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1页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2页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3页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4页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 付新章(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 考试时间为140 分钟)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本学期的语文学习即将结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请拿起你的笔,仔细审题,认真做答,相信你会有出色的表现。祝你旗开得胜!一、积累与运用 (3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2分)A、趔趄li 夤夜yn 黯然n 层峦叠嶂zhng B、羌笛qing 震悚sng 妩媚mi 孤鹜残霞wC、燕然yn 潺潺chn 似的sh 张牙舞爪zhoD、莴苣w 呆板di 字帖ti 生性驯良xn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然后,她又戏xu( )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我热情地听了他们的牢骚,他们的调kn( )。胡早秋和田立业一起,把周久义往尚未tn( )塌的圩堤上拉。皇帝还封他们为“御pn( )织师”。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2分)A、石破天惊 叹为观止 无精打采 B、惴惴不安 虎视眈眈 姗姗来迟C、丰姿卓约 如法泡制 肆无忌惮 D、心旷神怡 一本正经 雷霆万钧4、下列几句话中应依次填入的一项词语是 ( )(2分)这两个骗子说,他们能织出人类想得到的最_的布。“这布是_的!精致的!”大臣们都附和着。“这样,皇帝就在哪个_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皇帝亲自带着一群最_的骑士们来了。A、美丽 富丽 华丽 高雅 B、美丽 华丽 富丽 高贵C、华丽 美丽 富丽 高雅 D、华丽 富丽 美丽 高贵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 (2分)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B、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C、北京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D、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水立方”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此外,它的耐火性、耐热性也非常出色。然而这种膜的耐压性非常强,正常状态下,一辆小汽车开过去膜都不会被压破。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ETFE膜的延展性也很好,它可以被拉伸到自身的三到四倍也不会断裂。A、 B、 C、 D、7、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两则材料:材料一:地震发生时,谭千秋老师本来有逃生的机会,但他却在危急时刻,张开双臂,趴在桌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了身下的四个学生。 材料二:地震发生后,三岁的郎铮被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救出时,虽然满脸是血,却微笑着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向武警官兵们敬了一个标准的队礼。假定 2008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要面向社会征集颁奖词,请你参阅下面的示例,在两则材料中任选一个写一段颁奖词应征。(提示:注意文采和感情,不超过60个字) (4分) 示例材料: 2007年11月30日,28岁的军官孟祥斌为救一名轻生女青年,从10米高的桥上跳下;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自己却沉入了水中。颁奖词: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了另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8、默写。(14分)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 。(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 ,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刘禹锡秋词)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 , ,你会嗅到这花的香气,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泰戈尔金色花)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 ,皆虎之类也, ,何足怪哉?(刘基说虎)二、现代文阅读 (40 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913题。 ( 20分)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9、以上文字主要写了玩耍和_两种情景,其中都写到气氛,最能体现各自气氛特点的词语是“静悄悄地“和_。 (4分)10、下面四项中,最能表现先生“严而不厉”性格的是 ( ) (4分)A、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B、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C、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D、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11、有人对“低下去,静下去”这六个字,加了圆点,并且从不同角度加以批注,其中最合理的一句是 ( ) (4分)A、不写成“静下去,低下去”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记叙合理,符合声音的变化实际。B、不写成“低了,静了”,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体察入微,呈现声音的变化动态。C、不写成“不明显,听不清”,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照顾周到,表明并非被先生的读书声压低、吞没。D、不写成“放小,变静”,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用词讲究,暗示并非被先生的读书声吸引而放小音量或停止读书。12、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而先生读的文字加了标点符号,这是因为 ( ) (4分)A、学生读的文字是间接引用,而先生读的文字是直接引用。B、学生读得快,先生读得慢。C、学生是放开喉咙读,先生是大声朗读。D、学生没读懂,先生读得懂。13、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4分)A、上文对先生进行了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B、字里行间,表现了对封建教育的不满。C、“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这句话表明少年鲁迅天资聪颖,对先生所读文章的妙处心领神会。D、段末“拗”字生动描写了先生读书无限陶醉的神态。、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 18题。 (20 分)母亲,我心中的灯高莽 母亲活了一百零二岁,没有想到她离开我们以后,她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母亲小时候缠足,痛苦;没有让她上学,更痛苦。到了老年多次跟我们说,她没能拗过封建礼教,旧社会坑害的 人太多了!母亲没受过学堂教育,但对文化有一种天然的膜拜。她要我喜爱书,不许我们浪费纸张,看到带字的东西,她总要收起来。母亲不识字,更不识外文,可是她总愿意陪我座功课。到了老年,她常常伏在桌前看我写字,看我写信,总想帮我 一把,我在翻译普希金的诗,俄文书的封面是深蓝色的硬皮,上边印着黑色的普希金侧影,她以为我把书弄脏了,便不声不响地把书拿到盥洗间去擦拭,结果把书皮擦得一塌糊涂。有一次,母亲吐露了大概在她心中积蓄了很久的一句话:“等我死了,你们在我心口上放一本书”我听了很不是滋味,可是小外孙立刻表示:“不行,太太,您看不懂,还是放本字典吧!”母亲脸上的皱纹似乎都笑了:“对,对,还是我重孙懂事,给我放本字典”母亲发现我“翘尾巴”时马上敲打我。她让我写出“人贵有自知之明”几个字,然后自己一笔一画地用毛笔照样写在宣纸上。说:“给你留着!”那一年我五十岁。我还记得她当时对我说:“人要有自知之明。记住,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切不可骄傲自满记住:永远有比能干的人更能干的人。”母亲做任何事情都精益求精,有始有终。她说:答应人的事一定要完成,而且要尽量力争完成好。不能马马虎虎,更不能半途而废。我想起她九十岁时我为她缝制衣裤的教训。为了庆祝她的寿辰,我亲自裁剪,为她老人家做了一套便服。那天,妈妈接过我缝制的衣服说:“一辈子都是我给你做衣服,没有想到,我九十岁能穿上儿子给我做的衣服”她满意地微笑。那天,我满怀幸福地睡了。半夜醒来,我发现一条灯光从妈妈的门缝里泻出来。是妈妈没有睡?是妈妈忘记了熄灯?我下床走向门缝,往她的屋里观望。她正坐在床上,围着被,戴着老花镜,手中拿着我缝制的衣裤,在细细地观看。她慢慢地摸来一把小剪刀。她要干什么?我屏住呼吸。天哪!原来原来她用颤颤抖抖的手开始拆卸我为她特意缝制的新衣服。我的心顿时凉了!妈妈,这是您六十岁的儿子亲手给您缝制的新衣服呀!为什么不穿,反而拆成片呢?过了几天,我实在憋不住了,便问妈妈。妈妈盯着我的眼睛,过了半晌说:“你缝的不合格!线扎得不直、不匀,有些粗糙干活儿可不能这样!”她说衣裤都拆了,想背着我重缝,可是手不听使唤,缝不成了。妈妈看着自己那双枯手,叹了一口气。妈妈劳动一生,无论干什么事,从不曾让人有些许挑剔。如今,她不能劳动了,可是对儿子的劳动成果,也绝不放松。我心想:妈妈教给我的,岂止是不应该缝制不合格的衣服?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的腰弯了,背驼了,身材变矮了,眼睛也昏花了。母亲好强,她年老时即使眼睛看不清,手发抖,也很少让别人帮助她修剪脚指甲,指甲都长进缠着的小脚心里去了,她自己常常把脚抠得血淋淋的。每次我出差,特别是出国,母亲都情不由衷地说:“你回来也许就见不到我了”母亲把自己最担心的事,说出声来,是舍不得我离开她。其实她并不希望那会成为事实,她期盼的恰恰与此相反。这是母亲的牵挂,是母亲的依恋。母亲病重时,我叫来救护车送她去医院。她躺在担架床上已经不能说话。我摸抚着她那苍白的头发、瘦削的脸庞,心中阵阵酸楚。母亲伸出枯槁的手,握住我的手,把我的手指横放在自己的嘴里,用牙齿轻轻地咬动。我想,母亲也许想说些什么。我细细观察她的表情。她眯缝着眼睛,盯着我,只是微微地在笑。她已经不能说话了。这是母亲对我的最后的一次抚爱。老人一生都是为了别人,为了自己的孩子。她把自己全部献了出来,自己没有保留任何东西。母亲去世以后,我根据她的遗愿,火化时在她胸口上放了一本字典。我后悔她在世时没有教她识字。现在不知道她在冥府读到字典的哪一页了。我已年及耄耋,母亲的形象在我的记忆中越来越感明亮,她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永远为我照亮前进的路。14、文章主体部分依次写了母亲哪三方面内容? (4分) 母亲对我的牵挂、依恋和爱抚15、文中说“母亲伸出枯槁的手,握住我的手,把我的手指横放在她的嘴里,用牙齿轻轻咬动。我想,母亲也许想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说说母亲此时想对“我”说些什么。 (4分) 16、请从下面两个细节中选择一个,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4分)我在翻译普希金的诗,俄文书的封面是深蓝色的硬皮,上边印着黑色的普希金侧影,她以为我把书弄脏了,便不声不响地把书拿到盥洗间去擦拭,结果把书皮擦得一塌糊涂。 她年老时即使眼睛看不清,手发抖,也很少让别人帮助她修剪脚指甲,指甲都长进缠着的小脚心里去了,她自己常常把脚抠得血淋淋的。 17、读了这篇文章,请你说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4分) 18、结尾说“她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永远为我照亮前进的路”,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母亲(或父亲)在某一方面对你的影响。(4分) 三、文言文阅读 (20 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1926题。 (20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9、本文选自 作者 ,字 , 代文学家。 (2分)20、解释加点的词。 (2分)缀行甚远( ) 顾野有麦场( )犬坐于前( ) 一狼洞其中( )21、翻译句子。(2分)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2、下边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3、用课文中的词句回答问题。 (4分)“一狼径去” 的目的是: 。“前狼假寐” 的姿势是: 。“前狼假寐” 的神态是: 。“前狼假寐” 的目的是: 。24、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较多,请写出2个。 (2分) 25、通过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分) 26、你认为应该保护狼还是猎捕狼?为什么?(理由不少于两点) (4分) 四、综合性学习 (10 分)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请你读一读,然后完成2730题。 这个时候,所有的仆人和着优美的音乐,轻盈地跳起舞来。于是,小美人鱼伸出那双白皙、细嫩的手,脚尖掂着地,轻柔地、优雅地在地板上跳起了舞人们都在为她鼓掌;为她喝彩,不停地赞叹她的舞姿。她跳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优美, 她的脚尖在触到地板时就如踩在锐利的刀尖上一样,她 感觉不到痛。27、第句中,加点字“和”的读音为: 。(2分)28、)第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2分)29、第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