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检测试卷(II )卷.doc_第1页
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检测试卷(II )卷.doc_第2页
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检测试卷(II )卷.doc_第3页
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检测试卷(II )卷.doc_第4页
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检测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适应性检测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或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襟(jn)怀 龟(jn)裂 云霄 心不在焉B . 附和(h) 喟(ku)叹 气概 光采夺目C . 侥(jio)幸 折(zh)腾 体贴 别无二至D . 誊(tng)写 黄晕(yn) 陶冶 不屑置辩2.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荡漾(yng) 婆娑(shu) 隽(jun)妙 眼花瞭(lio)乱B . 岑(cn)寂 贮(ch)藏 清晰(x) 小提(t)大做C . 恻(c)隐 虔(qin)诚 哺(p)育 因地治(zh)宜D . 晨曦(x) 热忱(chn) 骊(l)歌 余音绕梁(ling)3. (2分)选出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B .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C .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D . 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老人不仅自掏腰包购买了一些工具,还自己动手制作并改良了十多种实用小工具,送给园林人员,解决林木修剪的“疑难杂症”。B . 鼻炎因呼吸不畅,可使肺膨胀不全、吸氧量减少,导致身体长期慢性缺氧及二氧化碳滞留,出现倦怠、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C . 丹青载道,茶壶养心,岁月菩提,海上书画名家唐云先生收藏了八把茶壶乃是紫砂艺苑中的名作,壶界收藏中的传奇。D . 人民的名义没有“小鲜肉”,没有“流量担当”,取而代之的是张丰毅、陆毅、吴刚、柯蓝、张凯丽这样近40位左右的资深戏骨。5.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水浒传塑造的被带动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最为典型,他曾因误人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途中大闹野猪林,最终一步步被带动梁山。B . 水浒传中的祝家庄凭三庄联防,机关密布,易守难攻。梁山好汉孙立利用和祝家庄老师栾廷玉同门师兄弟的关系,打人庄内,里应外合,攻下祝家庄。C . 宋江怒杀阎婆惜之后,被发配到江州,一日乘酒兴写下了“反诗”,因此被抓,下到死囚牢中,最后梁山好汉劫了法场,救出宋江。D . 鲁达打死镇关西后东奔西逃,智真长老收留了他,赐他法名“智深”,为了更好地保护他,智真长老又将他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6. (14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核舟记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乙】口技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甲】文与【乙】文都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_一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段选文突显了核舟雕刻人物繁多而又逼真。B . 【乙】段选文表现了各种口技声音繁多而又逼真。C . 【甲】段选文写视觉物品,【乙】段选文写听觉声音。D . 两段选文都表现了我国古代艺人精湛的技艺。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重访西湖旧游(宋)武衍西风吹晓凤城开,桂子香中信马来。十载不行湖上路,知它添了几楼台。西湖感旧(宋)陈居仁苏公堤畔采莲船,蘸碧楼台动管弦。山色湖光宛如昔,心情不似十年前。(1)由诗中的写景内容可知,两位诗人重游西湖的季节不同,重访西湖旧游是_季,西湖感旧是_季。 (2)同是重游西湖,两位诗人的心情却截然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赏析。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8. (10分)根据课文或提示默写古诗文。 (1)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 (2)_,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3)老骥伏枥,_。烈士暮年,_。(曹操龟虽寿)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优美的诗句是,_ 。 (5)把王维的使至塞上默写完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_,_。_,_。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9. (11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大年初一,央视一套的原创综艺经典咏流传惊艳上线,节目将传统诗歌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出现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歌曲,其中也不乏经典的面孔和声音,比如陈力演唱的87版红楼梦中的枉凝眉和杨洪基老师演唱的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都是老歌曲,但是他们一张口就能把观众带回那个桃花树下读西厢的红楼梦中,又或者是群雄并起吞吐天下的三国纷争之中。(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这期节目做宣传。 儿女情长 英雄气壮 如花美眷 干云霄 似虹豪气 劳牵挂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10. (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被没收的蚕宝宝魏得强周一数学课,杨老师满脸怒气地向我反映情况:马小雨上课捣乱,不听老师劝阻,公然顶撞老师,上课玩东西,而且人“赃”俱获。这个时候的马小雨正垂着头站在我的办公桌前,一副老实样。在我这个班主任面前,他总算还是给了些面子。这个马小雨,好像天生就是捣蛋鬼,班上的每一样坏消息,总是少不了他。不做作业不背书,和同学打架,这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请家长,家长也摇头说没办法。也难怪,父母都在南方打工,60多岁的爷爷、奶奶能把他怎么样呢?唉,这些留守儿童!但我还是决定向这个刺儿头开战。我让他把上课玩的东西拿出来,马小雨很不情愿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纸盒,上面扎了很多小孔。会是什么呢?等我打开纸盒子,赫然入目的是四五只正在蠕动的蚕宝宝。蚕宝宝已经像小拇指般大小了,它们专注地吃着桑叶。原来,马小雨的罪状不仅是自己玩蚕宝宝,而且利用杨老师扭头抄题的时候,和同学一起偷看,因为争夺,几乎要打起来。我严厉批评他之后,把蚕宝宝没收,然后责令他写出检查。忙碌了一天,送走学生之后,准备回家。我忽然看到了办公桌上的蚕宝宝,盒内仅有的一些桑叶已经快被它们蚕食殆尽。看着这些鲜活的生命,我忽然有了一种恻隐之心。想到我小的时候,不是也喜欢养蚕吗?三五个小朋友一起杀蚕,交换心得,因为蚕的存在,总会让我们快乐一个春天。下班的时候,我把它们带在身边,骑车来到城郊。在一个沟畔处,寻到几棵野生的小桑树,它们长得很葱郁,一个年轻的妈妈领着孩子正在采桑叶。很快,我就采好了一大把,足够它们吃几天了。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忽然感到一种轻松的愉悦感,不是因为作,而是这几个小小的蚕宝宝,让我重新体验到了童年的乐趣。第二天,我又把蚕宝宝带到了办公室,办公室里几位老师也忍不住围在一起看。杨老师好像也消了气,对我说:“其实,马小雨这也不算是什么错,要是放在星期天玩,比上网玩游戏强多了。”我的心忽然一颤,对呀,培养这样的兴趣,不是比骂人、打架、上网玩游戏强多了吗?心中不禁对马小雨的好感多了一些。中午的时候,教自然课的王老师经过我们办公室,看到了这几只蚕宝宝,兴奋地拍起手来,对我说:“这几只蚕我用了,给孩子们现场讲昆虫的变态发育最好不过了。”自然课上,我特意来到教室,看到王老师和孩子们围在一起观察蚕宝宝,王老师适时地给他们讲解蚕宝宝的发育过程。我看到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马小雨呢,羞赧地站在一边,好像听得比谁都认真。我悄悄退出了教室,心里却变化了许多,对待马小雨,我知道了教育的突破口。一个热爱生命的孩子,只要方法得当,能教育不好吗?我能想象到,当我把蚕宝宝和新鲜的桑叶还给马小雨的时候,他脸上的惊诧和兴奋,那是一个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奖赏。(1)本文围绕蚕宝宝展开叙事,请把补充完整。 _“我”摘桑叶喂蚕宝宝;_“我”把蚕宝宝还给马小雨(2)“我”对马小雨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最后一段写道“我悄悄退出了教室,心里却变化了许多”,请把“我”的内心活动写下来。 (4)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11. (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市花:昔日素馨今日木棉在广州人心目中,公认的千年市花是淡雅柔美的素馨、百年市花为英雄豪迈的木棉。坊间“市花”素馨艳压千年本草纲目里说,素馨“枝干袅娜,叶似茉莉而小,其花细瘦四瓣”。素馨原名“耶悉茗”,早早从西域漂洋过海来到广州,自秦汉年间到清末,两千年来占尽了广州人的宠爱。旧时的广州城西和珠江南岸,有专门种植素馨花的“花田”。公元前196年,开越大夫陆贾出使岭南时,就发现岭南不分男女老幼,个个都爱以鲜花簪头,而他们戴得最多的就是素馨花。唐宋年间,城西花地渐得开发,出现了成片成片的花田,花农种得最多、卖得最多的还是素馨。明代,广州的各大城门口开始有了花市,用清初大儒屈大均先生的话来说,这些花市“所卖止素馨,无别花,亦犹洛阳但称牡丹曰花也,富者以斗斛,贫者以升量”,每天要卖出几百担之多。屈先生的话或许夸张了些,但说素馨是城门花市当之无愧的主角,谁也无异议。直到清代中期,“珠悬玉照”的素馨花田仍是许多诗人笔下最美的风景,女孩儿戴在头上的素馨花梳、美容用的素馨油、装点家居的素馨花碟、过节点的素馨灯、喝的素馨茶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怀想不已。想象一下,在这两千年间,不管哪朝哪代,如果官方有兴趣来评选一下市花,老百姓定会投票给素馨。素馨是老广州最悠久、最美丽的花事记忆,是当之无愧的古代民间“市花”。 建市后木棉首膺市花殊荣素馨虽在广州得宠两千年之久,但从清末开始,随西洋花卉、新式饰品与合成香品潮水般涌入广州,便失宠了,到了今日,几乎被人遗忘。现在,提起市花,我们想到的肯定是木棉。其实,从古至今,木棉也深得广州人的喜爱。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岭南先民就用木棉花絮纺出了洁白如雪的“广幅布”。盛唐年间,越秀山麓广种木棉,花开时节,满城男女老少都喜欢来此踏青,还有文人写下了“木棉花上鹧鸪啼,木棉花下牵郎衣。欲行未行不忍别,落红没尽郎马蹄”的诗句,令人回味无穷。木棉花被称为“英雄花”,最早出自400多年前抗清志士陈恭尹的木棉花歌,直入云霄、火烧天际的木棉花让他感慨万千,于是他挥笔写下“粤江二月三日来,千树万树朱华开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花有角。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的千古名句,木棉“英雄花”的形象就此定格,并流传至今。1921年,广州建市,成为全国第一个采用现代市制的城市;1928年,掀起评选“市花”活动,在这之前,木棉“英雄花”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广州各新式学校的校徽,就多以木棉为标志。评选活动一开始,市民对木棉花的呼声最高,官方遂于1929年初宣布木棉为“市花”,一来顺应民意,二来,木棉“英雄花”的形象,与广州民众勇敢无畏的精神最为契合,这也是木棉第一次在广州荣膺“市花”之殊荣。“英雄花”木棉二度加冕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初沐之时,广州再次在全市范围内举行市花评选活动。花城市民热情高涨,推荐的候选花卉有58种之多,最终,木棉以75.9%的支持率,被选为市花。其广为流传的“英雄花”形象,1929年首膺“市花”的殊荣,花可入药、花絮可纺棉、木材是栋梁的多重价值,都是它力压群芳、众望所归的理由。拥有市花冠冕的木棉,与广州人的生活形影不离。许多骑楼的花窗上,雕刻着它的倩影;电视台与航空公司,以它为标志;红棉牌吉他、红棉牌凉果、红棉牌自行车、红棉牌红糖等本土产品曾是几代广州人的美好记忆,如今借由电子商务,木棉再次进入年轻人的视野。选自(广州日报(2019年1月7日),有改动)链接一:要成为市花,至少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特征并生长良好,其次则是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能够代表城市形象。大多数城市确立市花的过程都有一套比较规范而民主的程序。通常先经过市人大常委决定开展评选活动,然后广泛征集备选方案,结合专家推荐、群众投票、部门讨论等方式,最终通过确定。在此过程中,政府机关和普通市民均有同等的参与及发言的权利。因此,最终选择的结果是有着广泛的大众基础的,使得所选植物的象征意义上升为地区的文明标志和文化象征。选自网络链接二:园林设计师吕兆球表示:“我赞成重定素馨为广州市花。”理由是:素馨进入广州已有二千余年,从南汉至民国,在民俗文化上,深深影响每一个广州人,在大量的地方文献及现存相关地名、实物中均有印证。博友“夏墨生”说:伴随广州人亲密生活了2200年,有极其丰富、深厚、独特文化历史沉淀的素馨花,早已是特殊意义的“广州人”,她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沉淀可以让各种各样的公众广泛参与、品味、体验,她有责任也有能力以全新的姿态成为广州形象新符号。选自网络(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素馨花源自西域,来到广州后,在旧时的广州城西和珠江南岸均有专门的花田种植。B . 清初时,在广州各大城门花市素馨每天被卖几百担,屈大均先生说其是花市的主角。C . 木棉被称为“英雄花”源自陈恭尹的木棉花歌,之后木棉“英雄花”形象流传至今。D . 广州各新式学校的校徽,在1928年“市花”评选活动之前,多数以木棉作为标志。(2)下列对材料中“素馨花”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素馨花由开越大夫陆贾出使到岭南时发现,并引领岭南的民众以素馨花簪头。B . 素馨花如洛阳牡丹花一样美丽迷人,唐宋年间广州花农种得最多,卖得最多。C . 素馨花因为成了许多诗人笔下最美的风景,所以许多女孩儿都戴上素馨花梳。D . 素馨花得宠千年,最终因西洋花卉、新式饰品和合成香品涌入广州而渐被遗忘。(3)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唐宋年间,广州城西面的田地适于种素馨花,花地渐得开发,出现了成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