 2015 DOi 10 1038 srep137892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前瞻性 随机 单中心 单盲研究 纳入48例STEMI NSTEMI或冠脉支架再梗的血小板高反应性患者 24例给予替格瑞洛 24例给予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 观察服药24h后血小板P2Y12反应单位 血小板聚集抑制的临床意义尚未确定 5 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 根据手术的紧急程度 出血和缺血风险制定给药方案 抗血小板方案的调整应充分权衡外科手术的紧急程度和患者出血 血栓的风险 需多学科医生会诊选择优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支架植入术后4 6周行紧急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 建议继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除非出血的相对风险超过预防支架血栓的获益 择期手术尽量推迟至裸金属支架植入后4周 最好3个月 药物洗脱支架 DES 植入后12个月 新一代DES术后6个月 对于心脏事件危险较低的患者 术前5 7天停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 术后保证止血充分后重新用药 对于心脏事件危险较高的患者 建议不停用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停用5天 其中出血风险低危者 建议不停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替格瑞洛作用机制替格瑞洛临床应用建议替格瑞洛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出血呼吸困难心动过缓痛风替格瑞洛临床用药相关问题 出血处理策略 轻微出血无需停药 严重出血控制后尽快恢复使用 评估出血风险 综合考虑既往出血病史 合并出血高危疾病 现有检查结果与出血风险评分 出血高危患者 如近期创伤 手术 凝血功能障碍 活动性或近期胃肠道出血 有活动性病理性出血 颅内出血病史或中 重度肝损害的患者禁用替格瑞洛 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 75岁高龄 联用华法林 类固醇 非甾体类抗炎药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应合用质子泵抑制剂 对于近期接受过冠脉造影 PCI CABG或其他手术操作且服用替格瑞洛的患者 一旦出现低血压 即使未发现出血迹象 仍应怀疑出血可能 替格瑞洛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出血 根据出血部位及严重程度进行处理 轻微出血应尽可能采用局部压迫或药物止血 除非出血风险大于缺血风险 不建议停用替格瑞洛 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出血 应停用P2Y12受体拮抗剂 在积极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 使用止血药物或输注血小板 出血控制后 当临床判断安全时 应尽快恢复替格瑞洛的使用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呼吸困难处理策略 确诊后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选择是否停药 有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的患者慎用替格瑞洛 替格瑞洛治疗过程中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 应首先评估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 是否加重 排除原患疾病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 如果呼吸困难加重或患者无法耐受 排除其他原因后考虑停止替格瑞洛治疗 如果呼吸困难较轻且患者能耐受 继续替格瑞洛治疗 并对其进行密切观察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PLATO 呼吸困难亚组 替格瑞洛呼吸困难多为轻中度 多在早期发作 停药后多数可缓解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 替格瑞洛相关的呼吸困难常在用药后早期出现 多数患者可以耐受或在3d内自发改善 鉴于停药或换药会使ACS高危患者的临床获益减少 风险增加 故需谨慎 在排除其他原因后 如呼吸困难持续3d仍不缓解 可考虑换用氯吡格雷 1 StoreyRF etal AmJCardiol2011 108 1542 15462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PLATO呼吸困难亚组 数据来自PLATO研究 共纳入18421例ACS患者 其中9235例接受替格瑞洛 9186例接受氯吡格雷 主要终点事件 心梗卒中和心源性死亡复合终点 心动过缓 替格瑞洛引发的心室长间歇无需特殊处理 可自行缓解 在心动过缓事件风险较高的患者中 如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动过缓相关晕厥但未装起搏器 替格瑞洛临床经验有限 使用时需谨慎 尚无证据显示替格瑞洛不能与引起心动过缓的药物联用 替格瑞洛引发的心室长间歇常可自行缓解 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但应密切关注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痛风 替格瑞洛影响血清尿酸水平 尿酸水平高者慎用 对于有既往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需慎用替格瑞洛 不建议尿酸性肾病患者使用替格瑞洛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替格瑞洛作用机制替格瑞洛临床应用建议替格瑞洛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替格瑞洛临床用药相关问题换药方法漏服对策与其他抗栓药物的联用 推荐氯吡格雷换为替格瑞洛 起始负荷剂量 已接受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的ACS患者 需要换用替格瑞洛时 可给予起始负荷剂量180mg 维持剂量90mg2次 d 不增加出血风险 除非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出血 不建议将替格瑞洛换为氯吡格雷 如需换用 无出血时建议给予300mg 600mg负荷剂量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RESPOND研究 氯吡格雷换为替格瑞洛能更强效抑制血小板聚集 2015ESCNSTE ACS指南2 替格瑞洛中国说明书2012RoffiM etal EuropeanHeartJournal doi 10 1093 eurheartj ehv320 换药后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变化情况 RESPOND研究经透光率集合度法 LTA 将受试者分为应答者 血小板聚集率绝对变化 10 和无应答者 血小板聚集绝对变化 10 研究采用交叉设计 评价两种药物的抗血小板作用 氯吡格雷600mg负荷剂量 替格瑞洛180mg负荷剂量血小板聚集抑制 IPA 临床意义尚未确定 该研究在稳定性冠心病 CAD 人群中进行 替格瑞洛仅适用于ACS患者 换用 换用 我国研究 氯吡格雷换为替格瑞洛 负荷剂量血小板抑制效果更优 1 刘然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 22 1 12 17 2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换药后负荷和非负荷量组3d血小板聚集抑制情况 换药后负荷和非负荷量组TIMI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 前瞻性研究 入选154例对氯吡格雷低反应拟换用替格瑞洛的ACS患者 分为负荷剂量 n 72 和非负荷剂量 n 82 组 电话或门诊随访患者出院后9 30 90d临床事件 主要终点事件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情况 血小板聚集抑制临床意义尚未确定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 已接受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的ACS患者 需要换用替格瑞洛时 可给予起始负荷剂量180mg 维持剂量90mg2次 d 不增加出血风险 TWICE研究 替格瑞洛漏服单次剂量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仍高于氯吡格雷 eIPA 估算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TWICE研究 数据来自瑞士药物事件监测系统数据库 随机纳入677例服用QD剂量和677例服用BID剂量冠心病患者的漏服数据 血小板抑制率估算根据ONSET OFFSET研究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IPA 的临床意义尚未确定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2 替格瑞洛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漏服 漏服1次剂量 并不会影响抗血小板效果 无需补服 单剂量更易漏服 治疗30d 25 7 BID用药患者连续2次漏服 46 8 QD患者至少漏服1次替格瑞洛漏服1天剂量时IPA与氯吡格雷仍有可比性 1 VrijensB etal BrJClinPharmacol 2014 77 5 746 55 2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替格瑞洛可与大多数抗栓药物联用 暂不建议与口服抗凝药联用 与阿司匹林联用 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联合时 阿司匹林在初始负荷剂量 300mg 之后的维持剂量不应高于100mg 日与GPI或静脉用抗凝药物联用 替格瑞洛与GPI或肝素 低分子肝素联用时无需调整剂量 但出于安全性考虑 使用时仍需谨慎与口服抗凝药物联用 暂不推荐替格瑞洛与口服抗凝药联用与质子泵抑制剂 PPI 联用 替格瑞洛与PPI联合使用是合理 安全的 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GPI 血小板糖蛋白IIb IIIa受体抑制剂 目录 替格瑞洛在抗血小板管理中的价值日益凸显 但中国使用经验有限 需要对其使用进行规范替格瑞洛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核心内容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展望 中国人群替格瑞洛研究项目 国内6家中心1970例服用替格瑞洛的ACS患者资料 显示替格瑞洛用于中国ACS人群安全 有效 2年随访无事件生存率达96 1 大禹研究 已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的旨在调查ACS患者替格瑞洛使用疗效和安全性 应龙研究 正在收集我国ACS患者替格瑞洛真实世界使用证据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总结 替格瑞洛在抗血小板管理中的价值日益凸显 但中国实用经验有限 需要对其使用进行规范 适用患者 STEMI NSTE ACS 拟行CABG的ACS患者以及ACS特殊人群安全性 出血 轻微出血无需停药 严重出血控制后尽快恢复使用呼吸困难 确诊后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选择是否停药心动过缓 替格瑞洛引发的心室长间歇无需特殊处理 可自行缓解痛风 替格瑞洛影响血清尿酸水平 尿酸水平高者慎用其他问题 换药 推荐氯吡格雷换为替格瑞洛 起始180mg负荷剂量漏服 尽量避免漏服 漏服1次剂量无需补服替格瑞洛中国人群研究正进一步开展 将为中国人群提供更多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2 112 120 倍林达 替格瑞洛 简明处方资料 适应症 本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 不稳定性心绞痛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软考设计师考试时间管理试题及答案
- 风险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沟通试题及答案
- 美术课外活动安排与组织计划
- 课外知识拓展活动安排计划
- 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发展趋势重点基础知识点
- 城市交通规划知识产权咨询重点基础知识点
- 管理者的自我反思与提升计划
- 2024年泉州升华实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届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吉安市吉州区社会福利院招聘笔试真题
- 教研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河北检察院试题及答案
- 东北石油大学专用毕业答辩模板2
- 公园景观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 想象作文复习课(
- 6000T近海油船设计论文
- 钢质单元门产品合格证
- 公安派出所建筑外观形象设计规范
- 如何指导小学生朗读
- ICC国际商会NCNDA和IMFPA中英文对照可编辑
- 静电纺丝技术及其应用PPT优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