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实验设计探讨.doc_第1页
中学物理实验设计探讨.doc_第2页
中学物理实验设计探讨.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物理实验设计探讨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显得更加突出。因此,教师加强对物理实验的研究,学会设计实验,对优化物理教学、促进物理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好实验?笔者认为,应突出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实验原理应体现其科学性、针对性1.实验原理的科学性主要指物理原理是否正确,演示实验的物理现象是否真实、正确地反映了实验原理。原理的正确性要求不能弄虚作假、制造假象代替真实的物理现象来欺骗学生。实验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决不能把一切不成功的实验结果都归于误差了事,而是要用正确的原理来解释误差。例如,演示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电压之比与原副线圈的匝数成正比的时候会存在误差,此时应指出漏磁与电流的热效应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误差,可以采用硅钢片做铁芯,或用电阻率更小的导线绕制线圈等等。2.实验的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具体地讲就是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验证什么定理、定律,建立什么概念等等。教材中某些重要的概念、规律等通过演示实验归纳得出,比教师单纯地讲授更容易使学生接受;教材的某些重点、难点学生存在疑虑,必须通过实验才能使学生真正地领会。所以,我们设计实验时一定要牢记,设计的实验一定要重点突出,结论直接。例如,解释简谐运动的图像为正弦(余弦)曲线时,就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个人用铅笔模拟往复简谐运动,另一个人沿桌面与简谐运动垂直的方向用手匀速拉动纸条,这样纸条上就出现了正弦(余弦)曲线,学生即恍然大悟。二、要尽量选择常见、耐用且用途广泛的实验器材1.实验器材的选择要从多方面考虑,但首先要取材方便,经济实惠,且为学生所常见。麦克斯韦曾经说过:“一项试验,使用的材料越简单,学生越熟悉,就越能透彻地获得所验证的结果。”例如,在演示核的链式反应这一问题时,就可选用最常见的火柴棒来做类比实验,首先把火柴棒连结成树形,一接二,二接四实验时,点燃边缘上的一根火柴,其他的就顺次被点燃了。这就能使学生对所学问题有很直观的理解。2.在演示实验时,为了能让所有学生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经常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实验,故所选的实验器材一定要经得起“考验”,不能在中途损坏而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例如,在演示初二课本上的大气压强实验时,一定要选用厚底玻璃瓶,以防瓶底在遇热时损坏。3.由于购买实验器材往往需要一定的资金,所以我们提倡教师能够尽量地做到一物多用,即利用现有的装置,进行尽可能多的实验,显示尽可能多的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这在当前仪器普遍缺乏的情况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好办法。例如,我们常见的塑料瓶,由于其具有安全性强、气密性强且透明易观察等特点,就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材料。三、实验步骤应简单易行1.实验步骤要简单,易操作。实验的操作步骤应尽量简单。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的实验,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只要演示实验的科学性强,现象明显,越简单越好。例如,“反冲运动”,可设计一个“水火箭”,把一个饮料瓶口用软木塞塞住,在塞上钻一个小孔,装上气门针,在瓶里装一定量的水,通过气针往瓶里打气,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就会把瓶塞冲开,同时瓶子就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这个实验,简单明了,但很能说明问题。2.要尽量使结果明显。一般地说,观察明显、清晰的现象比观察细微、模糊的现象效果更佳,学生兴趣更浓。为了使实验效果明显清晰,我们应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考虑:变小为大、变弱为强、变快为慢、变淡为浓、变轻为响。例如,水波的干涉、磁感线等可用幻灯投射到屏幕进行放大;演示固体形变时可将烧瓶里的水染为红色;还有一些实验现象,发生在一瞬间,可借助录像、电脑进行慢放、延时等手段来解决,使实验结果更容易观察、区分和比较。3.要考虑可行性,从各个方面确保实验的成功。可行性是指从仪器制作、器材选择、实验条件和操作等各个步骤来保证实验的成功。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设计的实验方案是正确的,但是在实验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成功。例如,静电实验的演示一般比较困难,其主要原因是静电电压高,使通常情况下的绝缘体在高压下变成了导体,因静电量少,电荷很快就“漏掉”了,特别是天气潮湿时更容易“漏掉”。所以可以增加这样一个步骤,做一个简易烘干箱,里面放一只“100W、220V”的灯泡,用来烘干箱内的“湿气”,里面再放一些静电器材,如玻璃棒、橡胶棒、毛皮、丝绸、验电器等,有这样一个全天候静电实验箱,这个实验受天气的影响就小多了。四、实验现象应直观,新奇有趣,贴近生活教育心理学研究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论是观察、记忆、思维还是想象,没有注意的参与是不行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与刺激物的新异性有关,刻板的、千篇一律的习惯性刺激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实验的设计除了考虑以上的三个方面外,还要突出实验现象的直观、新奇有趣、贴近生活。1.演示实验就其自身特点来说,实验现象首先应直观形象。现象越直观,越有利于学生利用直觉思维,进行有效学习。例如,为了演示金属电阻率随温度而变化的实验,把“220V、40W”的废日光灯管敲断,取其中一端灯丝把它和“6V、6W”的灯泡、演示电流表、开关串联在6V的稳压电源上。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用尖嘴钳夹住日光灯灯丝另一端,用酒精灯给灯丝加热,灯泡亮度显著变暗,电流表读数变小;停止加热,把灯丝、尖嘴钳一起浸入凉水盆中,灯泡迅速变亮,电流表读数亦变大。学生亲眼看到灯泡的亮暗变化,得出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的结论,印象一定深刻。2.学生都有好奇心理,奇特的物理现象、出乎意料的实验结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更用心地学习。例如,在“惯性”一节教学中,把一玻璃瓶放在桌上,瓶底压一张纸条,慢慢拉动纸条,酒瓶随纸条向桌子边缘慢慢移动,此时学生都以为若再移动,酒瓶就要掉到地上了。大家都全神贯注地看,这时教师突然用力快速抽动纸条,学生异口同声地发出尖叫声,当看到瓶子安然无恙时,学生便急切想要知道这“魔术”的奥秘,教师因势利导指出惯性原理,这对学生的理解就会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3.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会使学生具有“亲近感”,学习起来更有效率。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演示完书上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之后,拿出两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塑料衣钩来模拟半球实验,让两位学生对拉衣钩,实际体会一下大气压强的大小;再者,教师可以举平时用吸管喝汽水的例子,来说明大气压强的无处不在性。这类实验,学生在日常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