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概括活动单范文_第1页
材料概括活动单范文_第2页
材料概括活动单范文_第3页
材料概括活动单范文_第4页
材料概括活动单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概括活动单范文 材料概括、分析与鉴赏【学习目标】纠正学生解题时的常见错误倾向,提升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与鉴赏的能力【学习过程】 一、回顾反思1.回顾近期做过的试题,比较学生答案与参考答案的差距,反思存在问题(南通二模)在中国,西方的“古典学”一度遭到冷落,如今则方兴未艾。 众多当代青年抛弃僵化的现代学科壁垒,回归到更为广阔且意义深远的经典研读当中。 在“古典学”的框架里不再有文学、哲学、史学、法学等区分。 中西方历史上值得奉为典范的著作和杰出的人物,都将是热爱学术与思想的青年们关注的对象。 回归古典,他们并不是想回到古代,并不是遵循效仿,而是为了更好地反思今天的生活。 “古典”似乎与青年向往“革新”不和,但它的确能够吸引青年人。 “青年”本质上是一种“重构我们的世界图景”的生命召唤。 无论是“打倒古典”还是“复兴古典”,其目的都是甩开当下已经丧失活力的旧传统,发明新传统。 正如文艺复兴时期对希腊罗马的追溯反而开启了欧洲文化新局面一样,新一代人对“古典”的追求总是对前一辈人文化领导权的颠覆。 不过,青年人对“古典”的重新研究,是否尊重古典的真实情况?是否能够最大程度地呈现历史真实并介入当下生活?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从事古典研究的青年人不但应当保持谦卑的姿态阅读经典,表现出对人类伟大传统的虔敬,将古典的教诲切切实实囊括到自己的生命体验里;还应当对现实的国家、社会、人民生存状况的悉心体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中的实践结合起来。 只要愿意抛去现代知识生活中的骄傲与偏见,就会发现,因为遭到数学化纯粹知识观排挤而在知识界褪色的古典政治伦理气质,似乎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俯拾皆是,仍然散发着生机。 (节选自冯庆当代青年与古典,有删改)25.第一段中,当代青年回归经典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括。 (6分)26.请简要阐释第二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4分)27.在作者看来,当代青年怎样才能更好地从事古典研究?(5分)25(6分)抛弃僵化的现代学科壁垒,研读广阔深远的经典;打破原有框架,关注中西方典范著作和杰出人物;回归古典,反思现今的生活。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6(4分)青年被赋予颠覆丧失活力的旧世界(2分)、开创新的世界的使命(2分)。 27(5分)研究古典,要尊重实情;阅读经典,要去除骄傲与偏见,保持谦卑态度;将古典的教诲融进生命体验;将书本知识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悉心体察国家、社会、人民现实生存状况。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南京二模)论者往往指责新诗,说它孤芳自赏,不够大众化,其实,六十年来的新诗固然不够大众化,但是黄遵宪,苏曼殊以来的旧诗又何曾大众化呢?政治进入民主,传播工具商业化以后,儒家的诗教已经不能维持真正大众化的诗,既非李杜,也非徐志摩,而是流行歌。 大诗人也不见得大众化。 以李白而言,床前明月光固然人人会背,但是襄阳歌,梁甫吟之类又有多少解人?杜甫的春望固然脍炙人口,但是壮游遣怀一类较长较深的作品,也不见得怎么大众化。 诗经的句子很多已成后世的成语,而楚辞则绝少这种情况。 一般人的大众化,往往只指空间的普及,而不包括时间的持久,其实真正的大众化应该兼顾两者,不但普及,还要持久。 畅销书往往一时普及,但十年百年之后,便已湮没无闻,那样的大众化是靠不住的。 诗之大众化,有时隔世始显,杜甫号称诗圣,但今传唐人所选唐诗九种,只有一种载录杜诗,要等到北宋中叶,杜诗才“大众化”起来。 在古代,诗的创作受科举的鼓励,有音乐的推广,又是读书人之间交际酬唱的雅事,因此,诗歌是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 现在的知识分子日渐专业化,各行的专家学者各有所长,不再象儒家那样强调通才,更无须在吟风弄月,附庸风雅,唱酬之事已成绝响。 教育制度也不再要求考生写诗,连文章都写不通了,还写什么诗呢?至于诗与歌之相结合,民国以来也未见复苏,但近五年台湾有所谓“现代民歌”兴起,其歌曲往往取自名家的新诗,比起流行曲的词来,境界自高。 这种“现代民歌”颇受知识青年欢迎,唱片的销数也可观,可谓大众化的一个途径。 不少诗的读者,终身俯仰于古典诗的田地,吟咏之乐无须他求;新诗人无力与古典诗人去争读者,也是理所当然的,谁能要求六十年之变去颉顽三千年之常呢?对文学要求漫无止境的大众化,似乎不切实际,不如低调一点,要求“小众化”吧。 (选自余光中谈新诗的三个问题,有删节)25.针对新诗不够大众化的指责,作者作了哪几点辩解?(6分)答【答案】晚清以来的旧诗也不曾大众化;大诗人也不见得就能大众化;诗歌的大众化,有时隔世始显。 (每点2分)26.解释“六十年之变去颉顽三千年之常”的意思。 (3分)答【答案】以六十年新诗的发展变化去抗衡三千年之久的古诗的创作成就。 【附录】颉颃(xihng)鸟上下飞、向上向下飞。 语本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引申为不相上下,互相抗衡。 对抗,引申为较量。 倔强,傲慢。 27.依据文意,实现新诗的大众化,有哪些可能的途径?(6分)答【答案】提升文化修养,倡导诗文唱酬;教育制度鼓励学生写诗;诗与歌相结合,借音乐推广。 (每点2分)存在问题 1、要点不全、答案交叉。 2、随意摘抄、缺少归纳。 3、抛开材料,分析无据。 4.拘泥原文,答非所问。 2.应对策略分清层次,逐层梳理抓住关键,合并归类文本意识,有理有据灵活变通,所答即所问 二、演练提升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527题。 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抗日神剧”“宫廷戏说”“名著改编”非常流行,引来了很多质疑之声。 那些以戏说代替正说,以调侃代替中立,以消费历史代替认识历史,以娱乐历史代替思考历史,可能就跌进了对历史的“泛娱乐化”的陷阱。 “泛娱乐化”背后,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去价值化”。 一切都可以被恶搞、一切都可以被消费,饭局中就难免出现诋毁先烈的唱段,电视里就难免出现奇言怪行的英雄。 在这样的历史观看来,无所谓真相、无所谓真理,是非成败、高尚卑劣都不过尔尔,真可谓“节操碎了一地”。 当历史仅归于娱乐之时,也就是历史被虚无主义绑架之时,这直接瓦解了社会的价值底座、人们的精神信仰。 看看那些起哄让秦桧在岳飞面前“站”起来的,那些瞎传“村民出卖狼牙山五壮士”的,那些连抗战都可以无所顾忌消费戏谑的娱乐化一旦过度膨胀,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审美取向感官化,政治取向戏谑化,道德取向去崇高化。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这样一种泛娱乐化的历史观,近年来开始弥散到一些肩负讲解史实、传承精神的专业人士身上。 有文化工作者花大量功夫研究“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有婚外情”;有教育工作者穷尽资料只是为了证明孔子有私生子这些虽然不是主流,但这种“娱乐”示范,同样会产生“愚乐”效应,尤其是对那些价值观尚未定型、鉴别力还有欠缺的青少年。 (追寻意义,走出“泛娱乐化”,有删节)25.如何理解第一段中“陷阱”的含义?(4分)26.“对历史的泛娱乐化”有哪些后果?(5分)27.结合全文,说说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历史?(6分)答案25.(4分)表面上是对历史的娱乐,实质上是对历史的“去价值化”(歪曲历史)。 (每点2分)26.(5分)历史被虚无主义绑架;瓦解了社会的价值底座、人们的精神信仰;审美取向感官化,政治取向戏谑化,道德取向去崇高化;对人们尤其是价值观尚未定型、鉴别力还有欠缺的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 (每点1分,答出4点得5分)27.(6分)要尊重历史,不能娱乐历史;要坚守社会价值底座和精神信仰,不能被虚无主义绑架;要有责任意识,不能误导大众。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总结归纳题要点1细淘真金,去芜存精分析文本材料的层次,从而对相关层次内容的要点进行概括性提取。 一看标点,如句号、分号、冒号、顿号;二看标志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究其原因因此、综上所述、从某种角度看、首先其次再者另外此外、与此同时、但是、只有才能、既又也还、导致了、这表明、说明对象类词语”。 2逐点梳理,合并同类善于在材料中寻找同类项,善于在材料中提取公因式。 3.前后联系,上下对照。 分析题要点1要有文本意识。 分析的依据是材料,不能天马行空,毫无约束。 归纳出的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解决对策基本呈对应关系。 2要有分析意识。 明确分析的对象,找到切分的角度,注意表层和深层的意思,看到事物的现状和趋势,有时提出的对策要有前瞻性。 【要点归纳注意事项】归纳内容要点的前提是对文本材料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对文本材料的写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断。 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四点1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 只要题干不作特别要求(“请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都应该尽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词语组织答案,可以避免归纳的不准确。 2防止要点遗漏。 要点遗漏,答案便不完整。 防止的方法就是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 3答案语言须简明。 这类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