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县微型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_第1页
定边县微型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_第2页
定边县微型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_第3页
定边县微型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_第4页
定边县微型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边县教育教学微型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课题编号课题名称提高低段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所在单位 定边第六小学课题负责人 郑超琳课题参研人 周洁 刘春霞研究工作简述 我从事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工作20多年,教学经验丰富,善于钻研,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多年来,勤于学习,善于教学,并根据新课改要求,探索出了一些充满课堂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紧跟时代教学特点的教学新模式。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肯定和赞扬。本课题研究两名参研人,本科学历,从事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工作已10多年,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工作成绩突出,教学效果明显。他们热爱学习,喜欢钻研,敬业爱生。有研究热情,有研究经验,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研究能力,这些都为本课题研究的完成提供了保障。申请课题研究以来,让我亲历了一个有苦有甜的过程。回顾课题研究之初,曾经有些不知从何入手,有些茫然。于是,我埋头书籍,陷身网络查找资料。我积极参加读、说、写结合的讲座,汲取有益的营养。我认真解读教材,设计读、说、写结合点方案。我精心地准备课件,调动学生的兴趣。我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读、说、写结合的氛围。在研究中,善于观察,还要及时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总结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不断验证,修改提高,撰写经验总结,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积累材料等。开展小课题研究以来,我感受着学生进步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学习带给自己的充实,课题研究带给自己的进步,工作带给自己的快乐。在 小课题研究中,我们初步掌握了独立分析教材、处理教材、寻找教材中读说写迁移点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能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也卓有成效。语文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学生的精彩发言,常常博得同学们的掌声。课题面临结题,我上泉水这课,为学校同行展示读、说、写结合的汇报课。课上,学生运用好词佳句的能力以及回答问题的完整性,赢得了同行的一致称赞。他们说:这个班好像没有差生,人人都在参与。他们太会说话了 2014 年撰写论文的谈谈小学低段学生写作,在定边县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李嘉静、郑雯轩等同学参加2014年陕西省青少年书信文化活动小学生作文大赛,成绩尚未揭晓。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回顾我的课题项目研究,我认为研究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预期研究目的。我初步探究出提高低段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有效途径。下面是我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 1、自主提问激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内驱力,能够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能够化低效为高效,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兴趣就成为延长注意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学生阅读文本自主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兴奋点。虽然每一个学生认知水平不同,但是他们认为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是最好的,想早点表现出来,这样就激发学生表达和运用的欲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表达自己看法。例如,在教学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时,我让同学们先自主读文,然后从文中找问题在小组或在班里解决,结果他们读着读着就停了下来,没人提问题。问他们:说课文内容都会。我随机说:“那你们自己提个问题考考同学,行吗?”这下全班同学们的兴趣高涨,小手举得高高的,眼睛闪闪发亮,小脸红红的,争着表现。不同的孩子,提出不同的问题,结果不到10分钟,课文内容全理解。这种办法尝试了好多次,效果赛过任何激趣方法。这种办法也激发同学们自主预习课文,也锻炼同学们的思能力。 2、模仿文中句段说写 研究课题重在挖掘语文教材隐性的功能,在阅读教学中读说写并驾齐驱,打破以往读说写脱离的陋习,撑起以读促说,以说促写的一片蓝天。要在阅读教学中寓写于读,就要以教材为蓝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文章中好的句子,好的段落,是文中的重点,别的教师只要求同学们去背去抄。而我除让同学们去背去抄写,重点让同学们仿说、仿写。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出示问题:“谁能仿照课文段落,说说小壁虎可能再向谁借尾巴?怎样借?”看着几个同学欲试又止,髙宇晨同学试了几次,终于举手站起来,说:“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下,看见小马正甩着尾巴吃草呢。它对小马说:小马哥哥,把你的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马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髙宇晨带头,其他同学也纷纷举手。这样既提起同学们的兴趣,又把学习语文与口语交际联系在一起,也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其实,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理,他们总想比别人强。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们用心去学,以此来显示自己真行。教师要捕捉孩子这一心理,以此为契机,引导孩子去说去写。像这样的训练,我多次尝试研究,发现这种训练提高同学们语言文字运用速度很快。又比如,示范课泉水这课,在拓展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仿文中段落,说说泉水还会流到哪里,遇到了谁,会说些什么?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说,泉水流过小河,看见丑小鸭在那里游泳,泉水说:游吧,游吧,你很快长成美丽的白天鹅,飞上蓝天。泉水流过草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泉水说:“喝吧,喝吧,你喝了我的甜甜的泉水,会长得更绿、更茂盛。”泉水流过小鹿的家门口,小鹿用泉水浇它种的玫瑰花,泉水说:“浇吧,浇吧,你的玫瑰花喝了我的甜甜的泉水,会开出美丽的花朵的。”泉水流过小笋芽的家门口,小笋芽大口大口地喝着水,泉水说:“喝吧,喝吧,喝饱了,你会很快长成健壮的大竹子。”泉水流过山村的寨子,看见村民在过泼水节。泉水说:泼吧,泼吧,我的水很多很多,让你们泼出幸福和快乐。”同学们再把刚才说的话再写在写话本上,给亲人、同学读读,好吗?他们何乐而不为呢!因为他们会说,又何愁在写在本上呢!你看,这些激情洋溢的语句,除了来自于丰富的情感体验外,还来自于同学们对课本内容之间的有机整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一种宏观的调控下渐渐地得到提高。仿文中句子说话写话,同样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快速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说话写话 鲁迅先生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不写。”这是鲁迅先生长期创作的经验总结。要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的能力,观察能力是写作的基础。针对低段学生的写作是起步阶段的实际,我有意识的通过游戏创设情景,引导他们去观察,去留心,去写自己亲身感受到的事情。 记得我在第一次上作文课时,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游戏活动-“贴鼻子”游戏。 游戏前,我告诉同学们:“老师现在想与你们做个贴鼻子游戏,要求同学们边做游戏边要记下游戏活动的过程。”我先在黑板上画个娃娃头,画上眼睛、嘴巴、耳朵,没有画鼻子,我另外剪了一个纸鼻子。然后我问同学:“刚才,老师做了什么?”指名同学说说看到了什么。(我这样问有意引起学生们仔细观察的兴趣。)游戏开始,我叫柳文同学上讲台,蒙住了他的眼睛,拉着他转了三圈,让他贴鼻子,结果他把鼻子贴在了娃娃头的外面,逗的同学们哈哈大笑。我趁机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是怎样表现的?”我指名同学回答。接着我又找了几个同学继续贴鼻子,有一个同学贴对了,同学们还给他鼓了掌。我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的表现是什么?”我照例指名同学回答。游戏结束后,我让同学们把这个游戏的过程写下来。他们纷纷高高兴兴地去写。这次同学们的作文写的不错,让我们看看李嘉晋同学写的这篇作文: 贴鼻子 今天老师和我们一起做贴鼻子游戏。 老师先在黑板中间画了一个大圆,又画上眼睛、嘴巴、耳朵,就是没有画鼻子,老师剪了一个鼻子,让我们去贴鼻子。 游戏开始了,老师先叫柳文同学到讲台,把柳文同学的眼睛蒙住,又拉他转了三圈,然后让他贴鼻子,结果他把鼻子贴在了娃娃头外,我们大家哈哈大笑。老师接连叫了几个同学,都没有贴好,逗的我们捧腹大笑,我的眼泪都笑出来了,最后还是张文龙贴好了鼻子。同学们都为他鼓掌叫好。教室里充满了我们欢乐的笑声。 像这样的简单游戏,我组织同学们做了几次,例如老鹰抓小鸡、喷水雾、吃西瓜比赛等。通过几次这样的游戏活动,同学们说写作其实也不难,他们认为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写下来就是作文。我趁机对他们说:“同学们经历的事、看到的事很多,只要你们平时留心,多练习写,多读范文,就会写出好文章。”(引导学生写日记) 4、积累好词佳句,为文章添彩润色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张庆先生说过:“学文如聚沙,学语文是无序的,就是今天读一篇,明天读一篇,今天记住一个字,明天学会一个词,日久天长,积累多了,这个工具就有了,说话、写文章,就越来越自如了,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了。”积累语言文字是学会运用语言的基础,有了米才能煮出饭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厚积薄发”,这些也都说明积累对于学生习作来说的重要性。 低段学生观察事物,大部分能用自己的话记叙下来,可写出的语言比较平淡。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背诵好词好句,背诵积累的语言材料能为思维和写作提供“范例”。学生记忆仓库中丰富语句的储备是写作时构思行文、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最直接最原始的素材。为了让同学积累更多的语句,不但要让同学们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还要求他们注意积累课外的好词句,老师要不定期的检查指导,这样同学们既丰富了课内外知识,又提高了写作水平。 在“家乡的秋天”习作教学中,我有意设计了两个环节来检验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情况的内容:(1)在秋天景色动画中,边让同学欣赏秋天的美景,边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2)出示平时熟悉的玉米棒、水果、辣椒等图片,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这次作文同学们的好词句很多,我也暗自高兴他们的写作水平进步的很快。如郑雯瑄同学写的佳句:天高云淡,一排排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果园里,秋姑娘把苹果涂的红红的,把梨抹的黄黄的,把葡萄染的紫莹莹的。郑凯写下了:夏姑娘去了,秋姑娘迈着轻盈盈的步子来到菜园。石晓晓写道:菊花欣然怒放,有红的、白的、黄的、淡紫的,在秋雨里频频点头呢!果园里,一个女孩弯腰捡着苹果,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往篮子里放着苹果,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等等。同学们把积累的好词句应用于作文中,平淡的语言有了几分魅力,有了生机。 5、珍视童真、童言,善于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 孩子的思维和表达不同于成人,尊重他们的童言、童趣和思维方式,那些朴素的、本色流露的、不完美的表达是他们成长的足迹。低段学生写作,我们应放低要求,积极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批改时要为学生习作中的好词语、好句子、好段落画上波浪线,标注上一些激励性的评语,并在全班级宣读交流,让同学们来说一说,评一评,好在哪里,亮点在哪里,应该去学习什么。即使是一个标点符号用的准确,某一处写的生动,有的地方写的有意境,我们都要赞赏表扬。为了写好雨后这篇作文,我启发学生:“小朋友,一场大雨过后,你们最喜欢玩什么?怎样玩?能告诉老师吗?”这样同学们的思想活跃了,他们争着说:我去抓小蝌蚪,放进水盆里;我会沿着水边挖一条“小河”;我也会挖一条“长江”;我会用湿泥做玩具、学雕刻、垒“长城”、建“大桥”,我们会一手提鞋,一手抓住挽起的裤腿,在水中跑来跑去,看谁踩的水花溅起的高,即使滑了一跤,溅了一身泥点也乐呵呵我听着同学们的话语,我似乎又回到了童年。我急忙说:“只要你们能按照这样的切身体会去写作文,就会是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也会把我带入童年的美好回忆中。”用这些鼓励的语言,赞美的言辞,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和信心,进一步让他们用活跃的思维和流畅的文笔来抒发自己的美好生活和欢乐的童年。 6、创设课堂情境促说促写 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提供了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境。借助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创设课文情境,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这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