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件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件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件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件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 1919 1949 主讲人 朱涛 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中国现代文学 以1917年1月 新青年 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为开端 在这个意义上 现代文学 仅是一个时间概念 现代文学 同时还是一个揭示这一时期文学的 现代 性质的概念 这样的 文学的现代化 是与本世纪中国所发生的 政治 经济 科技 军事 教育 思想 文化的全面现代化 的历史进程相适应 并且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在促进 思想的现代化 和 人的现代化 方面 文学更是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第一节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 1898年前后 中国的历史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 在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上 中国文学开始了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现代化努力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 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全面步入文学现代化历程 发生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 既是清末民初文学现代化的历史准备的必然 也是外来文学思潮影响的结果 域外小说的大量翻译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动力和背景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一次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清算 必须同时去除那些作为封建载道工具的旧文学和文言文 于是 他们极力推动一场旨在反对文言 提倡白话 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文学的文学革命 1917年1月 胡适在 新青年 上发表了 文学改良刍议 震动了文坛 同年2月 陈独秀又在 新青年 上发表了 文学革命论 进一步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 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 文学革命开始后 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批判旧文学 一是探索如何建设新文学对于怎样建设新诗 新小说 新戏剧 文学革命的先驱们也进行了探讨 文学革命的重大实绩 白话文全面推广 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 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 最主要的 第二节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文学革命既是文学发展自身孕育的结果 是社会变革与文化转型的产物 而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 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外因 没有中国社会变革的内因 就不会有文学革命 同样 没有外来文艺思潮影响的外因 也不会有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要彻底否定旧文学 但是到底如何建设新文学呢 文学革命的先驱者对此进行过积极讨论 也提出过一些很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 这些意见又大都是借鉴过外国文艺运动或文学创作的经验 文学革命的发动者们还通过作品翻译来介绍外国文艺思潮 向闭塞的中国文坛吹进新鲜的现代气息 大规模的文学翻译活动 实际上构成了文学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受不同文艺思潮和艺术方法影响的不同创作倾向的作家群 又各自聚集为文学社团 并形成文学流派 一 新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 倡导 为人生 的文学 创造社 主张 为艺术而艺术 语丝社 鲁迅评之 任意而谈 无所顾忌 湖畔诗社 以写爱情诗闻名 新月社 欧美留学生的文艺沙龙 第四节20年代文学论争 20年代的文学论争主要体现在新文学的意识 语言与封建的旧的文学传统之间的分歧与斗争 对以林纾为代表的封建卫道者的论争 与 学衡派 的论争 与 甲寅派 的论争 新文学阵营在与各种复古思潮进行斗争的同时 自身也在发生着分化和斗争 第五节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 五四文学经历的三个阶段 1917年至1920年 新文学的萌芽 草创期 1921年至1926年 文体大解放的创作活跃期 1926年至1927年 创作出现相对的沉寂 主要原因是新文学作家投身革命 置身于北伐战争 二 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 理性精神的张扬 感伤的精神标记 个性化的追求 创作方法的多样化探索三 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 带来了文学观念 内容 形式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大革新 大解放 在文学观念上将 文以载道 游戏消遣等种种传统的文学观念作为封建制度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物加以否定 表现人生 反映时代的积极的文学思想 成为一般新文学作者的共同倾向 在文学内容上体现着现代的民主主义 人道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 洋溢着觉醒的时代精神 在语言和形式上摒除文言文 用白话写作 广泛吸收运用外国多样化的文学样式 手法 促使文学语言和形式更适于表现现代生活 接近人民大众 创造了既与世界文学发展相联结 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 在文学世界化与民族化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 实现文学的现代化 从而揭开了现代文学光辉的第一页 第二章20年代小说 一 第一节鲁迅创作道路 一 生平简介 鲁迅一生经历的七个阶段 少年时期 1881 1898 南京求学时期 1898 1902 日本求学时期 1902 1909 杭州 绍兴任教时期 1909 1912 北京工作时期 1912 1926 厦门 广州任教时期 1926年8月 1927年9月 上海定居时期 1927年9月 1936年10月19日 鲁迅不同时期照片 分别于1903 1925 1933年所摄 二 思想发展 1918年以前称作早期 思想沉淀期 1918年至1927年称作前期 鲁迅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 立人 培育人的独立精神和现代性 和改造国民性 1927年至1936年称作后期 鲁迅的最后十年 他三个阶段一以贯之的是 立人 和 改造国民性 思想 早期既接受西方启蒙主义 理性主义思想 又受西方现代主义 非理性主义思想影响 前期这一时期 鲁迅的思想基础仍然是以他所理解的进化论为基础 但其思想呈现相当的复杂性 伴以个体精神体验浓重的 轮回 感 后期定居上海 展开了最后十年更加光辉的战斗生涯 经过大革命的血与火的考验 鲁迅的思想进入了包含阶级论在内的更丰厚 复杂的状态 这十年间他思想左倾 以杂文创作为主 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第二节 狂人日记 阿Q正传 一 狂人日记 写于1918年4月 发表在 新青年 1918年5月第四卷5号 揭开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序幕 收入 呐喊 集 一 背景及创作宗旨 二 结构及内容 13篇不连贯的无年月日记 三 狂人形象 狂人日记 的主题是 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鲁迅语 这个主题主要是通过对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的 小说通过十三则日记记录了狂人的所见 所闻 所感 所思的一切 运用第一人称独语自白的叙述方式 塑造了一个反封建斗士的 迫害狂 形象 一方面 狂人是一个真实的迫害狂患者 另一方面 狂人的精神品格 又具有时代的先觉者 勇猛的反封建斗士和清醒的启蒙主义者的特征 狂人是现实性与象征性完美结合的独特艺术形象 四 作品的思想意义 五 艺术特色 格式的特别 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艺术手法的结合 表现的深切 二 阿Q正传 阿Q正传 在鲁迅小说创作中独特的重要地位 主题 情节 结构及内容 主人公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阿Q是一个极端贫苦 不觉悟的农民 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基本性格特征阿Q的精神胜利法经历了六个阶段 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妄自尊大 麻木健忘 自轻自贱 自欺欺人阿Q有自发的革命要求 但对革命的向往与追求 包含着复杂的 消极落后的因素 阿Q形象的意义 阿Q正传 的艺术特色 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 它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悲喜交融的表现手法 运用多种手法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成功地运用了讽刺幽默的手法 语言准确 鲜明 生动 人物语言个性化 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大词小用 庄词谐用 成语活用 文言巧用 反语妙用等修辞手法 第三节 呐喊 彷徨 呐喊 1923年出版 彷徨 1926年出版 不论在思想意义的丰厚 还是艺术价值的崇高 它们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 鲁迅作品插图 狂人日记 药 1 2 鲁迅作品插图 二 呐喊 中的作品 狂人 日记 孔乙己 在 明天 吃 药 阿Q 正传 在 故乡 讲 头发的故事 兔子和猫 为 一件小事 起了一场 风波 端午节 看 社戏 唰的一道 白光 原来是 鸭的喜剧 彷徨 中的作品 幸福的家庭 在酒楼上 祝福 高老夫子 一手拿着 长明灯 一手拿着 肥皂 在街上 示众 兄弟 俩在闹 离婚 终于成了 孤独者 在 伤逝 一 呐喊 彷徨 内容侧重点的不同 呐喊 写于五四革命运动高潮时期 除了表现出对封建主义强烈的战斗激情外 侧重描写农村题材 从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出 改造国民性 即启发人民 首先是启发农民觉悟的主题 大部分作品表现出鲁迅对农民命运的关注 同情和深刻的理解 揭示了农民希望革命的生活地位和他们主观上麻木愚昧 不觉悟的矛盾 提出了中国必须有一个广泛 彻底的思想革命的问题 彷徨 写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 鲁迅一方面继续坚持对封建制度展开全面深刻地批判 另一方面着重探讨了知识分子的道路和命运问题 大部分篇章 从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这一独特角度出发 既写出了革命退潮时 封建势力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也深刻揭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精神危机 说明 不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造与解放 不可能有个人个性的解放 的真理 从而对五四新文学 个性解放 的主题作了全新的开掘 二 呐喊 彷徨 塑造的人物形象 一 权势者的形象 阿Q正传 中的赵太爷 祝福 中的鲁四老爷 离婚 中的七大人等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都属这一类 他们是有权有钱有势的 阔人 是中国这场大的 人肉的筵宴 的享用者 二 封建卫道士的形象 肥皂 中的四铭 高老夫子 中高老夫子等 这类人物的主要特征是对人对己的虚伪性 三 社会群体形象 示众 中的群体形象 孔乙己 中嘲笑孔乙己的人 祝福 中的柳妈 短工等 长明灯 中的阔亭 灰四婶等 药 中的茶客们 这些人的主要特点是愚昧 四 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形象他们在中国封建传统的 人肉的筵宴 上是被 吃 者 他们无权 无势 无钱 政治 经济地位低下 处于社会的底层 这几类人物最基本的特点是在愚昧麻木中被吃掉 1 贫苦农民和小市民2 中国传统妇女的悲剧典型3 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 五 觉醒者的形象 狂人 长明灯 中的 疯子 夏瑜 故乡 祝福 中的 我 在酒楼上 中的吕纬甫 伤逝 中的子君和涓生等 新知识分子 是自觉对封建思想 封建伦理道德进行反抗的首先觉醒的知识分子 散文集 野草 鲁迅的散文集有 野草 和 朝花夕拾 1924年至1926年间 鲁迅在 语丝 上连续发表了23首散文诗 1927年 鲁迅将其结集出版 增写 题辞 一篇 总题名为 野草 野草 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 为现代散文创作提供了独语体的散文体式 野草 写作时间与 彷徨 大致相同 心境也完全一致 鲁迅在 野草题辞 中说 我自爱我的野草 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这 地面 便是写作 野草 的社会背景 野草 中的24篇散文诗就其题材而言 各自成篇 彼此不相连属 就情感情绪而言 又浑然一体 相互沟通 极难分类 为了便于论述和掌握 姑且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类 自我主观感情情绪的象征性表现 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象征性肯定 如果说 前一类重点表现的是鲁迅内心的迷惘 痛苦 自省和彷徨的话 那么 这一类则更多地表现了鲁迅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肯定 虽然其中也流露出一些孤独的情绪 对各种庸俗倾向的愤懑揭露和无情鞭挞 对反动政治统治者的揭露和控诉 对青年中某些思想倾向的批评和讽刺 野草 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大量运用象征手法 创造了广阔而深邃的诗的意境 构思新颖奇特 多写梦境和幻觉 并把梦幻和现实自然地联系起来 把情 景 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达到了一种弦外之音 境外之意的美学境界和艺术效果 诗的语言和诗的节奏 第四节 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 共收入鲁迅以神话 传说 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八篇 作于1922年至1935年 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故事新编 中的八篇小说可分为两类三组 第一类独立成组 包括 补天 奔月 铸剑 三篇 它们取材于神话和传说 写的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 其情节带有明显的虚构性质 对文献资料的记载也有较大幅度的改造 是鲁迅自己的主观想象和感情的表现 女娲 羿 宴之敖等 都有夫子自况的情形 第二类五篇都是对真实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艺术表现 分为两组 采薇 出关 起死 为一组 主要表现中国古代各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倾向和它们的代表人物的精神特征 非攻 理水 为一组 表现中国古代拯世救民的政治家和科学家的奋斗精神 一 故事新编 的思想内涵 热情歌颂了勇于献身民众正义事业的古代英雄 批判和讽刺了老庄等人的复古倒退 清净无为 无是非观等错误思想 寓古于今的现实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二 故事新编 的创作手法 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相交融 把大量现实题材自然而巧妙地揉进历史题材中 打破了客观的时空关系 增强了历史题材小说的现实感 增强了小说的荒诞色彩和喜剧色彩 运用批判与讽刺相结合形成一种漫画式的笔调 人物形象多用速写式的笔法 没有精雕细刻 线条粗犷 但性格鲜明突出 内涵丰富饱满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独特的小说结构 中国现代文学八大家 鲁郭茅 巴老曹 周张 鲁迅 郭沫若 茅盾 巴金 老舍 曹禺周作人 张恨水 第一节郭沫若创作道路20年代新诗 一 生平及创作二 原名郭开贞 中国现代文学家 诗人 剧作家 历史学家 古文字学家 社会活动家 现代新诗的开拓者 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光辉的旗帜 主要作品有小说 漂流三部曲 行路难 等 诗歌 女神 前茅 星空 瓶 恢复 戏剧 棠棣之花 女神之再生 王昭君 卓文君 聂嫈ying 屈原 高渐离 蔡文姬 武则天 等 郭沫若诗集书影 第二节 女神 女神 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 也是他诗歌创作的代表作 出版于1921年8月 它以崭新的内容与形式 开了一代诗风 勘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女神 收入郭沫若早期的新诗56首 除序诗外 除少量作于1918年和1921年归国之后以外 绝大多数作于留学日本时的1919年和1920年两年 分为三辑 第一辑收入三部以历史 传说为题材的诗剧 女神之再生 湘累 棠棣之花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诗剧 其中 女神之再生 是郭沫若的重要作品之一 第二辑收入郭沫若写于 五四 高潮中的诗歌30首 最有代表性 最有影响 最能体现 五四 时代精神 其中 凤凰涅磐 天狗 炉中煤 地球 我的母亲 匪徒颂 等 是 女神 的精华 是郭沫若的代表诗作 风格是惠特曼型的 粗犷雄浑 第三辑收入写于 五四 运动爆发前的诗歌23首 短诗居多 风格是泰戈尔型的 清新淡雅 四 女神 对中国新诗的开创性贡献 它以积极的浪漫主义特质真正展示了新诗革命的新面貌 张扬了 五四 时代精神和人的觉醒意识 创造了崭新的自由体诗歌形式 从而成为诗坛一块划时代的界碑 开创了新诗积极浪漫主义的先河 确定了不拘一格的自由诗体的新形式 它真正实现了 诗体大解放 实践了诗人要求 绝对的自由 的艺术主张 3 茅盾原名沈德鸿 字雁冰 中国现代文学巨匠 杰出的作家 评论家 文化领导人和社会活动家 曾任 小说月报 主编 1921年茅盾和郑振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提倡 文学为人生 的文艺主张 主张现实主义创作 很多小说都是属于社会剖析型小说 国共合作破裂之后 自武汉流亡上海 日本 开始写作处女作 蚀 三部曲 幻灭 动摇 追求 和 虹 遂拿起小说家的笔 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 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 左联期间他写出了长篇小说 子夜 短篇小说 创造 林家铺子 农村三部曲 春蚕 秋收 残冬 发表了长篇小说 腐蚀 霜叶红似二月花 锻炼 和剧本 清明前后 等 他还创作了 白杨礼赞 风景谈 森林中的绅士 等散文 以象征手法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感 文艺界为他庆了五十寿辰 他的声名日隆 4 巴金原名李尧棠 字芾 fei 甘 现代杰出的小说家 翻译家和散文家 青春 家庭 激情构成了巴金早期小说创作的主要特征 巴金的著作颇多 主要作品 死去的太阳 新生 砂丁 萌芽 憩园 第四病室 和著名的 爱情三部曲 雾 雨 电 长篇小说 激流三部曲 家 春 秋 短篇小说 神鬼人 复仇 光明 等 文革后呼吁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 反文革 随想录 5 老舍 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 现代著名剧作家 作家 实现了中国现代文学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 有 文学语言大师 称号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 主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 老张的哲学 赵子曰 二马 猫城记 离婚 牛天赐传 文博士 骆驼祥子 火葬 四世同堂 鼓书艺人 正红旗下 未完 中篇小说 月牙儿 我这一辈子 短篇小说 赶集 樱海集 蛤藻集 火车集 贫血集 剧本 龙须沟 茶馆 另有 老舍剧作全集 老舍散文集 老舍诗集 老舍文艺评论集 和 老舍文集 6 曹禺 原名万家宝 我国著名的戏剧大师 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之一 戏剧教育家 曹禺的戏剧创作受到莎士比亚性格悲剧 古希腊命运悲剧和奥尼尔心灵悲剧的影响 1933年他的代表作 雷雨 和 日出 相继问世 不仅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剧坛 而且也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曹禺的其他代表作还有 原野 蜕变 北京人 家 等 以及话剧 明朗的天 胆剑篇 王昭君 和散文集 迎春集 7 周作人 现代散文大家 是 言志派 散文的代表 提出了 人的文学 小品文 在 美文 一文中提出了 美文 的概念 他的散文冲淡闲适 平和舒徐 散文集有 自己的园地 雨天的书 苦茶随笔 等 散文名篇有 故乡的野菜 乌篷船 苦雨 喝茶 等 8 张恨水 是一位多产的小说家 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的有鸳鸯蝴蝶派向新小说过度的关键人物 他的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 春明外史 金粉世家 啼笑因缘 等 1939年所写的 巷战之夜 又名 冲锋 天津卫 是抗战时期值得注意的名篇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揭露国统区黑暗现实的如 八十一梦 五子登科 等 20年代其他著名作家 小说 叶绍钧 潘先生在难中 隔膜 火灾 线下 等 长篇小说 倪焕之 郁达夫 浪漫主义抒情色彩 1921年小说集 沉沦 处女作 银灰色的死 代表作 沉沦 零余者 小说 春风沉醉的晚上 和 薄奠 最早反应工人的小说 散文集 故都的秋 一个人在途上 钓台的春昼 等沈从文 边城 长篇小说集 长河 散文集 湘西 湘行散记 散文 冰心 春水 繁星 问题小说 两个家庭 斯人独憔悴 散文集 往事 山中杂记 寄小读者 建国后是著名的 小桔灯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温州的踪迹 白种人 上帝的骄子 背影 荷塘月色 散文集 踪迹 背影 你我 欧游杂记 诗歌 徐志摩 新月派代表诗人 代表诗集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 诗篇著名的有 沙扬娜拉 再别康桥 等 散文集 落叶 轮盘 巴黎的鳞爪 闻一多 新诗格律化 三美 代表作 红烛 死水 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 蛇 剧作家 欧阳予倩 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 春柳社 独幕剧 泼妇 改编剧 黑奴恨 历史剧 忠王李秀成 桃花扇 等 丁西林 一只马蜂 压迫 三块钱国币 讽刺剧作家 田汉 处女作 梵婀玲与蔷薇 苏州夜话 咖啡店之一夜 获虎之夜 名优之死 南归 湖上的悲剧 顾正红之死 歌剧 扬子江风暴 京剧 谢瑶环 电影 风云儿女 丽人行 歌曲 毕业歌 四季歌 天涯歌女 等 三 潘先生在难中 潘先生在难中 完成于1924年11月 是叶绍钧早期小说的代表作 是描写灰色人生的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是标志着叶绍钧小说风格成熟的作品这一 1 潘先生形象 作品以发生在南方某小市镇的军阀混战为背景 在由战争造成的动乱纷扰的生活画面上 绘声绘色地刻画了一个小市民习气颇重的小学校长潘先生的形象 他是个典型的灰色人物 小说描写知识分子灰色卑琐的人生 选择了一个特定的视角 难中 把潘先生置于军阀混战的 难中 截取几个生活片断来加以刻画 潘先生的性格主要有四个方面 稍遇危险就惊慌得无所适从 稍得安宁又得意而忘乎所以 是潘先生性格的第一种表现 既想投机钻营 又要苟且偷生 往往犹豫不快 左顾右盼 是潘先生性格的第二种表现 胆小卑怯 被战争吓得六神无主 又貌似临危不惧 高谈坚决抗战的大道理 是潘先生性格的又一个方面 言不由衷 表里不一 随波逐流 趋炎附势 也是潘先生性格的一种表现 小说结尾 倪焕之 简介 倪焕之 是叶绍钧唯一的长篇小说 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优秀长篇之一 它写于1928年 1929年8月由开明书店初版印行 它的问世 标志着作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成熟 第六章20年代戏剧 一 中国早期的话剧活动李叔同1906年创办春柳社 演出 茶花女 是中国现当代话剧史的开端 胡适 欧阳予倩 曹禺等撰文倡导戏剧改革 并译介西方戏剧作品和理论 二 田汉的话剧1922年田汉创办 南国 开始南国艺术运动 先后上演 苏州夜话 名优之死 等剧目 发展了 五四 时期的 爱美 amateur 剧 茅盾说 把一篇小说的时代安放在近十年的历史过程中的 不能不说这是第一部 而有意地要表示一个人 一个富有革命性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怎样地受十年来时代壮潮所激荡 怎样地从乡镇到都市 从埋头教育到群众运动 从自由主义到集团主义 这 倪焕之 也不能不说是第一部 在这两点上 倪焕之 是值得赞美的 冰心体在现代小说领域里 冰心是继鲁迅之后 郁达夫之前 出现的出色的文体家 她的作品形成了一种被称为 冰心体 的文字风格 冰心体 的文学语言 典雅秀逸 清丽淡远 她以白话为主 杂糅古今中外 努力实践 白话文言化 中文西文化 把率真的自我和童真的个性 自然地渗入流利 凝练的文字之中 呈现出诗情洋溢 含蓄不露的闺秀风范 从这一点看 冰心体 是冰心文学创作的最大成就 小诗创作兴盛于1922年和1923年 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 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 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 寄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 当时有不少人写小诗 而影响较大的作者是冰心和宗白华 冰心有短诗集 繁星 春水 宗白华有小诗集 流云 湖畔诗人 稍后于湖畔诗人出现于诗坛的重要抒情诗人是冯至 1905 1993 三 新诗的 规范化 闻一多 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活跃在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前期的 新月诗派 朱自清称之为格律诗派 以其系统的理论主张和鲜明的诗风 在现代新诗史上别立门户 对新诗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月诗派 的源头是1923年胡适 徐志摩 闻一多等在北京发起成立的 新月 诗社 四 纯诗 概念的提出和早期象征诗歌五 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第二节徐志摩闻一多 一 徐志摩及其诗歌创作徐志摩 1897 1931 是新月诗派的盟主和最有代表性的诗人 四本诗集 志摩的诗 1925 翡冷翠的一夜 1927 猛虎集 1931 和 云游集 1932 徐志摩诗歌的思想情调经历了一个从有较多的现实内容转向更多的个人情怀 从揭露社会黑暗转向陶醉于 自我 隐秘的衰退过程 以1927年为界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分前后两期 前期 1921 1927 是浪漫期 这时期徐志摩充满着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 乐观进取 奋发向上 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 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理想 第二 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第三 描写爱情体验 第四 歌咏大自然 后期诗作收在 猛虎集 和 云游集 中 真挚地抒写性灵 追求个性解放是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 他的诗歌特别是其中影响很大抒情诗 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其突出的特点 第一 构思精巧 意象新颖 第二 辞藻华美 风格明丽 第三 章法整饬 灵活多样 第四 韵律和谐 富于音乐美 再别康桥 是徐志摩诗歌的代表作 这首诗更为突出地显示了徐志摩诗作的意境美 音韵美和结构美 徐志摩诗作 雪花的快乐 手迹 二 闻一多及其诗歌创作 闻一多 前期新月派的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 他的新诗创作主要集中在1920 1927年间 诗集只有两部 红烛 1923 和 死水 1928 红烛 收入他写于1920 1922年的诗歌59首 多写于留美期间 外加一组 红豆 死水 收入他写于1925 1927年的诗歌28首 1931年发表的长诗 奇迹 是其诗歌的封笔之作 贯穿 红烛 和 死水 的诗魂 是闻一多浓烈 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思 以至被朱自清称誉为 五四 时期 唯一的爱国诗人 其诗歌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 歌颂祖国 思恋祖国 第二 反帝反种族歧视 第三 对军阀统治下的祖国黑暗现实的失望和对祖国新生的信念 作为前期新与派的主将之一 闻一多的诗歌理论对新月派诗人 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