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年级试卷(II )卷.doc_第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年级试卷(II )卷.doc_第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年级试卷(II )卷.doc_第3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年级试卷(II )卷.doc_第4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年级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年级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酝酿(yn) 应和(h) 着落(zhu) 咄咄逼人(du)B . 鏖战(o) 雾霭(i) 瘫痪(tn) 翻来覆去(f)C . 莅临(ln) 谙熟(n) 粗犷(kung) 淅淅沥沥(x)D . 棱镜(lng) 絮叨(x) 拗口(o) 白雪皑皑(i)2. (2分)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伤(zhng) 澄澈 酝酿(ling) 咄咄逼人B . 缥缈(pio) 陛下 抖擞(su) 人声鼎沸C . 忙碌(l) 静谧 充沛(pi) 浑为一谈D . 蜷伏(qun) 苛刻 笨拙(zhu) 花枝招绽3. (2分)选择正确的理解。一听所罗门早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 ( )A .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魔鬼还是有点良心,因为它还让渔夫选择怎样死。 B .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魔鬼一点良心也没有,它具有凶恶狡猾的本性。想做坏事还给自己编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狡猾之极,无耻之极。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通过那次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我们充分认识到盲目修建核电站存在极大的隐患。B . 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C . 人民的名义于2017年3月28日在湖南卫视、PPTV、爱奇艺等多家播出平台陆续播出。D . 发展并构想好特色产业,让南江以最快速度脱贫并实现同步全面小康。5. (2分)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B . 他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C . 国学经典书籍中,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D . “你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6. (2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清人张潮在其幽梦影中曾说:“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这话确有见地,人生一世,除了亲情、爱情外,友情更是不可缺的。因为_。A . 友情是一种广度,亲情是一种深度,而爱情则是一种纯度B . 友情是一种纯度,爱情是一种深度,而亲情则是一种广度C . 爱情是一种纯度,亲情是一种深度,而友情则是一种广度D . 亲情是一种深度,爱情是一种纯度,而友情则是一种广度二、 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7. (3分)朝花夕拾中的这组散文是作者_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在本册书中学到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出自这部散文集,请你再列举出朝花夕拾中其他任意两篇文章来:_、_。 三、 默写 (共1题;共8分)8. (8分)填补下面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会当凌绝顶,_。(2)_,家书抵万金。(3)山随平野尽,_。(4)_,波撼岳阳城。(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_,_。(6)_,_。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9. (2分)结合语境仿写划线句子,使之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这句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气节是冬雪中绽放的红梅,气节是海浪中坚守的礁石 , _ , _。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3分)10. (13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题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 甲 ),池鱼思( 乙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 丙 )深巷中,鸡( 丁 )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少列适俗韵_韵味 音乐 情趣 风俗桃李罗堂前_排列 网罗 张罗 搜罗虚室有余闲_空地 空宅 闲暇 闲宅(2)在上文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词,其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 密林 深渊 吠 鸣B . 旧林 故渊 吠 鸣C . 密林 故渊 叫 飞D . 旧林 深渊 吠 飞(3)下列对归园田居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尘网”,喻污浊、黑暗的官场。B . “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C . “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D . “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4)对文中诗句理解不恰当的是( )A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天性本来就只喜爱田园、山林。韵,这里指性格、气质。B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错误地落入官场的罗网里,一离开故园就是三十年(从陶渊明初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归男,实际是十三年。诗人这里有意夸大,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倦)。C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留恋原来飞翔栖息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以往自由生活过的深潭。D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村南的野外开荒,我又能安守清贫回归故里。(5)对文中诗句理解不恰当的是:A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住宅周围土地有十余亩,草房有八九间。方,周围。四旁。B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繁茂的榆树,柳树遮蔽着草屋的后檐,桃树、李树整齐地排列在堂屋的前面。C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门外没有一点尘土杂物,干干净净,住在陈设简陋的屋子里觉得清闲。D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长久关在樊笼里,如今终于又回到了大自然。(6)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B . 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C . 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D . 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11. (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毛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湖中人鸟声俱绝_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是金陵人,客此_及下船_(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在文中有何作用? (4)晚上正是寒气倍增之时,作者却“独往湖心亭看雪”,由此可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 (5)作者写西湖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七、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12. (15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中秋赏月每逢中秋来临,赏月玩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呢?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祭月的日子最终就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此时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徐凝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这里指富贵人家专门搭台),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连坐至晓。”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上供,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1)为什么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2)明清以后人们怎样过中秋节?根据文中有关介绍,用自己的语言,做一简单描绘。(3)人们为什么会把天上的圆月与亲人的团聚联系在一起?谈谈你的看法。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根据要求作文。 享受课堂,流连校园,走人社会大课堂。亲近历史,亲近社会,亲近自然,或者 回溯过去,或者关注当下,或者思考未来,你一定有着深刻的感悟请以“亲近感悟”为题目,完成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要求: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7-1、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