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态综合型问题动态综合型问题 1 北京模拟 已知抛物线y x 2 2x m 2 与 y轴交于点 A 0 2m 7 与直线y 2x 交于点 B C B 在 C 的右侧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设抛物线的顶点为 E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 F 使得 BFE CFE 若存在 求出 点 F 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3 动点 P Q 同时从原点出发 分别以每秒 个单位长度 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 OC 运 55 动 以 PQ 为斜边在直线 BC 的上方作直角三角形 PMQ 直角边分别平行于坐标轴 设运动时间为 t 秒 若 PMQ 与抛物线y x 2 2x m 2 有公共点 求 t 的取值范围 2 北京模拟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抛物线y1 ax 2 3x c 经过原点及点 A 1 2 与 x 轴相交于另 一点 B 1 求抛物线y1的解析式及 B 点坐标 2 若将抛物线y1以 x 3 为对称轴向右翻折后 得到一条新的抛物线y2 已知抛物线y2与 x 轴交于两 点 其中右边的交点为 C 点 动点 P 从 O 点出发 沿线段 OC 向 C 点运动 过 P 点作 x 轴的垂线 交直 线 OA 于 D 点 以 PD 为边在 PD 的右侧作正方形 PDEF 当点 E 落在抛物线y1上时 求 OP 的长 若点 P 的运动速度为每秒 1 个单位长度 同时线段 OC 上另一点 Q 从 C 点出发向 O 点运动 速度为每 秒 2 个单位长度 当 Q 点到达 O 点时 P Q 两点停止运动 过 Q 点作 x 轴的垂线 与直线 AC 交于 G 点 以 QG 为边在 QG 的左侧作正方形 QGMN 当这两个正方形分别有一条边恰好落在同一条直线上时 求 t 的值 正方形在 x 轴上的边除外 3 北京模拟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抛物线y ax 2 bx 4 经过 A 3 0 B 4 0 两点 且与y轴交于点 C 点 D 在 x 轴的负半轴上 且 BD BC 动点 P 从点 A 出发 沿线段 AB 以每秒 1 个单 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B 移动 同时动点 Q 从点 C 出发 沿线段 CA 以某一速度向点 A 移动 1 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x A y O D BCPF ED Q G N M xO y A B C P Q M 2 若经过 t 秒的移动 线段 PQ 被 CD 垂直平分 求此时 t 的值 3 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 M 使 MQ MA 的值最小 若存在 求出点 M 的坐标 若不存 在 请说明理由 4 北京模拟 如图 在 Rt ABC 中 C 90 AC 6 BC 8 动点 P 从点 A 出发 沿 AC CB BA 边运动 点 P 在 AC CB BA 边上运动的速度分别为每秒 3 4 5 个单位 直线 l 从与 AC 重合的位置开始 以每秒 个单位的速度沿 CB 方向移动 移动过程中保持 l AC 且分别与 CB AB 边 4 3 交于点 E F 点 P 与直线 l 同时出发 设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当点 P 第一次回到点 A 时 点 P 和直线 l 同时停止运动 1 当 t 秒时 点 P 与点 E 重合 当 t 秒时 点 P 与点 F 重合 2 当点 P 在 AC 边上运动时 将 PEF 绕点 E 逆时针旋转 使得点 P 的对应点 P 落在 EF 上 点 F 的 对应点为 F 当 EF AB 时 求 t 的值 3 作点 P 关于直线 EF 的对称点 Q 在运动过程中 若形成的四边形 PEQF 为菱形 求 t 的值 4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设 PEF 的面积为 S 直接写出 S 关于 t 的函数关系式及 S 的最大值 5 北京模拟 在等腰梯形 ABCD 中 AB CD AB 10 CD 6 AD BC 4 点 P 从点 B 出发 沿 线段 BA 向点 A 匀速运动 速度为每秒 2 个单位 过点 P 作直线 BC 的垂线 PE 垂足为 E 设点 P 的运 动时间为 t 秒 1 A 2 将 PBE 沿直线 PE 翻折 得到 PB E 记 PB E 与梯形 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S 求 S 与 t 之 间的函数关系式 并求出 S 的最大值 3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是否存在以点 D P B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 求出 t 的值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xA y O D C BDP Q A C B D P E B A C B D 备用图 B C A P l F E B C A 备用图 6 北京模拟 已知二次函数y mx 2 3mx 2 的图象与 x 轴交于点 A 2 0 点 B 与y轴交 3 于点 C 1 求点 B 坐标 2 点 P 从点 C 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 CO 向 O 点运动 到达点 O 后停止运动 过点 P 作 PQ AC 交 OA 于点 Q 将四边形 PQAC 沿 PQ 翻折 得到四边形 PQA C 设点 P 的运动时间为 t 当 t 为何值时 点 A 恰好落在二次函数y mx 2 3mx 2 图象的对称轴上 设四边形 PQA C 落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形面积为 S 求 S 关于 t 的函数关系式 并求出 S 的最大值 7 北京模拟 已知梯形 ABCD 中 AD BC A 120 E 是 AB 的中点 过 E 点作射线 EF BC 交 CD 于点 G AB AD 的长恰好是方程 x 2 4x a 2 2a 5 0 的两个相等实数根 动点 P Q 分别从点 A E 出发 点 P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 AB 由 A 向 B 运动 点 Q 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 EF 由 E 向 F 运动 设点 P Q 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1 求线段 AB AD 的长 2 当 t 1 时 求 DPQ 的面积 S 与时间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 是否存在 DPQ 是直角三角形的情况 如果存在 求出时 间 t 如果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8 天津模拟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直y x 4 交 x 轴于点 A 交y轴于点 B 在线段 OA 2 上有一动点 P 以每秒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 O 向点 A 匀速运动 以 OP 为边作正方形 OPQM 交y轴 2 于点 M 连接 QA 和 QB 并从 QA 和 QB 的中点 C 和 D 向 AB 作垂线 垂足分别为点 F 和点 E 设 P 点 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四边形 CDEF 的面积为 S1 正方形 OPQM 与四边形 CDEF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S2 1 直接写出 A 点和 B 点坐标及 t 的取值范围 2 当 t 1 时 求 S1的值 3 试求 S2关于 t 的函数关系式 4 直接写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点 C 和点 D 所走过的路程之和 9 上海模拟 如图 正方形 ABCD 中 AB 5 点 E 是 BC 延长线上一点 CE BC 连接 BD 动点 M 从 B 出发 以每秒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 BD 向 D 运动 动点 N 从 E 出发 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 2 速度沿 EB 向 B 运动 两点同时出发 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后另一点也停止运动 设运动时间为 t 秒 过 M 作 BD 的垂线 MP 交 BE 于 P 1 当 PN 2 时 求运动时间 t 2 当 0 t 2 5 时 连接 MN 交 DC 于 Q 求线段 QC 长度的 最大值 3 是否存在这样的 t 使 MPN 为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 求 出 t 的值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4 设 MPN 与 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S 直接写出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和函数的定义域 A B D Q C P E FG y PA Q xO D C F B M E A B D NCP M E Q 10 重庆模拟 如图 已知 ABC 是等边三角形 点 O 是 AC 的中点 OB 12 动点 P 在线段 AB 上从 点 A 向点 B 以每秒 个单位的速度运动 设运动时间为 t 秒 以点 P 为顶点 作等边 PMN 点 M N 3 在直线 OB 上 取 OB 的中点 D 以 OD 为边在 AOB 内部作如图所示的矩形 ODEF 点 E 在线段 AB 上 1 求当等边 PMN 的顶点 M 运动到与点 O 重合时 t 的值 2 求等边 PMN 的边长 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 3 设等边 PMN 和矩形 ODEF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S 请直接写出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 t 的取 值范围 4 点 P 在运动过程中 是否存在点 M 使得 EFM 是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 求出对应的 t 的值 若不 存在 请说明理由 11 浙江某校自主招生 如图 正方形 OABC 的顶点 O 在坐标原点 且 OA 边和 AB 边所在直线的解析 式分别为y x 和y x 3 4 4 3 25 3 1 求正方形 OABC 的边长 2 现有动点 P Q 分别从 C A 同时出发 点 P 沿线段 CB 向终点 B 运动 速度为每秒 1 个单位 点 Q 沿折线 A O C 向终点 C 运动 速度为每秒 k 个单位 设运动时间为 2 秒 当 k 为何值时 将 CPQ 沿它的一边翻折 使得翻折前后的两个三角形组成的四边形为菱形 3 若正方形以每秒 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 AO 下滑 直至顶点 B 落在 x 轴上时停止下滑 设正方形在 5 3 x 轴下方部分的面积为 S 求 S 关于滑行时间 t 的函数关系式 并写出相应自变量 t 的取值范围 12 浙江某校自主招生 如图 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8cm 动点 P 从点 A 出发沿 AB 边以 1cm 秒的 速度向点 B 匀速移动 点 P 不与点 A B 重合 动点 Q 从点 B 出发沿折线 BC CD 以 2cm 秒的速度匀 速移动 点 P Q 同时出发 当点 P 停止时 点 Q 也随之停止 连接 AQ 交 BD 于点 E 设点 P 运动时间 C B xO A y A OD C B FE 备用图 A OD C B P N F M E A OD C B FE 备用图 为 t 秒 1 当点 Q 在线段 BC 上运动时 点 P 出发多少时间后 BEP BEQ 2 设 APE 的面积为 S cm2 求 S 关于 t 的函数关系式 并写出 t 的取值范围 3 当 4 t 8 时 求 APE 的面积为 S 的变化范围 13 浙江模拟 如图 菱形 ABCD 的边长为 6 且 DAB 60 以点 A 为原点 边 AB 所在直线为 x 轴 且顶点 D 在第一象限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动点 P 从点 D 出发沿折线 D C B 向终点 B 以每秒 2 个单位 的速度运动 同时动点 Q 从点 A 出发沿 x 轴负半轴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运动 当点 P 到达终点时停止 运动 设运动时间为 t 直线 PQ 交边 AD 于点 E 1 求出经过 A D C 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 2 是否存在时刻 t 使得 PQ BD 若存在 求出 t 值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3 设 AE 长为y 试求y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 若 F G 为 DC 边上两点 且点 DF FG 1 试在对角线 DB 上找一点 M 抛物线对称轴上找一点 N 使得四边形 FMNG 周长最小并求出周长最小值 14 浙江模拟 如图 直线y x 5 和直线y kx 4 交于点 C 3 m 两直线分别交y轴于点 A 和 点 B 一平行于y轴的直线 l 从点 C 出发水平向左平移 速度为每秒 1 个单位 运动时间为 t 且分别交 AC BC 于点 P Q 以 PQ 为一边向左侧作正方形 PQDE 1 求 m 和 k 的值 2 当 t 为何值时 正方形的边 DE 刚好在y轴上 3 当直线 l 从点 C 出发开始运动的同时 点 M 也同时在线段 AB 上由点 A 向点 B 以每秒 4 个单位的速 度运动 问点 M 从进入正方形 PQDE 到离开正方形持续的时间有多长 xA y E DC B F G Q P A O C B y x l P QD E A B D E C P Q 15 浙江模拟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O 为坐标原点 Rt OAB 的直角边 OA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 点 B 坐标为 1 以 OB 所在直线为对称轴将 OAB 作轴对称变换得 OCB 动点 P 从点 O 出发 3 沿线段 OA 向点 A 运动 动点 Q 从点 C 出发 沿线段 CO 向点 O 运动 P Q 两点同时出发 速度都为 每秒 1 个单位长度 设点 P 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1 求 AOC 的度数 2 记四边形 BCQP 的面积为 S 平方单位 求 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 设 PQ 与 OB 交于点 M 当 OMQ 为等腰三角形时 求 t 的值 探究线段 OM 长度的最大值 说明理由 16 浙江模拟 已知直线y x 4 与 x 轴 y轴分别相交于点 A B 点 C 从 O 点出发沿射线 OA 以 4 3 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 同时点 D 从 A 点出发沿 AB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 B 点匀 速运动 当点 D 到达 B 点时 C D 都停止运动 点 E 是 CD 的中点 直线 EF CD 交y轴于点 F 点 E 与 E 点关于y轴对称 点 C D 的运动时间为 t 秒 1 当 t 秒时 点 F 经过原点 O 2 设四边形 BDCO 的面积为 S 求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 3 当直线 EF 与 AOB 的一边垂直时 求 t 的值 4 以 CD 为一边 在 CD 的右侧作菱形 CDMN 其中 DM x 轴 当点 N 在直线 E F 左侧时 直接写出菱形 CDMN 与 EFE 重叠部分 为轴对称图形时 t 的取值范围 17 浙江模拟 如图 1 矩形 ABCD 中 AB 21 AD 12 E 是 CD 边上的一点 DE 16 M 是 BC 边的中点 动点 P 从点 A 出发 沿边 AB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 B 运动 设动点 P 的运动时 间是 t 秒 1 求线段 AE 的长 2 当 ADE 与 PBM 相似时 求 t 的值 3 如图 2 连接 EP 过点 P 作 PH AE 于 H 当 EP 平分四边形 PMEH 的面积时 求 t 的值 以 PE 为对称轴作线段 BC 的轴对称图形 B C 当线段 B C 与线段 AE 有公共点时 写出 t 的取值范 围 直接写出答案 B PA C O Q x y M D A CE B M P 图 1 D A CE B M P H 图 2 D A CE B M 备用图 B A CO D x y F E E 18 浙江模拟 如图 抛物线与 x 轴交于 A 6 0 B 19 0 两点 与y轴交于点 C 0 8 直线 CD x 轴交抛物线于另一点 D 动点 P Q 分别从 C D 两点同时出发 速度均为每秒 1 个单位 点 P 向 射线 DC 方向运动 点 Q 向射线 BD 方向运动 设 P Q 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AQ 交 CD 于 E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求 APQ 的面积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 3 连接 BE 是否存在某一时刻 t 使得 AEB BDC 若存在 求出 t 的值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19 浙江模拟 如图 抛物线y ax 2 bx c a 0 交 x 轴于 A B 两点 A 在 B 的左侧 交 y轴于 C 点 已知 B 点坐标为 8 0 tan ABC ABC 的面积为 8 1 2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直线 EF EF x 轴 且分别交y轴 线段 CB 于 E F 两点 从 C 点开始 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 向下运动 与 x 轴重合时停止运动 同时动点 P 从 B 点出发沿线段 BO 以每秒 2 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 O 运动 连接 FP 设运动时间为 t 秒 是否存在 t 的值 使以 P B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BC 相似 若 存在 求出 t 的值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3 在 2 的条件下 连接 AC 交 EF 于点 G 当 t 为何值时 A P F G 所围成的图形是平行四边 形 等腰梯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 20 浙江模拟 已知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 为等腰三角形 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 2x 6 将 AOC 沿直线 AC 折叠 点 O 落在平面内的点 E 处 直线 AE 交 x 轴于点 D 1 求直线 AD 解析式 2 动点 P 从点 B 出发 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沿 x 轴正方向匀速运动 点 Q 是射线 CE 上的点 且 PAQ BAC 设点 P 运动时间为 t 秒 POQ 的面积为 S 求 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 在 2 的条件下 直线 CE 上是否存在一点 F 使以点 F A D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若存在 求出 t 值及 Q 点坐标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OB y xA C P Q E D OB y xA C P F E G OB y x A C E D 21 江苏无锡 如图 菱形 ABCD 的边长为 2cm DAB 60 点 P 从 A 点出发 以 cm s 的速度 3 沿 AC 向 C 作匀速运动 与此同时 点 Q 也从 A 点出发 以 1cm s 的速度 沿射线 AB 作匀速运动 当 P 运动到 C 点时 P Q 都停止运动 设点 P 运动的时间为 t s 1 当 P 异于 A C 时 请说明 PQ BC 2 以 P 为圆心 PQ 长为半径作圆 请问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t 为怎样的值时 P 与边 BC 分别有 1 个公共点和 2 个公共点 22 江苏苏州 如图 正方形 ABCD 的边 AD 与矩形 EFGH 的边 FG 重合 将正方形 ABCD 以 lcm s 的 速度沿 FG 方向移动 移动开始前点 A 与点 F 重合 在移动过程中 边 AD 始终与边 FG 重合 连接 CG 过点 A 作 CG 的平行线交线段 GH 于点 P 连接 PD 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lcm 矩形 EFGH 的边 FG GH 的长分别为 4cm 3cm 设正方形移动时间为 x s 线段 GP 的长为y cm 其中 0 x 2 5 1 试求出y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 并求当y 3 时相应 x 的值 2 记 DGP 的面积为 S1 CDG 的面积为 S2 试说明 S1 S2是常数 3 当线段 PD 所在直线与正方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垂直时 求线段 PD 的长 23 江苏连云港 如图 甲 乙两人分别从 A 1 B 6 0 两点同时出发 点 O 为坐标原点 甲 3 沿 AO 方向 乙沿 BO 方向均以 4km h 的速度行走 t h 后 甲到达 M 点 乙到达 N 点 1 请说明甲 乙两人到达 O 点前 MN 与 AB 不可能平行 2 当 t 为何值时 OMN OBA 3 甲 乙两人之间的距离为 MN 的长 设 s MN 2 求 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并求甲 乙两人之间 距离的最小值 A H H CB F D E P H G B P A D C Q OB y x A 24 江苏南通 如图 在 ABC 中 AB AC 10 厘米 BC 12 厘米 D 是 BC 的中点 点 P 从 B 出发 以 a 厘米 秒 a 0 的速度沿 BA 匀速向点 A 运动 点 Q 同时以 1 厘米 秒的速度从 D 出发 沿 DB 匀 速向点 B 运动 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 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1 若 a 2 BPQ BDA 求 t 的值 2 设点 M 在 AC 上 四边形 PQCM 为平行四边形 若 a 求 PQ 的长 5 2 是否存在实数 a 使得点 P 在 ACB 的平分线上 若存在 请求出 a 的值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25 江苏宿迁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 已知直线 l1 y x 与直线 l2 y x 6 相交于点 1 2 M 直线 l2与 x 轴相交于点 N 1 求 M N 的坐标 2 在矩形 ABCD 中 已知 AB 1 BC 2 边 AB 在 x 轴上 矩形 ABCD 沿 x 轴自左向右以每秒 1 个 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 设矩形 ABCD 与 OMN 的重合部分的面积为 S 移动的时间为 t 从点 B 与点 O 重合时开始计时 到点 A 与点 N 重合时计时结束 直接写出 S 与自变量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不需要给 出解答过程 3 在 2 的条件下 当 t 为何值时 S 的值最大 并求出最大值 26 江苏模拟 已知抛物线与 x 轴交于 B C 1 0 两点 与y轴交于点 A 顶点坐标为 5 2 P Q 分别是线段 AB OB 上的动点 它们同时分别从 27 16 点 A O 向 B 点匀速运动 速度均为每秒 1 个单位 设 P Q 运动时间为 t 0 t 4 1 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并求出 P 点的坐标 用 t 表示 2 当 OPQ 面积最大时求 OBP 的面积 3 当 t 为何值时 OPQ 为直角三角形 4 OPQ 是否可能为等边三角形 若可能请求出 t 的值 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并改变 Q 点的运动速度 使 OPQ 为 等边三角形 求出 Q 点运动的速度和此时 t 的值 y Ox A BCQ P CB D A Q P AB l1 N M x l2 CD y O 27 江苏模拟 如图 在梯形纸片 ABCD 中 BC AD A D 90 tanA 2 过点 B 作 BH AD 于 H BC BH 2 动点 F 从点 D 出发 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沿 DH 运动到点 H 停止 在运动过程中 过点 F 作 FE AD 交折线 D C B 于点 E 将纸片沿直线 EF 折叠 点 C D 的对应点分别是点 C1 D1 设 F 点运动的时间是 t 秒 1 当点 E 和点 C 重合时 求 t 的值 2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设 EFD1或四边形 EFD1C1与梯形 ABCD 重叠部分面积为 S 求 S 与 t 之间的 函数关系式和相应自变量 t 的取值范围 3 平移线段 CD 交线段 BH 于点 G 交线段 AD 于点 P 在直线 BC 上是否存在点 Q 使 PGQ 为等 腰直角三角形 若存在 求出线段 BQ 的长 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28 江苏模拟 如图 1 直线 l y x 3 分别交 x 轴 y轴于 B A 两点 等腰 Rt CDE 的斜边 CD 3 4 在 x 轴上 且 CD 6 若直线 l 以每秒 3 个单位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 同时点 C 从 6 0 开始以每秒 2 个单位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 如图 2 设运动后直线 l 分别交 x 轴 y轴于 N M 两点 以 OM ON 为 边作如图所示的矩形 OMPN 设运动时间为 t 秒 1 运动 t 秒后点 E 坐标为 点 N 坐标为 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 2 设矩形 OMPN 与运动后的 CDE 的重叠部分面积为 S 求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 并写出相应的 t 的 取值范围 3 若直线 l 和 CDE 运动后 直线 l 上存在点 Q 使 OQC 90 则当在线段 MN 上符合条件的点 Q 有且只有两个时 求 t 的取值范围 4 连接 PC PE 当 PCE 是等腰三角形时 直接写出 t 的值 29 江苏模拟 如图 抛物线y ax 2 bx c 的顶点为 C 0 与 x 轴 3 交于点 A B A 在 B 的左侧 连接 AC BC 得等边 ABC 点 P 从点 B 出 发 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向点 A 运动 同时点 Q 从点 C 出发 以每秒 个单位 3 D1A BC F E DHA BC DH 备用图 A BxCD y O E l 图 1 N M xC y O P D l E 图 2 A C OBx y 备用图 A C OB Q x y P 的速度向y轴负方向运动 连接 PQ 交射线 BC 于点 D 当点 P 到达点 A 时 点 Q 停止运动 设运动时 间为 t 秒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设 PQC 的面积为 S 求 S 关于 t 的函数关系式 3 以点 P 为圆心 PB 为半径的圆与射线 BC 交于点 E 试说明 在点 P 运动的过程中 线段 DE 的长 是一定值 并求出该定值 30 河北 如图 点 A 5 0 B 3 0 点 C 在y轴的正半轴上 CBO 45 CD AB CDA 90 点 P 从点 Q 4 0 出发 沿 x 轴向左以每秒 1 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 运动时 间为 t 秒 1 求点 C 的坐标 2 当 BCP 15 求 t 的值 3 以点 P 为圆心 PC 为半径的 P 随点 P 的运动而变化 当 P 与四边形 ABCD 的边 或边所在的 直线 相切时 求 t 的值 31 河北模拟 如图 在 Rt ABC 中 C 90 AB 10 AC 6 点 P 从点 A 出发沿 AB 以每秒 2 个 单位长的速度向点 B 匀速运动 点 Q 从点 C 出发沿 CA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 A 匀速运动 运动 过程中 DE 保持垂直平分 PQ 且交 PQ 于点 D 交折线 PB BC 于点 E 点 P Q 同时出发 当点 P 到达 点 B 时停止运动 点 Q 也随之停止 设点 P Q 运动的时间是 t 秒 1 当 t 秒 直线 DE 经过点 B 当 t 秒 直线 DE 经过点 A 2 四边形 DPBE 能否成为直角梯形 若能 求 t 的值 若不能 请说明理由 3 当 t 为何值时 点 E 是 BC 的中点 4 以 E 为圆心 EC 长为半径的圆能否与 AB AC PQ 同时相切 若能 直接写出 t 的值 若不能 请说明理由 32 山东青岛 如图 在 Rt ABC 中 C 90 AC 6cm BC 8cm D E 分别是 AC AB 的中点 连接 DE 点 P 从点 D 出发 沿 DE 方向匀速运动 速度为 1cm s 同时 点 Q 从点 B 出发 沿 BA 方向 匀速运动 速度为 2cm s 当点 P 停止运动时 点 Q 也停止运动 连接 PQ 设运动时间为 t s 0 t 4 解答下列问题 1 当 t 为何值时 PQ AB 2 当点 Q 在 B E 之间运动时 设五边形 PQBCD 的面积为y cm2 求y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 在 2 的情况下 是否存在某一时刻 t 使 PQ 分四边形 BCDE 两部分的面积之比为 S PQE S五边形 PQBCD 1 29 若存在 求出此时 t 的值以及点 E 到 PQ 的距离 h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BA Q x PO y CD B Q A D C E P 33 山东烟台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已知矩形 ABCD 的三个顶点 B 1 0 C 3 0 D 3 4 以 A 为顶点的抛物线y ax 2 bx c 过点 C 动点 P 从点 A 出发 沿线段 AB 向点 B 运动 同 时动点 Q 从点 C 出发 沿线段 CD 向点 D 运动 点 P Q 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 1 个单位 运动时间为 t 秒 过点 P 作 PE AB 交 AC 于点 E 1 直接写出点 A 的坐标 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过点 E 作 EF AD 于 F 交抛物线于点 G 当 t 为何值时 ACG 的面积最大 最大值为多少 3 在动点 P Q 运动的过程中 当 t 为何值时 在矩形 ABCD 内 包括边界 存在点 H 使以 C Q E H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 请直接写出 t 的值 34 山东模拟 把 Rt ABC 和 Rt DEF 按图 1 摆放 点 C 与点 E 重合 点 B C E F 在同一条直 线上 BAC DEF 90 ABC 45 BC 9 DE 6 EF 8 如图 2 DEF 从图 1 的位置出发 以 1 个单位 秒的速度沿 CB 向 ABC 匀速移动 在 DEF 移动的同时 点 P 从 DEF 的顶点 F 出发 以 3 个单位 秒的速度沿 FD 向点 D 匀速移动 当点 P 移动到点 D 时 P 点停止移动 DEF 也随之停 止移动 DE 与 AC 相交于点 Q 连接 BQ PQ 设移动时间为 t s 1 设 BQE 的面积为y 求y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并写出自变量 t 的取值范围 2 当 t 为何值时 三角形 DPQ 为等腰三角形 3 是否存在某一时刻 t 使 P Q B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若存在 求出此时 t 的值 若不存在 说 明理由 35 山东模拟 如图 在 ABC 中 AB AC 10cm BD AC 于 D 且 BD 8cm 点 M 从点 A 出发 沿 AC 方向匀速运动 速度为 2cm s 同时直线 PQ 由点 B 出发沿 BA 方向匀速运动 速度为 1cm s 运 动过程中始终保持 PQ AC 直线 PQ 交 AB 于 P 交 BC 于 Q 连接 PM 设运动时间为 t s 1 当四边形 PQCM 是等腰梯形时 求 t 的值 2 当点 M 在线段 PC 的垂直平分线上时 求 t 的值 A BC 备用图 E D A P Q BC E D xO y A D C B F G 图 1E 图 1 P 图 1 Q E A B D CF 图 1 A B D EF 图 2 P Q C 3 当 t 为何值时 PQM 是等腰三角形 PQM 是直角三角形 4 是否存在时刻 t 使以 PM 为直径的圆与 BC 相切 若存在 求出 t 的值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36 内蒙古包头 乌兰察布 如图 在 Rt ABC 中 C 90 AC 4cm BC 5cm 点 D 在 BC 上 且 CD 3cm 现有两个动点 P Q 分别从点 A 和点 B 同时出发 其中点 P 以 l cm 秒的速度沿 AC 向终点 C 运动 点 Q 以 1 25 cm 秒的速度沿 BC 向终点 C 运动 过点 P 作 PE BC 交 AD 于点 E 连接 EQ 设 动点运动时间为 t 秒 t 0 1 连接 DP 经过 1 秒后 四边形 EQDP 能够成为平行四边形吗 请说明理由 2 连接 PQ 在运动过程中 不论 t 取何值时 总有线段 PQ 与线段 AB 平行 为什么 3 当 t 为何值时 EDQ 为直角三角形 37 内蒙古呼伦贝尔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 Rt ABC Rt FED 点 C D 与原点 O 重合 点 A F 在y轴上重合 B E 30 AC FD FED 不动 ABC 沿直线 BE 以每秒 1 个单 3 位的速度向右平移 直到点 B 与点 E 重合为止 设平移时间为 x 秒 平移过程中 AB 与 EF 的交点为 M 1 求出图 中点 B 的坐标 2 如图 当 x 4 秒时 求出过 F M A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此抛物线上有一动点 P 以点 P 为圆心 以 2 为半径的 P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与y轴相切的情况 若存在 直接写出 P 点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3 设移动 x 秒后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S 求出整个运动过程中 S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38 哈尔滨模拟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O 为坐标原点 Rt OAB 的直角边 OA 在 x 轴正半轴上 且 OA 4 AB 2 将 OAB 沿某条直线翻折 使 OA 与y轴正半轴的 OC 重合 点 B 的对应点为点 D 连接 AD 交 OB 于点 E 1 求 AD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2 连接 BD 若动点 M 从点 A 出发 以每秒 2 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 AO 运动 线段 AM 的垂直平分线 交直线 AD 于点 N 交直线 BD 于点 Q 设线段 QN 的长为y y 0 点 M 的运动时间为 t 秒 求y与 t 之问的函数关系式 直接写出自变量 t 的取值范围 A DQ 图 1 C P 图 1 B 图 1 E 图 1 A CB D P Q M A BCE F D Ox y 图 F BDEOx y 图 C A M 3 在 2 的条件下 连接 MN 当 t 为何值时 直线 MN 与过 D E O 三点的圆相切 并求出此时 切点的坐标 39 哈尔滨模拟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直线y x b 与 x 轴交于点 A 与正比例函数y x 4 3 的图象交于点 B 过 B 点作 BC y轴 点 C 为垂足 C 0 8 1 求直线 AB 的解析式 2 动点 M 从点 A 出发沿线段 AO 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 O 匀速移动 过点 M 作 x 轴的垂线交 折线 A B O 于点 P 设 M 点移动的时间为 t 秒 线段 BP 的长为 d 求 d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并直 接写出自变量 t 的取值范围 3 在 2 的条件下 动点 Q 同时从原点 O 出发 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 O C B 向点 B 移动 当动点 M 停止移动时 点 Q 同时停止移动 当 t 为何值时 BPQ 是等腰三角形 40 哈尔滨模拟 如图 直线y x 12 分别与 x 轴 y轴交于点 A B 直线 BC 交 x 轴于点 C 且 4 3 AB AC 1 求直线 BC 的解析式 2 点 P 从点 C 出发沿线段 CO 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向点 O 运动 过点 P 作y轴的平行线 分别交 直线 BC 直线 AB 于点 Q M 过点 Q 作 QN AB 于点 N 设点 P 的运动时间为 t 秒 线段 MN 的长 为 d 求 d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 并直接写出自变量 t 的取值范围 3 若经过 A N Q 三点的圆与直线 BC 交于另一点 K 当 t 为何值时 KQ AQ 10 10 AO C x EB D y 备用图 AO C x EB D y AO CB y xAO CB y x 备用图 AO CB y x 备用图 AOC N y xP Q B M K 41 哈尔滨模拟 如图 直线y kx 6k k 0 与 x 轴 y轴交于点 A B 且 AOB 的面积是 24 1 求直线 AB 的解析式 2 点 P 从点 O 出发 以每秒 2 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 OA AB 运动 同时点 E 从点 O 出发 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沿y轴正半轴运动 过点 E 作与 x 轴平行的直线 l 与线段 AB 相交于点 F 当点 P 与点 F 重合时 点 P E 均停止运动 连接 PE PF 设 PEF 的面积为 S 点 P 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求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 并直接写出自变量 t 的取值范围 3 在 2 的条件下 过 P 作 x 轴的垂线 与直线 l 相交于点 M 连接 AM 当 tan MAB 时 求 t 1 2 的值 42 哈尔滨模拟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O 为坐标原点 点 A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 AOB 为等腰 三角形 且 OA OB 10 过点 B 作y轴的垂线 垂足为 D 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y 3x 30 点 C 在 线段 BD 上 点 D 关于直线 OC 的对称点在腰 OB 上 1 求点 B 坐标 2 点 P 从点 B 出发 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 BC CO 运动 同时点 Q 从点 O 出发 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沿对角线 OB 向终点 B 运动 当一点停止运动时 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设 PQC 的面 积为 S 运动时间为 t 求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 并写出自变量 t 的取值范围 3 在 2 的条件下 连接 PQ 设 PQ 与 OB 所成的锐角为 当 90 AOB 时 求 t 的值 43 哈尔滨模拟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 A 0 点 B 3 4 将 OAB 沿直线 OB 翻折 25 6 点 A 落在第二象限内的点 C 处 1 求点 C 的坐标 2 动点 P 从点 O 出发 以每秒 5 个单位的速度沿 OB 向终点 B 运动 连接 AP 将射线 AP 绕着点 A 逆时针旋转与y轴交于一点 Q 且旋转角 OAB 设线段 OQ 的长为 d 点 P 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求 1 2 B O y xA 备用图 B O y x E A F P l C O y x D A B C O y x D A B 备用图 d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 直接写出时间 t 的取值范围 3 在 2 的条件下 连接 CP 点 P 在运动的过程中 是否存在 CP AQ 若存在 求此时 t 的值 并辨断点 B 与以点 P 为圆心 OQ 长为半径的 P 的位置关系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44 黑龙江大庆 已知等边 ABC 的边长为 3 个单位 若点 P 由 A 出发 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在三角 形的边上沿 A B C A 方向运动 第一次回到点 A 处停止运动 设 AP S 用 t 表示运动时间 1 当点 P 由 B 到 C 运动的过程中 用 t 表示 S 2 当 t 取何值时 S 等于 求出所有的 t 值 7 3 根据 2 中 t 的取值 直接写出在哪些时段 AP 7 45 黑龙江大兴安岭 鸡西 齐齐哈尔 黑河 七台河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已知 Rt AOB 的 两条直角边 OA OB 分别在y轴和 x 轴上 并且 OA OB 的长分别是方程 x 2 7x 12 0 的两根 OA OB 动点 P 从点 A 开始在线段 AO 上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O 运动 同时 动点 Q 从 点 B 开始在线段 BA 上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A 运动 设点 P Q 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1 求 A B 两点的坐标 2 求当 t 为何值时 APQ 与 AOB 相似 并直接写出此时点 Q 的坐标 3 当 t 2 时 在坐标平面内找一点 M 使以 A P Q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求 M 点的 坐标 4 在 P Q 运动过程中 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 N 使以 A P Q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 若 存在 请直接写出 N 点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46 吉林 如图 在 ABC 中 A 90 AB 2cm AC 4cm 动点 P 从点 A 出发 沿 AB 方向以 1cm s 的速度向点 B 运动 动点 Q 从点 B 同时出发 沿 BA 方向以 1cm s 的速度向点 A 运动 当点 P 到 达点 B 时 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以 AP 为一边向上作正方形 APDE 过点 Q 作 QF BC 交 AC 于 点 F 设点 P 的运动时间为 t s 正方形 APDE 和梯形 BCFQ 重合部分的面积为 S cm2 1 当 t s 时 点 P 与点 Q 重合 2 当 t s 时 点 D 在 QF 上 3 当点 P 在 Q B 两点之间 不包括 Q B 两点 时 求 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B Q x P O y A BQ D P C A E F B C A 备用图 A C B B O C xA y 备用图 B O C xA y 47 吉林模拟 如图 梯形 OABC 中 OA 在 x 轴上 CB OA OAB 90 B 4 4 BC 2 动 点 E 从点 O 出发 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 OA 运动 到点 A 停止 过点 E 作 ED x 轴交折线 O C B 于点 D 以 DE 为一边向右作正方形 DEFG 设运动时间为 t 秒 正方形 DEFG 与梯形 OABC 重叠面积为 S 平方单位 1 求 tan AOC 的值 2 求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 并求出 S 的最大值 3 连接 AC AC 的中点为 M t 为何值时 DMG 为等腰三角形 48 吉林长春 如图 在 Rt ABC 中 ACB 90 AC 8cm BC 4cm D E 分别为边 AB BC 的 中点 连接 DE 点 P 从点 A 出发 沿折线 AD DE EB 运动 到点 B 停止 点 P 在线段 AD 上以 cm s 的速度运动 在折线 DE EB 上以 1cm s 的速度运动 当点 P 与点 A 不重合时 过点 P 作 5 PQ AC 于点 Q 以 PQ 为边作正方形 PQMN 使点 M 落在线段 AQ 上 设点 P 的运动时间为 t s 1 当点 P 在线段 DE 上运动时 线段 DP 的长为 cm 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 2 当点 N 落在 AB 边上时 求 t 的值 3 当正方形 PQMN 与 ABC 重叠部分图形为五边形时 设五边形的面积为 S cm2 求 S 与 t 的函数 关系式 4 连接 CD 当点 N 与点 D 重合时 有一点 H 从点 M 出发 在线段 MN 上以 2 5cm s 的速度沿 M N M 连续做往返运动 直至点 P 与点 E 重合时 点 H 停止往返运动 当点 P 在线段 EB 上运动时 点 H 始终在线段 MN 的中心处 直接写出在点 P 的整个运动过程中 点 H 落在线段 CD 上时 t 的取值范 围 49 长春模拟 如图 在 AOB 中 AOB 90 OA OB 6 C 为 OB 上一点 射线 CD OB 交 AB D A BC G OEFx y D A BC G OEFx 备用图 y M C A B Q PN D E P A B C M O F D E N Q 于点 D OC 2 点 P 从点 A 出发以每秒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 AB 方向运动 点 Q 从点 C 出发以每秒 2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 CD 方向运动 P Q 两点同时出发 当点 P 到达点 B 时停止运动 点 Q 也随之停 止 过点 P 作 PE OA 于点 E PF OB 于点 F 得到矩形 PEOF 以点 Q 为直角顶点向下作等腰直角三 角形 QMN 斜边 MN OB 且 MN QC 设运动时间为 t 秒 1 求 t 1 时 FC 的长度 2 求 MN PF 时 t 的值 3 当 QMN 和矩形 PEOF 有重叠部分时 求重叠 阴影 部分图形 面积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 4 直接写出 QMN 和矩形 PEOF 的边有三个公共点时 t 的值 50 长春模拟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梯形 ABCD 的顶点 A B D 的坐标分别为 A 3 0 B 15 0 D 0 4 且 CD 10 一条抛物线经过 C D 两点 其顶点 M 在 x 轴上 点 P 从点 A 出发 以每秒 5 个单位的速度沿 AD 向点 D 运动 到点 D 后又以每秒 3 个单位的速度沿 DC 向点 C 运动 到点 C 停止 同时 点 E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5 个单位的速度沿 BO 运动 到点 O 停止 过点 E 作y轴的平行 线 交边 BC 或 CD 于点 Q 交抛物线于点 R 设 P E 两点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1 写出点 M 的坐标 并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当点 Q 和点 R 之间的距离为 8 时 求 t 的值 3 直接写出使 MPQ 成为直角三角形时 t 值的个数 4 设 P Q 两点直径的距离为 d 当 2 d 7 时 求 t 的取值范围 51 辽宁大连 如图 ABC 中 C 90 AC 8cm BC 6cm 点 P Q 同时从点 C 出发 以 1cm s 的速度分别沿 CA CB 匀速运动 当点 Q 到达点 B 时 点 P Q 同时停止运动 过点 P 作 AC 的 垂线 l 交 AB 于点 R 连接 PQ RQ 并作 PQR 关于直线 l 对称的图形 得到 PQ R 设点 Q 的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课 第1节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说课稿2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本册综合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电子工业版(宁夏)
- 2025-2030儿科专科药物研发挑战与市场机会评估
- 2025-2030二手运动器材交易平台商业模式与估值体系构建报告
- 2025-2030中国青年公寓装修标准与成本控制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青年公寓行业融资模式与资本运作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青年公寓行业智能化转型与技术应用前景
- 2025-2030中国青年公寓行业投资热点与风险预警报告
- 2.2《红烛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5-2030中国青年公寓节能技术应用与运营效率提升报告
- 2024年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度哈尔滨市平房区纪委监委公开招聘雇员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 海上作业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2025年ARVR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情绪管理课2025年职场压力释放与心灵成长分析报告
- 交管12123驾驶证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和答案
- 2025年本科院校团委笔试备考资料
- 环保废气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成都市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
- 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