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doc_第1页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doc_第2页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doc_第3页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doc_第4页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整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第1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原始积累:商业战争,贩卖奴隶,殖民掠夺。英国圈地运动典型途径之一。第2课 民族国家的形成1、 百年战争及影响(1)百年战争:13371453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领地,进行了持续100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2)影响:百年战争深刻影响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进程。英国无力图谋向欧洲大陆扩张,专注自身事务,民族意识明晰;法国在共同抗击入侵者的斗争中激发了各阶层的民族意识,这一切有利于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2、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时间和基本要素(1)时间:15世纪末英法形成民族国家(2)基本要素:百年战争激发了各阶层民族意识;领土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政治前提;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是民族国家形成的经济动力;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形成增加了民族国家的认同感。3、15世纪下半叶英法政治制度的变化及原因(1)变化:由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2)原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百年战争及玫瑰战争后,英法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寄望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第3课 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1、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概况和影响(1) 背景: 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贸易逆差;马可波罗游记刺激引发的寻金热;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贸易通道,西欧各国不得不开辟新的航路;科技的进步创造了新航路开辟的技术条件(多桅帆船、地圆说、航海仪等)(客观条件)。(2)概况:时间国 家人 物航 线1516世纪之交葡萄牙王室资助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非洲最南端达伽马抵达印度,开通了欧、亚航路西班牙政府支持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麦哲伦环球航行(1) 影响:积极方面:(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2)世界由闭关自守到联合为一个整体;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3)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消极方面:西欧殖民活动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空前浩劫第4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 意大利文艺复兴(1) 发源地: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发源地。(2)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等。(3)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意大利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世纪时文化也相对繁荣;15世纪前后,拜占庭学者移居意大利,带来大量古代希腊、罗马典籍和艺术品。)(4)影响:推动了欧洲近代文化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兴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文主义)2、 宗教改革 最早爆发于德国,马丁路德第二单元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第5课 英国革命1、 议会与国王的斗争(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长期议会”的召开。(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两次内战英国内战概况: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长期议会”。1642年,查理一世向议会宣战。1644年,克伦威尔率军在马斯顿草原击败王军。1645年,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彻底击败王军。1648年,克伦威尔在普雷斯顿战役中击溃叛军。1649年,议会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1660年,查理二世回到伦敦登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 “光荣革命”。1689年 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3、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任英国国王,废黜詹姆斯二世。(2)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意义:使英国出现长期政局稳定的局面,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英国也由此走上了工商业强国和殖民霸国的道路。 推翻了封建君主制。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第6课 启蒙运动1、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代表人物:英国霍布斯、洛克,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启蒙运动的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科技的突飞猛进;文艺复兴的思想铺垫等。2、 批判君主专制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三权分立。卢梭的思想主张:提出“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说,主张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全体公民参与立法。3、 宣扬自由和平等启蒙运动的影响:猛烈冲击封建势力,传播进步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根据,进行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主导思想:理性第7课 美国独立战争1、 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矛盾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 独立战争的进程美国独立战争的大事年表:1773年 波士顿倾茶事件,战争导火线。1774年 第一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1775年 列克星敦枪声,战争开始。1776年 第二届大陆会议,推举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1777年 萨拉托加大捷,战争转折点。1781年 英军约克镇投降,战争基本结束。1783年 美英巴黎和约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 制宪会议,制定合众国宪法。2、 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也为拉美独立运动树立榜样。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3、美国联邦制度的确立1787年合众国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联邦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构建;参、众两院构成的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第8课 法国大革命1、波旁王朝的统治危机法国大革命的原因: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2、 法国大革命的主要进程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法国革命开始。君主立宪派掌权,颁布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实行君主立宪政体,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1792年,吉伦特派掌权,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于1793年处死路易十六。1793年,雅各宾派掌权1799年,拿破仑发动了政变,进入拿破仑时代1804年,拿破仑帝国建立(对内颁布国名法典,对外战争)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3、 拿破仑帝国:1804年拿破仑称帝,1815年帝国崩溃法国民法典:从法律上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秩序。否认封建等级制和特权,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对后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起到了立法规范的作用。第三单元 工业社会的来临第9课 英国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的孕育(概念、前提和条件)(1)概念: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2)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3)条件:殖民活动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圈地运动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创造了技术条件。2、机器的发明与改进工业革命的进程:3、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业革命的后果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造成了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带动社会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生活质量提高);但工业革命的发展,也造成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第10课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1、现代工厂制度产生的时间、行业及历史作用时间:19世纪中叶。行业:纺织业。历史作用: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第12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1、 空想社会主义(1)代表人物:法国圣西门、傅立叶,英国欧文(2)评价:揭露、批评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初步启发了工人阶级的觉悟;但把社会主义看作是理性的产物,也回避政治斗争。2、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诞生的历史条件: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兴起,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吸收优秀思想成果。(2)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13课 巴黎公社1、“三月十八日革命”时间及结果:1871年3月18日;成立巴黎公社。2、 巴黎公社的原则(1)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1871年3月28日。(2)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废除常备军,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公社委员由普选产生;公职人员薪金限制;逃亡工厂主企业收归国有;社会立法,保护劳动者利益;推行免费教育和世俗教育;反对民族沙文主义、民族压迫、侵略战争。(3)原则: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尝试。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第14课 美国的扩张和强盛1、领土扩张领土变化: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一个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两洋国家”扩张手段:强占、购买和侵略等3、 南北战争(美国内战)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1)原因: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与南部种植奴隶制。(2)经过及结果:1860年 林肯当选总统导火线。1861年 南部州宣布脱离联邦,挑起内战。1862年 颁布宅地法和解放宣言,扭转了战局。1863年 葛底斯堡战役转折点。1865年 以联邦政府的胜利告终。(3) 意义: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危险,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以民主方式解决了土地问题;在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为美国的发展壮大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第15课 德国的统一和崛起1、德意志的统一(1)俾斯麦的“铁血”统一道路:在普鲁士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来实现德意志统一。(2)三次王朝战争: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战争。(3)统一的实现: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2、德国的崛起德国崛起的表现:20世纪初,在工业生产方面超过英国,一跃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第16课 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1、彼得一世改革(1)时间: 1689年。(2)作用: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俄国在摆脱落后的道路上迈进了一步;加强了沙俄对外扩张的军事力量;但沙俄君主专制和封建农奴制度不但没有触动,反而得到强化。4、 废除农奴制(1)改革的原因:农奴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俄国社会的发展。(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时间: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3)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作用: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由上而下进行,具有很大局限性,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1、从锁国到开关(1)从锁国到被迫开关的重要史实:德川幕府对内专制对外闭关锁国的政策(1639年颁布“锁国令”,仅允许与中国、荷兰贸易);(2)美国武力叩关将日本推向半殖民地边缘,使其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1854年迫使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1858年迫使日本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2、明治维新(1868年)(1)明治维新的内容:奉还版籍,废藩置县,强化中央集权;实行地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废除等级制度,倡导平等;撤除关卡、行会,鼓励工商贸易;推行教育改革,引进欧美科技;移风易俗,文明开化;实行征兵制度,加强军事力量。(2)明治维新的影响: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了亚洲强国;但仍保留了较多封建残余。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1、电力时代的来临(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2)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