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__文学批评_第1页
第十六章__文学批评_第2页
第十六章__文学批评_第3页
第十六章__文学批评_第4页
第十六章__文学批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文学批评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模式第三节文学批评的实践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 一 文学批评的界定二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及其标准 一 文学批评的界定 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 评价和判断 一 文学批评与文学的生产和接受 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作品 与文学创造密切相关文学批评是文学接受过程中偏重理论要求的一部分文学批评兼及各种文学现象 包括对其本身的评价与判断 即 批评的批评 二 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评价 P349 略 二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及其标准 一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并构成方法论思想和一种基本原则 反映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二者相互联系 相互为用 美学观点的内涵 作家的创作是否符合艺术的规律和遵循正确的美学法则 是否有艺术独创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艺术标准 遵循艺术规律 揭示审美价值 历史观点的内涵 一方面是文学作品 要看其是否描写了某一历史的客观真实面貌 是否反映了历史过程的进步要求 是否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内涵和趋势 一方面则是批评家 在评价作品时应该具有所处历史时代的先进的历史视野和科学的历史眼光 思想标准 反映历史真实 坚持知人论世 二 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文学批评的标准 一定时代 一定阶级的人们据以分析 评价和判断文学作品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尺度或准绳思想标准 是衡量文学作品思想正误强弱的尺度艺术标准 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 思想标准 高度的真实性 作品与社会的关系进步的倾向性 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健康的情感性 作品对读者的影响 艺术标准 文体的评价 对文体的外在形态 内部结构所达到的完美程度做出的分析判断艺术形象的评价 是否鲜明 生动 独特 概括意蕴的评价 是否深刻 丰富 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模式 传统批评模式出现在20世纪之前 包括伦理道德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 审美批评 现代批评模式出现在20世纪后 包括心理学批评 语言学批评 文化批评 传统批评模式 伦理道德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 一 伦理道德批评 伦理道德批评 是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其由之而形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 以善 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 这种批评着重于对文学作品的道德意识性质和品位的评价 实现作品的伦理价值及道德教化作用 特点 历史的久远性 多样性 差异性或对立性 社会历史批评 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 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分析 理解和评价作品 必须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 二 社会历史批评 一 二 社会历史批评 二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 不以辞害志 以意逆志 是为得之 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孟子 万章 考据 义理 辞章 知人论世 如果一部文学作品内容丰富 并且人们知道如何去解释它 那么我们在这部作品里所找到的 会是一种人的心理 时常也就是一个时代的心理 有时更是一个种族的心理 从这方面看来 一首伟大的诗 一部优美的小说 一个高尚人物的忏悔录 要比许多历史家和他们的历史著作对我们更有教益 因而一个作家应该去 表达整个民族和整个时代的生存方式 法 丹纳 英国文学史 序言 二 社会历史批评 三 三 审美批评 一 审美批评 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美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 着重强调作品的 畅神 移情 效果和娱乐作用 把文学作品看作是在真善基础上而有超越了真善因而是 超功利 的一种审美对象 美是文学的本质属性之一 中国赏鉴式的 品 悟 西方各审美批评流派的众说纷纭 P359 中西审美批评模式的共同特点1 情感性评价2 体验与超越矛盾统一的批评 超功利性3 一种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 三 审美批评 二 现代批评模式 心理学批评语言学批评文化批评 一 心理学批评 心理学批评 主要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中人物的心理进行分析 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 以认识其真实价值的批评 心理学批评 它们都主张对真实内容进行分析 这种真实内容往往隐藏在本文的后面 因而心理学家并非只从表面上去看本文 而是要看透它 从心理学角度看 文学只是一组符号 如果阅读正确的话 它可以显示出第二组符号 而第二组符号可以依次展示出控制文学 制造 的心理活动 约翰 马勒 心理学和文学 一 心理学批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 本我 自我 超我的三分心理结构艺术创作是本能冲动 升华 的结果 也是得不到现实满足的欲望的补偿 作家不仅从这种升华和补偿中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平衡 而且也让人分享这种 补偿 从而解除了精神紧张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心理学 组织原则 图形和背景 邻近原则 类似原则 良好完形原则和闭合原则等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 整体是先于部分而决定各个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分析作品必须深入到作品的整体完形结构中 一 心理学批评八 心理学批评 二 语言学批评 语境 语言学转向 lingusticturn 索绪尔俄国形式主义 什克洛夫斯基 罗曼 雅各布森英美新批评 艾略特 理查兹 燕卜荪 兰塞姆法国结构主义 罗兰 巴特 列维 斯特劳斯语言学批评 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整体 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 意义只需要从文本去寻求而无需借助于外部因素加以说明 文学批评的主体就是对文本的语言分析 瑞士 索绪尔 FerdinanddeSaussure 1857 1913 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 生前很少文章发表 死后 他的学生和同事整理课堂笔记 出版 普通语言学教程 对所有人文学科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能指 声音 形象 与所指 概念 语言与言语共时性与历时性 英 艾 阿 理查兹 I A Richards 1893 1980 语义分析学 文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 批评的任务是在作品的范围内进行文字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文字不仅互相起作用 不仅受上下文 语境 的影响 而且受到一切出现过的上下文和其他因素的制约 法 罗兰 巴特 RolandBarthes 1915 1980 写作的零度 文学写作 无作者 遮蔽主体性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 把叙事文学文本分为功能级 行动级和叙述级三个级别 在 S Z 中由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转变 结构主义批评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 探询文本的深层结构 三 文化批评 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文化研究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霍加特 文化的用途 威廉姆斯 文化与社会 汤普逊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文化研究与传统文学研究的对比 1 与传统文学研究注重历史经典不同 文化研究注重研究当代文化 2 与传统文学研究注重精英文化不同 文化研究注重大众文化 尤其是以影视为媒介的大众文化 从莎士比亚转向了麦当娜 从 包法利夫人 转向了侦探小说 另一些批评家放弃了诗歌和小说而兴致勃勃地进入广告 MTV和流行歌曲的研究 甚至考察起了香烟与垃圾的历史脉胳 电视肥皂剧 街头舞蹈 服装款式的涵义 电影之中的种族冲突或者观众被赋予的性别主体位置 这一切都被纳入文学批评的研究范围 南帆 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 3 与传统文学研究注重主流文化不同 文化研究重视被主流文化排斥的边缘文化和亚文化 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阶级亚文化 女性文化以及被压迫民族的文化经验和文化身份 4 与传统文学研究将自身封闭在象牙塔中不同 文化研究注意与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 关注文化中蕴涵的权力关系及其运作机制 如文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5 提倡一种跨学科 超学科甚至反学科的态度与研究方法 从语言学 心理学 符号学到历史学的考据 社会学的问卷调查 经济学的利润分析 批评家的研究方法也是五花八门的 除了传统的文本分析 人们还可以看到田野调查 心理分析 定量统计或者深入某一个群体的跟踪观察 南帆 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 罗钢 刘象愚主编 文化研究读本 前言 权力关系文化生产者拥有一种特殊的权力 拥有表现事物并使人相信这些表现的相应的象征性权力 这种象征性权力 还表现在文化生产者用一种清晰的 对象化的方式 提示了自然界和社会世界或多或少有些混乱的 模糊的没有系统阐释的 甚至无法系统阐释的体验 并通过这一表述赋予那些体验以存在的理由 文化资本与社会冶金术 布尔迪厄访谈录 PierreBourdieu 法 布尔迪厄 1930 2002 文化批评在中国的兴起 20世纪90年代原因 1 市场经济兴起发展 带来了文化与文学的巨大变化 高雅文学的式微与通俗读物 通俗视听作品以及广告 卡通 装潢等的迅速兴盛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而使文学批评的视野不能再局限于文学正统的狭小圈子 必须面对现实2 西方的文化研究以及后现代文化思想的全球性传播 使中国文学批评和理论 以其应有的敏锐 很快接受了其中的创见性成分和有效方法 介绍 接受 研究 实践 由此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