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家庭事迹,母亲送儿去当兵拥军情结送四子参军大爱无声传模范军属记*团*飞“最美家庭”事迹现年73岁的*飞,中等个,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果农出生。老伴*玉华,身为人妻、人母,一直坚持着中国传统妇女善良、朴素和勤劳的特点。老两口几十年含辛茹苦,勤俭持家,里外操劳,养育四子一女。自1984年起,先后11年间将四个儿子全都送到了部队当兵,实现了儿子的从军梦想,他们家也成了*团名符其实的新时代模范军属家庭。身体力行教育子女*飞老两口从河南支边来到*团十一连工作,已有四十多个年头了,在这四十多年里,他们始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平等对待,用勤劳的双手缔造着美好幸福的家庭,用无私的爱心浇灌着孩子们的心灵。他们坚信互敬互爱、温馨和睦的家庭能给家庭成员带来温暖、快乐、智慧和力量,更能为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他们特别注重对下一代道德品质的培养,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身体力行的为孩子做出榜样,常常对孩子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教育他们做到尊老爱幼、2/11勤俭持家、邻里互助、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老两口的一言一行得到了亲朋好友、同事、邻里好评,赢得了社会的赞誉认可。作为长辈,他们关心爱护子女,都秉承着勤俭持家,互帮互助的精神和宗旨,共同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美好家庭。就是靠着这份坚持和爱心,孕育的四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成为国家有用之才。送儿从军实现梦想在*飞家的墙上,挂着一张二儿子在部队的立功奖状,他说像这样的奖状他的儿子们有很多很多,只要一提到他的四个儿子,老人的脸上便会自然地流露出一副掩饰不住的骄傲与光荣。*飞拥有着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家庭,他深知,致富的成功来源于党的好政策,来源于强大的国防力量和安全的和平环境。因此他坚持一个信念:“爱国先拥军”。1984年,他毅然决定让他的第一个儿子去当兵,去为祖国担任一份重任。他懂得,没有什么路比从军的路更能磨练人的意志,没有什么学校比军队这所大学校更能培养造就人。1984年老两口听说部队在招兵,尽管当时家中正缺劳力,但他们得知这一消息后,却豪不犹豫地鼓励大儿子*杰报了名,夫妻二人则默默地承揽下一切家务活、农活,从没有过半句怨言。在随后的11年内,他依然让自己其余3/11的三个儿子也都走上了军旅之路,成为他老两口引以为荣的新型战士。在送每一个孩子去当兵的时候,他妻子的眼框总是湿润的,那种依依不舍和分别的滋味在父母的心中是那么的酸楚,“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一古训正是她内心的告白。但是想到儿子能去当兵,父母们又总是自豪的,把从军作为一种伟大的职业载入自己的美好人生旅程是光荣的,为有这样的儿子而骄傲。“到了部队,记得常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听组织的话,好好做人”。面对母亲的反复嘱托,孩子们说:“妈妈放心吧,到了部队后我们一定会好好干的,锻炼自己,我们不在您身边,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啊”。大儿子*,原服役于武警*部队,因公负伤,现已病休;二儿子*,现任武警*部队师第一副参谋长;三儿子*,现任武警*部队政治处主任;小儿子*,服役于武警*部队,现已复员。XX年夏天*玉华的腿摔伤了,*飞知道每年的夏季都是部队维稳的重要时间,为了不影响儿子们在部队的工作,每次打电话都没有提起,所有的农活都*飞一人承担,他从未有半句怨言。做为一名军属,他是支持国防建设事业的领头雁,是执行国家政策、维护法律法规的带头人。发挥余热关爱社会四十七年来,*飞老两口和邻里关系处理的非常好,4/11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无论是爱心捐赠,还是邻里有困难,都会积极帮助,深得邻里的信任、尊重和社会的好评。退休后,夫妇二人积极参加了单位的“三老队”组织,在农忙时节为单位执勤巡逻,看家护院,站岗放哨,化解纠纷,维护治安。每年的征兵季节,*飞都用自己儿子参军的事例来说法,鼓励连队的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做为团场的退休职工,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真挚无私的爱心构建经营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莫立军事迹报告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爱心无涯,孝心不悔。莫立军同志是利生村前一任党支部书记,他在工作和孝道等各方面都给村民做出了榜样。在担任书记的十几年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只要是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只要是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生病在床的老母亲,用亲情呵护每一个家庭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莫立军同志在工作中一心为群众,为发展村经济日夜操劳,可更令人敬佩的是他还是一个大孝子。莫立军同志早年生活坎坷,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穷人的孩5/11子早当家。二十年前,莫立军书记到了结婚的年龄,但是家庭条件艰苦,而且他的哥哥结婚不到两年,家中欠着外债,一时间使他的婚事成了全家最头疼的事。母亲为难地说,“咱家今年太难了,要不我再找亲戚朋友再借2万元,咱砸锅卖铁也得让你把婚给结了。”莫立军心里很不是滋味,却很坚定地说:“娘,不用了,咱家的状况我知道,您不用为难了,所有的事情我来办。”母亲很无奈的点点头,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多方的沟通和努力下,亲友们都理解他的艰难处境,他的新娘看中的是莫立军的为人和能力,婚礼如期举行。在婚礼上莫立军对新娘感激地说:“今天咱们的婚礼没有别人的排场,嫁妆也不多,新房也不漂亮,我向你保证,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一定会幸福的,别人有的,咱们要有,别人没有的,咱们也会有的。”在后来的日子里,莫立军一步步地实现着他许下的诺言。什么是孝,只满足父母物质上的需要,这不是孝。能够为家庭,为父母分忧解难,始终把父母放在心上,满足父母物质精神上的双重需要,特别是后者,这才是孝。十几年在弹指一挥间溜过,如今,他住上崭新的楼房,室内新置家具和各种家用电器,都显示着主人的聪慧与能干,显示着主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这就是莫立军同志的家,不靠父母自己徒手打拼起来的家。6/11在没有父亲这几十年中,他对母亲百依百顺,白天在外面劳累一天,晚上回家和母亲拉家长里短,每次开会回家都给母亲带点爱吃的东西,为让母亲开心,还让媳妇晚上带着老人去文化广场活动跳舞。在前几年为了节省给兄弟盖房,带着全家吃粗粮,省下细粮给老母亲吃,对人就讲我们吃点苦算什么,娘都吃了一辈子苦,只要娘高兴就是我们最大的福气。看母亲不高兴就想法设法逗老人开心,母亲不舒服,二话不说马上带母亲看病,最后再通知兄弟们。他曾对老母亲说:娘,我们兄弟几个一定把你以前受的委屈找回来,让你过得比任何母亲都快乐、开心和幸福。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在莫立军书记身上却不管用了。从XX年到现在母亲得了老年综合症,连续住过好几次院。住院期间,每天早晨起来莫书记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母亲洗脸擦身、换洗衣服。母亲全身不能动弹,大小便失禁,床单、裤子、被罩每天都换几次,他都带回家一遍又一遍的洗,这种日子持续了好几个月。中午,匆匆买好菜赶回家为母亲做可口的饭菜,亲自一口口地喂,怕母亲生病吃不下每天就换着花样做母亲爱吃的饭菜。晚上一回到家就到母亲病榻前嘘寒问暖,为老人翻身、洗澡,倒屎倒尿,几乎没有睡过一个成宿觉,吃过一次安稳饭,但他从未喊过累,从没有抱怨过,只是默默地7/11尽着自己的义务。三伏天里,老人因为天气太热睡不着觉,他就为老人买来电风扇,并坐在母亲旁边扇扇子,等老人安然入睡后才休息;到了冬天,为了不让老人受凉,他就会给老人铺上电热毯,灌上几个暖水壶,放在老人的手边、脚边,每晚还坚持为老人洗热水脚、按摩,给母亲捂脚,保持老人血脉通畅,使老人天天都干干净净、天天都心情愉悦,从未出现因照顾不周而感染褥疮。母亲生病期间,有好吃的东西总是舍不得给儿女吃,自己更是一口也舍不得吃,总是留给母亲补充营养。为工作操劳、为家庭操劳,莫立军的头发掉得厉害,人也瘦了,有人叹息地对他说:“你太累了,给病母请个保姆,你也轻松点”。他听后总是笑着回答“也不是怕花钱、图轻松的问题,她是生我养我的亲娘,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养大,尽这点孝道是应该的。再说请别人照顾我也不放心,冷暖还是儿知母,要是亏了老人可是补不回来的”。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现在母亲已完全丧失了行为能力,但莫立军一如既往地和妻儿天天照顾老母亲,十年如一日。每天讲身边发生的大小事,给老人讲以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管老人能否听懂,只要老人能开心地笑一笑就是对他最大的安慰。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老母亲从小就这样教育他: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咱作为村里的父母官8/11就要时刻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莫立军书记也是这样做的,他一边白天忙村里的工作,老百姓的事大于天,一边和兄弟们轮流照顾母亲。他和哥姐商量要求把他排到晚上,时间一长,哥姐心疼他,一天到晚都落不着休息,怕他身体吃不消。他说照顾老人是儿女应尽的义务,自己白天没空就应该晚上尽尽孝道。有人问他这样累不累,他说身体虽累但心里高兴、踏实,想想母亲从没吃没穿的年月单身把我们拉扯大,含辛茹苦地供我们上高中,我们这点累算不上什么,母亲的恩情一辈子都还不完。一传十,十传百,村里的老百姓都知道莫立军不光是个父母官,还是个大孝子,这样的好干部打着灯笼都难找,有这样的父母官是我们村百姓的福气。他是村里教育孩子的榜样,是标杆,教会每一个人用真心去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村里不孝敬老人的现象减少了,好媳妇、好婆婆、好孝子多了,村里呈现出风清气正,父慈儿孝的和谐局面,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莫立军同志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给村民和家庭成员做出了榜样。人说家和万事兴,如果家庭和睦了,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他始终认为尊老、爱老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为每个人都有老了的时候,只有我们为下一代儿女树好尊老、爱老的标尺,让他们从小在爱的氛围9/11中接受熏陶,才能让他们明白,爱心、孝心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责任和品质。只要爱心无涯,孝心永驻,就能使每个家庭和社会获得双赢。伟大母亲的生活事迹材料温馨和睦的家庭1976年与丈夫结婚以来,一直在家从事繁重的农业生活,随着三个儿子相继出生,家庭负担自然加重,从早摸黑在家干农活,使孩子们从“低标准”的生活中获得乐趣。她白天下田劳作,晚上为人家缝衣补扣,用那么微薄的收入把孩子们一个个送入知识的殿堂,她操持着上有老下有小的七口之家。昔日窈窕的身躯慢慢变得拖沓,额头上增添了许多皱纹。在窘境中她与丈夫携手共创,相敬如宾,小日子过得虽然紧紧巴巴,但却从未因此相互埋怨过。如今,两个儿子早已成家立业,小儿子还在读书,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还是很窘迫。经过近十年的艰辛劳作,生活条件日渐改善,可孩子们都均已到了相继入学的年龄。一家五口的吃饭问题暂且不说,可孩子们的读书是大事。肖银凤明白事理,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由于丈夫在外干泥匠活,农忙虽然家里没有男人的窘迫,她就不敢直起腰歇自己一会儿。长年累月,饱经风霜的夫妻感情却不断升华,可岁月的痕迹却提前刻画在10/11了银凤的脸上。在母亲坚毅的性格下,孩子们都非常懂事,人穷志不穷,他们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让父母过好日子。死亡线上的阴霾随着岁月的流逝,肖银凤辛勤汗水没有白流,几年过后,老大学得机电技术,并开设了一家维修部,老二也谋业在外,小儿子考取了九江医学院,眼看苦日子熬到头了,银凤的脸上也逐渐舒展开来,看到幸福的曙光,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XX年12月在家做农活的张传志突然感觉脚痛,开始还以为是原来的痛风病发作了,可医院的诊断却是:尿毒症。突如其来的病魔如飙风般铺天盖地而来。一纸诊断,犹如一湖平静的秋水,投进了一块大石,一石击破水冲天。给整个家庭蒙上一层阴影,原本家庭经济拮据的状况,再次紧张起来。医生说,救命的路只有两条:一是保守治疗,靠透析维持现状,生死由命;二是寻找移植手术。望着风雨相伴几十年的丈夫那种从未有过的失望眼神,和孩子们那种刚脱离家庭襁褓的无奈情形,肖银风哭了,她的眼泪是浑浊的,这位以住倔强的农家女子平生第一次以泪洗脸,第一次发出暗淡的眼神,选择前者,意味着夫妻情缘由天定,如同刀绞;选择后者,20多万元的天文数字,无法读懂。11/11母爱抉择创造生命奇迹母亲的爱是最无私的,母亲的心是最善良的,母亲的人格是最伟大的,是只图奉献不图索取的人格。生与死的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天然气运输碳排放交易服务合同
- 2025二手房屋买卖居间合同含物业接管及维修责任条款
- 2025年度车辆购置担保协议合同
- 2025年城市综合体项目房屋拆迁及补偿安置合同样本
- 2025电子支付安全风险评估与合规性审核合同
- 2025年生猪养殖与肉制品深加工企业合作采购合同
- 2025年度物流企业临时仓储管理人员合同
- 2025年二手房交易房屋租赁合同终止补充协议范本
- 2025年新能源车辆运输合同模板
- 2025版水电设施维修保养及应急预案合同范本
- 《抗日战争课件》课件
- 起点签约合同
- 第三类商标租赁合同范本
- 《欧洲签证知识培训》课件
- 第1课 课题一《课外生活小调查·周末生活我采访》(教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
- 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材例题+练习+课后习题
- 7-乡土中国-思维导图(各个章节)
- 从文学到电影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大学
- AQ/T 1119-2023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通 用技术条件(正式版)
- 房子过户给子女的合同模板
- 初中英语比较级和最高级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