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中招生实验技能考试评分标准高中招生实验技能考试评分标准 一 物理部分实验技能考试评分细则一 物理部分实验技能考试评分细则 试题一 试题一 1 1 溶液变色 溶液变色 2 2 用天平称固体及液体的质量 用天平称固体及液体的质量 实验仪器 试管 胶头滴管 氢氧化钠溶液 酚酞试液 天平 托盘天平或学生天平 附砝玛 小烧杯 50ml 食盐 药匙 方形薄纸 量筒 100ml 水等 实验步骤评 分 点满分扣分原因 溶液变色 向试管里倒入少量 NaOH 溶液 1 分 再 滴加酚酞 滴管使用正确 1 分 观察 反应现象 2 分 3 1 瓶塞放置错误扣 1 分 2 标签没朝向手心扣 1 分 3 滴管伸入试管 且操作不正确扣 1 分 1 把天平放于水平桌面 把游码拨至 0 点 2 游码未拨至 0 处扣 1 分 1 2 调节横梁平衡 2 天平未调平就使用扣 2 分 2 1 在天平左右盘各放以方形薄纸 用药 匙将食盐放入左盘纸上 准确称出 3 克食盐 3 1 调节天平 称空烧杯质量 烧杯选取 适当 忌过大 外部无水 2 3 2 倒适量的水于量筒内 再用滴管滴加 至 50ml 再倒入烧杯内 称出其质量 3 1 天平移动后没有重新调整平衡扣 1 分 2 取放砝码顺序不合理扣 1 分 3 测出 50ml 水后 质量达不到理论值又再 加水称质量扣 1 分 4 用量筒测液体体积 读数据误差超过量 筒的最小分度值扣 1 分 5 用天平称质量读数时 误差超过天平的 准确程度扣 1 分 6 用手取放砝码的扣 1 分 实验报告扣分原因及分值 1 测量值与记录数据不一致 造假的扣 1 分 2 单位错误或无单位扣 1 分 3 记录数据没有达到准确程度的扣 1 分 试题二 试题二 1 1 量取 量取 8ml8ml 水水 2 2 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的密度 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的密度 实验仪器 量筒 10ml 50ml 水 天平 托盘天平或学生天平 附砝玛 量筒或烧杯 10ml 25ml 细线 石块 滴管 实验步骤评 分 点满分扣分原因 量取 8ml 水 量筒选用合适 1 分 滴管使用方法正 确 1 分 读数方法正确 读数准确 1 分 3 1 量筒选取不合适的扣 1 分 2 滴管伸入试管中 且操作不正确的扣 1 分 3 读数方法不正确 误差超过最小分度值 的扣 1 分 1 把天平放于水平桌面 把游码拨至 0 点 1 游码未拨至 0 处扣 1 分 1 2 调节横梁平衡 2 2 1 把固体放在天平左盘中 把砝码放在 右盘 1 2 2 测出质量数并记录 取放砝码顺序合 理 称量准确 2 1 用手取放砝码的扣 1 分 2 取放砝码顺序不合理扣 1 分 3 读数据误差超过准确程度的扣 1 分 1 取合适的量筒 倒入适量水测出其体 积 V1 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底部相平 3 3 2 放入石块后测出总体积 V2 算出石块 体积 要求用细线拴石块 读数方法同 上 3 1 读数据误差超过量筒最小分度值的扣 1 分 注 不少学校将石块已拴好 本应扣分 但因教师所为没有扣分 实验报告扣分原因及分值 1 记录数据有错误的每空扣 1 分 2 为了计算方便改动数据的扣 2 分 试题三 试题三 1 1 洗涤试管 洗涤试管 2 2 研究液体的压强 研究液体的压强 实验仪器 试管 试管刷 压强计 透明盛液筒 水 刻度尺 液体压强实验器 实验步骤评 分 点满分扣分原因 洗涤试管 先用水振荡洗涤 1 分 后将试管刷转 动或上下移动洗涤 2 分 3 1 洗涤试管顺序不正确 没有先振荡洗涤 扣 1 分 2 洗涤试管时 属人为因素弄破试管扣 1 分 3 没有用水洗涤 没有观察试管是否洗净 扣 1 分 1 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连接器材 1 分 并验证装置的可行性 2 分 3 未验证装备可行性扣 1 分 2 将金属盒放入水中 3 厘米深处 观察 压强计 水的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 有压强 2 1 橡皮膜所处深度误差超过 1cm 扣 1 分 2 探头没放入水中标深度的扣 1 分 3 没有探究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的扣 1 分 3 研究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 相等 三个方向 一个方向 1 分3 4 研究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 规律 6cm 处 2 分 9cm 处 2 分 4 实验报告扣分原因及分值 1 记录数据时弄虚作假扣 1 分 2 数据记录错误扣 1 分 不重复扣分 注 部分学校将装置已经装好 不合要求 应提醒 试题四 试题四 1 1 加热 加热 2 2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仪器 酒精灯 试管 20 200mm 试管夹 滴管 火柴 支架 钩码 刻度尺 线 实验步骤评 分 点满分扣分原因 加热 试管夹使用方法正确 液体量不超过 试管容积的 1 3 1 分 先预热再集中 加热 等液体沸腾时应上下移动试管 3 1 加热时 试管口对人扣 1 分 2 用酒精灯内焰加热 取酒精灯方法不正 确扣 1 分 3 加热 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别人 酒精灯使用正确 1 分 1 检查器材是否完好 齐全 1 1 2 将杠杆放在支架上 调节杠杆两端的 螺母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 1 不认真检查器材扣 1 分 2 杠杆未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扣 1 分 2 3 用线在杠杆支点左右两边挂上不同数 量的钩码 调节位置 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重新平衡 测量并记录数据 4 不平衡就记录数据的扣 1 分 4 改变杠杆左右两臂细线位置 挂上钩 码 再重新平衡 测量并记录数据 3 3 5 再做一次 测量并记录数据 2 实验报告扣分原因及分值 1 记录数据错误扣 1 分 2 改动原记录数据扣 2 分 注 各校实验器材不统一 有些学校的实验器材已失去本实验探究性的特点 试题五 试题五 1 1 连接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连接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2 观察水的沸腾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仪器 大试管 200 20mm 导管 单孔橡皮塞 水槽 烧杯 50ml 1 个 热水 温度计 煤油 0 100 铁架台 石棉网 酒精灯 秒表 停钟 火柴 纸板 中心有孔 铅笔 直尺 实验 步骤 内容 评 分 点满分扣分原因 检查气密性 连接正确 1 分 气密性检验方法正 确 2 分 3 1 根据酒精灯的高度 依次固定铁圈 组装仪器 2 2 往烧杯里倒入适量的水 约 25ml 1 1 固定装 置 3 将温度计穿过纸板 液泡全部浸入 水中 不得触底 壁 纸板盖于杯口 3 1 温度计测液泡触到容器底或器壁扣 1 分 2 温度计测液泡没有浸没在水中扣 1 分 1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灯帽正放桌上 适当位置 1 2 用灯外焰加热 否则不得分 1 2 加热并 测量水 温3 当水温上升到 90 时 每个 1 2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画出沸腾图像 4 1 用内焰加热的扣 1 分 2 沸腾后只记录一次温度值的扣 1 分 3 记录数值与实验测量值不一致的扣 1 分 实验报告扣分原因及分值 1 缺少 有气泡产生 冒出水面 到水面破裂开来 或 达到沸腾后 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中 的一句扣 1 分 2 没有在纵横坐标轴上标出相应数字的扣 1 分 3 没有用光滑曲线描绘的扣 1 分 试题六 试题六 1 1 量取 量取 5ml5ml 水水 2 2 观察凸透镜成像 观察凸透镜成像 实验仪器 量筒 10ml 50ml 100ml 滴管 水 光具座 凸透镜 f 已知 光屏 蜡烛 火柴 直尺 0 100cm 1mm 刻度 实验内容评 分 点满扣分原因 4 步骤分 1 量取 5ml 水 量筒选用合适 1 分 滴管使用方法正确 1 分 读数方法正确 读数准确 1 分 3 1 量筒选取不合适的扣 1 分 2 滴管伸入试管中 且操作不正确的扣 1 分 3 读数方法不正确 误差超过最小分度 值的扣 1 分 2 测凸透 镜焦距 用自己的方法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记录 2 1 在光具座上依次固定好蜡烛 透镜 光屏 2 3 组装 2 点燃蜡烛 调整透镜 光屏的高度 使烛焰 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上 2 4 观察缩 小现象 将蜡烛 或透镜 移动 使 u 2f 调整观 察并记录 3 1 没有左右移动观察到清晰像的扣 1 分 2 凑数据 不尊重实验事实的扣 1 分 5 观察放 大实像 改变物距 使 f u 2f 调整观察并记录 3 1 没有左右移动观察到清晰像的扣 1 分 2 凑数据 不实事求是的扣 1 分 实验报告扣分原因及分值 1 数据记录错误的 1 处扣 1 分 扣完为止 2 成像情况填写错误的 1 处扣 1 分 扣完为止 试题七 用电压表 电流表测电阻试题七 用电压表 电流表测电阻 实验仪器 安培表 0 0 6A 0 3A 伏特表 0 3V 0 15V 各 1 个 带测定值电阻 3 个 阻 值不同 4 节 1 号电池及电池盒 滑动变阻器 20 或 50 一 字型小螺丝刀 开关 导线 不带铁夹 铅笔 直尺 实验步骤评 分 点 满 分 扣分原因 1 电表 调零 1 没有画电路图就连接电路的扣 1 分 2 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并置于 最大值位 置 1 3 开关处于 断开 状态 1 4 电表所选量程及连接正确 4 1 电表连接错误扣 1 分 2 没有通过试触或估计选择量程不合适 的扣 1 分 1 电 路 连 接 正 确 5 导线连接无交叉 摆放顺序合理 2 导线连接出现交叉 摆放电路图不符合 的扣 1 分 1 闭合开关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观察 电表的示数 1 2 2 移动滑片 分别正确测量和读出 3 组电 压和电流值并记录 5 1 电表超过量程的扣 1 分 2 所测电压 电流值没有达到准确程度 的扣 1 分 实验报告扣分原因及分值 1 电路图正确 但没有表明各表及电源极性的扣 1 分 2 计算电阻没有取平均值 或弄虚作假的扣 1 分 5 试题八 用电压表 电流表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试题八 用电压表 电流表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实验仪器 电压表 电流表 电键 导线若干 不带铁夹 小灯泡 3 个 额定电压分别为 1 5V 2 5V 3 8V 滑动变阻器 学生电源 或 1 号电池和电池盒各 4 个 一 字型小螺丝刀 铅笔 直尺 实验步骤评 分 点 满 分 扣分原因 1 电表 调零 1 没有画电路图就连接电路的扣 1 分 2 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并置于 最大值位 置 1 3 开关处于 断开 状态 1 4 电表所选量程及连接正确 3 1 电表连接错误扣 1 分 2 没有通过试触或估计选择量程不合适 的扣 1 分 1 电 路 连 接 正 确 5 导线连接无交叉 2 导线连接出现交叉 摆放电路图不符合 的扣 1 分 1 闭合电键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观察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不能超过灯泡的 额定电压 3 2 2 当达到额定电压时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并记录 电表读数方法正确 4 1 电表超过量程的扣 1 分 2 所测电压 电流值没有达到准确程度 的扣 1 分 3 超过或达不到灯泡的额定电压扣 1 分 实验报告扣分原因及分值 1 电路图正确 但没有表明各表及电源极性的扣 1 分 二 化学部分实验技能考试评分细则二 化学部分实验技能考试评分细则 试题九 试题九 B B 1 1 测硬币直径 测硬币直径 2 2 粗盐提纯 粗盐提纯 一 测硬币的直径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3 分 测硬币的直径 3 分 1 任选其中的一枚硬币 硬币紧靠刻度尺和三角板 1 分 2 刻度尺一端先对准整刻度线 刻度尺放置正确 1 分 3 用 mm 为单位读数正确并记录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 分 二 粗盐提纯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12 分 1 水的量取 3 分 1 选规格 10 毫升的量筒 1 分 2 量筒倾斜 瓶口紧挨量筒口 使蒸馏水缓缓地倒入 液体的量快接近所量取刻度时 停止倾 倒 1 分 3 量筒平放在实验桌上 身体下蹲 胶头滴管在量筒口上方 悬空逐滴加蒸馏水 视线与量筒 内液体的凹液面保持水平 1 分 2 溶解 1 分 将量取的 10 毫升蒸馏水倒入干净的烧杯中 用药匙加入适量的粗盐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玻璃棒 不和烧杯壁 底接触发出响声 1 分 3 过滤 6 分 1 制作过滤器 取一张圆形滤纸 对折两次 打开成圆锥形 放入漏斗中 滤纸的边缘低于漏 斗的边缘 1 分 6 2 用蒸馏水润湿滤纸 用玻璃棒挤压滤纸把气泡赶出 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1 分 3 把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调整好高度 1 分 4 将玻璃棒的一端斜靠三层滤纸的一边 1 分 5 烧杯嘴紧靠玻璃棒 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下 1 分 6 过滤时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1 分 4 蒸发 2 分 1 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 调整铁架台的铁圈的高度 再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1 分 2 用酒精灯加热 在加热过程中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 分 三 试验报告评分标准 三 试验报告评分标准 5 5 分 分 原则 没有做实验 先做实验报告不给分 实验现象与答案不符的不给分 1 实验操作正确 数据保留一位小数 1 分 2 滤纸 无 1 分 不溶性 1 分 两张大小厚度一样的纸 玻璃容器 1 分 3 加速食盐溶解 引流 为了均匀加热 防止液体飞溅 1 分 扣分原因及分值 1 测量数据未保留一位小数扣 1 分 2 量取水视线高于或低于凹液面的最低进行读数扣 1 分 3 胶头滴管伸入量筒内并和量筒内壁接触扣 1 分 4 量取 10 毫升水 用烧杯来取水扣 1 分 5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的内壁扣 1 分 6 没有用玻璃棒进行引流 直接把液体倒入过滤器扣 1 分 7 加热时没有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扣 1 分 试题十 试题十 B B 测细丝的直径 测细丝的直径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一 测细丝的直径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3 分 1 检查实验器材是否体全 完好 把细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 N 圈 一般缠绕 20 圈 使其长度不小 于 1cm 1 分 2 刻度尺放置正确测其长度 并读出数值 1 分 利用 D L N 计算细丝的直径 结果正确 1 分 二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12 分 1 秤量食盐质量 5 分 1 用镊子移动游码回零 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1 分 2 调节天平平衡 1 分 3 两边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白纸 1 分 4 用镊子移动游码 2 5 克处 1 分 5 用药匙在天平左边加食盐 药匙的食盐先多后少 天平快要平衡时 抖动手腕让少量食盐落 下 直到天平平衡为止 将秤量好的食盐倒入小烧杯中 1 分 2 量取蒸馏水 5 分 1 选规格 50 毫升的量筒 1 分 2 量筒倾斜 瓶口紧挨量筒口 使蒸馏水缓缓地倒入 液体的量快接近所量取刻度时 停止倾 倒 1 分 3 量筒平放在实验桌上 身体下蹲用胶头滴管悬空滴加蒸馏水 1 分 4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1 分 5 读数正确为 47 5 毫升 1 分 3 溶解 2 分 7 1 将量取的 47 5 毫升蒸馏水倒入盛有食盐的烧杯中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玻璃棒不和烧杯壁 底接触发出响声 1 分 2 直到食盐全部溶解为止 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指定的试剂瓶中 1 分 三 试验报告评分标准 三 试验报告评分标准 5 5 分 分 原则 没有做实验 先做实验报告不给分 实验现象与答案不符的不给分 1 数据 单位均正确 1 分 2 2 5 47 5 1 分 烧杯 玻璃棒 1 分 玻璃棒 加速溶解 1 分 无 1 分 扣分原因及分值 1 细丝在铅笔上未能紧密缠绕 缠绕排列长度少于 1cm 扣 1 分 2 计算出现错误扣 1 分 3 单位错误扣 1 分 4 固体食盐秤量游码未回零 直接调节天平平衡螺母扣 1 分 5 天平两边托盘上未放秤量纸或一边放秤量纸扣 1 分 6 秤量过程中 取多余的食盐放回原瓶扣 1 分 7 量取液体滴管伸入量筒并和量筒内壁接触扣 1 分 8 量筒规格选错扣 1 分 9 用烧杯量取液体扣 1 分 10 瓶口未紧靠量筒口 而悬空向量筒内倒入液体扣 1 分 11 用托盘天平秤量 47 5 毫升水的质量扣 1 分 12 读数方法错误扣 1 分 13 玻璃棒明显碰烧杯壁 底扣 1 分 14 食盐未完全溶解完就停止搅拌 配制食盐浓度达不到 5 扣 1 分 试题十一 试题十一 B B 测热水的温度 测热水的温度 氧气的制取氧气的制取 一 测热水的温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3 分 1 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热水中 温度计玻璃泡不和烧杯壁 底接触 1 分 2 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 1 分 3 视线平视刻度线 读取示数 1 分 二 氧气的制取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12 分 1 检查器密性 2 分 1 把带有导气管的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试管口 连接仪器正确 1 分 2 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然后两手紧握试管的外壁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1 分 2 装药品 3 分 1 试管横放 用盛有高锰酸钾的长把药匙或用纸槽送到试管底部 使试管直立 让药品全部落 到试管底部 药品量要合适 1 分 2 管口放一团棉花 1 分 3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 1 3 处 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 1 分 3 加热并收集 5 分 1 取下酒精灯帽正方在实验桌上 用火柴点燃 1 分 2 移动酒精灯给试管进行预热 再用外焰固定加热 1 分 3 集气瓶预先装满水 用毛玻璃盖住瓶口倒立在水槽中 1 分 4 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再把小弯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口 收集方法正确 1 分 5 当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 在水面下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 将集气瓶移出水槽 正方在桌面上 1 分 8 4 停止加热 2 分 1 停止加热时 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 1 分 2 再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1 分 三 试验报告评分标准 三 试验报告评分标准 5 5 分 分 原则 没有做实验 先做实验报告不给分 实验现象与答案不符的不给分 1 实验操作正确 数值可以是整数或保留一位小数 1 分 2 有气泡产生 良好 1 分 3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或集气瓶 1 分 4 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来 停止加热或熄灭酒精灯 1 分 5 当气泡从集气瓶口外冒出时 表明瓶内的水排完 气体收集满了 1 分 扣分原因及分值 1 测热水的温度 温度计示数还没有稳定就进行读数扣 1 分 2 视线没有和刻度线保持水平扣 1 分 3 没有检查装置气密性扣 1 分 4 装药品过多或过少扣 1 分 5 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扣 1 分 6 制取装置中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扣 1 分 7 收集气体 加热后 导管口产生气泡马上进行收集 收集的氧气不纯扣 1 分 8 停止加热 先熄灭酒精灯扣 1 分 试题十二 试题十二 B B 测石头的重力 测石头的重力 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 一 测石头的重力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3 分 1 检查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零 测力计是否灵活 1 分 2 1 弹簧秤挂石头 使其自由下垂静止 1 分 2 视线平视读取示数 1 分 二 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12 分 1 检查器密性 2 分 1 把带有导气管的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试管口 连接仪器正确 1 分 2 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然后两手紧握试管的外壁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1 分 2 制取气体 6 分 1 先加石灰石 1 分 试管横放 用盛有石灰石的长把药匙送到试管底部 使试管直立 让 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 或用镊子夹取石灰石放在试管口 再把试管慢慢地竖立起来 使石灰石缓 缓滑到容器的底部 2 加入盐酸适量 1 分 打开盐酸瓶塞 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 标签向着手心 盐酸量不能 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 用铁架台铁夹固定试管 3 收集方法正确 2 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导气管到达集气瓶的底部 瓶口盖 上毛玻璃片 1 分 用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火焰熄灭 表明集气瓶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1 分 4 检验二氧化碳方法正确 现象明显 2 分 取一只试管 倒入 1 2 毫升石灰水 瓶塞正放 在实验桌上 标签对着手心 1 分 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石灰水变浑浊时停止通二氧化碳 1 分 3 二氧化碳性质 1 操作正确 现象明显 2 分 1 先点燃蜡烛 向烧杯中慢慢倾倒二氧化碳 1 分 2 蜡烛熄灭 1 分 9 4 二氧化碳性质 2 指示剂用量正确 现象明显 2 分 1 取一只试管 先加入 1 2 毫升蒸馏水 再加入 2 3 滴紫色石蕊试液 用手腕震荡混合均匀 1 分 2 把产生二氧化碳的导气管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1 分 三 试验报告评分标准 三 试验报告评分标准 5 5 分 分 原则 没有做实验 先做实验报告不给分 实验现象与答案不符的不给分 1 实验操作正确 单位正确 1 分 2 无 1 分 熄灭 1 分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不支持燃烧 1 分 红 酸 1 分 扣分原因及分值 1 不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零 没有用手拉几下 来检查测力计是否灵活就直接测量石头的重 力扣 1 分 2 没有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扣 1 分 3 加入盐酸量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 或太少扣 1 分 4 没有用澄清石灰水试剂来检验二氧化碳扣 1 分 5 直接取滴瓶紫色石蕊通入二氧化碳 没有先加 1 2 毫升蒸馏水后再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扣 1 分 试题十三 试题十三 B B 测纸的厚度 测纸的厚度 用实验证明鸡蛋壳的重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根用实验证明鸡蛋壳的重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根 一 测纸的厚度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3 分 1 正确测出纸的厚度 3 分 1 一本书不包括书皮通常从页码 1 200 正好 100 张 1 分 2 用手捏紧 用直尺和书垂直测出 100 张纸总厚度 用毫米为单位正确读出整数数据或保留一 位小数 1 分 3 将测出的长度再除以 100 就是一张纸的厚度 1 分 二 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12 分 1 将洗净鸡蛋壳用药匙或镊子取鸡蛋壳放入小烧杯中 1 分 2 打开盐酸瓶塞 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 标签向着手心 1 分 3 注入稀盐酸 盐酸适量 1 分 4 当小烧杯里有大量气泡产生时 观看小烧杯中气体的颜色 1 分 5 并用手在烧杯口处轻轻扇动 让少量气体进入鼻孔 1 分 6 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1 分 7 把燃着火柴放在小烧杯里 火柴不能和烧杯里泡抹接触 1 分 8 观察火柴燃烧情况 火柴熄灭 1 分 9 用胶头滴管将澄清石灰水 1 2 滴在玻璃片上 1 分 10 倒盖在小烧杯口上 1 分 11 过一段时间 拿开玻璃片 1 分 12 观察玻璃片石灰水变浑浊 1 分 三 试验报告评分标准 三 试验报告评分标准 5 5 分 分 原则 没有做实验 先做实验报告不给分 实验现象与答案不符的不给分 1 实验操作正确 数据符合实际 单位正确 1 分 2 气泡 无 无 1 分 CaCO3 2HCI CaCI2 CO2 H2O 1 分 熄灭 CO2 1 分 浑浊 1 分 扣分原因及分值 1 测纸的厚度 通常采取页码编号 1 200 页是 100 张纸 用直尺测出总厚度大约 8mm 用总厚度 10 8mm 100 得出单张纸厚度为 0 08 mm 而用总厚度大约 8mm 200 得出单张纸厚度为 0 04 mm 扣 1 分 单位出现错误扣 1 分 2 用实验证明鸡蛋壳的重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根不闻气体的气味 直接填写无味扣 1 分 3 加盐酸过多 产生气泡过多从烧杯中溢出扣 1 分 4 石灰水变浑浊现象不明显扣 1 分 5 书写化学方程式不完整扣 1 分 试题十四 试题十四 B B 碱的性质 碱的性质 一 碱的性质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一 碱的性质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1515 分 分 1 测 PH 值 3 分 1 取氢氧化钠溶液 1 2 毫升倒入试管中 瓶塞正放在实验桌上 标签对着手心 1 分 2 用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点在 PH 试纸上 1 分 3 PH 试纸显示颜色及时和标准比色卡对比得出 PH 值并记录 1 分 2 碱与指示剂反应 3 分 1 取氢氧化钠溶液 1 2 毫升倒入试管中 瓶塞正放在实验桌上 1 分 2 标签对着手心 1 分 3 滴加 1 2 滴酚酞 滴管不能深入试管中 震荡试管 观察现象 1 分 3 碱与酸性氧化物的反应 3 分 1 取石灰水 1 2 毫升倒入试管中 最多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 3 1 分 2 用玻璃管向石灰水中吹气 气流缓慢均匀 1 分 3 现象明显 1 分 4 中和反应 6 分 1 取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规格 50 毫升小烧杯中 瓶塞正放在实验桌上 标签对着手心 氢氧化钠 溶液的量约占烧杯刻度的 1 5 1 分 2 用滴管滴加 1 2 滴酚酞试液 震荡烧杯 1 分 3 用胶头滴管逐渐滴入盐酸 1 分 4 胶头滴管不能横放或倒放 胶头滴管在烧杯口上方悬空滴加盐酸 1 分 5 用玻璃棒搅拌 边滴加边搅拌 直到红色刚刚变成无色停止滴加盐酸 1 分 6 玻璃棒不能和烧杯壁 底接触发出响声 1 分 二 试验报告评分标准 二 试验报告评分标准 5 5 分 分 原则 没有做实验 先做实验报告不给分 实验现象与答案不符的不给分 1 实验操作正确 颜色符合实验现象 1 分 PH 值 12 或 13 或 14 均可 1 分 2 无 红 1 分 澄清 浑浊 1 分 红 无 1 分 扣分原因及分值 1 没有用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点在 PH 试纸上扣 1 分 2 PH 试纸显示的颜色没有及时和标准比色卡对照扣 1 分 3 中和反应没有在烧杯中进行 而是在试管中进行扣 1 分 4 盐酸没有逐地滴加入扣 1 分 5 盐酸加入过量扣 1 分 6 没有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扣 1 分 三 生物部分实验技能考试评分细则三 生物部分实验技能考试评分细则 试题十五 试题十五 B B 1 1 加热 加热 2 2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11 一 实验操作评分要点 一 实验操作评分要点 1515 分 分 1 加热胆矾 操作 4 分 操作要点分两步 取少量胆矾 放入干燥的试管中 并用试管夹夹住试管 用纸槽或小药匙将胆矾放入干燥试管 的底部 试管夹自下而上夹住试管中上部 2 分 点燃酒精灯 先将试管进行预热 然后集中加热试管的底部 若有液体流出需用小烧杯或废液 杯接着 以防污损实验桌 观察实验现象 只要颜色由蓝变白色就算实验成功 2 分 扣分点 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的扣 1 分 不能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扣 1 分 2 观察玉米种子结构 操作 11 分 操作要点分三部分 观察外形 赋分 2 分 取一粒浸软玉米种子 1 分 观察玉米的外形 1 分 要有明显的观察行为 纵切玉米种子 赋分 3 分 将玉米粒平放载玻片上 胚面向上 1 分 用刀片沿玉米种子中央纵向剖开 2 分 扣分点 在桌面上切扣 1 分 横向剖开或其他不规范切法扣 1 分 染色和观察 赋分 6 分 左手用镊子夹住玉米粒 剖面朝上 右手拿胶头滴管在剖面上滴一滴稀释碘液 2 分 扣分点 手拿胶头滴管规范 液滴不宜太大 操作不规范者扣 1 分 用放大镜观察果皮和种皮 1 分 胚乳 1 分 胚芽 胚轴 胚根和子叶 将玉米各部分指给监考 老师看 并注意观察胚乳颜色的变化 2 分 扣分点 不用放大镜观察扣 1 分 每错一处扣 1 分 二 填写实验报告评分要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救护员培训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 2025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A类试题与答案
- 初中语文阅读方法与技巧
- 名牌博主生态体系解析
-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
- 2025年非处方药试题及答案详解
- 阅读的技巧与方法
- 奥运会意义介绍
- 2025版胆结石的常见症状及护理要点
- 合作开发项目股权分配协议书
- 检察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兽用药物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敦煌油田8个“飞地”社区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两委”换届后备干部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市政管网施工交通组织方案
- 政府法律顾问知识培训课件
- 生鲜蔬菜冷链物流配送方案
- 2025年高纯低羟基石英玻璃项目发展计划
- 化工化验室安全培训案例课件
- 珠宝IP跨界设计探索-洞察与解读
- 2026陕西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