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编号: 以形助数,以数解形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摘要:在初中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无处不在,利用好它可以帮助解决较难问题,并提高解题速度.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浅议,探讨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数形结合 初中数学 数学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是初中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近几年武汉中考数学试卷中,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题目屡见不鲜,而且有逐年加强的趋势,可见其重要性.因此,笔者结合数学教学实际, 探讨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中有一些重要内容、方法、思想是需要学生经历较长的认识过程,逐步理解和掌握的,如:数形结合思想等.” 1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指把代数的精确刻划与几何的形象直观相统一,将抽象思维与形象直观相结合的一种思想方法.利用它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很多难题便迎刃而解,而且解法简便易懂.数与形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数学表象,它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要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并相互转化,即把几何图形转化为数量关系问题, 应用代数、三角函数等知识进行讨论, 或者把数量关系问题转化为图形问题, 借助几何知识加以解决, 使学生看到“形”能想到“数”, 而看到“数”则能想到“形”,最终达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得好:“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 2. 初一我们就学习了数轴,它建立起了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进而,又引入了直角坐标系,它扩大成了有序实数对与坐标平面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到了初二、初三又陆续学习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我们知道它们跟直线、抛物线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以至于后来的“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实质上就是曲线和方程的对应关系.正是这些数与形的对应,才促使我们要利用它们之间的联系,相互结合,相互转化,最终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那么作为最基本的数学思想之一的数形结合思想,又是怎样体现在数学的具体应用中呢?下面我结合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一.以形助数,化难为易一些问题中的代数式, 比如方程或不等式,若以图形的形式直观地表示出来, 问题的结果便可一目了然.(一) 在不等式中的应用例1. 如图1,直线y1=kx+b过点A(0,2),且与直线y2=mx交于点P(1,m),则不等式mxkx+b的解集是_分析:这是一个解不等式的问题,如果直接去解不等式,是做不出的,因为将现有的已知点都代入解析式中,无法求出参数k、b, 以及m的.所以,这个题必须借助图像,利用图像观察交点以及交点两侧的图像,来判断当x在什么范围时,y1y2 或者y2y1解:不等式mxkx+b 即y2y1 ,通过观察图像,结合p点横坐标,在交点p的右侧,即当x1时,y2y1mxkx+b的解集是x1(二) 在方程或方程组中的应用例2.(1)求方程的实数根的个数.(2)求方程的实数根的个数.分析与解答:我们学习了“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可以看成是 (抛物线)与y=0 (x轴)的交点的情况,我们既可以通过计算方程的判别式来判断,又可以通过函数图像的交点很形象、直观的判断.所以,(1)问中,我们可以把方程左边看成抛物线,右边看成直线y= -1,然后通过图2观察,会很快的发现,抛物线与直线没有交点,故原方程就没有实数根.(2)问中,如果直接去解方程,势必会得到一个三次方程,解起来很困难.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就简单直观了.求方程根的问题,转化成求函数与y=的图像的交点问题,通过观察图3,知道两图像只有一个公共点,所以原方程只有一个根.(三)函数与函数图像中的应用例3. 抛物线(a0)的对称轴是直线x=2,且经过点p(3,0),试判断a-b+c的符号.分析:此题如果直接求a,b,c的话,根据已有的条件,a,b,c三个值是无法一一求出的,只能用一个字母表示出其他两个字母,然后代入可以将a-b+c求出. 如果能从函数图像着手,以形助数的话,就很简单了.当x= -1时,y=a-b+c.如图4所示,很容易判断a-b+c是大于0的. (四) 应用题中的应用例4.一辆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辆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当行驶1.5小时时,两车相距70千米,再过半个小时,两车相遇,求甲乙两地的距离.分析:此题如果用代数的解法,需要设三个未知数列方程组求解,可能还得用上整体代入的思想.但是如果能将两车的距离(y)与时间(t)的图像画出,如图5,再借助解析几何或平面几何的知识,会变得简单.解:法1:利用待定系数法将直线AB的解析式求出, y=-140x+280,甲乙两地的距离实际就是A点的纵坐标,故令x=0求出y=280. 法2:设点(1.5,70)为C点,过C作CDx轴于D,因为AOBCDB ,所以 OA=280.二.以数解形,化繁为简几何图形中的问题转化为代数的知识来解, 这种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贯穿在教材中, 也是几何计算与证明中常常采用的方法.(一) 解几何计算题例5.如图6,直线与y轴交于点A,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交于B、C两点,且ABAC=4,则k=_解:设B(x1,y1),C(x2,y2),则x1、x2是方程的两根,x1x2=. 又ABAC= =此题将反比例函数图像与代数相结合,利用直线解析式,先算出AB=,AC=,然后联立直线与双曲线的解析式,得到关于x的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k的值.用代数的知识解决几何问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例6. 如图7、BAC=60,半径长为1的圆O与BAC的两边相切,P为圆O上一动点,以P为圆心,PA长为半径的圆P交射线AB、AC于D、E两点,连接DE,则线段DE长度的最大值为多少?分析与解答:连CP交圆P于H点,连DE,DH.,则H=A=60,DE=EHsin60=所以,求DE的最大值,就是求EH的最大值.由于EH是动圆P的直径,AP是半径,所以再转化为求AP的最大值.因为A点固定,P是动点,由图可知当P运动到AO的延长线上时,AP最大,求出此时的AP即可.OAF=30 AO=2OF=2 AP最大为3 , EH最大值为6 ,DE的最大值就为.(二)解几何证明题例7.证明: 圆内接矩形以正方形的面积最大分析:如果用几何问题去解, 解题方法不容易找到, 所以把它转化为代数中求最值的方法来解答.利用配方法,可以把最值很快求出.解:如图8,设圆的半径为R,矩形的一边长为x,则其邻边长为.所以矩形的面积为S= . 所以. 当= 时,有最大值,S有最大值,此时,矩形为正方形.例8.如图9,以线段AB为直径作一个半圆,O点为圆心,C为半圆上一动点,已知AB=1,设AC=a,BC=b,证明:a+b的最大为.分析:由于AC与BC长度都是变化的,而且在此图形中无法进行线段的转化.但是由于AB是定值,故可以用代数的方法进行探讨.解:. 所以要求的最大值,即求的最大值. 过C点往AB上作高,设其长度为, 则由面积法可得,=. 即当最大时,最大.此时看图比较容易发现,当C点运动到使COAB时,最大,且为. 所以,当=时,的最大值为.总之,数形结合思想是初中数学解题中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它对于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巴中南江县联考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竞业禁止协议赔偿标准在高科技领域的实施
- 夫妻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及抚养费支付合同
- 离婚协议书起草与婚姻登记机关备案服务
- 环保设备钢材仓储物流居间服务协议
- 2026届安徽无为尚文学校化学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离婚协议书范本及离婚后财产分割执行跟踪服务
- 直播带货主播与直播平台签约的独家直播合同范本
- 夫妻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权调整补充协议
- 离婚协议模板定制与法律风险评估合同
- TTT系列课程-结构化思考力
- Cpk 计算标准模板
- 封起DE日子博文 2006
- 锂离子电池生产安全讲座
- 画魂空手套无删减全文下载
- 主题教育苏轼生平介绍人物经历等PPT模板(内容完整)
- 眼科学-眼科检查(课件)
- 产品碳足迹课件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 美国地图高清中文版
- 监控中心值班人员绩效考核月度考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