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文献录(游良耀)_第1页
程门立雪文献录(游良耀)_第2页
程门立雪文献录(游良耀)_第3页
程门立雪文献录(游良耀)_第4页
程门立雪文献录(游良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程门立雪程门立雪 典故文献史料集典故文献史料集 游良耀游良耀 罗琴罗琴 游酢 杨时游酢 杨时 程门立雪程门立雪 典故最早出自北宋侯仲良典故最早出自北宋侯仲良 侯侯 子杂言子杂言 侯仲良是程颐的内弟 他的记录是亲闻的最真实 的第一手资料 二程语录 卷十七引侯仲良 侯子雅言 游 杨初见伊川 程颐 游 杨初见伊川 程颐 伊川瞑目而坐 二子侍立 既 伊川瞑目而坐 二子侍立 既 觉 顾谓曰 觉 顾谓曰 贤辈尚在此乎 日既晚 且休矣 贤辈尚在此乎 日既晚 且休矣 及出门 及出门 门外之雪深一尺 门外之雪深一尺 此条被专门收集朱熹言论的 朱子语类 引用记载 侯仲良对程门立雪事件的记述 已经非常清楚的说明了 三个关键点 一是立雪第一主人公是游酢 游 杨初见 伊川 二是游酢和杨时立雪是在室内侍立 伊川瞑目 而坐 二子侍立 三是伊川送游酢杨时出门时 门外积 雪一尺深 说明游杨在室内伊川老师身旁侍立时间之久 及出门 门外之雪深一尺 历史上 程门立雪还表述为 立雪程门 立程门雪 亦作 程门度雪 程门飞雪 清金埴 不下带编 卷 一 一日 其人留诗为别而去 云 一架绳牀供众同 坐虚使院仰清风 独惭三十无能立 难向程门度雪中 公 见诗大惊 亟遣追还 不及 鲁迅 书信集 致许广平 程门飞雪 贻误多时 2014 年 11 月 22 日 在福州召开的 程门立雪研讨会 上 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照南 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 高令印教授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会长游嘉瑞 湖南大 学法学院院长杜钢建教授 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蔡 厚示研究员 武夷学院程利田教授等十多位专家学者引经 据典 宣读论文 一致认为 一 要正确理解程门立雪的成语辞条 应以 1951 年上 海商务印书馆 辞源 记载为准 即 宋游杨 初见伊 川 伊川瞑目坐 二子侍立不去 既觉 谓二子曰 贤辈 犹在此乎 命之退 出门 雪深一尺矣 二 游杨程门立雪是在屋内 而不在屋外 三 程门立雪是双不是单 是游酢携杨时同立雪 四 程门立雪推动中国文化运动中心的南移 道学南移 首豸山 程门弟子四杰 游 时 杨 时 谢 良佐 吕 大临 游酢列第一 五 程门立雪游杨开创闽学先河 成就程朱理学 而远 播日本 韩国 韩鲜 东南亚 遍布世界 六 程门立雪尊师重道 尊师重教 成为中华民族典范 现在有许多书籍 教科书 小学课本以及网络对 程门立 雪 有许多曲解 传误 缪误采取虚无主义对待传统 不 改变国人思维的这些创伤 将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 一 一 古籍古籍 程门立雪程门立雪 史料 史料 1 1 1 1 程門立雪程門立雪 宋代 宋代 1 游 杨初见伊川 伊川瞑目而坐 二人侍立 既觉 游 杨初见伊川 伊川瞑目而坐 二人侍立 既觉 顾谓曰 顾谓曰 贤辈尚在此乎 日既晚 且休矣 贤辈尚在此乎 日既晚 且休矣 及出门 门及出门 门 外之雪深一尺外之雪深一尺 二程语录二程语录 侯子雅言侯子雅言 初 明道先生嘗謂先生曰 異日能使人尊嚴師道者 吾弟也 若接引後學 隨人材而成就之 則予不得讓焉 見語錄 侯仲良曰 侯仲良曰 朱公掞見明道於汝州 踰月而歸 語人曰 光庭在春風中坐了一月 游定夫 楊中立來見游定夫 楊中立來見 伊川 一日先生坐而瞑目 二子立侍 不敢去 久之 先伊川 一日先生坐而瞑目 二子立侍 不敢去 久之 先 生乃顧曰 生乃顧曰 二子猶在此乎二子猶在此乎 日暮矣 姑就舍 日暮矣 姑就舍 二子者退 二子者退 則門外雲深尺餘矣 則門外雲深尺餘矣 其嚴厲如此 晚年接學者 乃更平易 蓋其學已到至處 但於聖人氣象差少從容爾 明道則已從 容 惜其早死 不及用也 使及用於元祐閒 則不至有今 日事矣 河南程氏遗书河南程氏遗书 4 伊川先生年譜伊川先生年譜 一一 2 游 杨初见伊川 伊川瞑目而坐 二子侍立 既觉 顾谓 曰 贤辈尚在此乎 日既晚 且休矣 及出门 门外之 雪深一尺 朱熹编纂的 朱熹编纂的 二程外书二程外书 卷十二 卷十二 3 游杨初见伊川 伊川瞑目而坐 二子侍立 既觉 顾谓 曰 贤辈尚在此乎 日既晚 且休矣 及出门 门外之雪 深一尺 朱熹吕祖谦编选 朱熹吕祖谦编选 近思录近思录 卷十四卷十四 圣贤圣贤 22 4 游定夫 杨中立来见伊川 一日先生坐而瞑目 二子立 侍 不敢去 久之 先生乃顾曰 二子犹在此乎 日暮 矣 姑就舍 二子者退 则门外云深尺馀矣 河南程氐遗书河南程氐遗书 卷第二十五卷第二十五 伊川先生语十一 伊川先生语十一 5 遊定夫 楊中立來見伊川 一日 先生坐而瞑目 二子 立侍 不敢去 久之 先生乃顧曰 二子猶在此乎 日 暮矣 姑就舍 二子者退 則門外雪深尺餘矣 明道先生墓表 見 明道先生墓表 見 伊川先生文集伊川先生文集 伊川先生年譜 伊川先生年譜 6 瞑目立雪望之凛然 游定夫杨中立见伊川坐而瞑目二 子立不敢去退则门外雪深尺余矣其严厉也如此 来源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源流至论后集 卷一 宋 林 駉撰 道学 7 宋 謝維新 事類備要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前 集卷三十三師友門 善録 立門外雪 游定夫楊中立初見 伊川伊川瞑 8 宋 謝維新 事類備要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續 集卷四十九事為門 和氣 門外積雪 定夫楊中立來見 伊川一日先 9 宋 朱熹 宋 朱熹 晦菴集晦菴集 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 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 晦庵先晦庵先 生朱文公文集卷第九十八生朱文公文集卷第九十八 在春風中坐了一月在春風中坐了一月 定夫楊中定夫楊中 立立來見伊川一日先 10 宋 朱熹宋 朱熹 伊洛淵源録伊洛淵源録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卷 四四 在春風中坐了一月游定夫楊中立來見伊川一日先在春風中坐了一月游定夫楊中立來見伊川一日先 11 宋 熊禾 勿軒集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八 歇况及人事多移遷程門立雪道南後幸此一脉猶綿 熊禾 观洛行 摘要 程门立雪道南后 幸此一脉犹程门立雪道南后 幸此一脉犹 绵延 绵延 武夷考亭今洙泗 文公之学行八埏 当时亦号小洛 阳 游胡刘蔡游胡刘蔡居相联 风流不减程邵马 至今故老人能言 元代 元代 1 定夫 中立初见伊川 伊川瞑目而坐 二子侍立 既觉 顾谓曰 贤辈尚在此乎 日既晚 且休矣 及出门 外 之雪深一尺 元 张光祖 言行龟鉴 卷一学问门 2 元 程端學 積齋集 民國四明叢書本 卷二 同時居洛一則執經程門立雪不倦一則飲酒吹笛於 3 元 方回 桐江續集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 十三 饑畧微跛倚與傾欹程門立雪殆庶幾彼罵厥祖争鉢 4 元 謝應芳 龜巢稿 四部叢刊三編景鈔本 卷十 六 坐井 觀天此日詣程門立雪倘賜五行之覧必 一 5 元 陰時夫 韻府群玉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 十八入聲 祕思為寡人丨之 程門立雪 游揚二子初見伊 川 明代 明代 1 负笈千里 苏章从师之殷 立雪程门 游杨敬师之至立雪程门 游杨敬师之至 游杨 指游酢和杨时 他们都是程颐的学生 明程允升明程允升 幼学琼林幼学琼林 2 翌旦 遵赵城陟轘辕道 石径崎岖 盘回以上 中有关 名崿岭 老卒数人守之 时天旱 邑人祈祷甚久 忽微雨 从西北来 予顾谓二生曰 今日之游 固乐 天复雨 又乐之尤也 转西 仅五里入少林寺 竹木蔽翳 仰不见 日 花草余香 郁郁袭人 寺在五乳峰麓 少室山当其南 隐若屏列 其寺僧闻客至 迎迓甚恭 佛殿后为讲堂 堂 后有立雪亭 则佛徒惠可受法于达摩处 惠可尝侍达摩 雪深至腰 不去 竟得其法 予因叹曰 予因叹曰 昔游定夫 杨昔游定夫 杨 中立立雪于程门 卒传其道 中立立雪于程门 卒传其道 惠可学佛法亦然 使世之为 弟子者皆若此 其学讵 j 岂 怎 有不成者邪 y 古同 耶 疑问词 y 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周叙 周叙 约约 1453 明代文学家 明代文学家 游嵩阳记游嵩阳记 3 立雪 游酢 杨时为伊川先生弟子 一日 侍先生侧 先生隐几游酢 杨时为伊川先生弟子 一日 侍先生侧 先生隐几 而卧 二生不敢去 候其寤 则门外雪深尺余矣 而卧 二生不敢去 候其寤 则门外雪深尺余矣 明明 张岱张岱 夜航船夜航船 卷五 伦类部 师徒 先辈 4 宋游酢杨时事程伊川先生先生一夕偶暝坐二子侍立夜深 不去伊川既觉谓曰二君尚在此乎既晚且休矣及出门外雪深 已尺许二子俱传濓洛之学二子俱传濓洛之学 明明 刘宗周撰刘宗周撰 人谱类记卷上人谱类记卷上 254 5 游杨托意远 夷然总不屑 伊阙墙门峻 仰止寸心折 颜若非浮慕 久立在冰雪 偶而成感兆 风格两奇绝 正 气终日亘 吾道岂磨灭 明代人陆宜春 题立雪阁 注 顔若 即孔子的弟子顔回与有若 此句是形容游 酢 杨时不是表面上崇慕孔门的顔回与有若 而是发自内 心 付诸践履 6 儒家的游酢 杨时二位学人 初见伊川先生 程颐 时 伊川先生在闭目养神 二人站在门外 时当下雪 二人不 敢惊动 伊川先生醒来一看 门外已经雪深三尺了 明 莲池大师 缁门崇行录 严正之行第二 7 事师之忍第八十五 原文 父生师教 然后成人 事师之道 同乎事亲 德公进粥林宗 三呵而不敢怒 定夫立侍伊川 雪深而不定夫立侍伊川 雪深而不 敢去 敢去 来源 劝忍百箴劝忍百箴 8 典故 立尽门前雪 门外立雪 雪立 游定夫 杨中立来见伊川 一日先生坐而瞑目 二子立侍 不敢去 久之 先生乃顾曰 二子犹在此乎 日暮矣 姑就舍 二子者退 则门外云深尺余矣 其严厉如此 诸老先生道学统宗 卷三 伊川先生侍讲程正公颐 9 原文 或问曰 古今之所谓门生者 宜何称矣 甘泉子曰 门生也者 门之生也 如七十子之在孔门是也 又问 曰 如太学 1 之士于祭酒 司业 六堂监丞之司 2 也 又问 曰 其传道 解惑 受业者是也 如游杨之立如游杨之立 雪程雪程门 3 也 注释 1 太学 中国古代培养官员的高等学府 在明代亦称 国 子监 以儒家经典为教材 课程以通经致用为主 2 祭酒 司业 六堂监丞之司 祭酒 是太学的主管官 相当于校长 司业 是学官名 为祭酒的助手 六堂 监丞之司 指管理太学的六间教室 率性堂 诚心堂 崇 志堂 修道堂 正义堂 广业堂 的官员 3 游杨之立雪程门 游 指游酢 1053 1123 字定 夫 号广平 建阳长坪人 北宋著名理学家 杨 指杨时 1053 1135 字中立 号龟山 南剑州将乐 今属福建 人北宋著名理学家 游酢 杨时二人去拜见程颐 程颐当 时在打瞌睡 二人于是恭敬地站在一旁 等到程颐睡醒时 门外雪深有一尺了 明 湛若水 上白沙先生启略 湛若水短文选粹 2 10 明 程敏政 明文衡 四部叢刊景明本 皇明文衡 卷之三十六 得其法予因歎曰昔 定夫楊中立立雪於程門 卒傳 11 明 程敏政 新安文獻志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巻六十二下行實 在春風中坐了一月游定夫楊中立來見伊 川一日先 12 明 傅梅 嵩書 明萬曆刻本 卷二十二章成篇四 得其法予因歎曰昔游定夫楊中立立雪於程門卒傅 明 何鏜 古今遊名山記 明嘉靖四十四年廬陵吳炳刻 本 卷六 得其法予因歎曰昔游定夫楊中立立雪於程門 卒傳 13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 五天文 尺 語録侯師聖曰游定夫楊中立初見伊川伊川瞑 14 清 鄧志謨 古事苑定本 清康熙蘭雪堂刻本 卷 三 春風中坐了一個月游定夫楊中立初見伊川先生伊 15 明 曹學佺 石倉歷代詩選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 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卷一百六十宋詩三十七 字定 夫與 山同在程門立雪因録其詩附之詩故不 16 明 來知德 來瞿唐先生日録 明萬曆刻本 外篇 一卷 去投詩梅福傳書日程門立雪時于今二十載鬂髪各 17 明 廖道南 楚紀 明嘉靖二十五年何城李桂刻本 卷二十崇道外紀後篇 道紹彼先覺 黄陂程門立雪箴 嘉靖癸卯督學應 18 明 駱問禮 萬一樓集 清嘉慶活字本 卷十八 首次顔傳韻 自是程門立雪英問奇亦上草元亭豹 19 明 孫瑀 歲寒集 明嘉靖七年孫哻刻本 卷下 傳徽國遺風在教重程門立雪殘竚見菁莪沾化雨諸 20 明 吳桂森 息齋筆記 明崇禎刻本 卷下 軒 劄記記會中偶談程門立雪事謂伊川氣象難窺所 21 明 徐渭 古今振雅雲箋 明末刻本 卷三 波 共敵寒陣 三尺程門立雪事荆衾詩寒入荆王翡 22 明 徐象梅 兩浙名賢録 明天啓刻本 卷二儒碩 立終日不敢傾側有程門立雪之風中弘治己酉鄕試 23 明 姚舜牧 來恩堂草 明刻本 卷十二 内外 以爲言也 論程門立雪 孔門諸弟嘗從游舞 24 明 湛若水 湛甘泉先生文集 清康熙二十黃楷刻 本 卷二十六詩 題李仲謙昆仲程門立雪圖 亭亭高 明家廓然 25 明 趙維寰 雪廬焚餘稿 明崇禎刻本 焚餘續草 卷二 罰兼墨劓限勒晷時程門立雪未聞黑索之夫穆帝贖 26 明 周復俊 涇林雜紀 明刻本 雜紀卷二 以 誑愚者一僚友云程門立雪世人稱之然道則尊矣 清代 1 程门立雪 宋 游酢 杨时 初见程伊川 伊川瞑 目而坐 二子侍立不去 既觉 谓二子曰 贤辈犹在乎 命之退 出门 门外雪深一尺矣 因其恭敬之极 故能断惑证真 超凡入圣 观于二祖立 雪 程门立雪 可见矣 会性法师 读印光大师文钞记 2 尝瞑目静坐 游定夫 杨龟山立侍不敢去 久之 乃顾 曰 日暮矣 姑就舍 二子者退 则门外雪深尺余矣 清初 黄宗羲原本 黄百家纂辑 全祖望修定 宋元学 案 第 015 卷 卷十五 伊川学案 上 3 游少林记 周 叙 由圜辕道转南仅五里人少林寺竹木蔽翳仰不见日花草余香 郁郁袭人寺在五乳峰麓少室山当其南隐若屏列寺僧闻客至 迎迓甚恭佛殿后为讲堂堂后有立雪庭则佛徒惠可受法于达 磨处惠可尝侍达磨雪深至腰不去竟得其法予因叹曰昔游定 夫杨中立立雪于程门卒传其道惠可学佛法亦然使世之弟子 者皆若此共学讵有不成者耶因观历代所建碑刻其文最旧则 有梁武帝御制达磨大师赞余皆唐宋以下文字又向西北循山 崖深入三里许攀援而上山势岈然环拘视寺之台殿山之林壑 若在席下是为达磨面壁庵庵有石影云达磨面壁九年之遗迹 也时雨止云收烟雾澄霁幽鸟元蝉鸣声上下倏然有尘外之想 僧云西南八里岭有惠可庵有卓锡泉以榛莽蒙翳不果上而去 少林寺志 清 叶封 焦钦宠 4 清 黄宗羲 宋元學案 清道光刻本 卷十五 以嚴毅嘗瞑目静坐游定夫楊龜山立侍不敢去久之 5 清 鄧志謨 古事苑定本 清康熙蘭雪堂刻本 卷 三 春風中坐了一個月游定夫楊中立初見伊川先生伊 6 清 陸隴其 松陽鈔存 清刻陸子全書本 卷下 在春風中坐了一月游定夫楊中立見伊川一日先生 7 清 毛德琦 白鹿書院志 清康熙熙周光蘭補修本 卷四 春風中坐了一筒月游定夫揚中立來見伊川一日先 8 清 楊以貞 志遠齋史話 清光緖二十年始豐張氏刻 暢園叢書本 卷一 其盛也降及後世若游定夫楊中立之 侍立程門門外 9 清 葉封 少林寺志 清乾隆十三年張學林刻本 得其法予因嘆曰昔遊定夫楊中立立雪於程門卒傳 10 清 張伯行 濂洛關閩書 清正誼堂全書本 濓洛 關閩書卷之十二 在春風中坐了一月游定夫楊中立來見伊 川一日伊 11 清 張英 淵鑒類函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 百五十二人部十一 風中坐了一箇月又游定夫楊中立初見 伊川伊川瞑 12 清 張玉書 佩文韻府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御 定佩文韻府卷五十之二 暝目坐 月令廣義游定夫楊中立 初見伊川先生丨 13 清 高廷珍 東林書院志 清雍正刻本 卷二十二 筆記云偶與一友談程門立雪光景予曰此游楊二子 14 清 鄒鍾泉 道南淵源録 清道光刻本 卷十二 筆記云偶與一友談程門立雪光景予曰此游楊二子 15 清 錢坫 乾隆 韓城縣志 清乾隆四十九年刻 本 卷十 爲弟子者能效游楊立雪程門而明學古人官之 道則 16 清 陳用光 太乙舟詩集 清咸豐四年孝友堂刻本 卷十 留佛室飄花地夢斷程門立雪身忍把贈書論派别西 17 清 陳作霖 可園文存 清宣統元年刻增修本 卷 十二 無閒形骸廬洞披雲程門立雪技了十人君才超絕予 18 清 鄧顯鶴 沅湘耆舊集 清道光二十三年鄧氏南 邨艸堂刻本 卷一百九十三 慚羲畫傳心日未抵程門立 雪時 省溪别諸友 省 19 清 鄧旭 林屋詩集 清道光鄧廷楨刻本 卷八 鼓安 馬帳牽絲狹程門立雪 千秋萃儒服五爵晉 20 清 端方 壬寅銷夏録 稿本 題 明仇實 甫程門立雪圖軸 收藏有盱江曾 21 清 樊增祥 樊山續集 清光緖二十八年西安臬署 刻本 卷四朝天集中 蘭伏女傳經斑管在程門立雪玉 寒 掃空胭粉書中 22 清 高廷珍 東林書院志 清雍正刻本 卷二十二 筆記云偶與一友談程門立雪光景予曰此游楊二子 23 清 高一麟 矩庵詩質 清乾隆高莫及刻本 卷八 七言律詩 雨重 五渡河我亦程門立雪者金巵獻壽舞婆娑 24 清 紀大奎 雙桂堂稿 清嘉慶十三年刻紀愼齋先 生全集本 續稿卷三 堂題曰雪門寺蓋取程門立雪故事 以名之四十九年 25 清 蔣湘南 春暉閣詩選 民國十年陜西教育圖書 社本 卷五 垣鎮日靜無聲不愧程門立雪情有用長才期 弟子 26 清 黎元寛 進賢堂稿 清康熙刻本 卷五 夫 文行知名而必于程門立雪可以為善學矣公之澹 27 清 李嘉樂 仿潜齋詩鈔 清光緖十五年刻本 卷 七餘園集 何湛賦别又臨歧 程門立雪溯前緣回首悤悤十 五 28 清 林佶 樸學齋詩稿 清乾隆九年家刻本 卷三 陳平野農部齋分賦程門立雪 光風霽月庭草翠圖 29 清 盧文弨 常郡八邑藝文志 清光緖十六年刻本 卷三上 則吾道之南也豈獨程門立雪之子弟哉成化丁亥 仲 30 清 陸繼輅 崇百藥齋文集 清嘉慶二十五年刻本 卷十二 丁戸部嘉斡 憶向程門立雪時芙蓉秋水見明姿 輸 31 清 繆筌孫 雲自在龕隨筆 稿本 卷五 沈邠 等無考仇十洲程門立雪圖軸絹本工筆著色畫 32 清 石卓槐 留劍山莊初稿 清乾隆四十年石卓椿 刻本 卷二十 寛絳悵經傳人寂寂程門立雪夜漫漫傾心 雅 何能 33 清 孫雄 道咸同光四朝詩史 清宣統二年刻本 乙集卷五 一讀綸音一斷腸 程門立雪永無期第一人稱百 世 34 清 田雯 古歡堂集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 一七言律詩 袁馮兩先生 廿載程門立雪孤不才尚許補東 隅心 35 清 汪縉 汪子文録 清道光三年張杓刻本 卷五 書問 矣偶在友人家得瞻程門立雪圖忽覺自頂至踵慚愧 36 清 吳榮光 石雲山人集 清道光二十一年吳氏筠 清館刻本 詩集卷九陜安集 雲萬岫正微濛暫假程門立 雪中石棧崚嶒勞叱馭繡 37 清 謝章鋌 賭棋山莊集 清光緖刻本 詩十 來 師視學試古以程門立雪命題鋌 首取 自憐 38 清 姚瑩 康輶紀行 清同治刻本 卷十五 之 旨 楊龜山先生程門立雪一事學者盛稱之余竊 39 清 永瑢 四庫全書總目 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卷 一百五十五集部八 洛是何年之句自用程門立雪故實似亦 不類酢作以 40 清 于敏中 西清硯譜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 九 年宋殿 書忠實殫程門立雪學真 道南羅李明承 41 清 袁枚 小倉山房集 清乾隆刻增修本 小倉山 房詩集卷二十二 忘蕭寺傳箋處永斷程門立雪天料得多情 羊太傅魂 42 清 曾王孫 清風堂文集 清康熙四十五年曾安世 刻本 卷十二書牘六 惟安定分齋之教見程門立雪之風 蠡水增觀泮宮加 43 清 張世進 著老書堂集 清乾隆刻本 卷七 即新年 題仇實父程門立雪圖 先生暝目儼坐忘 44 清 張四科 寳閑堂集 清乾隆二十四年刻本 卷 三 階前 題仇十洲畫程門立雪圖 天寒罷講日云暮 45 清 張廷瓚 傳恭堂詩集 清康熙刻本 卷四 今吳 知名士盡是程門立雪人世路飜然謝羇紲夙 46 清 張維屏 國朝詩人徵略二編 清道光二十二年 刻本 卷二 門人不敢遽出故有程門立雪之事至坐畢開 目見門 47 清 張英 淵鑒類函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九 天部九 火命觴以賞佳致 程門立雪 詳雪二 投炭為銀 48 清 章學誠 乾隆 永清縣志 清乾隆四十四年 刻本 卷二十四 譜稱其教授弟子有程門立雪之風語皆 泛設事無可 49 清 鄭傑 閩詩録 清宣統三年刻本 丙集卷五 始云公與龜山同在程門立雪詩散而不全乃其子孫 50 清 朱黼 畫亭詩草 清乾隆四十三年太岳山房刻 增修本 卷五緇塵集一 黁蒿蓬下士走京洛程門立雪留 行軒談經高座雪腴 51 清 朱景英 畬經堂詩文集 清乾隆刻本 文集卷 七 慚羲畫傳心日未扺程門立雪時又别其諸友云省溪 52 清 鄒鍾泉 道南淵源録 清道光刻本 卷十二 筆記云偶與一友談程門立雪光景予曰此游楊二子游楊二子 1 1 2 2 立雪程門立雪程門 1 元 謝應芳 龜巢稿 四部叢刊三編景鈔本 卷七 楊文靖公祠堂詩 立雪程門道學傳立雪程門道學傳東南瓜瓞遂綿 2 明 丁紹軾 丁文遠集 明天啓刻本 外集卷八 只幸聞風馬帳末由立雪程門跼 自慚仰止空切而 3 明 馮從吾 少墟集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十 三 昔楊 山既登第始立雪程門朱晦翁同安任滿猶徒 4 明 葛應秋 石丈齋集 清刻本 卷四 白而阿 所好甚矣 立雪程門會悟得眞傳寫得出 5 明 胡維霖 胡維霖集 明崇禎刻本 嘯梅軒稿卷 二 彈古調彩筆吟新篇立雪程門者執經誰子淵 追輓 6 明 劉榮嗣 簡齋先生集 清康熙元年劉佑刻本 文選卷四 執經問難群諸生而立雪程門惟台臺以嘉不能為 心 7 明 孫承恩 文簡集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二 十七序 是日陰雨故周子有立雪程門之喻而公之所謂桃李 8 明 湛若水 湛甘泉先生文集 清康熙二十黃楷刻 本 卷二十一雜著 業者是也如游楊之立雪程門游楊之立雪程門也曰知 貢舉者宜何稱 9 明 鄭慶雲 嘉靖 延平府志 明嘉靖刻本 藝 文志卷一 切見 山楊文靖公立雪程門載道而南一傳而羅 豫 10 明 鄭慶雲 嘉靖 延平府志 明嘉靖刻本 藝 文志卷二 山絃誦 任正 立雪程門楊夫子城隂書室臨 野 11 清 高廷珍 東林書院志 清雍正刻本 卷十六 理之所寓當年文靖立雪程門所得應不踰此而何以 12 清 高一麟 矩庵詩質 清乾隆高莫及刻本 卷六 七言律詩 首 有小序 憶昔立雪程門雞鳴風雨師弟間一 心 13 清 顧永年 梅東草堂詩集 清康熙刻增修本 卷 六 淚碣石巍然表去思立雪程門能有幾此中全不計官 14 清 金武祥 粟香隨筆 清光緖刻本 粟香五筆卷 四 風紫蠏憶樽傾慚予立雪程門久忍把離歌唱渭城問 15 清 藍鼎元 鹿洲初集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 四 授官不赴與游定夫立雪程門固已知其志道真誠置 16 清 李嘉樂 仿潜齋詩鈔 清光緖十五年刻本 卷 一聞詩集 館歸呈排律百韻 立雪程門久悤悤倏遠離鍾情 惟 17 清 納蘭性德 通志堂集 清康熙三十年徐乾學刻 本 卷十九 嗚呼惜哉憶餘往昔立雪程門宮牆數仞夫子 以經緯 18 清 齊學裘 見聞隨筆 清同治十年天空海濶之居 刻本 卷七 執弟子禮特來山中立雪程門耳不知足下肯 收爲詩 19 清 錢坫 乾隆 韓城縣志 清乾隆四十九年刻 本 卷十 爲弟子者能效游楊立雪程門游楊立雪程門而明學古人官之 道則 20 清 沈德潛 歸愚詩鈔餘集 清乾隆刻本 卷五 生酬唱楚江濵已投立雪程門詠同答看花杏苑人天 21 清 沈維基 紫薇山人詩鈔 清乾隆刻本 卷二燕 臺吟草 比長依光霽同風月立雪程門惬所私 題畵頁十二 22 清 涂慶瀾 荔隱山房文略 清光緖三十二年刻本 綘帳征軺南使未遑立雪程門奎斗北瞻猶憶焚香唐 23 清 王廷燦 似齋詩存 清刻本 卷五今體詩 淚碣 巍然表去思立雪程門能有幾此中全不計官 24 清 魏象樞 寒松堂全集 清康熙刻本 寒松堂全 集卷之九 私心竊冀異日當有立雪程門時也孰意十年仕宦 未 25 清 魏元樞 與我周旋集 清乾隆五十八年清祜堂 刻本 雜體 山斗夙昔未親函丈立雪程門方之了翁責沈 其愧有 26 清 謝旻 雍正 江西通志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 本 卷一百三十五 益以楊文靖公以其立雪程門又嘗厯 仕 州者仍别 27 清 張維屏 國朝詩人徵略 清道光十年刻本 卷 三十八 相卽如趙甌北單身立雪程門弟素面朝天虢國姨幾 28 清 趙翼 甌北集 清嘉慶十七年湛貽堂刻本 卷 二十八 邊忽綻兩三枝單身立雪程門弟素面朝天虢國姨紙 29 清 鄒鍾泉 道南淵源録 清道光刻本 卷八 理之所寓當年文靖立雪程門所得應不踰此而何以 1 1 3 3 立程門雪立程門雪 1 元 謝應芳 龜巢稿 四部叢刊三編景鈔本 卷七 詩 卓彼文靖公蚤立程門雪載道歸東南統緒頼不 2 明 畢木 黄髪翁全集 清嘉慶刻本 卷一 白 屋累世土淄東幸立程門雪 瞻素王宮蹉跎甘蹩 3 明 曹學佺 石倉歷代詩選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 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卷四百四十三明詩次集七十七 遊學人歸徳化 曽立程門雪如今易已東愧無隣舎 4 明 王紳 繼志齋集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 五言古體詩五言律詩七言古詩 髙志質性温且淳蚤立程門 雪摛辭藹春雲籍湜踵昌 5 明 王越 黎陽王太傅詩文集 明嘉靖九年刻本 卷下 盖紛紛英才濟濟曾立程門雪莫舞桮酒醉容易離别 6 明 夏言 夏桂洲文集 明崇禎十一年吳一璘刻本 卷七 飲顔瓢難調 瑟空立程門雪泰山千仞軻也孔庭豪 7 清 崔述 考信録 清嘉慶二十二年道光二年四年陳 履和遞刻本 考信附錄卷二 任 媿余椎魯資曾立程門 雪春風坐諸生命講樂正 8 清 鄧顯鶴 沅湘耆舊集 清道光二十三年鄧氏南邨 艸堂刻本 卷一百七十一 萬紫誇迷藏我時正立程門雪 自注時就傳趙氏宅 9 清 鄧顯鶴 沅湘耆舊集 清道光二十三年鄧氏南邨 艸堂刻本 卷一百八十六 曰惜非男兒軀敢立程門雪 瓣香拜南豐棗栗慚修 10 清 范承謨 忠貞集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八 跛蹩舉朝頌貞珉况立程門雪三復琬琰光風雲為低 11 清 方孝慓 鈍齋詩選 清鈔本 卷一 竒姿百 家歸强記早立程門雪淵源已無異晚出教冑 12 清 郭起元 介石堂集 清乾隆刻本 詩集卷八古 今體 樂育凡卉亦薪槱忝立程門雪欣陪李相舟操觚随几 13 清 李紱 穆堂類稿 清道光十一年奉國堂刻本 初稿卷九 節未嫌遲 七年同立程門雪矜字今知欲去難媿 我 14 清 盧綋 四照堂詩集 清康熙汲古閣刻本 卷五 海警因並憶及 不立程門雪於今二十年太湖清映 15 清 潘江 木厓集 清康熙刻本 卷十九七言律四 極愛予詩 慚予也立程門雪桃李薔薇共一叢慚予也立程門雪桃李薔薇共一叢 16 清 齊學裘 劫餘詩選 清同治八年天空海闊之居 刻增修本 卷八 名宦作名儒英才爭立程門雪名儒英才爭立程門雪明月來從 甓社湖 山 17 清 齊學裘 見聞隨筆 清同治十年天空海濶之居 刻本 卷十九 名宦作名儒英才争立程門雪明月來從甓 社湖 黃 18 清 錢陳群 香樹齋詩文集 清乾隆刻本 詩集卷 七 陳說金華有先生盡立程門雪異最報三年遠駕靈山 19 清 沈嘉客 西溪先生文集 清康熙三十九年沈寅 清刻本 卷九啓尺牘 移猶如其父祖不堪立程門雪中也 戢佩之私本之酸 20 清 石卓槐 留劍山莊初稿 清乾隆四十年石卓椿 刻本 卷二十三七言絶 此日痛人琴知君曾立程門雪應 得平生一片心 翻 21 清 釋函可 千山詩集 清康熙四十二年刻本 卷 二十氷天社詩 那復賦三都幾囘欲立程門雪此地仍逢魯國 儒共是 22 清 陶澍 陶文毅公全集 清道光刻本 卷五十三 詩集 傾咽猶吟曾 風儼立程門雪觀海會有期盪 在溟 23 清 王廷掄 臨汀考言 清康熙刻本 卷四詩 須知吾道將南日侍立程門雪滿庭 獅塔標奇 獅 24 清 翁心存 知止齋詩集 清光緖三年常熟毛文彬 刻本 卷九古今體詩八十二首 玉峽彈銀箏十年久立程 門雪論說多慚樹牙頰自從 25 清 蕭惟豫 但吟草 清康熙五十年刻本 卷二 李花舞春風小子競立程門雪陟屺遠望興歸思蟬鳴 26 清 徐寳善 壼園詩外集 清道光二十三年徐志導 等刻本 卷四 卒君病未知也 同立程門雪 謂新城陳 石士師 27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録 清光緖申報館叢書本 續 錄卷六 人某輓聯云從今罷立程門雪到此愁看鄴架書厥後 28 清 張雲璈 簡松草堂詩文集 清道光刻三景閣叢 書本 詩集卷十一 學菴筆記 兩家同立程門雪兩家同立程門雪 今方 伯汪芍陂先生 29 清 趙寧 長沙府嶽麓志 清康熙二十六年鏡水堂 刻後印本 卷五 爲蘖擬發二酉藏願立程門雪 重新嶽 麓書院 戊 30 清 朱寯瀛 金粟山房詩鈔 清光緖二十七年刻本 卷四 乍依講席風都韻疑立程門雪未消作結不教春散漫 31 1873 年 1 月 8 日 申報 第 217 號 第 2 頁 夢遊仙史 初稿 常戀采流傳手共披立雪程門如許我何須負笈更從 32 1879 年 2 月 3 日 申報 第 2077 號 第 3 頁 沂水願 際杖履之中立雪程門敢效芻蕘之獻至公女 33 1879 年 12 月 14 日 申報 第 2380 號 第 4 頁 瘦鶴詞 人鄒弢翰飛呈稿 螻蚓伏山斗欽前模立雪程門遠渴懷鬱不 舒吾友姚 34 1880 年 12 月 27 日 申報 第 2753 號 第 3 頁 鶯湖王 曾詒翼之氏呈稿 對景頻將手自又 立雪程門桃李有遊揚立雪程門桃李有遊揚 間道依依間道依依 35 1881 年 9 月 29 日 申報 第 3022 號 第 3 頁 幼平氏 草 客聚散似浮萍立雪程門共執經子與周君同受 36 1898 年 4 月 10 日 申報 第 8973 號 第 3 頁 山斗 無論遐邇咸願立雪程門不意上月杪偶攖微疾 37 1898 年 11 月 21 日 申報 第 9198 號 第 2 頁 之召 同寅文武及曾立雪程門者咸備生芻親往祭奠 38 1914 年 5 月 31 日 申報 第 14836 號 第 7 頁 報馨 香於後世况復立雪程門之地浣花社老之堂仍 39 1936 年 11 月 5 日 申報 第 22815 號 第 20 頁 青青 梅煮酒英雄論 立雪程門沾雨恩 梅煮酒英雄論 立雪程門沾雨恩 梅性耐寒稱 40 1936 年 12 月 29 日 申報 第 22869 號 第 19 頁 青 梅煮酒英雄論 立雪程門沾雨恩 梅性耐寒稱 41 1937 年 1 月 15 日 申報 第 22883 號 第 23 頁 青 梅煮酒英雄論 立雪程門沾雨恩 梅性耐寒稱 42 1937 年 5 月 27 日 申報 第 23008 號 第 18 頁 青 梅煮酒英雄論 立雪程門沾雨恩 梅性耐寒稱 43 1894 年 3 月 12 日 點石齋畫報 禮集五期 第 4 頁 金 桂 則賦雪梁苑游揚則立雪程門游揚則立雪程門或掃雪以迎嘉賓或烹 44 1915 年 2 月 1 日 婦女時報 第十六期 第 69 頁 崇明 施淑儀學詩 風紫蟹憶樽傾慚予立雪程門久忍把驪歌唱渭 城問 45 1918 年 2 月 小說新報 第四年第一期 第 49 頁 牖雲 願執隨園弟子禮雖立雪程門坐風馬帳無此風味也 46 1917 年 5 月 小說新報 第三年第四期 第 63 頁 郭蔭 分詠格 游酢尋師傳立雪游酢尋師傳立雪楊環賜浴怯 1 4 游楊立雪游楊立雪 1 清 朱寯瀛 金粟山房詩鈔 清光緖二十七年刻本 卷四 乍依講席風都韻疑立程門雪未消作結不教春散漫 明 顧璘 顧璘詩文全集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清文 津閣四庫全書本 山中集卷六 孟處賓師泰山其巖游楊 立雪程道以南故曰師嚴而 2 明 顧潛 靜觀堂集 清玉峰雍里顧氏六世詩文集 本 卷六 儒自有伊川叟座下游楊立雪時 戒壇 烈烈 精忠 3 明 任環 山海漫談 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卷三 紹尼山命脉有多少游楊立雪眼見得鳳口銜書蒲輪 4 清 高一麟 矩庵詩質 清乾隆高莫及刻本 卷二 五言古詩 不知止 立雪嘲 游楊立雪時伊川暝目坐非是 5 清 李紱 穆堂類稿 清道光十一年奉國堂刻本 初稿卷二十五 請歸省覲文貞公出游楊立雪圖贈行謂吾道 南也既 6 清 李元度 國朝先正事略 清同治刻本 卷十四 必可學假歸文貞出游楊立雪圖贈行謂吾道南也未 7 清 錢坫 乾隆 韓城縣志 清乾隆四十九年刻 本 卷十 之方爲弟子者能效游楊立雪程門而明學古人 官之 8 清 章履仁 姓史人物考 清乾隆二十年刻本 卷 十四 傳師道尊嚴其高弟游楊立雪世稱使川先生謚正公 9 1886 年 8 月 19 日 申報 第 4793 號 第 10 頁 彼以 爲世運之方屯游楊立雪則朂以治世之遠猷贾 10 1915 年 10 月 9 日 眉語 第十二號 第 167 頁 踵謝 老旦 幸厠游楊立雪門 生 寧知衣缽早 1 1 5 5 程门三尺程门三尺 明 语録侯师圣曰游定夫杨中立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 二子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晩且休矣及出门门外 雪深三尺 见 钦定四库全书 山堂肆考卷 五 明彭大翼撰天文 1 6 程門度雪程門度雪 清 金埴 不下帶編 清稿本 卷一 慚三十無能 立難向程門度雪中公見詩大驚亟遣追 二 当代版 程门立雪 1 程门立雪 语录 侯师圣曰 游定夫 杨中立初见 伊川 伊川瞑目而坐 二子侍立 既觉 顾谓曰 贤辈尚 在此乎 日晩且休矣 及出门 门外雪深三尺 雪 科发书业 微头条 2 頤瞑而坐 酢與時同侍側 日且暮久立不去 頤覺 則門外雪深三尺矣 高令印 陳其芳著 福建朱子學 引清同治版 重纂福建 通志 卷一八五 遊酢傳 3 比如 程门立雪 这个典故 本来一查就可明了的 可 是我一直没去查考 因此 这个词儿 长期在我的脑子里 形成的印象是 有两个弟子 去拜访程颐 程的架子很大 正在闭门高卧 两个弟子站在门外 天下着大雪 他们直 直地立在那里不动 晚年读了 朱子文集 里的 伊川 先生年谱 才知道并不是这么回事 原文为 游定夫 杨中立来见伊川 一日先生坐而瞑目 二子侍立 不敢去 久之 先生乃顾曰 二子犹在此乎 日暮矣 姑就舍 二子者退 则门外雪深尺馀矣 其严厉如此 这说明 两个弟子是侍立在屋里 而不是站立在大门以外 是老师叫他们去睡觉的时候 出门来才看见下了大雪 这 里记述了一下大雪 不过是为了增加描写的气氛 中国有 许多散文 在结尾时 常常好用这个手法 这里 也反衬 两个弟子侍立时间之长 雪下到一尺深了 恐怕要有两 三个小时才行 不过站在屋里 总比站在门外暖和多了 不然老师也不会老是闭着眼坐在那里 这个典故是表明 古人的尊师重道的 然而 老师不说话 闭着眼睛 也许 是在想自己的心事 也许是对两个弟子无话可说 也许是 今天心情不好 也不能因为这一件事 就给他下个 严厉 如此 因为另有记载 晚年接学者 乃更平易 盖其学 已到至 孙犁 读 伊川先生年谱 记 4 在吉林摄影出版社 2003 年 3 月出版的 中国古典文学 名著集 中华成语典故 记载的 程门立雪 典故是当代版 最公道的版本 见 第 122 页 程门立雪 典故 5 1093 年 游酢 杨时冒著大风雪来到程家 正好程颐在 打旽 游定夫与杨时不敢打扰程夫子 只得毕恭毕敬站在 旁边守候 等程夫子醒来时 门外积雪已一尺厚了 这是 程门立雪 的故事 千古流传 成为尊师重道之佳话 百度网 1093 年 百度百科 大事记 中国 3 6 程门立雪 1093 年 游酢 杨时冒着大风雪来到程家 正好程颐在打 旽 游定夫与杨时不敢打扰程夫子 只得毕恭毕敬站在旁 边守候 等程夫子醒来时 门外积雪已一尺厚了 这是 程门立雪 的故事 千古流传 成为尊师重道之佳话 维基百科 自由的百科全书 游酢 7 筏过老雅滩 是为五曲 诸曲唯五曲地势宽旷 左侧这 座山峰是隐屏峰 峰下有宋代大儒朱熹亲手创建的武夷精 舍 右侧这座山峰是晚对峰 峰的石壁上镌刻有出自清乾 隆状元马易斋之手的 道南理窟 四个足有三米见方的大 字 据专家 学者的研究结果 道南理窟大意是 宋元丰 四年 1081 年 闽学鼻祖游酢和杨时闽学鼻祖游酢和杨时一道前往河南颖昌 今许昌 拜大理学家程颢为师 二人到程家时 恰遇老 先生正闭目养神 两人不敢惊扰 恭立门外 时值隆冬季 节 大雪纷飞 待老先生醒来时 门外积雪已达尽余 故 留下了 程门立雪 的佳话 二人诚心拜师求学的精神深 深感动了老先生 老先生便竭尽全力教诲这二位学生 时 至学成 程颢送至大路口 望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 高 兴地说 吾道南矣 游酢和杨时回闽后极力传播程氏理 学 相继涌现出罗从彦 李侗 朱熹等闽学先贤 尤其是 朱熹 这位理学集大成者 在武夷山亲手创建武夷精舍聚 众讲学达十年之久 培养出了大批理学人才 如蔡元定 游九言 黄干 真德秀等 在此期间 他完成了集理学之 大成的代表作 论语集注 和 孟子集注 南宋时期 武夷山五曲一带书院林立 除武夷精舍外 还有游酢最早 创建的 水云寮 游九言题字 游良耀校正 原为 相 继还有游九言的 水支寮 蔡沈的 南山书堂 蔡沅 的 咏归堂 徐几的 静可书堂 熊禾的 洪源书堂 等等 武夷山俨然成为祖国南方理学研究的中心 因而把 武夷山称为 道南理窟 是恰如其分的 摘自 福建武夷山九曲溪漂流导游词 8 程门立雪 形容恭敬师长和对有高深学问 精湛技能 者的仰慕 此典出自 二程全书 外书十二 游 杨 初见伊川 伊川瞑目而坐 二子侍立 既觉 顾谓曰 贤辈尚在此乎 日既晚且休矣 及出门 门外之雪深一 尺 北宋时 有一位大学问家 名叫程颐 当时的人都称 他为 伊川先生 他和他的哥哥程灏 都是宋代理学大师 周敦颐的得意门生 他的学说以 诚 字为基础 即是专 心一意 不自欺欺人 其次是要存 疑 有了疑问 再去 穷理 便是求学的方法 这样才能得到真知 得到真知 之后 才能确信自己所讲的道理 力行而不惑 由于程颐 在当时有很高的名望 因此很多人都投奔到他的门下读书 后来在学问上有很大成就的游酢和杨时 就是程颐的学生 游酢和杨时第一次去见程颐 谈了一会 程颐因年老体弱 容易疲倦 就闭目养起神来 两人不敢惊动他 就耐心地 侍立在旁边 待程颐醒来 发觉他们还站在那里 忙对他 们说 怎么你们还在这里啊 快回去吧 两人走出门 外 只见原先没有积雪的地上 已经下了一尺多深的雪 可知他们两人已在程颐面前站立了很长时间了 诗人谢应 芳在一首 杨龟山祠 的诗中 有 卓彼文靖公 早立程 门雪 之句 称赞扬时卓越的成就和敬慕师长的品德 读书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10 豆丁网 9 升对降 等对差 海角对天涯 云头对雨脚 虎尾对鲸 牙 穿小巷 走大街 菊径对苔阶 水下鱼儿贯 长空雁 字排 两袖清风风拂面 一帘明月月投怀 马帐授书 生 徒与女乐并列 程门立雪 游酢合杨时相偕 注 马帐 东汉马融坐高堂 施绛帐 前授生徒 后列女乐 程门 宋游酢 杨时初见程颐 程瞑目坐 二子侍立不去 既觉 门外雪深三尺矣 靳中人 新声律启蒙 佳韵 10 材料一 伊川 程颐 尝日瞑目静坐 游定夫 游酢 杨龟山 杨时 立侍不敢去 久之 程颐 乃顾曰 日暮也 姑就舍 二子退 则门外雪深尺余矣 宋元学案 伊川学案上 高中历史 历史材料与解析 第 3 课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3 程门弟子求学风范 11 宋代组 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 程颐正用佛家打 坐瞑目而坐 游 杨二人遂恭敬站在其身旁 等候良久 直到程颐发觉 据朱熹 近思录 中国古代有尊师传 统 摘自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 历 史 B 卷 12 二程的门徒游酢 杨时 当时已四十多岁 且是进士 及第 一次到嵩阳书院拜望老师 游 杨二人来到程颐门 前 见老师静坐 闭目养神 二人不愿打搅老师 又不忍 不告而退 于是就悄悄地侍立门外 天下着大雪 且越下 越大 游酢 杨时一直冒雪等候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院内的积雪已有一尺多厚了 程颐才如梦初醒 看见 门外侍立的游杨二人 故作吃惊 啊 贤辈在此乎 后人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一个很有诗意的名 字 程门立雪 2006 年 3 月 2 日中国广州网 嵩阳书院 13 狮 子 林立雪堂 在 文天祥碑亭 东侧的复廊外 就是取 程门立雪 典 故而建造的立雪堂 典故之意是 北宋时期 学子游酢和 杨时二人为拜访求学于当时名满天下的大学士程颐为师 冒着大雪立在程颐的屋外三天 终于感动大学士收二人为 弟子 以此典故建一个 立雪堂 也有表明狮子林园主人 重教尊师的意思吧 蜀 虎散文二 0 一二年七月七日写毕于大连 积跬 斋 14 武夷山晚对峰上有一摩崖石刻 道南理窟 易斋马 负书题 道南理窟 四个大字笔力雄厚庄重 铁划银钩 苍郁古雅 内涵深奥 成为概括武夷山 理学渊薮 的历 史徽志 也是清代摩崖石刻中最雄伟的一幅 武夷山是理 学南传的第一站 有 程门立雪 人游酢 扬时从师洛阳 程颢 程颐学成南归后 首先就在武夷山讲学 游酢结庐 水云寮 讲学 绍熙元年 1190 其裔孙游九言在旧址 崖刻 水云寮 大字 至今保存完好 话说大武夷 二 典故传说 9 道南理窟 15 二程 讲学的嵩阳书院 二程语录 记载 程门立雪 的典故时说 游 杨 即 程颐的学生游酢 杨时 初见伊川 即程颐 伊川瞑目而坐 二人侍立 既觉 顾谓曰 贤辈尚在此乎 日既晚 且 休矣 及出门 门外之雪深一尺 想一想 二程 是 指哪两个历史人物 他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程门立雪 的典故说明了哪些问题 2015 届高一历史专题教案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 想的演变 人民版 16 多士当收束身心 此是圣域贤关 不徒论文章巧拙 先儒幸留贻教译 正须坐风立雪 共猛下刻苦工夫 道南书院联 许太眉题 坐风立雪 宋代游酢 杨时求见程 颐 见颐闭目而坐 二人在门外侍立 颐发觉时 雪已盈 尺 喻不避艰辛从师就学 来源 全国书院楹联精华大展 下 三 学者论点 三 学者论点 任生心任生心 王其香王其香 黄华生黄华生 光明日报光明日报 记者 记者 游酢与杨时在洛阳师事大理学家程颐 一日往见 时 逢大雪 师坐寐 二人侍立不去 待觉 雪深盈尺 后遂 为尊师重道之佳话 千古流传 为尊师重道之佳话 千古流传 游杨载道南来 经罗从彦 李侗诸贤承传衍益 至朱熹集理学之大成 致广大 尽精 微 延平遂有 理学名邦 之称 游杨则有 程氏正宗 闽学先驱之誉 2012 年 4 月 5 日 光明网 文章 弘扬尊师重教 程门 立雪 的由来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八日电题 中国文化短波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八日电题 中国文化短波 游酢 字定夫 诞生于福建建阳 是中国宋代卓越的 理学家 政治家 教育家 文学家 其其 程门立雪程门立雪 的故的故 事成为后人尊师重教的典范 事成为后人尊师重教的典范 他还开创了闽学之先行 在 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 中国新闻网 2004 年 12 月 9 日 游酢新论 在福建南平 首发 马照南马照南 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文明办主任 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文明办主任 直到北宋 儒 佛 道交融的中心仍然是在北方 福 建的学术水平是比较落后的 但就从这时开始 福建学者 纷纷北上 投入于河南程颢 程颐门下 程门立雪程门立雪 说的说的 就是福建人游酢 杨时拜师的事 后来他们名列就是福建人游酢 杨时拜师的事 后来他们名列 程门四程门四 大弟子大弟子 学成之后他们南归福建 程颢说了一句著名的话 学成之后他们南归福建 程颢说了一句著名的话 吾道南矣 吾道南矣 这句话大有深意 福州晚报 马照南指点 闽学 风流 方彦寿方彦寿 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朱子文化研究所所长 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朱子文化研究所所长 朱子文化朱子文化 主编主编 程门立雪 的主人公是均为闽北人 游酢是建州建阳 县人 杨时是南剑州将乐县人 游酢 1053 1123 年 字 定夫 号廌山 少年时即已文名卓著 熙宁五年 1072 年方二十的游酢以乡荐赴京应试 巧遇河南洛阳的程颢 程颢对其资质大加赞赏 认为 其资可以进道 道 是 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指的是宇宙万物的规 律 原理或本原 本体等 程颢与其弟程颐都是北宋著名 的理学家 世称 二程 为北宋理学的尊基者 所开创的 学派被称为 洛学 他认为游酢 其资可以进道 对青 年游酢是一个很高的评价和激励 游酢从此成为程门入室 弟子 元丰四年 1081 游酢又携杨时拜程颢为师 两人 学成南归之日 师生依依惜别 程颢目送他们远去 高兴 地说 吾道南矣 意思是说 有了游 杨二君 我的 道 理学思想 就可以传到南方去了 武夷山一带后来被 誉为 道南理窟 其渊源应追溯到游酢 杨时二人载道南 归 兴学育人 促使理学思想在南方各省传播 中国文化 的重心逐渐由北向南转移 元祐八年 1093 官太学博士的游酢仍好学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