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新县展新姿.doc_第1页
喜看新县展新姿.doc_第2页
喜看新县展新姿.doc_第3页
喜看新县展新姿.doc_第4页
喜看新县展新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喜看新县展新姿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北靠华北平原,南瞰江汉平原,东距合肥240公里,南到武汉160公里,京九铁路、大广高速、106国道纵贯全境,素有“三省通衢”和“中原南门”之称。新县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徐海东、陈赓、程子华等都曾在这里战斗过。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新四军第四支队和中原野战军等,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共和国将军和50多位省部级干部。鄂豫皖苏区第块根据地“柴山堡”在这里开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从这里飞上蓝天;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在这里召开当时不足10万人的山区小县,就有吴焕先、高敬亭、叶成焕、杨超等5.5万热血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可谓是“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满怀朝圣者的心情,记者走进了这座深深地烙着红色印记的锦绣山城!新四军在新县1932年10月,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为了便于管理地形复杂的鄂豫皖边界的大别山区,对付革命力量,以当时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之字“经扶”为县名,以新集为县治,设立经扶县,将光山县南部和湖北省北部部分划归经扶县管辖。1947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8日,新集重获解放。12月,在县城西南王湾召开经扶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与会代表500多人一致通过决议,将“经扶县”更名为“新县”,距今仅有60多年。这是一座典型的深山区县,记者从南京出发,辗转十多个小时才抵达新县。刚出站,山清水秀的美景立刻吸引了我。还没等我看过瘾,站前从事旅游揽客工作的人凑过来一块广告牌,并把我唤醒:“小伙子,到哪里旅游啊?”我定睛一看,嚯!密密麻麻,这么多景点!金兰山、香山湖、天台山、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许世友故居等等,大大小小红色、绿色旅游景点写满了整块牌子。我微笑着摇了摇手,表示已有安排。快步出站,按照既定的路线,开始了新县之旅。在新县县城西南方向30多公里路程的郭家河乡莲花村,有一处叫做“月儿湾”的地方,新四军第四支队留守处旧址就在那里。高敬亭率领的红二十八军,是红军长征后南方八省唯一成建制坚持斗争的红军,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1938年3月,新四军第四支队在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林维先、政治部主任戴季英等率领下东进抗日后,在七里坪成立了留守处,同年秋天迁到月儿湾。留守处驻此期间,多次召开过地方党和抗日游击队干部会议,与国民党进行多次谈判斗争,贯彻执行了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方针,为鄂豫边抗日游击武装的壮大和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留守处旧址坐北朝南,三栋两进院,共有房屋7间,正面为门楼,门前有5级石台阶。由门楼穿过小院进入第二栋房屋,此房共2间,一间是过道,另一间是留守处警卫班住室。第三栋有正屋3间,门前一小院,院东侧有间耳房。正屋一明两暗,中间是领导人办公室,东间和耳房是刘名榜、郑维孝等领导人住室,西间是留守处主任、光麻经中心县委书记田东的住室。整个旧址除大门楼为砖墙灰瓦外,其余均为土墙灰瓦房。留守处所辖警卫排、接待处及伙房等也在村里。1979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县境内另一处与新四军密切相关的纪念地就是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的故居。故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县新集镇董店村南半山坡上,坐西向东,原有房屋15间,前后两层,每层4间与南北各两间横屋围成一个天井院,院外北面另有3间同方位的房子。故居建于1860年, 1927年被反动地主民团烧毁。1982年经上级批准,县文管会对故居进行了整修,占地70平方米,为3间青砖瓦房,内设高敬亭遗像和经后人搜集的几张战场照片。2005年,县文物局再次对故居进行了整修,建成故居正屋6间,包括生平事迹简介陈列室、图片展厅、将军雕像室、院墙及门楼。多年来,高敬亭故居纪念馆以优美的环境,良好的设施,高水平的陈展,严格的管理,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社会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来此参观的人员络绎不绝。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到了新县,人们都说,一定要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参观,才不枉此行,因为它是这座红色山城的象征。博物馆座落在新县城东南风景秀丽的凤凰山、英雄山脚下,小潢河、金水河环绕其间,依山傍水,气势宏伟,古朴庄严。该馆由河南省委、省政府于1984年投资兴建,全馆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9589平方米,李先念为该馆题写了馆名。博物馆由英雄广场、“红旗飘飘”主题雕塑、兵器园、主展馆、将帅馆五部分组成。英雄广场是新县县委、县政府于2001年至2002年投资800多万元建成的综合性娱乐广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在这里,先后举行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大型文艺演出,中央电视台“重访大别山,建设新农村”专题报道,“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60周年纪念活动等,成为新县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英雄山“红旗飘飘”主题雕塑高21米,喻示着1926年新县第一个党小组诞生至1947年成立新县人民政府这21年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连绵不断,火种不灭,红旗不倒。兵器园位于英雄广场北侧,主要陈展有飞机、坦克、大炮等兵器。主展馆有8个展厅,包括基本陈列风云大别山和专题陈列将军摇篮千里跃进大别山今日新县等,反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经历创建与统一、巩固与发展、坚持与保卫等几个阶段,一直到迎来全国革命胜利的历史。展厅内部陈列采用声光电先进技术手段,陈列水平已达到全国县级博物馆一流水平。馆内还陈列有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和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当年书写在青砖墙上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等珍贵文物。将帅馆建筑面积5440平方米,由新县县委、县政府规划兴建,将陈展在鄂豫皖苏区工作和战斗过的349位开国将帅的生平事迹。目前,主体工程已竣工,正在进行陈列布展。馆内收藏和陈列极其完整,以无声的语言,把一幅历史长卷呈现在人们眼前。相比今天的和平幸福,革命年代的浴血奋战,更为直击人心,抵达灵魂深处。当你屏气凝神站在真人版的身着灰绿红军装的战士面前,无不为那种全神贯注、同仇敌忾的大无畏精神而感动。闪闪的红星镶嵌在军帽上,照耀了庄严的展厅,照耀着历史,更照耀着人心。如今,博物馆已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国农业银行信阳分行等70多个单位挂牌命名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星移斗转,磨不灭心底的记忆;日月轮回,冲不断后人的缅怀。每年都有几十万人到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与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相对而立的,是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它是新中国批建的第一批县级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占地22公顷。整个陵园由大门、燎原浮雕墙、烈士纪念塔、烈士纪念堂、烈士事迹陈列室、英烈广场、流芳园、吴焕先半身塑像、红星亭、大别山魂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等部分组成。大门为“八一”型现代建筑风格,庄严典雅,轩昂壮丽。门上镶嵌着李先念亲笔题写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十一个耀眼夺目的金色大字。进门后,扑眼而来的是巍巍壮观的花岗岩浮雕墙,其名燎原。它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内涵,艺术地再现了鄂豫皖苏区“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历程,生动反映了鄂豫皖苏区三支主力红军诞生、农民武战斗争和苏维埃政权及党组织建立的宏伟历史场面。烈士纪念塔塔身呈五边形结构,高13.1米,这个特别数字象征和纪念着鄂豫皖苏区为革命献身的13万多名优秀儿女。塔的正北侧是朱德的亲笔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其余四面为许世友、吴芝圃、刘名榜等领导同志的题词。烈士纪念堂由悼念大厅、序厅组成。悼念大厅正面由红色花岗岩装饰的三面红旗上,镶嵌着毛泽东亲笔题词“死难烈士万岁”六个鎏金大字。正下方是由橄榄枝、菊花、绶带编织而成的汉白玉花环,两侧8个陈列柜里摆放着各个时期的革命烈士英名录。大厅穹顶垂挂的红五星组合和墙上巍巍大别山的背景,夕阳血色的主色调,营造了凝重、肃穆、庄严的氛围。序厅集中简明地介绍了鄂豫皖苏区产生、发展、壮大的历程。松柏掩映,碑碣林立,环境幽静。流芳园内一排排整齐的水泥墓冢中,长眠着百余位革命先烈、老红军和红军将领的英灵。座座荒冢埋忠骨,面面碑碣祭英灵。整个烈士陵园的至高点是白毛尖,海拔235米。陵园的主体建筑大别山魂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就高耸在这蓝天白云之上。碑高21.7米,由两把钢刀和一支梭标组成,挺拔的造型酷似汉字“山”的形象,既表现了苏区群峰绵亘的特点,又蕴含着革命烈士与挺拔的大别山同在的浩然正气。在寻访过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与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之后,记者又陆续参观了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等地。只叹新县的红色景点太多太多,非短短数日能够看全。英雄的大别山,山山岭岭都留有英雄的足迹,沟沟壑壑都有英雄淌过的笑声,杜鹃花开是英雄慈祥的笑脸,绿叶青枝掩映着英雄的安眠。好一座红色的大别山!特色经济谱新篇巍巍大别山,奔涌着时代的浪潮。滔滔潢河水,流淌着火热的激情。位于大别山怀抱、淮水之源的新县,36万老区人民正以昂扬的斗志、火热的激情投身改革,在“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大潮中,勇立潮头唱大风,高扬风帆谱新篇。老区大地,水生潮起千帆竞,东风劲吹满园春。由于战争创伤和多种因素的影响,扶贫开发前的1983年,新县最明显的特点是“三不过一”,即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亿元(7700万元),财政收入不到100万元(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100元(86元),全县82%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是国家重点贫困县。扶贫开发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新县高举科学发展大旗,大力发展“四大”经济,综合实力稳步上升,谱写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篇章。工业经济实施“兴工强县”战略,高标准建设了羚锐、方湾、康畈和九龙岭等工业园区,壮大了河南羚锐集团、安太山野菜公司、新林茶业公司、巨力民爆器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福建福新特钢、深圳新丰科技、河南宾利皮业、香港欧洲湾服饰等千万元以上项目纷纷落户新县,初步形成了医药、食品饮料、化工、矿产开发等具有新县特色的工业体系。2010年,新县签约项目31个,总投资25.27亿元;落地项目25个,总投资22.49亿元,到位资金8.27亿元,其中,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项目8个,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62家,实现增加值12.5亿元,同比增长20.4%,创下新县历史之最。劳务经济大力发展涉外劳务,新县高标准建设河南涉外劳务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全国4家韩国雇佣制公共派遣机构之一,涉外劳务人员遍布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务工人数常年保持在5200人以上,年创外汇近6000万美元。2010年,新县以“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为契机,依托外派劳务培训中心,培训农村劳动力1万多人次,外派劳务680人。引导回国劳务人员累计投资5亿多元,创办经济实体3270个。涉外劳务已成为新县不冒烟的“大工厂”、强县富民的“大产业”,先后受到贾庆林、贺国强、钱运录、徐光春、卢展工等各级领导称赞。旅游经济利用境内红、绿资源,抢抓国家“1231”红色旅游工程机遇,新县牢固确立“让将军之光永远辉煌新县”理念,以红带绿、以绿托红。累计投资40多亿元,全力打造“鄂豫皖红色胜地大别山休憩家园”。“红色首府、将军故里、绿海新县”成为新县旅游主打品牌,将军故里游、生态休闲游、农家乐体验游红红火火。2010年,新县共接待游客132万人次,相关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23.5%。生态经济新县属南北气候过渡带,这里河流纵横,峰峦叠嶂,石怪洞幽,庙古松奇,林木覆盖率74.4%,植被覆盖率达95,有“天然氧吧”之称。这里是全国著名的银杏之乡、板栗之乡、茶叶之乡。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新县把生态当优势来打造,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实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程,全面推广超级杂交稻、地膜花生等优质品种,茶叶、山野菜、中药材、大棚蔬菜等特色种植初具规模,淮南猪、土鸡等生态养殖蓬勃发展。全县林业总产值达13.9亿元;粮、油产量分别达1.2亿公斤、2649万公斤;规模养殖户达387家,新建蔬菜大棚620亩、茶叶基地3.3万亩,有5个品牌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15个品牌获得市级以上名优品牌。新县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示范区、河南省林业生态县。2010年,新县完成GDP55.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8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79元。昔日老区换新颜“风香雨甜果满枝,山清水秀花溢红。”如今新县,一条条马路整洁干净,一个个公园绿草如茵,一处处景观如诗如画折射出新县城市建设的的无穷魅力。城市环境不断优化。新县围绕“靓丽红城、生态绿城、山水新城、历史名城”定位,遵循高品位、上规模、建精品原则,实施围墙透绿、见缝插绿、拆迁增绿等工程。先后投资1.5亿多元,对城区22条主次干道进行绿化,新建、扩建道路绿化带12万平方米,种植草坪8万平方米,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6%;投入1800多万元,对沿河公园、建筑及景观绿化工程进行亮化包装,安装、更换路灯等节能灯具1000余盏套,县城道路照明装置率和亮灯率达100%,努力形成“城在林中、路中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大生态、大绿化格局。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新县先后建成了新县广场、清茶园等20余处公园广场和占地90亩的体育馆;投资8000多万元改扩建了首府旧址和英雄广场等;投资1.5亿元,在小潢河上建成四道拦水坝和两道橡胶坝,改造了解放桥、虹桥、四桥等一批重点工程;污水处理场和垃圾处理场已投入使用;建成小潢河两岸4800米的汉白玉护栏;全面实施艾洼区域开发建设,完成东城花园、金水区综合整治和京九路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