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随堂自测随堂自测 1 下列组合中 依次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 某一个池塘边的一棵柳树 一片棉田中的所有幼年有翅和成熟无翅棉蚜 一片农田中所有的普通小麦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 某一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某草原的全部生物和无机环境 A B C D 解析 选C 某一个池塘边的一棵柳树只能算是一个个体 一片棉田中的所有幼年有 翅和成熟无翅棉蚜不是所有的蚜虫 所以不能算是一个种群 是一个种群 中缺乏分 解者 所以不能算是一个群落 2 下列实例中 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A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B 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苔原 C 海南岛清澜港保护区的红树林 D 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 解析 选D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苔原都是由多种生物组成的 红树林中还生活着其他生物 故红树林也不止一个物种 红松是单一物种 故它不能构成 群落 3 下列关于物种 丰富度 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多选 A 一个池塘中的鲫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 则此池塘中鲫鱼的物种丰富 度高于鲤鱼 B 甲池塘中的鲫鱼种群数目多于乙池塘 则甲池塘中鲫鱼的物种丰富度高于乙池塘 C 一片森林中的物种数目多于一片草原 则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该草原 D 不同的群落 物种丰富度是定值 解析 选ABCD 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通常用物 种丰富度指数来表示 选项A B只针对种群的个体数 而不是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选项C 虽然针对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但样方的面积没有指明 故也不能确定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 于草原 不同的群落 物种丰富度不同 4 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 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和地被 层 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 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 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C 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 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解析 选A 群落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关系 群落的分层现象是 反映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构 而林下不同生物种类的差别则是反映在水平方向上的结构 群 落的这种结构特征体现了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5 下列情形中 两个不同群体间的竞争最为激烈的是 A 一个群体比另一个群体大得多 B 两个群体亲缘关系密切 C 两个群体的生态位相似 彼此重叠 D 两个群体的生殖方式相同 解析 选C 两个不同的群体间的竞争主要为争夺空间 食物等 竞争激烈说明其生 活习性相近 因此 生活习性越相近的生物的竞争越激烈 也即生态位相似的两个群体竞 争激烈 6 如图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稻草浸出液 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 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 再过一段时间后 放入双小核草履虫 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 根据图示分析回答问题 1 枯草杆菌和草履虫的关系是 两种草履虫的关系是 2 A C两曲线分别表示 和 的数量变化情况 3 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 4 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 解析 由题意 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 知枯草杆菌和草履虫之间是捕食关系 而两 种草履虫因为食物和烧杯这一空间的共性而构成竞争关系 一般地说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 间 生物数量较多者为被捕食者 生物数量较少者为捕食者 所以由图中纵坐标和曲线位 置知A为枯草杆菌 C为捕食者 又因为 再过一段时间后 即双小核草履虫加入的最晚 所以B表示双小核草履虫 则C表示大草履虫 答案 1 捕食 竞争 2 枯草杆菌 大草履虫 3 大草履虫加入后 捕食枯草杆菌并大量繁殖 导致枯草杆菌减少 4 大草履虫在与双小核草履虫争夺食物和空间的竞争中失败而逐渐被淘汰 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1 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一般理解为 互相依存 互惠互利 下列存在 共生关系的是 A 亲鸟与其雏鸟 B 豆科植物与链球菌 C 北极熊与海豹 D 牛与其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解析 选D 亲鸟与其雏鸟间的关系是种内关系 豆科植物与链球菌之间为种间关系 但二者没有构成共生关系 北极熊与海豹之间为种间关系 但二者也没有构成共生关系 牛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与牛之间构成了共生关系 牛为这些细菌提供栖息的场所和 营养物质 而这些细菌帮助牛消化摄取胃中的纤维素 2 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 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 正确 的是 A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 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 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解析 选A 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所有的群落都具有 如草坪 中地表动物和植被栖息动物的分布均属于分层现象 3 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 甲 乙 的种类组成及其数 量特征 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 网口内径50 cm 网身长145 cm 网目孔径0 169 mm 各随 机取样3次 调查结果如下表 单位 个 下列关于甲 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 正确的是 A 甲类群的丰富度大 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B 甲类群的丰富度小 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 C 乙类群的丰富度大 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D 乙类群的丰富度小 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解析 选C 由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 甲类群的物种数目比乙类群的少 所以 甲类 群的丰富度小 乙类群的丰富度大 对于物种4来说 甲类群中的种群密度明显小于乙类群 的 对于物种7来说 甲类群中的种群密度大约是41个 乙类群中的种群密度大约是27个 所以C项正确 4 土壤动物具有趋暗 趋湿 避高温的习性 A B C D四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 离收集装置中 最合理的是 解析 选A 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 土壤动物具有趋暗 趋湿 避高温的习性 根据 这些习性我们可以将收集到的土壤动物进行分离 装置中的土壤可为动物提供暗和湿的环 境 冷光源不提供热量 同选项D一样 不能给土壤动物提供一个避高温的环境 而选项C 提供的温度过高 只有选项A提供的环境介于两者之间 是最佳实验方案 5 下面甲 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 甲 和混合培养 乙 时 的种群增长速度 从该图所示的结果可以推断 A 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 B 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 C 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D 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 解析 选C 单独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时 两者都能良好生存 但培养相同 的天数后 双小核草履虫的个体数比大草履虫个体数要多 而把两者放在一起混合培养时 两者为了共同的生活资源而竞争 结果大草履虫减少直至消亡 双小核草履虫获胜并得 到充分的生活条件而生存 可见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6 下图甲 乙 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 或饲养 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 下列相 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多选 A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 B 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 C 甲 乙 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 捕食 竞争关系 D 丙实验初期 只有种间斗争 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解析 选BD 由图可知 甲 乙 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 捕食 竞争关系 豆科 植物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 噬菌体与细菌为寄生关系 而不是捕食关系 7 有一种紫腹巨蚊 当它处于幼虫状态时 专以毒蚊幼虫为食 当它发育成成虫后 专吸食竹类植物的叶汁花浆为生 紫腹巨蚊与毒蚊幼虫 竹类植物的关系是 A 竞争 捕食 B 捕食 竞争 C 都是捕食 D 捕食 寄生 解析 选D 紫腹巨蚊的幼虫专以毒蚊的幼虫为食 为捕食关系 而紫腹巨蚊的成虫 仅以吸食竹类植物的叶汁花浆为生 有人误认为是 捕食 其实紫腹巨蚊成虫是通过口器 从竹类植物体表吸取叶汁花浆 维持自己的生活 属于寄生 8 合理密植 除草 除虫均可增加作物的产量 这些措施依次影响了农田生物之间的 A 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B 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 C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 D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 解析 选C 生物的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生物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 捕食 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合理密植是减小种群密度 降低种内斗争的强度 除草和除虫 都属于除去农作物的竞争成分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使农作物尽可能多地利用资源 提高农 作物的光合作用 提高农作物产量 使能量较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9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在时间 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 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和作用 下列生产实践中利用了生态位原理的是 多选 A 不同农作物间作 B 四大家鱼 混合放养 C 适时捕捞 D 稻田养鱼 解析 选ABD 生态位的分化是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基础 提高了生物利用环 境资源的能力 不同农作物间作 充分利用了光和空间 四大家鱼 分别位于不同的水 层 混合放养充分利用空间资源 稻田养鱼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10 下列对生物群落的结构 不正确的叙述是 A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在垂直方向上 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C 动物在群落中没有分层现象 植物在群落中有分层现象 D 在水平方向上 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也有差别 解析 选C 在群落中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有分层现象 且动物的分层现象依赖于 植物的分层现象 11 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 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 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 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 种植玉米时 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 所以要合理密植 D 在农业生产上 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 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 解析 选C 生物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有关 分层现象是植 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农业生产上 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 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提高产 量 玉米是一个种群 植株有高有矮 不是分层现象 12 一棵树上生活着三种不同的鸟类甲 乙 丙 每种鸟在树上生活的高度不同 第 四种鸟丁与乙生态位相同 食性相似 从进入该环境后 乙种鸟类最可能 A 与丁种鸟和睦相处 B 移到本树的上层或下层 与甲种鸟或丙种鸟共同生活 C 还在原处生活 但食性会发生变化 D 与丁种鸟发生竞争 解析 选D 当第四种鸟丁进入该环境后 由于与乙生态位相同 食性相似 故与乙 鸟发生竞争 13 如图表示a b两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种环境中的种群数量变动情况 请根据四幅图 中曲线所表示的内容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你认为用哪个图的曲线表示白蚁与其肠道的鞭毛虫之间的关系最合适 2 你认为图 曲线表示的种间关系是 其中a表示 b表示 3 你认为哪个图能反映出竞争排斥原理的内容 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的是 4 图 表示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图中a代表 b代表 解析 图 曲线表示的是捕食关系 因为从曲线分析 两曲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 数量变动关系 首先a数量先达到峰值即为被捕食者 随后b随a的变化而变化 故为捕食者 图 表示的是竞争关系 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 生态位重叠就会发生激烈的竞争 如生 态位完全重叠会出现竞争排斥现象 图 曲线反映的是生态位完全重叠的竞争结果 图 曲线表示的是共生关系 如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 白蚁和其肠道中的鞭毛虫等的关系 图 曲线表示的是寄生关系 宿主种群数量增加时 寄生生物感染的机会也增加 一开始往 往是宿主种群在发展 寄生生物的种群也随之发展 但由于寄生生物会对宿主造成伤害 使宿主的死亡率提高 导致宿主种群数量的下降 答案 1 2 捕食 被捕食者 捕食者 3 b 4 寄生生物 宿主 14 以下曲线图显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兔和狐狸从1991年到2011年间数目的变化 1 以上曲线图显示兔和狐狸的关系是 2 根据图中曲线 试指出兔的数目从1996年到2001年下降的原因 试推测以上曲线图没有显示而可能引起兔的数目下降的原因 答出两个 3 解释在2001年兔的数目最少时 狐狸的数目如何变化 原 因是 当上述情况出现时 兔的数目会如何变化 4 根据曲线图 预测在2016年 兔的数目约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种间的关系及识图分析能力 1 由曲线图看出兔与狐狸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 因此两者之间应是捕食关系 其 中兔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现象 应是被捕食者 2 在1996 2001年间 狐狸数目增多 导致被捕食者兔的数目减少 另外兔数目下降 的原因可能是食物不足或传染病等 3 由于食物不足 捕食者的数目会下降 从而又会使得被捕食者的数量增加 即狐狸 的数目下降又会引起兔的数目增加 4 由曲线图看出 兔大约十年一个繁殖高峰 因此在2016年应是一个高峰期 其数目 应在120000 130000只之间 答案 1 捕食 2 狐狸的数目增加 食物不足 藏身地不足 传染病增加 其他捕食者增加 答出两 项即可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 狐狸数目下降 食物不足 导致死亡率高于出生率 兔的数目会上升 4 125000 120000至130000的范围内 15 创新探究题 下图甲所示是某森林植物的景观 图乙所示是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 请分析回答 1 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 为了调查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 在群落的 中心部位选取样地 用随机法取样 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 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上图乙 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2 图乙显示 在一定范围内 随样方面积的增大 调查该森 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m2 3 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 n2 n3 则该乔木的种群密 度为 株 m2 4 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比赛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燕窝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中国高纯氟化盐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消防安全的试题及答案
- 消防安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软件公司产品迭代工作计划
- 西安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物业消防证试题及答案
- 屋面防水工程合同管理措施
- 幼儿园低龄儿童保护教育方案设计
- 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维护(课件)
- 融资融券与投资者行为
- 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1.2.3 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拆分原47课件讲解
- 2025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五-几何探究题
- 【MOOC】园林植物应用设计-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R1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开放大学国家安全概论(S)(本专)考核作业参考原题试题
-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时评类作文分析 课件
- 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的护理(老年护理课件)
- T-CAICI 89-2024 通信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
- 《民法典》2024年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