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诗两首现代诗两首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了解背景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从而更好地理解全诗的主题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进行 辅以朗读方法的指导 通过朗读促进学生对 诗歌内容的理解 并进一步体会诗中运用比兴 拟人 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 学习 运用比兴的修辞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由于这是一首距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诗歌 所采用的形式又不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 因此应以 信天游 的歌曲艺术导入 对信天游的形式加以介绍 使学生在对信天游的感 受之中走入课文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两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爱听歌 唱歌 今天 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种距离我们这个 时代较远的歌曲形式 它就是主要流行于陕北一带的 信天游 信天游 顾名思义 即是一种随心所欲任意发挥的民歌形式 又叫 顺天游 是 生活在陕北的人们都熟悉的一种旋律 它奔放热烈 感情浓郁 充满了高原的苍凉质朴 信天游 的产生有很强的地域性 由于陕北地处高原 过去交通不便 这里的生产 全靠驴 骡驮运 当地人把从事这种劳动的人称为 脚夫 脚夫们长期走在寂寞的山水沟 壑间 便以唱歌自娱 这就是 信天游 随着时间的迁移 信天游 逐渐变成陕北人表 情达意的主要手段 人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 在陕北 随处都可以听 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 人们可以通过 信天游 来抒发各种情感 也可以用民歌形式来 为日常生活服务 货郎用歌声来叫卖 农民用歌声来祈雨 逢年过节时用歌来庆祝 娱乐 男婚女嫁用歌来举行仪式 甚至上坟哭灵时也以歌代哭 被誉为劳动人民代表作的 信天游 反映的内容多与爱情婚姻有关 因此 信天游 又被说成是 爱的海洋 陕北人有句俗语 信天游 不断头 断了头 穷人无法解忧愁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信天游 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 这样一种为大众所接受的艺术形式究竟是怎样的呢 下面就以两首流行最广的 信天游 为例 请大家感受一下它的独特韵味 教师演唱或播放歌曲 兰花花 及 赶 牲灵 的片段 学生通过欣赏歌曲初步体会信天游的曲词特点 简单谈听后感受 无论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 还是外来的异乡人 都会被这淳朴炽烈的歌声所吸引 也 正因为这样 出现了许多以 信天游 形式写成的诗歌 比如李季的 王贵与李香香 贺 敬之的 回延安 等等 这些诗歌的产生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贺敬之在 1956 年写下的这首 回延安 看看作者是怎样采用 信天游 的表现形式以诗的语言来抒写自己的情感的 二 贺敬之与延安 1 延安简介 由于国民党的疯狂围剿 中国共产党被迫开始长征 而延安就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 最终落脚点 从 1935 年到 1948 年 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 总后方 13 年间 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 大生产运动 中共七大等 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在革命的年代里 延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 精神财富 那就是一直影响着中国几代人的三种精神 实事求是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2 作者简介 贺敬之 1924 年生于山东峄县一个贫农家庭 在亲戚的资助下读完小学 考入师范学 校 抗战爆发后 流亡到湖北 入国立湖北中学 1939 年在四川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1940 年赴延安 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 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 1946 年 贺敬之 一直在延安学习 工作 之后奔赴新的战场 这首诗是作者 1956 年从北京回到延安 看到 延安的巨大变化 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的 这就是给我们带来这首精彩诗歌的作者 贺 敬之 介绍贺敬之的作品 歌剧 与人合创新中国第一部新歌剧 白毛女 诗歌 回延 安 桂林山水歌 三门峡 梳妆台 雷锋之歌 三 课文分析 1 学生放声朗读诗歌 注意字音 白羊肚 延河 柳林铺 糜子 打发 油 馍 2 延安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贺敬之的诗歌中的 延安是以一位 母亲 的形象出 现在诗歌中的 具体语句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母亲延安换新衣 再回延 安看母亲 等 3 结合贺敬之的经历 谈谈你如何理解作者把延安比为母亲 贺敬之 15 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6 岁到延安 可以说是吃延安的小米饭 喝延河水 长大的 对延安有着特殊的感情 因此在作者的心目中 延安就是养育自己的 母亲 4 诗歌主要通过哪些回忆表现了作者对延安母亲的情感 学生回答 明确五个部分 回到延安 忆延安生活 亲人团聚 看延安新貌 歌 颂延安历史 回 忆 聚 看 赞 5 既然作者称延安为 母亲 在阔别了 10 年之后 必然有许多想对母亲倾诉的情感 那么作者在诗歌中倾注了自己对延安的哪些情感 找出相关的部分 给大家读一读 学生在寻找这些内容的同时结合朗读进行 注意重读的词句及修辞 此处可结合学生的 思路进行分析 分析的过程中进行片段的朗读 朗读形式多样化 个读 齐读 男生读 女生读 教师范读穿插进行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迄今为止 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 古人云 黯然伤魂者 唯别而已矣 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 既有 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豪迈 也有 相见时难别 亦难 的苦涩 更有 杨柳岸 晓风残月 的伤感 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 那么 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 的别离之情 板书 再别康桥 二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 阅读注释 回答问题 由康桥你想到了什么 解释 康桥 剑桥 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 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 校 2 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 笔名云中鹤 曾经在美国 英国留过学 回国后历任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教授 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 为新诗代表人物 用他本人的话说 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这首 再别康桥 是作者在 1928 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 很可惜 诗人在他 35 岁时乘飞机从南京 去北平 途中飞机失事 不幸遇难 死于泰山脚下 三 指导朗读 1 学生自由朗读 2 分钟 2 指名朗读 3 欣赏配乐诗朗诵 4 体会 找差距 感情 可以感受到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 那么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呢 浓 板书 依依惜别的深情 全诗的高潮在第几节 第五节 因此全诗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 句式 四行一节 整齐 节奏 每节 押韵 节节换韵 语气 舒缓 轻柔 低沉 悄悄 轻轻 沉默 5 学生默读 体会感情 2 分钟 6 指名朗读 注意感情与节奏 四 分析鉴赏 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问 读了许多遍课文 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 对于作者所描写 的康桥有什么印象 美丽 可以说是风光如画 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 再别 康桥 是不是可以称得上 诗中有画 五 比较阅读 与李白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比较本诗的艺术特色 特点 构思别出心裁 不落俗套 一般别离的诗 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的嘱托与叮咛 或牵手顿足 或肝肠寸断 而此 诗却从 轻轻 悄悄 沉默 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 可谓是 此时无声 胜有声 独具特色的意象选取 没有告别送行的人 以及车水马龙 有的只是云彩 金 柳 青荇 星辉等自然景物 造成一种清新感 六 学生讨论作鉴赏小结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 景中又蕴涵了诗人浓浓的深情 情于与景的交 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意象的选取也值得我们学习 鉴赏这样的诗歌精品 朗读与理解互 相促进 我们便仿佛步入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规模优化框架-洞察及研究
- 教体局经费管理制度
- 负载均衡网络流量优化-洞察及研究
- 演艺(经纪)合同格式范本5篇
- 物联网技术支撑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洞察及研究
- 学生食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手扶梯上下井安全培训课件
- 东莞个人税务咨询方案
- 学生灶安全检查培训简报课件
- 手写课件的编写方法
- 焊接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GB/T 44672-2024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建立校准品和人体样品赋值计量溯源性的国际一致化方案的要求
- 【《华帝厨电应收账款管理的完善对策案例分析》7100字论文】
- 沪教版(全国)(2024)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6章+期末共7套学情评估测试卷汇编(含答案)
- 装修代卖合同范本
- 车库业主与租赁者安装充电桩协议书
- 驾驶员教育培训计划方案(3篇模板)
- 学业规划师试题
- 一种模块化无线供电书桌的设计获奖科研报告
- (正式版)JBT 106-2024 阀门的标志和涂装
-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工作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