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考00164劳动经济学-近年案例分析题汇总.doc_第1页
安徽自考00164劳动经济学-近年案例分析题汇总.doc_第2页
安徽自考00164劳动经济学-近年案例分析题汇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2008年1月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38根据有关部门调查A国20%的低收入人口所占收入比重为5%,而20%的高收入人口所占收入比重为50%;B国20%低收入人口所占收入比重为10%,20%高收入人口占收入比重为45%。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说明哪国贫富差距大?(2分)(2)简述基尼系数的含义。(2分) (3)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说明在生产力不同发展阶段,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6分)全国2009年1月38.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实践中有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本身就是“霸王制度”,这种单方的规定很难保证员工的利益,因此劳动合同法规定,在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不再是用人单位一方说了算,这样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求:(1)以上内容体现了我国劳动关系构建的什么目标?(2分)(2)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什么?(2分)这一基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分)(3)分析该内容体现的是基础条件中的哪一项?(2分)全国2009年10月38.根据下面提供的员工福利方面的资料,回答资料后面的问题。经济学家杂志曾发布一项调查报告,通过对北美、欧洲和亚洲的227位资深经理人的调查,结论是增加员工福利投入的回报率达600。同时,生产率持续提高,员工福利形式越多,福利支出占薪酬总额百分比也一直持续上升。其中,美国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占直接薪酬之比大约是3040。近50年来,不仅传统的企业福利形式,如举办集体福利设施、发放各种补贴和实物以及服务快速增加,而且包括咨询服务、家庭援助、困难慰问、法律援助等一些新福利项目也在员工福利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企业员工福利增加与企业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问题:(1)企业员工福利支出在近年来有什么发展趋势?员工福利形式有什么样的新变化?(2)简述企业员工福利实物支付方式普遍存在的原因。全国2010年1月38.案例:“近些年来由于现行劳动法律、法规规定不完备,一些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维权难。”全国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委员、大连市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玫说。此前,劳动领域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对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后,不承认与劳动者有事实劳动关系,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关系不稳定,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非常严重;有的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严重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的用人单位设立高额违约金,限制劳动者自由择业;有的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目的是不交或是少交社会保险金,降低用工成本。要求:(1)以上案例体现了我国劳动关系构建的目标是什么?(2分)(2)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什么?(2分)这一基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分)(3)分析案例中说明的问题应如何得以较好的解决,其体现了我国劳动关系调整目标基础条件中的哪项内容?(4分)全国2010年10月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H公司想让员工A走人,但又不想赔偿。于是H公司就核查了A的学历真伪,又查到A在进入H公司之前的职位、工作时间等,结果发现A的简历存在做假的问题。H公司就认定与员工A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即A损害了H公司的知情权,隐瞒真实学历、工作经历等,并且以欺诈手段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最后H公司以此为由请员工A走人,并且没有作出任何赔偿。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第8条谈了关于知情权,内容如下: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第26条谈及劳动合同无效,其中第1款如下: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在学历、身份、工作经历方面作假,则会导致极严重的后果劳动合同无效、被解聘、拿不到赔偿。(1)我国劳动关系构建的目标是什么?(2分)(2)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什么?(2分)这一基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分)(3)本案例体现了我国劳动关系构建目标基础内容中的哪一项内容?(2分)全国2011年1月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自从“晒工资”现象在网络上流行开以后,工资问题一直是网友们关注的热点。“晒工资”将过去相对隐秘的个人收入一一曝光,此类帖子的发布者不仅主动公布行业、职业、区域、从业年限,还把基本工资、职务补贴、工资津贴、奖金、通讯补贴等一一罗列。许多人看了别人晒的工资后,特别是看了垄断行业一些员工的收入后,产生了跳槽的想法,因为“对照别人的收入,感觉很不平衡”。为了解职工对自己工资满意度及对垄断行业工资的看法,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人民网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方式以网上问卷调查为主,电话采访调查为辅。调查设置的问题为“你对当前工资状况满意吗?”“您觉得现在哪个行业内的工资差距最大?”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你对当前工资状况满意吗?”这一问题时,有96.5的人表示不满意;在回答“您觉得现在哪个行业内的工资差距最大?”时,73.5的人选择了“国有垄断行业”。这次调查结果对这一现象可以说是最好的说明。(1)国有垄断行业工资收入及其他收入太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如何看待这种高收入现象?全国2011年10月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据北京市统计局消息,2006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6097元。达到这个平均数的职工人数比重为39.3,有6成职工工资没有“及格”。统计显示,职工平均工资较高的行业中,证券业、银行业、法律服务、水上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职工年平均工资超过10万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入户调查显示,在市民认定的高收入人群中,收入“合理公平”的职业有IT新富豪、私企老板、奥运冠军和获奖科学家;“合理但不公平”的是金融保险业高管人员和国企高级管理人员。其中,八成以上都赞成获得奥运冠军的体育健儿和获得国家奖励的科学家拿高收入。研究人员分析认为,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网络精英的高收入不仅没有让人反感,反而成为现代青年人和学生追求的人生目标。另外,北京人对私企老板的看法也发生了重大的根本性转变。从个体商贩发展起来的私企老板的高收入不仅没有引起人们的不满,反而被七成左右的北京居民认为是既合理且公平。北京居民已经从怨天尤人的平均主义转向绩效主义的公平认定标准。(1)材料中提及的奥运冠军获得较高收入却得到大家高度认可,其中的原因是什么?(2)如何看待材料中提及的合理公平的高收入?全国2012年1月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劳动合同法对“同工同酬”问题有着明确规定。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劳动且取得相同劳动业绩的劳动者,支付同等的劳动报酬。在许多用人单位,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还依然普遍存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曾指出,对于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是用工的“双轨制”导致了同工不同酬。用工“双轨制”一般是指,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基于劳动者不同的身份,形成两种不同的用工方式,采用不同的使用方法,给予不同的待遇,甚至在同样工作或同一岗位条件下,干同样的活,给予不同的待遇。比如,有的用人单位根据员工身份或户籍的不同,把员工分为全民工、集体工或正式职工和农民工等;有的用人单位则将劳动者分为固定工和临时工、劳务工等。(1)为什么说在均衡的劳动力市场上,同质劳动力可以获得同等工资?(2)面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同工不同酬现象,你怎么看待?全国2012年10月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教育部在2011年高考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校报名总人数约为933万人,相比3年前人数减少了117万人。有分析称,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带来的适龄人口下降是高考生源连年下滑的主要原因,次因则是放弃报名、放弃考试、放弃入学的“三放弃”现象的增加。(1)除了适龄人口下降因素以外,试用教育投资决策的相关理论分析“三放弃”现象背后的原因。(2)要减少高中毕业生“三放弃”现象,你认为从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全国2013年1月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2011年5月,南京市公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首次对金融、电力、房地产等垄断行业的工资增长幅度进行控制,这些行业的工资基准线为10%,预警线为15%或16%,均低于普通行业。2011年6月,北京市发布的企业工资指导线要求北京市属垄断行业的企业、国家财政补贴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一般不突破基准线10.5%。2011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