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摄影测量与遥感 基本要求 1 选择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 确定分幅及编号方法 确定基本等高距 确定成图的平面和高程精度 2 进行摄区划分 提出满足成图要求的影像质量要求及摄影比例尺 获取影像资料 确定对影像资料进行辐射分辨率调整和整体匀色的技术要求 确定摄影资料的处理方法 3 实施航空摄影测量的测区划分 像控点布设 像控点选刺及测量和外业调绘等工作 4 对DLG DEM DOM和DRG的生产提出成图技术要求 实施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内业测量和编辑等工作 并进行质量管理 5 确定在航空摄影测量中采用机载激光测量 定位定向系统等技术的实施方案 6 选择合适的卫星传感器影像和影像波段 分辨率 覆盖范围 7 确定卫星影像的处理方法 确定影像融合及几何校正策略 确定控制点和检查点的精度指标 确定卫星影像的重采样 影像镶嵌和整体匀色方法 确定分幅裁切规则 8 确定各种产品的数据格式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案例 背景材料分析要点样题 背景材料 根据某地区基础测绘工作的需要 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 2000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和1 2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 前期已安排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及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 现阶段的工作是完成全部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空三加密 的任务 简要介绍一下测区情况和现有资料情况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地级城市 总面积约3500km2 平地占80 位于测区南部大部分地区 丘陵占20 集中在测区北部 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10m 丘陵地最高海拔130m 建成区面积约450km2 主要在平坦地区 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 房屋密集 其农场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 主要技术依据 1 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B T6962 2005 2 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B T7931 2008 3 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 T7930 2008 4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GB T17941 2008 5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 T18316 2008 6 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7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航空摄影资料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 航摄比例尺为1 8000 航摄仪型号为RC 30 像幅为23cm 23cm 焦距为152mm 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 02mm 像片类型为真彩色 航摄总面积为3500km2 测区共布设60条航线 每条航线84张航片 测区航片总数为5040张 航片航向重叠65 旁向重叠35 东西向飞行 航空摄影成果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 其飞行质量和影像质量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测量情况整个测区的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已全部完成 按平坦地区和丘陵地区两个布设方案实施 基本情况如下 1 平坦地区 航线 每4条基线布设一个平高控制点 旁向 每2条航线布设一排平高控制点 2 丘陵地区 在平坦地区布点要求的基础上 在航带每两排平高控制点之间增加一排高程控制点 3 平坦地区和丘陵地区接边处的外业控制点已互相转刺 保证所有同名公共控制点均得到共用 4 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的精度和成果质量均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要求 质检部门已同意将该成果移交给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工序使用 分析要点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是航空摄影测量专业中的重要部分 进行空三的目的是为影像纠正 数字高程采集和航测立体测图提供定向成果 解析空三测量的最主要成果就是像片定向点大地坐标和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主要涉及资料准备 内业加密点的选定观测 相对定向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平差计算 区域网接边 质量检查和成果整理与提交7个主要环节 基本要求 1 每个像对不应少于6个内业加密点 2 相邻像对 相邻航带和相邻区域网间的同名公共点均要转刺 3 区域网机密成果的精度应满足下表要求 资料准备像片索引图 航空像片原始扫描数据 航摄仪检定表 航摄仪技术参考资料 飞行记录资料 测区内现有小比例尺地形图 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点位略图 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成果表 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刺点片等 其中航摄仪技术参数主要包括 1 航摄仪检定坐标系 2 航摄仪框标编号和框标坐标 3 航摄仪检定焦距 4 航摄仪镜头自准轴主点坐标 5 航摄仪镜头对称畸变差测定值 内业加密点的选点观测 1 野外像控点的转刺 2 内业加密点的选点a 每个像对不少于6个内业加密点 b 在像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确保标准点位1 2 3 4 5 6都要有加密点 c 加密点距离像片边缘不小于1 5cm d 相邻像对 相邻航带和相邻区域网间的同名公共点要转刺 当航向和旁向重叠过大时 隔像对 隔航带的同名公共点也要转刺 3 像点坐标量测a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加密点像点坐标量测 野外像片控制点像点坐标量测 相邻航带间所有同名公共点转标量测 相邻区域网中相邻航带间所有同名公共点转标量测4项内容 b 精度要求主要包括 内定向误差不大于0 01mm 一般采用解析框标定向 同一像点且同一人两次读数所得x y坐标 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一般只记录一次读书 像点量测的左右视差p和上下视差q一般均不大于0 03mm 相对定向 1 定向点残余上下视差 q衡量相对定向精度的主要指标之一 相对定向残余上下视差 q 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平地 丘陵地相对定向的残余上下视差 q不应大于0 005mm 山地 高山地残余上下视差 q不应大于0 008mm 2 同一航带模型连接较差 S Z衡量加密点选点和像点坐标量测精度的指标 也是衡量相对定向精度的主要指标之一 S为平面位置较差限差 m Z为高程较差限差 m 其中 M像为像片比例尺分母 f为航摄仪焦距 mm b为像片基线长度 mm 其中 L为像幅在航向方向的长度 mm p为像片航向重叠度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平差计算 1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绝对定向 航带间同名点连接和模型连接两项内容 2 主要精度要求a 区域网内基本定向点残差b 区域网内多余控制点不符值空缺 空缺 立体测图生产案例 背景材料分析要点 背景材料 根据某地区基础测绘工作的需要 计划测绘1 2000比例尺的数字化地形图 前期已安排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 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测设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空三加密 等工作 简要介绍一下测区情况和现有资料情况 航空摄影资料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 航摄比例尺为1 8000 航摄仪型号为RC 30 像幅为23cm 23cm 焦距为152mm 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 02mm 像片类型为真彩色 航摄总面积为3500km2 测区共布设60条航线 每条航线84张航片 测区航片总数为5040张 航片航向重叠65 旁向重叠35 东西向飞行 航空摄影成果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 其飞行质量和影像质量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所有航空摄影成果资料已完成提交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地级城市 总面积约3500km2 平地占80 位于测区南部大部分地区 丘陵占20 集中在测区北部 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10m 丘陵地最高海拔130m 建成区面积约450km2 主要在平坦地区 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 房屋密集 其农场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 主要技术依据 1 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B T6962 2005 2 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B T7931 2008 3 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 T7930 2008 4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GB T17941 2008 5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 T18316 2008 6 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7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其他资料情况 1 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测量成果情况a 平坦地区 航线 每4条基线布设一个平高控制点 旁向 每2条航线布设一排平高控制点 b 丘陵地区 在平坦地区布点要求的基础上 在航带每两排平高控制点之间增加一排高程控制点 c 平坦地区和丘陵地区接边处的外业控制点已互相转刺 保证所有同名公共控制点均得到共用 d 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的精度和成果质量均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要求 质检部门已同意将该成果移交给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工序使用 2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成果基本情况整个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工作已全部完成 其成果质量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要求 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 并同意移交给下一工序使用 分析要点 可采用全野外调绘后测图的方法 即先外业调绘后内业立体测图 也可采用先内业在立体测图仪上根据模型判读测图 再进行外业补测和补调的方法 原则 内业定位 外业定性 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立体测图的流程包括 资料准备 像对定向 立体测图 外业调绘与补测 若采用全野外调绘后测图 该工序应放在立体测图之前 图形编辑与接边 质量检查 数据整理与提交等技术环节 基本要求 1 航空摄影比例尺应符合下表要求 2 对地物点相对附近外业控制点平面位置中误差 平地和丘陵地应不大于图上 0 6mm 山地和高山地应不大于图上 0 8mm 在特殊困难地区地物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可以按相应的地形类别放宽1 5倍 3 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相对附近外业控制点高程中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 根据相关规范对其高程注记点精度的要求略有提高 在特殊困难地区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按相应地形类别可放宽1 5倍 资料准备主要包括 技术设计或技术要求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成果准备 量测用相关原始航片扫描数据 测区较小比例尺地形图 像片外业调绘片 若采用全野外调绘后侧图的方式进行立体测图 上工序检查验收报告 其中全野外调绘片的比例尺 不宜于小于成图比例尺的1 5倍 像对定向包括 像片内定向 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 像片内定向 框标坐标量测误差不大于0 2mm相对定向 各定向点的残余上下视差不大于0 008mm绝对定向 定向点平面坐标误差 平地和丘陵不大于0 0002Mm M为成图比例尺分母 山地和高山地不大于0 0003Mm 定向点高程坐标误差 平地和丘陵地全野外布点不大于0 2m 其余不超过加密点高程中误差的0 75倍 像片外业调绘 1 调绘的主要内容地理名称 地类及地类 屋檐改正信息 工业与农业设施 地上管线设施 地形与地貌信息等 2 调绘的一般方法先外业判读调查 后室内清绘 整理 先室内判读 清绘 后外业检核 调查 再室内修改和补充清绘 调绘片宜分色清绘 3 调绘的一般要求a 判读准确 描绘清晰 图式 符号运用恰当 各种注记准确无误b 对像片上各种明显的 以比例尺表示的地物 可只作性质 数量说明 其位置 形状应以航测内业立体测图为准c 个别影像模糊地地物 被影像或阴影覆盖地物可在调绘片上补调 补调可采用以明显地物点为起始点 具有多余的检核条件的交会法或截距法 补调的地物应在调绘像片上标明与明显地物点的相关准确距离d 对需补调面积较大的地物 新增的地物以及航摄后变化的地形地貌补调时 宜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的方法补调 航摄后拆除的建筑物 应在像片上用红 划去 范围较大的应加注说明e 对调绘的其他技术性指标应按相应的规范标准执行 立体测图无错漏 不变形 不移位 1 航摄像片必须满足现势性要求 2 给外业提供与测图相同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 以方便外业的补测和补调 3 内业应对多有能够观测到的地物和地貌进行调绘 不要总和取舍 以确保外业补测 补调有足够的参考点 4 在平坦地区1 20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 若采用航测内业立体测图技术完成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的测绘 则要求相对的所有定向点的高程成果均由全野外调绘后测图的方法获取 否则只能采用全野外的技术方法测绘地形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 外业调绘与补测针对采用 先内业测图 后外业调绘 的技术路线而言 1 调绘所有地物的性质 如楼层 植被 地名等 2 调绘相关地物的改正信息 如屋檐改正 量测田坎的高度等 3 对航测内业无法量测到的地物进行实地补测 4 对航空摄影后出现的新增地物进行实地补测 5 对于平坦地区进行全野外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调绘 6 对被阴影遮盖和航摄后新增地物的补测时 应参照前述 像片外业调绘 中相同情况的技术方法处理 图形编辑与接边外业调绘与补测的成果是图形编辑的主要依据之一 图形编辑针对地形地物要素进行 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 居民地 2 点状地物 3 交通设施 4 管线 5 水系 6 境界 7 等高线 8 植被 9 注记 10 接边 质量检查 1 空间参考系大地基准 高程基准 地图投影 2 位置精度地形地物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 3 属性精度分类代码 编码 和属性的正确性 4 完整性地图基本要素和地形地物要素 5 逻辑一致性概念一致性 拓扑一致性和格式一致性 6 表征质量几何表达 地理表达 符号 注记 整饰 7 附件质量元数据文件 图历簿完整性 正确性 以及成果检查资料的正确性和权威性 数据整理与提交上交的成果成图资料主要包括 1 地形图接合表 2 地形图数据文件原始数据文件 编辑母线数据文件 编辑图形数据文件 3 回放地形图 4 元数据文件 5 检查 验收 报告和技术总结 数字地面高程模型生产案例 背景材料分析要点 背景材料 根据某地区基础测绘工作的需要 准备生产该地区1 1万比例尺的数字地面高程模型 DEM 前期已安排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 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测设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空三加密 等工作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测区情况和现有资料情况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测区位于华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城市 总面积约5600km2 构成全测区的地形类别为丘陵地 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均低点为10m 最高海拔120m 主要技术依据 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 100001 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 数字高程模型 DEM CH T1015 2 2007 2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 100001 50000数字高程模型 CH T1008 2001 3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 100001 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 数字线划图 DLG CH T1015 1 2007 4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GB T17941 2008 5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 T18316 2008 6 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7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航空摄影资料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 航摄比例尺为1 1万 航摄仪型号为RC 30 像幅为23cm 23cm 焦距为152mm 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 02mm 像片类型为黑白片 航摄总面积为5600km2 测区共布设56条航线 每条航线96张航片 测区航片总数为5376张 航片航向重叠65 旁向重叠35 东西向飞行 航空摄影成果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 其飞行质量和影像质量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其他资料情况 1 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测量成果情况a 航线 每4条基线布设一个平高控制点 旁向 每2条航线布设一排平高控制点 b 在此基础上 在航带每两排平高控制点之间增加一排高程控制点 c 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的精度和成果质量均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要求 质检部门已同意将该成果移交给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工序使用 2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成果基本情况整个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工作已全部完成 其成果质量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要求 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 并同意移交给下一工序使用 分析要点 采用地形图扫描矢量化法或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 这里主要针对采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进行讨论 在目前情况下 采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数字地面高程模型 DEM 的生产 其包括资料准备 定向建模 特正点 线采集 构TIN内插DEM DEM数据编辑 DEM数据接边 DEM数据镶嵌与裁切 DEM质量检查和成果整理与提交9个主要技术环节 下面根据案例的具体情况 就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数字地面高程模型 DEM 生产的主要过程进行简要分析 基本要求 1 技术指标1 1万DEM技术指标见下表 2 精度要求DEM格网点的高程中误差应符合上表的要求 森林等隐蔽地区的高程中误差可按上表中规定的高程中误差的1 5倍记 高程中误差的2倍为格网点数据最大误差的限差 在一般情况下 DEM格网点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规范中规定的等高线高程中误差 有具体技术要求除外 3 对航空摄影的技术要求采用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产生DEM 对航空摄影成果除了要求其航摄比例尺应满足平面精度的需求外 还应重点考虑航摄成果是否能满足航测内业高程精度的要求 航空摄影测量内业高程测量可以达到的量测精度的估算公式为其中 F为航摄像机焦距 以毫米为单位 像幅为像片坐标系x方向的像幅长度 以毫米为单位 M为像片比例尺分母 计算出的高程精度估算值单位为米 本案例中 按照背景材料计算出的估计高程精度为0 75米 4 其他要求有关DEM的其他技术要求主要包括DEM分幅 数据裁切 文件命名 数据存储 元数等技术要求 应按有关规范和项目的具体技术要求执行 资料准备主要包括 原始数字航空像片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成果 其他外业控制成果 技术设计书等所需的其他技术资料 定向建模DEM生产的定向建模的要求应参照相同比例尺解析测图定向技术和精度要求执行 1 对于内定向 框标坐标量测误差不应大于0 01mm 2 对于相对定向 标准点位残余上下视差不应大于0 005mm 个别不得大于0 008m 3 对于绝对定向平面坐标误差 平地 丘陵地一般不应大于0 0002Mm M为成图比例尺分母 个别不得大于0 0003mm 山地 高山地一般不应大于0 0003mm 个别不得大于0 0004mm 对于高程定向误差 平地不应大于0 3m 丘陵 山地 高山地不应大于相应 类别加密点高程中误差的0 75倍 特征点 线采集采用放大观测 测标精确切线地面 对模型中所有地形特正点 线进行三维坐标量测 在量测地形特征点 线的基础上 应适当增加量测部分地形点 有助于提高内插DEM的精度 除地形特征外 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于高程有关的要素的三维量测 1 各种水岸线 2 森林区域线 3 影像质量差 影响正常观测的范围线 构TIN内插DEM根据量测的地形特征点 地形点以及高程相关要素 够TIN内插生成DEM网格高程 DEM数据编辑 1 重建立体模型 像控点平面和高程的定向残差应符合前述 3 定向模型 的要求 2 DEM格网点高程应贴近影像立体模型地表 最大不得超过2倍高程中误差 3 相邻单模型DEM之间接边 至少要有2个格网的重叠带 DEM同名格网点的高程较差不大于2倍DEM高程中误差 根据上述要求 针对DEM格网高程的修改必须在影像立体模型上进行 通过立体观测的方式对内插形成的DEM格网点逐个进行检查 修改 使每个DEM点切准地面 DEM数据接边选取相邻模型所生成的DEN数据 检查接边重叠带内同名 相同平面坐标 格网点的高程 若出现高程较差大于2倍的DEM高程中误差的格网点 则视为超限 将其认定为粗差点 并重建立体模型 对出现粗差点的DEM数据进行接边修测后重新进行接边 按以上方法依次完成测区内所有单模型DEM数据之间的接边 DEM数据镶嵌与裁切 1 若测区范围内所有单模型DEM数据的接边较差都符合规定要求 则可以进行DEM镶嵌 镶嵌时对参与接边的所有同名格网点的高程取其平均值作为各自网点的高程值 同时形成各条边的接边精度报告 2 DEM镶嵌完成后 按照相关规范或技术要求规定的起止网格点坐标进行矩形裁切时 根据具体技术要求可以外扩一排或多排DEM网格 3 当采用栅格文件格式存储DEM数据时 应确定定位参考点的栅格坐标和大地坐标 以及格网间距 行列数等信息 DEM质量检查DEM数据检查主要包括空间参考系 高程精度 逻辑一致性和附件质量4个方面 1 空间参考系检查空间参考系主要涉及大地基准 高程基准和地图投影3个方面 大地基准检查的主要内容是采用的平面坐标系统是否符合要求 高程基准检查的主要内容是采用的高程基准是否符合要求 地图投影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所采用的地图投影各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DEM分幅是否正确 2 高程精度检查DEM高程精度检查主要包括格网点高程中误差检查和相邻DEM数据文件的同名格网高程值接边检查两项内容 3 逻辑一致性检查主要包括数据的组织存储 数据格式 数据文件完整和数据文件命名4项内容 4 附件质量检查附件质量检查主要包括 元数据 质量检查记录 质量检查 验收 报告 技术总结等 成果整理与提交DEM数据生产需要提交的主要成果包括 1 DEM数据文件 2 原始特征点 线数据文件 3 元数据文件 4 DEM数据文件接合表 5 质量检查记录 6 质量检查 验收 报告 7 技术总结报告 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案例 背景材料分析要点 背景材料 根据某地区基础测绘工作的要求 计划生产5600km2的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为了做好准备工作 前期已安排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 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测设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空三加密 和数字地面模型的生产等工作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测区位于华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城市 总面积约5600km2 平地占20 位于测区南部 丘陵占80 集中在测区北部 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10m 丘陵地最高海拔120m 主要技术依据 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 100001 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 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CH T1015 3 2007 2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 100001 5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 CH T1009 2001 3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 100001 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 数字线划图 DLG CH T1015 1 2007 4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GB T17941 2008 5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 T18316 2008 6 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7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航空摄影资料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 航摄比例尺为1 2万 航摄仪型号为RC 30 像幅为23cm 23cm 焦距为152mm 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 02mm 像片类型为黑白片 航摄总面积为5600km2 测区共布设28条航线 每条航线48张航片 测区航片总数为1344张 航片航向重叠65 旁向重叠35 东西向飞行 航空摄影成果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 其飞行质量和影像质量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其他资料情况 1 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测量成果情况a 航线 每4条基线布设一个平高控制点 旁向 每2条航线布设一排平高控制点 b 在此基础上 在航带每两排平高控制点之间增加一排高程控制点 c 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的精度和成果质量均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要求 质检部门已同意将该成果移交给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工序使用 2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成果基本情况整个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工作已全部完成 其成果质量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要求 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 并同意移交给下一工序使用 3 数字高程模型成果基本情况整个测区的数字地面高程模型采集的工作已全部完成 其成果质量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要求 并已全部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 并同意移交给下一工序使用 分析要点 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是利用像片定向参数和数字高程模型对数字航空影像 或航天影像 经数学微分纠正 数字镶嵌 再根据图幅裁切生成的影像数据集 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是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的生产主要包括资料准备 色彩调整 DEM采集 影像纠正 影像镶嵌 图幅裁切 质量检查 成果整理与提交8个主要环节 下面根据背景材料对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的生产进行简要分析 基本要求 1 对航摄比例尺的要求数字正射影像生产对测绘航空摄影比例尺与地面采样距离的要求见 2 指标要求数字正射影像图基本技术指标要求见下表 其中 正射影像的地面分辨率在一般情况下应不大于0 0001M图 M图为成图比例尺分母 3 精度要求数字正射影像图平面精度要求见下表 其中 地物影像相对邻近外业控制点中误差的2倍为地物点最大限差 4 DEM精度要求用于数字正射影像几何纠正的DEM宜采用满足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规范中精度要求的DEM产品 无符合精度要求的DEM产品时 也可选用精度放宽1倍的DEM进行影像纠正 5 影像色彩基本要求数字正射影像图应反差适中 符合地形 地貌的反差特征 色调与色彩均匀 无噪声 经过镶嵌的数字正射影像图 其镶边处不应有明显的灰度 或色彩 改变 6 影像数据文件格式的基本要求数字正射影像文件的一项基本要求就是应具有坐标信息 所以要求存储正射影像文件应选用带有坐标信息的影像格式存储 如GeoTIFF TIFF TFW等影像数据格式 资料准备资料准备主要包括原始数字航空像片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成果 DEM成果 技术设计书等所需的其他技术资料 色彩调整影像色彩调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影像调色 主要包括影像匀光处理和影像匀色处理两项内容 1 影像匀光处理影像匀光处理的目的就是要使每一张数字航空像片各自的光照均匀 影像匀光一般是采用编辑调整航空像片局部的亮度来实现的 2 影像匀色处理影像匀色处理的目的就是要使整个测区的所有航空像片色调一致 色彩均匀 影像匀色一般是采用编辑调整航空像片整体的亮度 反差和色彩均衡来实现的 DEM采集用于数字影像几何纠正的DEM采集 从技术方法上与基础地理信息DEM的生产一致 但要特别强调一点就是为了满足地面上大型构筑物 如河流上的桥梁 高架路等 的纠正精度 需采集这些构筑物的高程特征线 或辅助特征点 与其他的特征线的特征点一起构TIN内插生成DEM格网高程 影像纠正数字影像纠正可以在重建模型后对左 右航片同时进行正射纠正或左 右航片单独进行纠正 也可以利用航片的内外方位元素 定向参数和DEM数据 对数字航空影像进行单片纠正 依次完成测区内范围内所有航片的正射纠正 生成每张航片的正射影像数据 影像镶嵌正射影像镶嵌的主要步骤如下 1 按图幅范围选取需要进行镶嵌的数字正射影像 2 在相邻正射影像之间 选绘 编辑镶嵌线 在选绘镶嵌线时需保证所镶嵌的地物影像完整 3 按镶嵌线对所选的单片正射影像进行裁切 完成单片正射影像之间的镶嵌工作 图幅裁切按照内图廓线 或内图廓线的最小外接矩形 对镶嵌好的正射影像数据进行裁切 也可根据设计的具体要求外扩一排或多排栅格点影像进行裁切 裁切后生成正射影像数据成果 特别注意的是 所生成的正射影像数据成果 应附有相关的坐标 分辨率等基本信息文件 质量检查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检查主要包括空间参考系 精度 影像质量 逻辑一致性和附件质量5个方面 1 空间参考系检查空间参考系主要涉及大地基准 高程基准和地图投影3个方面 大地基准检查的主要内容是采用的平面坐标系统是否符合要求 高程基准检查的主要内容是采用的高程基准是否符合要求 地图投影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所采用的地图投影各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数字正射影像图分幅是否正确 2 精度检查数字正射影像图精度检查主要包括数字正射影像像点坐标中误差 相邻像片的镶嵌误差 相邻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的同名地物影像接边等3项内容 3 影像质量检查影像质量检查主要包括正射影像地面分辨率 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裁切范围 色彩质量 影像噪声 影像信息丢失等5项内容 4 逻辑一致性检查逻辑一致性检查主要包括数据的组织存储 数据格式 数据文件完整和数据文件命名4项内容 5 附件质量检查附件质量检查主要包括 元数据 质量检查记录 质量检查 验收 报告 技术总结等 成果整理与提交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生产需要提交的主要成果包括 1 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文件 2 正射影像镶嵌数据文件 3 元数据文件 4 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文件接合表 5 质量检查记录 6 质量检查 验收 报告 7 技术总结报告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DOM生产案例 背景材料分析要点 背景材料 根据某地区基础测绘工作的要求 计划采用卫星生产6000km2的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为了做好准备工作 前期已安排完成卫星影像采购工作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测区位于华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城市 总面积约6000km2 平地占90 丘陵地占10 集中在测区北部 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均低点为30m 丘陵地最高海拔100m 主要技术依据 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 100001 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 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CH T1015 3 2007 2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 100001 5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 CH T1009 2001 3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GB T17941 2008 4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 T18316 2008 5 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6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卫星影像资料根据甲方要求 本次1 1万数字正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工程制图课件
- 手抄报清明节插画设计
- 藤编材料供应链管理考核试卷
- 教育热点阅读课件
- 湖南高速安全运维部
- 2019-2025年施工员之设备安装施工基础知识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 毕业生设计书吧方案规划
- 文明德育建设实施路径与创新实践
-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 小学生暑期交通安全教育
- 统编版2024-2025第二学期小学六年级期末语文测试卷(有答案)
- 2025年物流管理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巩固】含答案详解
- 中药学三基题库
- 关键设备管理与维护策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
- 临床类面试真题及答案
- 夫妻间借款协议合同
- 【8地一模 初二会考】2025年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中考一模地理试题(含解析)
- ktv服务员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中国心电电极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