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和煦的阳光奋力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在地上形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B . 青年时有梦想,老年时才有回忆;青年时避免鲁莽,老年时才能减少悔恨。C . 祖母说,她从二十岁开始就待在这座小城,已经五十年了,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D . 演讲和写作文一样,要有主题,有层次,有头尾,不可语无伦次。2.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在大家的信任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将“在中”改“从中”)B . 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将“经过”去掉)C .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改为“是勇气不足和谋略不当”)D . 人类在高科技领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这一点是人们有目共睹。(在“有目共睹”后面加上“的事实”)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云横秦岭家何在?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_,_。 (4)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两句诗来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5)把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一诗默写完整。 一上高城万里愁,蓑葭杨柳似汀洲。_,_。_,_。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我觉得真正的g w zh zh_精神,是研究学术不可缺少的。他不肯给这些鸭子一点儿觅食或x no_的可能,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去。我们经过一个hung p_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落的大院。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din pi li l_,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5. (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文学植根于你灵魂最柔软的地带,她以优美的笔触,丰富的情感和深su_的思想让你沉醉其中,她跨越时空,引领你穿梭于历史和未来、现实和虚幻,分享不同的心灵历程;帮助你养成纯萃无xi_的心灵,无忌流言与诽语,勇于追寻,且歌且叹。让我们以爱为犁,以美为耙,_,以思想为养料,在文学的天地里努力耕耘!(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年且九十_汝之不惠_固不可彻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则寓言一开始介绍太行、王屋二山既高且大,而愚公“面山而居,出入之迂”,说明了人与山的矛盾,也解释了为什么愚公要移山。B . 这则寓言最突出的写作手法就是对比,如智叟的鼠目寸光与愚公的目光长远,智叟的讥笑反对与众人的热情支持,使愚公的形象更加高大感人。C . 这则寓言短小精悍,情节跌宕起伏,人物生动形象,启示我们想要克服苦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D . 这则寓言的结尾写天帝被感动后命夸娥氏儿子将大山搬走,帮助愚公实现了移山的愿望,说明人力不如神力,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实现抱负的美好愿望。7.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人有好猎者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选自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当)(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齐人有好猎者/好鸟相鸣B . 常过人矣/及鲁肃过寻阳C . 而后市良犬乎/良多趣味D . 而后市良犬乎/愿为市鞍马(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其 所 以 不 得 之 故 则 狗 恶 也 欲 得 良 狗 则 家 贫 无 以(3)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8. (9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在诗歌里感受“不死的心灵”叶嘉莹中国的古典诗歌,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在精神和兴发感动的生命不会中断,中华文化的长流也一定能够绵延不绝,沾泽未来的世世代代。我曾经改写过前人所作的一首浣溪沙小词,写为断句,说:“师弟恩情逾骨肉,书生志意托讴吟,只应不负岁寒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情谊,有时甚至比骨肉更亲近。因为骨肉是天生的,是血缘关系,在个人的精神、思想上并没有一种自我的选择;而师生的情谊,则是他们理想和志意的一种传承。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师生情谊更为可贵,是“师弟恩情逾骨肉”。“书生志意托讴吟”,我们讲授古典诗歌,我们的理想和志意都寄托在其中,也透过古人的诗歌,把他们的品格、理想,他们的志意、怀抱,他们的情操、修养,传递给学生。关于中国古典诗词,曾有人问我:现在没有人喜欢古诗,大多数人也不赞成吟诵,那么中国诗歌会灭亡吗?我以为不会。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感情而写的;他们把内心的感动写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诗作,依然能够受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诗歌的生命。所以说,中国诗歌绝对不会灭亡。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的、生命的感动,这种感动是生生不息的。真正的精神和文化方面的价值,并不是由眼前物欲的得失所能加以衡量的。上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过分重视物质的结果,也已经引起了西方人的忧虑。在我看来,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用处,也就在其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如果把中国古典诗歌放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中看,更会发现中国古典诗歌是以这种兴发感动为其特质的,所以论语说“诗可以兴”,这正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宝贵传统。中国古人的修养并不是向外张扬的。你看中国古代的音乐,像古琴、瑟,在大庭广众的演奏厅都并不合适。我们中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都是内向的,是你自身的、正心诚意去修身的,是内在的追求。所以中国的古典诗歌是吟诵,在夜深人静、清风明月之夜,拿一本古诗,把自己的心灵、感情、意念跟那首诗打成一片,而且,不仅是从理性、知识上打成一片,更是从感性上打成一片。李杜诗篇也是带着吟诵的声音作出来的,为什么用这个字不用那个字,有时候是因为意思的关系,有时候是因为声音的关系。而当你做这种斟酌的时候,不是纯粹的理性,是你吟诵的时候结合着声音辨别出来的。那是一种很微妙的区别,所以吟诵才重要。我从事古典诗词的教学工作已近70年,不仅仅是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更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对生命的感发,令我感动,召唤于我。这一份感发生命,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所以中国传统一直有“诗教”之说。我一生历经许多苦难不幸,却一直保持乐观、平静的态度,正是与我热爱古典诗词有很大关系。现在,一些青年人竟因为被一时短浅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不再能认识诗歌对人的心灵和品质提升的功用,是件极遗憾的事情。我之所以回国教书,讲授诗词时特别重视诗歌中感发之作用,这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我坚信,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在精神和兴发感动的生命不会中断,而中华文化的长流也一定能够绵延不绝,沾泽未来的世世代代。(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析第小节的论证思路。(3)指出第小节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在诗歌里感受不死的心灵”?9.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 A (琢磨 揣摩)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 B (酬劳 报酬)。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从昨天晚上开始,我又想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1)在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A_;B_(2)“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为什么又踏上了那条去往高原的路?(4)文中的牧羊人是怎样的一个人?10. (11分)在简爱的读书交流会上,当讨论到某些章节时,却意外发现译本有所不同,以此展开了品鉴活动。下面两种译本,你更喜欢哪一种?请你联系小说相关情节,并结合简爱的个性,发表你的看法。 版本一: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祝庆英译)版本二: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1. (1分)(2017青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请以“重拾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不得透露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跨境电商货物国际快递委托合同范本
- 2025版高端美容院承包经营管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床上用品进出口贸易合同
- 2025版金融行业定制化软件开发合作协议集锦
- 二零二五年度高速公路工程劳务承包与绿化合同
- 岩石力学蔡美峰课件
- 加工园区固体废物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潜山市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大面值人民币介绍
- 漫画哈利波特课件
- GB/T 14153-1993硬质塑料落锤冲击试验方法通则
-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版】
- 并购贷款业务培训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知情同意书汇编
- 档案管理员述职报告9篇
-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 牙体牙髓病最全课件
-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疫苗运输温度记录表
- 各国钢材-合金牌号对照表
- 医院定岗定编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