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预习方案 【学前的话】亲爱的同学,你们好!能有机会向大家介绍自己,我感到十分荣幸!我是江门市港口中学的杨老师,乍听之下都以为我是“懒羊羊”,接触了之后却发现我是“喜羊羊”,熟悉了我之后就叫我“杨杨”老师,呵呵 。接下来,我和要大家一起来学习苏轼的一篇借月抒怀的名文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短小精简,浅显易懂。大家用25分钟认真完成以下预习问题,待会上课一定会有超棒的表现哦!【课前预习】1全文一共才85个字,请你熟读全文,有不懂读的字词吗?查词典给它们注上拼音吧。2文言文的语句富有韵律,不信吗?请你用“/”标好句子的停顿,再试读一下,感觉肯定不同。如:“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对照注释,翻译全文。 4重点思考下列问题,并把你的理解写下来。课文写了什么事? 结合苏轼写这篇文章时的遭遇,试着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文章描写了一幅什么景色?它具有什么特点?你觉得描写的语句精妙之处在哪里? 看到这样的景色,苏轼发出了怎样的感慨?想想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透过文章,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假如要把你的理解亲口告诉苏轼,你会怎么说? 苏轼,你真是一个 的人,你在文中写道: 【老师给你示范一个】苏轼,你真是一个 有闲情雅致 的人,你在文中写道:“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看到美好月色,便高兴地起来走动赏月,你真有闲情雅兴哦!【课后巩固】1背诵并默写全文。2掌握下列加粗的词语。 月色入户(窗户) 念无与为乐者(念念不忘)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寻向所志,遂迷)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盖一癞虾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关于作者】嘉祐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赴京参加科举考试,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苏轼亦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使得他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苏轼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变故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元祐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而后,苏轼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