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规培训 沈小娟2007年5月 目录 一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简介二 安规设计要求三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一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简介 1 危险的定义2 安全的一般要求3 定义 1 危险的定义 应用安全标准的目的在于减少由于下列各种危险造成伤害或危险的可能性 电击 能量危险 着火 热的危险 机械危险 辐射 化学危险 1 危险的定义 电击电击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的 大约0 5mA的电流 即可对正常健康人造成影响 并且有可能因不自觉地反应而造成间接性危险 在干燥条件下 相当于人的一只手的接触面积上 峰值电压高达42 4V或直流电压高达60V的稳态电压视为不具危险的电压 1 危险的定义 能量危险具大电流电源或大电容电路的相邻电极如果短路 有可能会造成电弧放电或是在燃烧中射出熔化之金属 乃至发生爆炸 2J的能量相当于一个3300 F的电容 两端电压35V时的贮能 1 危险的定义 着火正常工作条件下过载 元件失效 绝缘击穿或连接松动都可能产生导致危险的过高温度 但是 应保证设备内着火点产生的火焰不会蔓延到火源近区以外 也不会对设备的周围造成损害 1 危险的定义 热的危险正常工作条件下的高温可能导致引起下述的危险 接触烫热的可触及零部件引起灼伤 绝缘等级下降或安全元器件性能降低 引燃可燃液体 减小这种危险的方法包括 采取措施避免可触及零部件产生高温 避免使温度高于液体的引燃点 如果不可避免接触烫热的零部件 提供警告标识以告诫使用人员 1 危险的定义 机械危险尖锐的棱缘和拐角可能潜在引起危害的运动零部件设备的不稳定性内爆的阴极射线管和爆裂的高压灯产生的碎片 外壳材料强度不够 易受力破裂而造成危险带电部件可触及 电源线固定不可靠 如以外力拉出 造成触电危险 1 危险的定义 辐射危险设备产生的某种形式的辐射会对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造成危险 辐射可以是声频辐射 射频辐射 红外线辐射 红外线和电离辐射 高强度可见光和相干光 激光 辐射 1 危险的定义 化学危险接触某些化学物品或吸入它们的气体和烟雾可能会造成危险 减小这种危险的方法包括 避免使用在预定的和正常条件下使用设备时由于接触或吸入可能千万伤害的堆积的消耗性的材料 避免可能产生泄漏或气化的条件 提供警告标识以告诫使用人员危险 2 安全的一般要求 产品的设计必须能够保证在正常使用和单一故障条件下 不会对使用者产生触电和其它危险 且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危害 如火灾等 注 产品在设计和生产时 对可能产生的危险 应提供双重的保护措施 2 安全的一般要求 单一故障条件每次只假设仅有一种非正常条件发生 即单一故障情况发生 元件失效错误使用绝缘击穿连接失效 3 定义 设备电气额定值额定电压 电压范围 由制造厂商标定的电源电压或电压范围 三相交流供电时 指线间电压 额定电流 由制造厂商标定的设备输入电流 额定频率 频率范围 由制造厂商标定的电源频率或频率范围 正常负载 尽可能接近于符合操作说明规定的正常使用时最严酷的工作方式 当实际使用条件明显比推荐的最大负载条件更严酷时 则要采用可能承受的代表最大负载条件的负载 额定工作时间 由制造厂商为设备规定的工作时间 短时工作 间歇工作 连续工作 3 定义 设备移动性可移动式设备 重量不大于18kg且未固定 或者装有滚轮 小脚轮或其他装置 便于操作人员按完成预定应用的需要来移动的设备 手持式设备 在正常使用时要用手握持的移动式设备 或任何类型设备的一个部件 驻立式设备 不能移动的设备 直插式设备 预定使用中不使用电源线 电源插头和设备外壳构成一整体 其重量是靠墙上插座来承载的设备 嵌装式设备 预定安装在预先准备好的凹座内的设备 3 定义 与电源连接方式A型可插式设备 预定要通过非工业用插头和插座 或通过非工业用器具耦合器 或通过这两者与建筑物安装配线连接的设备 B型可插式设备 预定要通过工业用插头和插座或通过工业用器具耦合器 或通过这两者与建筑物安装配线连接的设备 永久性连接式设备 用螺钉接线端子或其他可靠方法与建筑物安装配线连线 可拆卸的电源软线 利用适当的器具耦合器 如插座 与机器连接的用以供电的软线 不可拆卸的电源软线 固定在设备上的或与设备装配在一起的用以供电的软线 3 定义 设备外壳防火防护外壳 用来使设备内发生的着火或火焰的蔓延减小到最低限度的设备部件 机械防护外壳 用来减小由机械危险和其他物理危险造成伤害的危险的设备部件 电气防护外壳 用来限制与可能带危险电压或达到危险能量等级的零部件或TNV电路中的零部件接触的设备部件 装饰件 位于外壳外部不起安全防护作用的设备部件 3 定义 电路和电路特性交流电网电源 给设备供电的外部交流配电系统 一次电路 直接与交流电网电源连接的电路 二次电路 不与一次电路直接连接 而是由位于设备内的变压器 变换器或等效的隔离装置供电或由电池供电的一种电路 危险电压 存在于既不符合限流电路要求也不符合TNV电路要求的电路中 其交流峰值超过42 4V或直流值超过60V的电压 ELV 特低电压 电路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 在电路的任意两个导体之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电压的交流峰值不超过42 4V或直流不超过60V的二次电路 使用基本绝缘与危险电压隔离 但它既不符合SELV电路的全部要求 也不符合限流电路的全部要求 3 定义 电路和电路特性SELV 安全特低电压 电路 作了适当的设计和保护的二次电路 使得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单一故障条件下 它的电压值均不会超过安全值 限流电路 作了适当的设计和保护的电路 使得在正常条件或单一故障条件下 从该电路流出的电流值是非危险的电流值 危险能量等级 储存的能量等级等于或大于20J 或者在电压等于或大于2V时 可给出的持续功率等级等于或大于240VA 3 定义 电路和电路特性TNV 通信网络电压 电路 该电路作了适当设计和保护 使得在正常条件或单一故障条件下 它的电压均不会超过规定的限值 3 定义 接地与接触电流功能接地 设备或系统中用于安全目的以外的点接地 保护接地导体 把设备中的电源保护接地端子与建筑物安装接地点连接起来的导体 保护连接导体 把设备中为安全目的而需要接地的部分连接到电源保护接地端子的导体 接触电流 接触一个或多个可触及件时通过人体的电流 保护导体电流 正常工作条件下流过保护接地导体的电流 3 定义 绝缘功能绝缘 设备正常工作仅需要的绝缘 基本绝缘 对防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 附加绝缘 除了基本绝缘以外施加的独立的绝缘 用以减小在基本绝缘一旦失效时仍能防止电击 双重绝缘 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组成的绝缘 加强绝缘 加在带电部件上的一种单一绝缘系统 它提供相当于双重绝缘的防电击保护等级 3 定义 绝缘绝缘示意图 3 定义 设备防电击保护类别I类设备 采用基本绝缘 而且还要装有一种连接装置 使那些在基本绝缘一旦失效就会带危险电压的导电零部件与建筑物配线中的保护接地导体相连 以此获得防电击保护功能 II类设备 防电击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 而且还采取附加安全保护措施的设备 例如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设备 这类设备既不依靠保护接地 也不依靠安装条件的保护措施 III类设备 防电击保护是依靠安全特低电压 SELV 电路供电来实现的 且不会产生危险电压的设备 3 定义 设备防电击保护类别 3 定义 IP防护等级第一个特征数字所表示的防护程度0 无防护 即无特殊防护性能1 防止50毫米以上的固体物质进入2 防止12毫米以上的固体物质进入3 防止2 5毫米以上的固体物质进入4 防止1 0毫米以上的固体物质进入5 防尘 即不能完全防止尘土的进入 但进入的尘土的量不致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6 密封防尘 即无尘土进入一定水压中工作 不会产生有害影响 3 定义 IP防护等级第二个特征数字所表示的防护程度 IP等级 0 无防护 即无特殊防护性能1 防滴水 即水滴 垂直下落的水滴 无危害影响2 防淋雨 倾斜15 淋雨试验无危害影响3 防洒水 即水由与垂直方向成60的角洒下时无危害影响4 防溅水 即水由各个方向 360 溅在外壳上时无危害影响5 防喷水 即用喷管由各个方向对外壳喷水时应无危害影响6 防波涛涌的海水7 密封 即当产品可浸没在水中工作 无危险8 压力密封 即该设备适合在生产厂规定的条件下连续浸没在水中 二 安规设计要求 1 标识和安全警告说明2 线路和电气绝缘3 结构4 工艺5 材料和元器件 1 标识和安全警告说明 铭牌标识额定输入输出电压额定输入输出电流额定频率电池电压机器型号和串号厂家名称 1 标识和安全警告说明 其他标识电源接口 设备的输入 输出或电池接口 不论是电源插座或接线排 在接口附近都要标识其电压和电流 接线排还要标识各电源极性 熔断器 设备内所有的熔断器要标识其规格 空气开关 空气开关的状态要标识清楚 开关的设置 需外部设置的开关 要在其附近或使用手册中说明设置方法 保护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端子 保护接地端子应采用标识 与其等电位连接的位于设备内的端子应采用 用户手册 用户手册中应包含设备所使用的条件 设备的操作说明 要由用户安装的设备 还应向用户提供安装说明书 1 标识和安全警告说明 安全警告说明警告贴标 所有设备在明显处都要贴警告贴标 大漏电电流标识 若设备的接触电流超过3 5mA 在靠近设备的交流电源连接处 应有如下标识 警告大接触电流在接通电源之前必须先接地可更换电池 在电池附近或用户手册中标识如下类似语句 注意用错误型号电池更换会有爆炸危险务必按照说明处置用完的电池 2 线路和电气绝缘 可接触和不可接触的电路使用者可触碰线路SELV电路的裸露组件限电流电路的裸露组件TNV电路使用者不可触碰线路ELV电路的裸露组件或是具危险电压的的裸露组件ELV电路的组件或具危险电压的组件 但仅以瓷漆 珐琅 普通纸 棉布 氧化薄膜 绝缘珠或非自凝封胶来做外层保护之组件 除GB4943条文内2 1 3节所准许外 仅以功能绝缘或基本绝缘保护之ELV电路或危险电压线材及组件 与ELV电路或是具危险电压的组件 仅以功能绝缘或以基本绝缘隔开的未接地导体组件 具危险能量的导体 线路要求 一次电路电容器放电要求在设备与交流电网电源外部断接处 应避免操作者触摸到而遭致设备内主电路的电容器放电而产生电击的危险 故要求接在一次电路上容量超过0 1uF的电容的放电时间不超过下列规定值 A型可插式设备 不可大于1秒 永久连接设备和B型可插式设备 不大于10秒 线路要求 限流电路在正常情形及错误情形下 该电路流出的电流 不具有危险性 即使是具危险电压的裸露零件 只要接到限电流电路 则此裸露零件也允许被操作者触碰到 也不致造成危险 线路要求 接地保护要求 类设备 使用者可触碰的导体零件 均须牢靠地接至设备内的保护接地端子上 维修者可触碰的导体零件 亦须连接至接地保护端子上 但若有实际上的困难 则在该零件上须加上警告标示 以告知维修人员该零件并未接地 触碰前应先检查是否具危险电压 线路要求 接地保护要求接地保护导体中 不可包含保险丝或开关 接地保护导体可采用裸露零件或绝缘形式 若采用绝缘形式 则颜色限用绿滚黄 但若为接地编织线 其绝缘层可为绿滚黄或透明色 若为内部排线用的保护导体 则其绝缘可使用任何颜色 只要不造成混淆即可 在断开接地保护连结时 应能先将或同时将设备内的危险电压解除 在维修时 接地保护连结处应不可被断开 除非危险电压能先除去 接地保护导体 常会因不同金属的使用 经长时间的接触而产生腐蚀现象 故接地保护导体使用之金属应参考表J 1的要求 相互间电化学电位应小于0 6V 方符合要 以避免腐蚀发生 而影响接地的连续性 线路要求 接地保护要求保护接地导体 其尺寸应符合GB4943表3B要求 保护连接导体 其尺寸应符合GB4943表2D要求 连接端子 其应符合GB4943表2D要求 若保护连接导体和连接端子尺寸没有符合要求 则要测试设备的接地电阻 接地保护端子与规定需接地零件之间的电阻值不可超过0 1 电气绝缘要求 绝缘材料选取选用绝缘材质时 需考虑下列诸因素 电气强度 耐热强度 机械强度 工作电压之频率 工作环境 如温度 压力 湿度及污染程度 吸水性材质 天然橡胶 具石绵物质 不可做为绝缘物使用 若不能断定绝缘物的吸水性 可进行潮湿试验 电气绝缘要求 绝缘分类绝缘应考虑是用作功能绝缘 基本绝缘 附加绝缘 加强绝缘还是双重绝缘 只要绝缘能保持所需的安全等级 则可在绝缘上桥接导电通路 使用者可触碰的导体 线路和零部件与内部其他电路应要可靠的隔离 在电路设计时 各电路相互间的绝缘要求要符合 内部电路绝缘要求 电气绝缘要求 电气间隙一般要求 电气间隙的尺寸应使得进入设备的瞬态过电压和设备内部产生的峰值电压不能使其击穿 电气间隙确定方法 对于交流供电系统 查GB4943中的表2H 表2J和表2K来确定电路电气间隙 1 一次电路绝缘及一次电路与二次电路之间的绝缘最小电气间隙按表2H和表2J来确定 2 二次电路电气间隙按表2K来确定 电气绝缘要求 爬电距离一般要求 爬电距离的尺寸应使得绝缘在给定的工作电压和污染等级下不会产生闪络或击穿 起痕 爬电距离确定方法 对于功能绝缘 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 其爬电距离按GB4943中的表2L来 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的爬电距离数值等于表2L中基本绝缘的爬电距离数值的两倍 若由表2L查得的爬电距离小于从表2H 2J或2K查得的相应的电气间隙值 则采用相应的电气间隙作为最小爬电距离数值 电气绝缘要求 污染等级不同污染等级所要求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适用范围如下 污染等级1适用于被密封或能隔绝灰尘和潮气的元器件和组件 污染等级2一般适用于标准GB4943适用范围所包括的设备 污染等级3适用于设备的局部环境受导电物污染的地方 或受干的非导电物污染的地方 这种干的污染物在达到所预料的凝露情况下可能会导电 一般的UPS的污染等级为2级 若印制板按涂敷工艺涂敷时 其污染等级可达到1级 电气绝缘要求 材料组别材料组别是根据材料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 CTI 来确定 组材料600 CTI 组材料400 CTI 600 a组材料175 CTI 400 b组材料100 CTI 175现有的印制板属 b组材料 电气绝缘要求 工作电压确定不论是测正弦波或非正弦波 均须用测量仪器的真有效值模式测量真有效值 在决定电气间隙及电气强度测试电压时 工作电压采用峰值电压 包括任何叠加在直流电压上的纹波电压峰值 ELV或SELV电路的电压应视为0 在决定爬电距离时 则须按实际有效值电压计算 直流电压上的纹波电压忽略不计 ELV或SELV电路的电压不能视为0 可触及的未接地导体零件应视为接地 若变压器之绕组或其它部份为浮接 则此处应视为接地 并因此而获致最大的工作电压 电气绝缘要求 工作电压确定在双重绝缘处 横跨基本绝缘的工作电压值 应先将附加绝缘处短路视之 而得出之电压值 反之亦然 变压器绕组间的绝缘 则先将其中一个绝缘短路之 而在其它绝缘上有最高工作电压产生 变压器两绕组间的绝缘 其工作电压应取两绕组内任2点的最大电压值 可能连接至此绕组之外加电压 亦应包括在内 变压器绕组与其它零件间的绝缘 其工作电压应取此绕组内任一点至其它零件之最大电压值 电气绝缘要求 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的测量方法爬电距离 带电部件之间或带电部件与可接触表面之间沿绝缘体表面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 带电部件之间或带电部件与可接触表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电气绝缘要求 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的测量方法内部零件应先施于10N力 以减少其距离 使确认在最糟情况下 进行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的测试 外壳施以30N力 以减少其距离 使确认在最糟情况下 进行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的测试 根据已知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后 查出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的要求 进行比对 污染等级 漏电起指数 CTI 气压等对爬电距离有一定的影响 电气绝缘要求 固体绝缘要求绝缘穿透距离的尺寸是根据峰值工作电压和绝缘应用场合来确定 并要符合如下要求 如峰值工作电压不超过71V 则无绝缘穿透距离要求 如峰值工作电压超过71V 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对于功能绝缘和基本绝缘 在任何峰值工作电压下都无绝缘穿透距离要求 b 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的最小绝缘穿透距离为0 4mm 电气绝缘要求 变压器绝缘及功能绝缘变压器 变压器应有过负载保护 以避免在过载情况下 温度过高而损坏绝缘 变压器线圈之最高温度限值如表所示 变压器在做完变压器过负载测试后 立即接着进行电气强度测试 以确认变压器在过负载后 绝缘仍能有效 功能绝缘 在各类型绝缘中 每种绝缘皆需符合空间距离 沿面距离 电气强度的要求 但是功能绝缘可以仅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即可 有足够的空间距离及沿面距离 能承受要求的电气强度测试 短路而不致造成任何零件过热或对人体造成电击的危险 3 结构 1 稳定性2 机械强度3 结构设计4 危险运动部件防护5 发热6 外壳开孔 3 结构 结构稳定性要求在下述情形中设备不可失衡而导致使用者或维修者危险 所有设备放置于水平面呈10度角的倾斜面上 置放于地板上的设备 且超过25公斤 含 以相等于设备重量20 的任何方向力量 但最大不可超过250N 施于设备的最高点处 施力处不可高于2m 且不可朝上推 测试时 任何在正常情形下使用的插孔均须定位 且所有使用者可用的门及抽屉等物均须置于最不利于平衡的位置处 置放于地板上的设备 测试前 先将所有的门 抽屉等物关闭 再施以一垂直向下的800N力量 施于设备上任何低于1m高度的工作平台或明显的立足平面上 3 结构 外壳机械强度外壳机械强度应能承受以下试验 恒定作用力试验冲击试验应力消除试验 3 结构 结构设计棱缘和拐角把手和手动控制装置可调节的控制装置零件的固定 3 结构 危险运动部件的防护设备的危险运动部件 其安置 封罩或隔挡应能提供足够的防护以防止人身伤害 可通过可触及性试验来判断该部件的是否存在危险 若不符合上述要求 应在用户手册提供声明 并将标记固定到设备上 声明和标记均含如下类似语句 警告危险的运动部件手指和人体不要靠近 3 结构 发热可触及零部件不能超过规定的温度 元器件 零部件 绝缘和塑料材料不能超过可能会降低设备预期寿命的正常使用期间的电气 机械或其他性能的温度 工作在高温下的元器件应有效地屏蔽或隔离 以避免其周围地材料和元器件过热 必要时进行温升试验来判定其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电气绝缘失效会引起危险 则应在该绝缘地表面靠近热源地某一点上测量其温升 3 结构 温升要求一般电子零件 依零件规格之额定温度值 决定其温度上限 线圈类 依其绝缘系统耐温决定ClassA 105 T 75KClassE 120 T 90KClassB 130 T 95KClassF 155 T 115KClassH 180 T 140K人造橡胶或PVC被覆之线材及电源线类 有标示耐值T者 T T 25 K无标示耐温值者 T 50K端子类 T 60K 3 结构 温升要求温升测试条件 负载 为正常负载 Normalload 即设备在使用者正常使用下的最大负载情形 输入电压 额定电压值的 6 及 10 如额定电压值为230V时 则为 10 及 10 II额定电压范围的极大和极小值 此二项综合考虑温升限值 温升限值的考量 除以上考虑外 还须考虑以下因素 如果有规定待测物的耐温值 Tmax 则 T Tmax Tmra如果有规定待测物的温升限值 Tmax 则 T Tmax 25 Tmra其中 Tmra 制造商所规定的设备允许操作室温 或是25 取数值较大者 3 结构 排放孔和通风孔的要求排放孔和通风孔应装有防护板 筛网等来加以防护 以便使熔融的金属 燃烧的物质等不能掉落在防火防护外壳的外面 防火防护外壳和电气防护外壳的顶部 侧面的开孔在任何方向上的尺寸不应超过5mm或在任意长度下宽度不超过1mm 除非采用了其它能足以防止外来物直接地垂直进入防护外壳的设计方法 尺寸大小不限 但须确保外物不会直接掉入孔内而碰触到具危险电压零件 侧面开孔位置适当 并在其投影5度角范围内 无具危险电压零件存在 3 结构 外壳开孔的要求若防火防护外壳底部有开孔或筛网 则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在PVC TFE PTFE FEP和氯丁橡胶绝缘导线及其连接器等零部件下面的开孔大小没有限制 具阻抗保护的电动机和带热保护的电动机下面 开孔大小没有限制 在可燃性等级为V 1级或更优等级的材料制造的元器件或零部件下面 每个开孔的面积不得大于40mm2 金属底部筛网的网眼不大于2mm 2mm 而且金属丝直径不大于0 45mm 3 结构 排放孔和通风孔的要求金属底壳时 开孔直径不大于2mm 孔距不大于3mm 以细目金属网做屏蔽 但网目大小不超过2mm 2mm 且织网金属线之直径不小于0 45mm 注 外壳开孔 固然千变万化 但是以testpin测试时 不可碰到具危险电压的裸露零件 4 工艺 设备在正常负载条件下工作时 其内部布线和互连电缆的截面积应能承载相应的电流 见GB4943表3B和表3E 机械损伤的防护 导线槽要光滑 导线不能触及到可能会损伤导线绝缘的毛刺 散热片 活动零部件等 内部布线的固定 内部布线应以适当的方式连线 支撑 夹持或固定 防止在导线上和端接处产生过应力 端接处的松动 导线绝缘受到损伤 导线的绝缘 内部布线的绝缘要满足固体绝缘要求 并能承受相应的抗电强度试验 电气接触压力用螺钉 该类螺钉与金属板 金属螺母或金属嵌装件的齿合至少2个全螺纹 布线上的套管 套管作为附加绝缘时 要固定在位 4 工艺 断接装置 接触件的分开距离应至少为3mm 应能同时断开两个极 对可借助标识辨认电网电源中线的 可以使用单极断接装置来断开相线 对于三个设备 断接装置应能同时断开电网电源的所有相线 持续带电的零部件 设备内零部件在该断接装置断开时仍然带电 则该零部件应加隔离保护 以防止维修人员意外接触 隔离开关不安装在软线上 电源布线空间 使导线能容易装入和连接 能保证导线无绝缘端不会从其接线端子脱开 或者万一脱开也不会与未屏蔽接地的可触及导电零部件接触 在装上盖子 如果有的话 前 能检验导线连接和布线位置是否正确 能保证不会出现损伤电源导线或其绝缘的危险 5 材料和元器件要求 1 材料阻燃等级2 防火要求3 元器件及其要求 材料阻燃等级 5V级材料 当按GB4943 2001附录第A9章进行试验时 该材料可以燃烧或灼热 但在规定时间内会自动熄灭 在燃烧时所释放的灼热微粒或燃烧滴落物不会使脱脂棉引燃 V 0级材料 当按GB4943 2001附录第A6章进行试验时 该材料可以燃烧或灼热 但其熄灭时间符合有关判据 在燃烧时所释放的灼热微粒或燃烧滴落物不会使脱脂棉引燃 V 1级材料 当按GB4943 2001附录第A6章进行试验时 该材料可以燃烧或灼热 但其熄灭时间符合有关判据 在燃烧时所释放的灼热或燃烧微粒或燃烧滴落物不会使脱脂棉引燃 V 2级材料 当按GB4943 2001附录第A6章进行试验时 该材料可以燃烧或灼热 但其熄灭时间符合有关判据 在燃烧时所释放的灼热或燃烧微粒或燃烧滴落物可能会使脱脂棉引燃 材料阻燃等级 HB级材料 当按GB4943 2001附录第A8章进行试验时 其燃烧速度不超过规定的最大燃烧速度的材料 HF 1级泡沫材料 当按GB4943 2001附录第A7章进行试验时 该泡沫材料可以燃烧或灼热 但在规定时间内会自动熄灭 在燃烧时所释放的燃烧或灼热微粒或者燃烧滴落物不会使脱脂棉引燃 HF 2级泡沫材料 当按GB4943 2001附录第A7章进行试验时 该泡沫材料可以燃烧或灼热 但在规定时间内会自动熄灭 在燃烧时所释放的燃烧或灼热微粒或者燃烧滴落物可能会使脱脂棉引燃 HBF级泡沫材料 当按GB4943 2001附录第A7章进行试验时 其燃烧速度不超过规定的最大燃烧速度的泡沫材料 防火等级优劣 发泡塑料材料类 HF 1等级较HF 2优 HF 2优于HBF 一般材料 5V优于V 0 优于V 1 V 1优于V 2 V 2优于HB使用耐燃零件 防火要求 防火防护外壳 总质量超过18kg的设备 所使用的最薄有效壁厚的材料的可燃性等级为5V级 总质量不超过18kg的设备 所使用的最薄有效壁厚的材料的可燃性等级为V 1级 印制板 印制板要采用V 1以上 下述零件与电子零件 不会在失误状况下 因温度过高而引燃的电子零件 若相隔13mm以上 或是相互间以至少V 1等级之障碍物隔开 则其耐燃等级要求如下 小型的齿轮 凸轮 皮带 轴承及其它小零件 不须防火证明 空气或液体的导管 粉状物容器 及发泡塑料零件 防火等级为HB以上或HBF以上 防火要求 防火防护外壳内的元器件和其他零部件 其可燃性等级应是V 2或HF 2级 且符合有关元器件国家标准的可燃性要求 以下器件无防火要求 已获认证的零件 限该零件认证规章中 有防火等级规定方可 密封于无开孔且体积小于0 06mm3金属壳内之零件 仪表壳 仪表面 指示灯 或贵重物 置于至少V 1等级的PCB上的IC 晶体管 光耦合器及其它小零件的外壳 元器件及其要求 1 器件评定和试验 2 跨接于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间的器件要求 3 安规器件确定原则 4 设备中的安规器件 元器件及其要求 跨接于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间的器件要求若为单一电容器横跨于加强绝缘电路间 则此单一电容必须为符合IEC60384 14 1993的Y1电容 若为两个电容器串联横跨于双重绝缘电路间 则每一电容均须符合IEC60384 14 1993的Y2或Y4电容 或是符合IEC60384 14 1981的U或Y电容 且单一电容的额定电压须优于此双重绝缘的工作电压且两个电容的电容值等参数需相等 若为两个电阻串联横跨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 则每一电阻在其两端的空间距离及沿面距离须符合GB4943的2 9 2及2 9 3的要求 且此两电阻的阻值须相等 使用者可触碰的导体或线路若与其它零件是靠符合上述的电容或电阻以双重或加强绝缘隔开 则此使用者可触碰零件应符合限流电路的要求 且须在电气强度测试后 才进行限流电路的检验 元器件及其要求 器件评定和试验如果已经证明元器件符合相关标准 则只需随整机一起进行认证实验 并检查其是否按额定值使用 如果不能证明元器件符合相关标准 则首先需要对元器件单独进行认证实验 并检查其是否按额定值使用 然后随整机一起进行试验 如果元器件没有相应的协调标准 则需随整机一起进行认证实验 并检查其是否按额定值使用 元器件及其要求 安规器件确定原则工作在危险电压中的元器件 如一次侧电路中的元器件 跨接在危险电压与安全电压之间的元器件 失效后能产生危险的元器件 元器件及其要求 设备中的安规器件接插件 涉及到触电危险的输入 输出电源插头 插座 用在危险电压或有能量危险地方的配线端子 普通插头插座 必须要有认证 满足的标准 UL498 UL486 IEC60309 IEC60083 X电容 Y电容 全部要有认证 满足的标准 UL1414 810 IEC60384 14 EMI滤波器 全部要有认证 满足的标准 UL1283 电压吸收器件 TVS 全部要有认证 满足的标准 UL1449 电磁继电器 全部要有认证 功率器件 认证是可选项 不是必须的 光电耦合器 全部要有认证 满足的标准 UL1577 元器件及其要求 设备中的安规器件保险丝 全部要有认证 满足的标准 UL248 1417 IEC60127 1 温度器件 对于输出量为机械开关触点的温敏器件 如温度继电器 必须要有认证 热敏电阻则不一定必须要有认证 视具体要求而定 满足的标准 UL1020 开关 对于信号类开关 如拔码开关 薄膜按钮开关等 没有认证要求 对于控制高电压 大电流的开关 如电源开关 空气开关 扭子开关 断路器开关等 必须要有认证 满足的标准 UL20 917 1054 风扇 全部要有认证 满足的标准 UL507 电线电缆 对于承受加强绝缘的电线电缆必须要有认证 对其它线材一般不严格要求 视具体情况而定 满足的标准 UL44 83 758 印制电路板 PCB 必须要有认证 满足的标准 UL796 塑胶外壳 必须要有认证 满足的标准 UL50 723 绝缘材料 塑料绝缘片 硅胶绝缘片 密封用硅胶 热缩套管 绝缘胶带 必须全部有UL认证 满足的标准 套管UL224 绝缘胶带UL510 电气设备中使用的合成塑料材料UL746C 元器件及其要求 设备中的安规器件变压器 电感 对于作认证的AC DC电源产品 变压器的材料要求满足UL1446标准 UL1446标准是关于各种材料之间有无化学反应的标准 其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必须满足UL1950 好像被UL60950替代 标准 变压器的骨架 胶带 漆包线 挡带 引出线套管 浸漆都必须有认证 元器件及其要求 变压器绝缘结构 三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电源线拉力试验适用情形 具不可拆卸电源线的各类设备 步骤 1 将此类设备的电源线 在靠近线扣 cordanchorage 部份 尽可能大力的由外向内推挤 2 以下表所示的稳定拉力 将电源线往最不利的方向向外拉扯 每次一秒钟 做25次 设备重量拉力M 1Kg30N1Kg4Kg100N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电源线拉力试验合格判定 1 电源线外皮不可造成损伤 可由目视判定及抗电强度测试来判定 2 电源线本身不可产生2mm以上的纵向位移 3 连接处不应有明显的变形 4 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仍须符合要求GB4943中2 10的规定值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设备稳定性试验适用情形 任何设备 步骤 1 针对任何设备 放置于水平面呈10 角的倾斜面上 2 针对置放于地板上且超过25kg 含 的设备 以等于设备重量20 的任何方向的力 但最大不可超过250N 施于设备的最高点处 施力处不可高于2m 且不可朝上推 测试时 所有使用者可用的门及抽屉等物均须置于最不利于平衡的位置处 3 针对落地设备 测试前 先将所有的门 抽屉等物关闭 再以一恒定向下的800N的力 施于设备上任何低于1m高度的能产生最大力矩点的平面上 合格判定 设备不可产生失衡现象 并因此造成使用者及维修人员危险的情形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冲击试验适用情形 各种设备 步骤 1 将具完整外壳的设备样品置于坚硬的地板上 2 以一直径50mm左右 重为500 25g的实心铁球 自距离设备待撞击处1300mm的高度 垂直落下 进行撞击测试 待撞击处平面应保持与地面平行 合格判定 1 不可造成绝缘不足 或让测试手指插入 见可达性要求 或造成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不足 若为金属外壳 则加上不可带来危险能量 2 外壳表面经测试后 若产生表面损伤 裂缝 凹陷及瑕疵 只要不严重影响安全 防水性 均可忽略不考虑 3 应仍然能承受相应的抗电强度测试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具危险性可移动部件的测试适用情形 具有危险性可移动零件的设备 步骤 1 针对使用者可触及区域 以测试手指进行仿真测试 2 针对维修者可触及区域 以测试手指进行仿真测试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具危险性可移动部件的测试合格判定 1 在使用者可触及区域 测试手指不可触碰到任何具危险性的可移动零件 2 在维修者可触及区域 测试手指亦不可触碰到任何具危险性的可移动零件 除非此危险可移动零件被一壳罩包住 且移开此壳罩后 此危险可移动零件能停住 即具备安全联锁功能 3 若这些具危险性的可移动零件配备有自动重启热断路器 过流保护装置 定时自动启动器等 并在意外情况下重新启动时 有可能造成危险情形时 则此类自动重新启动装置应禁止配备 任何可移动零件的表面及边缘 皆应平滑及圆整 否则 即可判定为具有危险性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温升试验适用情形 各种设备 步骤 1 将所有待测温度零件接上热电偶 接触点上涂散热膏 以使温度均匀 2 直接交流供电的设备 输入电压为额定电压 或额定电压范围 的90 及106 3 设备接额定负载 4 须待温度稳定后才可停止 一般而言 温度持平4小时 可算稳定 合格判定 1 温升值不可超过标准中Table4A内的限值 2 采用热电偶测试法时 线圈类温升限值须降低10K 3 如制造商对于设备的允许操作室温 Tmra 高过25 C 则温升限值取两者最低值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接触电流测试适用情形 各种设备 步骤 1 连接到TT或TN 见GB4943的附录V 供电系统的单相设备 按标准中图5A连接 对于三相设备 则按图5B连接 2 测试电压为最不利的输入电压 一般将额定电压上限的110 定为测试电压 3 测试仪器采用附录D中的D1测试仪器 合格判定 接触电流的限值应满足标准中Table5A的规定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单相设备接触电流的测试方法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输入电流测试适用情形 任何电气 电子设备 步骤 1 输入电压为额定电压值或是额定电压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分别测试 2 输入频率按铭牌标记的选用 3 设备带正常负载 4 在设备通电稳定后 测量其输入电流值 以有效值 r m s 计 合格判据 测量的输入电流值 不大于额定电流值110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标记耐久性适用情形 与安全有关的标记 Markings 例如铭牌 警告标签 Cautionlabels 保险丝容量 fuserating 保护地标记 PEmark 开关标记 ON OFFmark 等等 步骤 1 用手将沾水的布摩擦标记15秒钟 2 用手将沾有有机溶剂的布继续摩擦标记15秒钟 判定 测试完毕后 标记仍需清楚易辨 如为标签 边缘不可卷起或被轻易取下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可接触性测试适用情形 有开孔的外壳及内部壳罩 步骤 1 先以测试指 TestFinger 在不施力的情况下 对外壳开孔部位 包括取下允许操作人员分离的零部件后的开孔 测试 2 再以测试针 TestPin 在不施力的情况下 对电气外壳之开孔部位测试 测试时 所有允许操作人员分离的零部件都被安装在设备上 3 再以无弯节测试指 施以30N之力 对开孔部位测试 若能插入开孔内 则改以标准的测试手指 推入开孔进行测试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可接触性测试合格判据 1 以测试指测试时 不可触碰到下述零件 具危险电压的裸露零件或位于ELV电路的裸露零件 对电源几乎是所有零件 仅由瓷漆 珐琅 一般纸类 棉布 氧化薄膜 绝缘珠或非自凝封胶等保护的非SELV零件 具危险电压或位于ELV电路内 有工作绝缘或基本绝缘保护的零件或线材 与ELV电路或危险电压零件仅以工作绝缘或基本绝缘隔开的未接地导电零件 2 以测试针测试时 不可触碰到具危险电压的裸露零件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危险能量测试适用情形 外部所有的连接器 其裸露的带电导体部份 接地者除外 若以测试指测试 可同时触碰到此导体与接地部份 则要进行此项测量 步骤 1 输入电压为最不利的输入电压 一般定在额定电压上限的106 如为230V则为110 2 待测二点间 接上一可变电阻并调整其阻值 以得到最大的功率 VA 值 电压必须大于2V以上才算 合格判据 测得的功率 VA 值不可大于240瓦 VA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一次级电容放电测试适用情形 任何电气 电子设备 步骤 1 用示波器测试设备外电源端子 如L N L G N G 分别测试电源开和电源关的情况 2 从提供的线路图判断 如待测试两端的有效电容值小于0 1 F 则不需要此项测试 3 放电时从原始电压降至37 所需的时间 称为放电时间 4 如果线路间有效电容值及有效释放电阻值可轻易判断出 则放电时间常数 秒 有效电容值 F 有效释放电阻值 M 5 从提供的线路图判断 如待测试端子所在电路中有保险丝 且保险丝与测试端子之间的有效电容值大于 或等于 0 1 F 则应断开此保险丝重复以上测试 合格判据 1 对于可插拔的A类 按电源连接方式分 设备 放电时间常数不大于1秒 2 对于永久连接设备 放电时间常数不大于10秒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安全电压可靠性测试适用情形 在单一零件失效或基本绝缘损坏下 有可能造成异常电压上升的外露连接器 属SELV电路 步骤 1 输入电压为最不利的输入电压 一般定为额定电压上限的106 如为230V则为110 2 在安全 SELV 区域 连接器裸露的端点 用示波器观察两端点间电压变化情形 3 将有可能导致连接器待测两端点电压上升的零件 短路或开路 并绘出示波器上的电压波形变化 失效0 1秒及0 2秒后的电压曲线 合格判据 1 电压不可超过71Vpk或120Vdc 2 电压在掉至42 4Vpk或60Vdc以前 不可停留在42 4Vpk 或60Vdc 以上而超过0 2秒的时间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限电流电路测量适用情形 1 非安全特低电压 SELV 电路 但使用者可触摸到的裸露零件 2 在维修可触及区域内 有可能不小心触及具危险性电压 42 4Vpk或60Vdc 的裸露零件 在1 2情形内 该零件皆需连接至限电流电路上 使得使用者及维修者在触及后 不致汲出大电流 而造成危险 步骤 1 输入电压为最不利的输入电压 一般订为额定电压上限的110 2 2K 无电阻器 一端接大地 一端拉于待测点上 示波器则接于电阻的两端 以记录电阻上的电压降情形 3 找出当其它零件不正常时 有可能会导致待测点处电压上升的零件 并将此零件开 或短 路 记录电阻上的电压降情形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限电流电路测量合格判据 1 频率不超过1KHz时 电阻器的稳态电流不应超过0 7mA峰值或2mA直流值 2 频率超过1KHz时 限流值为0 7mA乘以以KHz为单位的频率值 但最大不超过70mA 3 电压小于或等于450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 电路的电容量不可超过0 1uF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接地电阻测试适用情形 具有不满足Table3B的保护搭接导体和不满足Table3E的保护搭接终端的Class 设备 步骤 1 待测两点为设备内接地的导体和整机设备的保护接地端子 其中设备内接地的导体包括 但不限于 a Y电容的地端 b 有PE标记的地方 c PCB上安全地线的最远端 d 以接地方式形成的SELV电路的接地端 e 使用者可触及的金属外壳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接地电阻测试2 如果待测电路的电流额定值不大于16A 则 a 测试电流取待测电路额定电流值的1 5倍 b 测试电压不大于12V c 测试时间为1分钟 3 如果待测电路的电流额定值大于16A 则 a 测试电流取待测电路额定电流值的2倍 测试时间为2分钟 b 对直流供电设备 按厂家的要求进行测试 合格判据 1 对于2 根据电压降计算的保护搭接导体的电阻不大于0 1 2 对于3 保护搭接导体上的电压降不超过2 5V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工作电压测量适用情形 任何设备 步骤 1 以真有效值电压表 TrueRMSVoltmeter 测量下图的A C A D B C B D点的电压有效值 2 以示波器测量下图的A C A D B C B D间的重复峰值电压 3 测量时 电压表及示波器的电源供应需与待测物的电源供应隔离 合格判定 由所取得的数据 来决定工作电压 通常取以上数据中最大者作为工作电压 并由此定出所需的爬电距离 creepagedistance 及电气间隙 clearance 注意 测试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一次级电源地和二次级电源地或COM端相连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电气间隙的测试适用情形 需承受来自供电系统的过电压的设备 步骤 1 对设备内部的零件施以10牛顿的力 推至最不利于电气间隙计算的位置 2 以无弯节测试手指 对设备的用户可进入部分 施以30牛顿的力 持续5秒钟 推至最不利于电气间隙计算的位置 3 对不超过18公斤的设备 用直径30毫米的圆板 对设备外壳的各个面 对大于18公斤的设备 可略去其底面 施以250牛顿的力 持续5秒钟 推至最不利于电气间隙计算的位置 合格判定 1 依各绝缘所需的电气间隙 来检查是否经10牛顿 30牛顿及250牛顿的压力后 而导致电气间隙不足 注意 测量电气间隙时 力仍须施于待测物上 2 所需最小电气间隙值参见Table2H Table2J Table2K Table2H Table2J 表2J峰值工作电压超过交流电源电压的一次电路的绝缘的附加电气间隙 Table2K 二次电路的绝缘的最小电气间隙 单位 mm 安规测试及合格判据 变压器过载试验适用情形 具电源变压器的各类设备 步骤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昆明市盘龙区滇源街道中心卫生院第二次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宁德市营商环境观察员招募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公开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福建龙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河南省职工医院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州市仓山区卫健系统招聘编内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福建南平市政和县公安局向社会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7名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北京平谷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次招聘21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安徽池州市青阳县选聘县属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贵州黄平县中医医院医共体单位纸房乡卫生院招聘2名护理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中国旅游集团迪庆香格里拉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岗位招聘2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6中国移动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大学生国防科技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全国水利行业安全生产竞赛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
- 2025年全国质量月主题宣讲课件
- 施工升降机安全技术培训材料
- 安全培训反三违课件
- 石墨化工艺基础知识培训
- 刑事案件二次审判会见笔录范文
- 2025年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劳动关系协调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