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x_第1页
昆明医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x_第2页
昆明医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x_第3页
昆明医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x_第4页
昆明医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医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 请 书推荐单位: 昆 明 医 学 院 学校名称: 昆 明 医 学 院 中心名称: 临床技能综合实训中心 中心网址: /kmmc/DisplayPages/index_1020.aspx 中心联系电话:中心通讯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人民西路191号 申报日期: 2009年7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填写说明1申请书中各项内容用“小四”号仿宋体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2 “中心工作职责”是指在中心承担的具体教学和管理任务。3兼职人员是指编制不在中心,但在中心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临床技能综合实训中心所属学科名称临床医学隶属部门管理部门昆明医学院昆明医学院教务处成立时间2006年中心建设发展历程昆明医学院是一所以医学为主,医学、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院校,是西南地区较大的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心。学校占地面积1615.95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877.65万元,纸质文献93.18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767人。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被列为省属重点院校,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设有16个教学院(部),16个本科专业,其中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重点及特色专业。现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云南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建设学校。拥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教学医院、39所实习医院等组成的健全的实践教学基地网。随着医学教育规模扩大,医师法的实施,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面临较大困难。为应对医学教育形势的新变化,实现医学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目标,保障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质量,我校经努力探索、积极实践,以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坚实医学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为目的,以建设国内教学水平一流的实验教学中心为目标,整合临床实践教学资源,组建成立临床技能综合实训中心,以科学规范的管理运行模式为手段,以完备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为支撑,运用情境式教学、计算机网络教学、PBL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以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参照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建立了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逐步构建形成具有现代医学教育特色的临床实践技能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奠定了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基石。中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建设、发展、改革创新”三个阶段。一、建设阶段(2004年之前)学校自创建之初,众多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救医学、影像学、护理学等专家,就始终把“三基三严”训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高度重中心建设发展历程(续)视学生临床技能培养。在他们的辛勤耕耘下,相继建立了诊断学、外科总论及手术学(简称外总实验室)、医学影像学等临床实验室,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临床技能训练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边疆地区培养了大批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优秀毕业生。1999 年高校扩招以来,学校根据教育部实验室建设相关精神,积极探索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构建了医学特色的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积极开展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考核和管理体制等改革,将原有的12个实验室整合成为物理化学、机能学、形态学、病原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5个实验中心和1个形态学陈列馆,机能实验教学中心、形态实验教学中心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被评为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二、建设阶段(2004年2006年)高等医学教育的特征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传统的临床教学是学生在医院接受床旁教学,用真实的病人示教,训练学生的临床操作;但是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强化了医疗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尚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学生就难以继续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医院用真实的病人训练教学计划所要求掌握的临床技能,临床操作的训练尤为困难;也存在引发医疗纠纷的隐患,临床教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职业风险加大,严重影响临床教学的质量。而2002年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制订发表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明确提出医生的培养应覆盖医学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交流与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医疗卫生保健知识,信息管理及批评性思维等七个领域的最基本要求,临床技能仍然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为缓解医教矛盾,弥补当前医学生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动手机会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欠缺,参照国内外高等医学教育的经验,按照昆明医学院实验教学建设发展规划,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在原有临床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分别组建了临床技能中心:下设外总实验室、内科学临床技能实验室、妇产科临床技能实验室、儿科学临床技能实验室和急救医学实验室5个实验室;护理学临床技能中心;康复学实验中心;影像数字化网络教学中心。加大了临床技能培训力度,初步形成了“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全面承担培训医学生各种基本基本临床技能的教学任务。中心建设发展历程(续)三、改革创新阶段(2006年至今)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为适应现今我国医学教育实际情况,学校狠抓临床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的临床技能综合实训中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建立了多学科交叉、多专业共享、多功能实施的临床技能实践教学公共大平台,按照医学教育的规律和临床医学学科特点,将临床各项技能操作区分为基本临床技能项目、综合临床技能项目和专科临床技能项目,利用模型等教学资源具有可重复性的特点进行反复训练,使学生在模拟训练和临床实践过程中能够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地学习各种临床实践技能和医学人文技能,全面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人文素质的实用型医学人才。目前,临床技能综合实训中心实验室面积约3200平方米,仪器设备2420台件,仪器设备总值7750.9万元,有全电脑网络化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医学影像学数字影像网络见习系统、计算机病例模拟教学(CCS)和医学模拟软件系统,设置了内、外、妇产、儿科学临床技能实验室、急救模拟病房、临床护理技能实验室、护士礼仪技能(形体) 训练室、多功能综合康复实验室等,承担了临床医学、麻醉、影像、检验、预防、法医、口腔、眼视光、康复、护理等10个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每年实验学生人数达4631人数/年。中心有教师72人,专兼结合,专职教师中高级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占49,硕士、博士占38,获得教学科研课题27项,教学科研成果35项,发表论文157篇,出版各类教材20部。近年来中心在保证本科生、研究生临床技能实验教学需要的前提下,依托学校优良的办学条件和优质的办学资源,还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功能,现已成为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云南省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云南省社区护理培训基地,对我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大批骨干教师进行了临床技能规范化培训,为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和乡镇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等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成为了我省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培训基地,起到了较好的辐射作用。中心主任姓 名姜润生性别男出生年月1957年6月民族汉族专业技术 职 务教授学位学士毕业院校昆明医学院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人民西路191号邮 编650031电子邮箱联系电要职责1.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校的建设发展规划组织制定中心建设规划、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年度工作计划、年度总结。2. 全面负责中心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对中心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认真组织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监控教学质量。3. 领导中心进行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推进教学手段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4. 全面负责重要日常工作管理,加强实验中心的仪器设备、物资材料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全面保证医学实践教学。5.负责与各专业及临床学院沟通、协调,组织实施和检查教学的执行情况,加强合作交流。6.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与科技开发,开展学术与技术交流活动。教学科研主要经历1978.9-1983.7 昆明医学院 临床医学专业 学士1985.9-1986.2西南师范大学教育部干部培训中心学习1983.9-1988.7 昆明医学院 团委 副书记、书记,讲师1988.8-1991.9 昆明医学院 院长办公室主任,讲师1991.9-1993.6 昆明医学院院长办公室主任1993.7-1996.10 昆明医学院院长办公室主任、院长助理,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6.10-2003.10 昆明医学院副院长,副教授2004.12月-今 昆明医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学科研主要成果 2003年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云南省城镇社区卫生服务补偿机制研究 项目第一负责人;2007年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码:2007C0045R)云南省城市社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健康促进研究项目第一负责人;2008年科技部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云南省区域卫生规划与卫生资源配置研究项目第一负责人。2002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获云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008年获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公开发表文章32篇,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通讯作者)20余篇。主编社会医学案例版 科学出版社。专职人员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其它博士硕士学士其它总人数平均 年龄人数22242247244017241岁占总人数比例30.6%33.3%30.6%5.5%9.7%33.3%55.6%1.4%教学简况实验课程数 实验项目数面向专业数实验学生人数/年实验人时数/年561104631/年97881/年环境条件实验用房使用面积(M2)设备台件数设备总值(万元)设备完好率320024207750.999%教材建设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实验教材获奖数量(种)主编参编611221近五年经费投入数 额来 源主要投向时 间数额万元来 源主要投向2002-2005年50余学校投资主要用于购置外总实验室的手术仪器和教学设备。2003-2007年38.5日元贴息贷款和专业建设经费、精品课程建设费等用于医学影像多媒体教学系统实验室的建设,学校每年还给予一定的专业教学费。2005年80政府拨款和自酬资金主要用于护理学临床技能实验室建设。2005-2007年约500学校投资主要用于内、外、妇产、儿科临床技能实验室和急救模拟病房5个实验室的房屋改造工程及购置教学模型和仪器设备,学校每年还投入16万元的教学实验费维持。2006年290财政厅专项拨款、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新专业建设费用用于康复治疗学实验室基础实验平台搭建和设备购置、实验人才培养和实验室建设等。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1.教学成果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实验外科学(胡同增、张自云主编,蓝瑚审阅),获云南省高等学校第四届科研成果一等奖,并被国务院及教育部审定为“研究生教学用书;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内科急危重征(症)(郭涛主编,杨玉萍参编),获2005年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外科总论及手术学实验教学改革成果”(陈有华),分别获2004年昆明医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2005年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加强基地建设,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强化学生临床能力培养”(陈有华),分别获2004年昆明医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2005年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动脉导管未闭多媒体教学课件”(刘梅、李海林等)获2006年度云南省优秀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审三等奖;多媒体教学课件诊断学(郭涛等)获2007年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等教育组多媒体课件优秀奖;“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姜润生、杨玉萍),获2009年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临床医学理论课多媒体课件建设”(杨玉萍),获2004年昆明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李海林)获2004年昆明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培养临床师资,强化学生临床技能,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杨玉萍),获2007年昆明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医院与教学基地共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杨玉萍),获2007年昆明医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实践规范化临床教学管理,确保教学有效运行”(杨玉萍),获2007年昆明医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临床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杨玉萍),获2007年昆明医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续)“医患沟通与交流课程改革研究”(杨玉萍),获2007年昆明医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价值”(宋光义、赵卫),获昆明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科研成果“支气管动脉大剂量顺铂灌注双路化疗治疗肺癌”(陈明津、庞瑞麟),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基础临床研究”(庞瑞麟),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颅内血管病微导管栓塞治疗的基础临床研究”(庞瑞麟),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颅内血管病微导管栓塞治疗的基础临床研究”(庞瑞麟), 获省卫生厅医药科学进步二等奖;“椎动脉勾环与椎动脉缺血关系的研究”(孙静宜,庞瑞麟),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CT导向下肺部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宋光义),获云南省卫生厅三等奖;“实验性大鼠胸膜间皮瘤的CT影像与病理对照研究”(韩丹),获2005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CT、MRI定位诊断”(田伟),获2004年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实验性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动物模型的研究”(韩丹),获2005年云南省医学科学进步二等奖; “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系统三维成像的研究 ”(宋光义、包颜明),获2003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系统三维成像的研究”(宋光义、包颜明、韩丹等),获2003年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实验性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病理改变与CT表现的研究”(韩丹、宋光义、赵川等),获2005年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复杂颅内动脉瘤血管构筑影像学与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赵卫、杨智勇、胡继红等),获2007年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续)“实验性肝损伤大鼠脑AQP-4和GFAP表达与脑水肿关系研究”(杨晋辉、尤丽英、宋光义等),获2006年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诱发性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模型及CT检查的研究”(韩丹、杨鸿生、赵川、宋光义等),获2005年卫生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弥散加权成像与氢质子波谱对脑脓肿和环形强化胶质瘤、转移瘤的联合诊断价值”( 李宗芳、杨桂芬、莫茵等),获2007年卫生科技成果奖三等奖;“2D 1HMRS的Cho/NAA残差Z积分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中的价值” (杨桂芬、李宗芳、沈进等),获2007年卫生科技成果奖三等奖;“A型肉毒毒素治疗脊髓损伤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敖丽娟),获2005年云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脑卒中早期康复研究” (胡中),获2005年云南省科技管理协会科技成果三等奖。3.教学论文护理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范萍、陶慧、王海彦),发表于中华护理教育2007年;护理本科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李莹霞等),发表于中华临床护理学杂志2007年;客观结构化考试在医学生综合临床技能考试中的应用(杨玉萍),发表于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年第5期;中美住院医师主要培养模式的比较(杨玉萍),发表于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年第6期;浅谈问诊标准化病人的培训(杨晖),发表于医学教育探索2008年第6期;加强医学生人文技能,培养实用医学人才(杨晖),发表于2008年出版的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进展;毕业实习前开设临床技能强化培训的实践与研究,杨晖,将刊于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年第7期;关于医学类院校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陈有华),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18卷第3期;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续)设置人文技能和临床技能教学模块的探讨(杨玉萍),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28卷第3期;在临床实习中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李海林),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28卷第3期;外科手术学教学问题探讨(肖忠高),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28卷第3期;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保证实践教学质量(陈有华),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28卷第3期; 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管理及基地建设实践与思考(陈有华),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28卷第3期等;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模拟教学法(范萍、王海彦、陶慧),发表于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昆明医学院论文集2007年;模拟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范萍、陶慧、王海彦、张杪),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年;浅谈实习护生岗前培训重要性(吴映晖等),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年;将护理礼仪教育渗透到教改实践中(袁源等),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年;对加强护理教育中人文关怀理念的思考(吴映晖等),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年;开放实验室探索实验教学的全面改革(吴映晖等),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年;2005心肺复苏新指南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范萍、陶慧等),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角色扮演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陶慧等),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年;计算机多媒体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赵卫),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1年;医学影像学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赵卫),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2年;重视生产实习环节,为社会输送合格影像人才(张丽芳、赵卫、后嘉林),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年10月第27卷第3B期;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续)胃肠道影像诊断大课教学体会(包颜明),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5年183期;浅谈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学的教学体会(张丽芳、赵卫、后嘉林),发表于实用医技杂志2003年;如何提高影像专业教学实习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张丽芳、赵卫、后嘉林),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29卷第3B期;医学影像专业学生临床实习阶段职业道德的培养(何波、赵卫、张丽芳),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29卷第3B期;脑室系统在神经影像教学中的认识启发作用(顾青),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28卷第3B期;放射科进修医师教学和培养体会探讨(张丽芳、赵卫、后嘉林),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28卷第3B期;浅谈如何上好呼吸系统影像大课(杨亚英),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28卷第3B期;浅谈科室文化建设与临床教学关系(罗罡、赵卫),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8卷第2B期;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易根发、赵卫、张丽芳),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29卷第2B期;新时期改革理论与实践创新(罗罡、赵卫),发表于2007年云南民族出版社;临床本科呼吸系统影像诊断学教学体会 (韩丹、何茜、宋光义),发表于中华医学教学与临床2004年第4卷第7期;喉癌CT诊断教学难点与对策(杨亚英、包颜明),发表于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27卷第2B期。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续)4.科研论文(SCI论文)赵卫 Thyroid Arterial Embolization to Treat Graves Disease Acta Radiologica, 48:2, 186 192赵卫 Long-Term Immunological Study in Graves Disease Treated with Thyroid Arterial Embolization J Clin Immunol (2008) 28:456463赵卫 Apoptotic Study in Graves Disease Treated with Thyroid Arterial Embolization Endocrj 2008 Aug 25赵卫 Thyroid arterial emboliz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 in a patient with thyrotoxic crisis CLINICAL REPORT 2009;32 (1): E78-E83赵卫,Apoptotic Study in Graves Disease Treated with Thyroid Arterial Embolikzation.Endocr J.2009 Apr;56(2):201-11.赵卫,甲状腺疾病的介入治疗应深入研究慎重开展,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7,16(8)赵卫,Graves病介入栓塞治疗的病理研究,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7,4(4)赵卫,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的应用解剖研究,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7,4(4)田民、赵卫,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的免疫功能变化与病理改变的关系,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7,16(8)易根发、赵卫,CT引导甲状腺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7,8(16)丁忠祥、赵卫,介入栓塞治疗Graves病的应用解剖研究,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7,8(16)靳仓正、赵卫,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对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影响,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8,5(4)肖兵、赵卫,Neuroform 支架联合Matrix 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初步体验,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7,4(1)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续)刘传森、赵卫、沈进等,介入治疗在颌面部病变中的应用,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07,4(6)余永忠、赵卫、向述天,暂时性食管覆膜防返流支架治疗贲门失驰缓征,介入射学杂志2006;8(1)余永忠、赵卫,甲状腺动脉栓塞了Graevs病效果分析,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8(2)李莉媛、赵卫、胡继红,DR的管理理念,放射学实践(增刊) 2006;21李莉媛、赵卫、胡继红,双C臂冠状动脉DCM的质量控制,放射学实践 2006向述天、赵卫、刀永功、胡继红,自膨式覆膜支架封堵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介入放射学杂志,2006;15(2) 刀永功、王关顺、杨亚英、包颜明、田伟,食管良性问叶瘤2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03) 张龙江、杨亚英、祁吉、沈文,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放射学实践,2006,(04) 胡茂清、宋光义,CT平扫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有效性,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6,29(2杨友、韩丹、赵川等,血清PSA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6,11(4):200-202赵川、韩丹、杨友等,Bc1.2和P53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27(4)472-475 韩丹、赵川、金淑珍,实验性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病理演变过程的研究,肿瘤防治研究, 2006,33(10):743-44,757,777韩丹、巫北海、何波,实验性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10):1161-1165李宗芳,弥散加权成像与氢质子波谱对颅内环形强化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5包颜明,扩散张量成像在视辐射成像中的运用,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6;29(2)赵卫,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的初步临床研究,云南医药2006;23(3)王关顺、包颜明、田伟,DTI在视辐射MRI成像中的应用,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6 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续)孙学进、戴建平、高培毅,扩散增量纤维束成像对非脑回性皮层发育不良脑内主要纤维结果分析,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12(2)毛青、杨亚英、包颜明,肝弓形虫感染的CT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12) 杨亚英、宋光义、包颜明,胃肠道影像诊断大课教学体会,昆明医学院学报2005;183期 孙学进、戴建平、高培毅,DTI Fiber Tractography 参数选择对纤维追踪方法比较,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2005年21卷增刊 杨亚英、宋光义、包颜明,前列腺癌的影像学研究与进展,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年21(5期)丁莹莹、李鹏、高培德,颌下腺肿瘤的CT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年21(6)张丽芳、包颜明、何波,骨巨细胞瘤的CT表现与病理分级附62例分析,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5年4(7) 张丽芳、何茜、李亚敏,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的CT征象探讨,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5年16(12) 孙学进、戴建平、高培毅,DTI 及 Tractography 对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的语言功能区分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2005年21(1) 杨亚英、张健美、邓亚敏,喉癌的CT诊断,实用医学杂志 2005年21(5)孙学进、戴建平、孙波,利用扩散张量成像及纤维跟踪技术分析胼胝体发育不良脑内主要纤维束,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2005年2(1) 余永忠、赵卫、向述天,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胸水主动脉夹层,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2005年2(1) 田民、赵卫、向述天,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2005年2(2期)张丽芳、赵卫、后嘉麟,重视生产实习环节,为社会输送合格影像人才,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6年27(3B期)赵卫,计算机多媒体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1年赵卫,医学影像学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2年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续)张丽芳、赵卫、后嘉林 ,重视生产实习环节,为社会输送合格影像人才,昆明医学院学报2006年27(3B)包颜明,胃肠道影像诊断大课教学体会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5年183期张丽芳、赵卫、后嘉林 ,浅谈骨关节系统影像诊断学的教学体会,实用医技杂志2003年张丽芳、赵卫、后嘉林 ,如何提高影像专业教学实习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年29(3B)何波、赵卫、张丽芳,医学影像专业学生临床实习阶段职业道德的培养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年29(3B)顾青,脑室系统在神经影像教学中的认识启发作用,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年28(3B)张丽芳、赵卫、后嘉林 ,放射科进修医师教学和培养体会探讨,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年28(3B)杨亚英 ,浅谈如何上好呼吸系统影像大课,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年28(3B)罗罡、赵卫、向述天, 影像临床工作中教学方法探讨互动互助式教学法,新时期改革理论与实践创新 2007年云南民族出版社罗罡、赵卫、向述天,浅谈科室文化建设与临床教学关系,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年28(2B)易根发、赵卫、张丽芳,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年29(2B)杨亚英、包颜明、张龙江,MSCT图象后处理技术对中央型肺癌气管、支气管树侵犯的评价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年20(11)杨桂芬、田伟,2D1HMRS的Cho/NAA残差积分在脑星型细胞瘤分级中的价值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年24(177)田伟、杨桂芬,2D1HMRS在脑星形细胞瘤病变范围界定中的价值,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杨亚英、宋光义、包颜明,前列腺癌的影像学研究与进展,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年-5(21)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续)田伟,MR增强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对柔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年41(6)赵卫,Graves病介入术后甲状腺细胞凋亡因子的表达,介入放射学杂志(获优秀介入论文三等奖)2008年17(4) 姜永能,下腔静脉滤器在治疗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云南医药2008年29(2)姜永能,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年29(3)易根发, 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年29(2B)蔡莉, X线计算机成像在床旁摄片中的应用, 云南医药2008年29(3)姚瑞红,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表现,微循环杂志 2008年18(2)中心成员简表临床技能综合实训中心成员序号姓 名性别出生 年月学位中心 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科中心工作年限中心工作 职责是否专职兼职人员所在单位、部门1姜润生男1957年6月学士主任教授全科医学3年管理否2杨 凌女1957年4月学士副主任教授临床医学3年管理否教务处3杨玉萍女1961年11月学士副主任教授临床医学3年管理和教学是4李海林男1946年9月学士实验室主任教授临床医学3年管理和教学是5陈有华男1970年10月学士副教授临床医学3年管理否教务处6杨 晖女1980年9月硕士助教临床医学3年教学是7魏 东男1970年12月硕士主治 医师临床医学2年教学是8张荧荧女1980年6月硕士助教临床医学2年教学是9段红艳女1974年7月硕士讲师临床医学3年教学是10罗开元男1958年11月学士教授临床医学3年教学否昆医附四院11张家骅男1962年4月学士教授临床医学3年教学否昆医附二院12崔 平男1962年博士副教授临床医学3年教学否昆医附一院13江 河男1965年学士主治 医师临床医学3年教学否昆医附二院14吴 韬男1972年硕士主治 医师临床医学3年教学否昆医附一院15陈 斌男1972年博士主治 医师临床医学3年教学否昆医附二院16肖 鸿女1972年学士主治 医师临床医学3年教学否昆医附二院17吴 迪男1975年博士主治 医师临床医学3年教学否昆医附一院18刘 健女1952年学士教授临床医学3年教学否昆医附一院19郭 涛男1957年硕士教授临床医学3年教学否昆医附一院20何 勤女1958年学士教授临床医学3年教学否昆医附二院序号姓 名性别出生 年月学位中心 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科中心工作年限中心工作 职责是否专职兼职人员所在单位、部门21张海蓉女1968年学士副教授临床医学3年教学否昆医附一院22张学勤女1963年硕士副教授临床医学3年教学否昆医附二院23田玉勤女1969年学士副教授临床医学3年教学否昆医附一院24张 英女1968年硕士副教授临床医学3年教学否昆医附一院25徐 静女1960年学士教授临床医学3年教学否昆医附一院26李保刚男1959年1月硕士副主任副教授护理学3年管理是护理学院27范 萍女1958年7月大专实验室主任副教授护理学3年教学和管理是护理学院28唐萍芬女1957年9月硕士教授护理学3年教学是护理学院29杨 芬女1962年7月学士副教授护理学2年教学是护理学院30余 华女1976年2月硕士讲师护理学3年教学是护理学院31袁 源女1976年9月学士讲师护理学3年教学是护理学院32陶 慧女1977年2月硕士讲师护理学3年教学是护理学院33李莹霞女1978年1月学士讲师护理学3年教学是护理学院34龙 婷女1978年11月学士讲师护理学2年教学是护理学院35吴映晖女1979年7月学士讲师护理学3年教学是护理学院36王海彦女1981年7月学士助教护理学3年教学是护理学院37夏晓玲1953年学士副主任教授临床医学3年教学和管理是昆医附二院38敖丽娟女1962年2月硕士实验室主任教授物理医学3年教学和管理是昆医附二院39包 译男1985年2月学士住院 医师物理治疗2年教学是昆医附二院40常 洪女1966年5月学士副高疼痛治疗3年课程规划否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序号姓 名性别出生 年月学位中心 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科中心工作年限中心工作 职责是否专职兼职人员所在单位、部门41陈国强男1973年4月硕士副高物理治疗3年具体实验 指导否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42代 蓉女1956年11月学士主治 医师物理治疗3年课程规划否昆医附一院43戴煜龙男1975年11月学士主治 医师物理治疗3年实验指导否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44胡 中女1968年4月学士副高物理治疗3年课程规划否昆医附一院45蒋 华男1979年10月硕士副高物理治疗3年实验指导否昆医附二院46凌 昱女1964年学士副高儿童治疗3年实验指导否昆明市儿童医院47刘路明男1971年4月学士副高传统治疗3年实验指导否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48刘 芸女1977年8 月学士副高儿童治疗3年课程规划否昆明市儿童医院49罗 秋女1979年3月硕士主治 医师作业治疗3年课程规划是昆医附二院50潘 磊男1972年9月硕士主治 医师传统治疗3年实验指导否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51唐 梅女1971年8月学士主治 医师物理治疗3年实验指导是昆医附二院52王文丽女1977年8月硕士主治 医师物理治疗3年课程规划是昆医附二院53吴 英女1979年3月硕士主治 医师物理治疗2年实验指导是昆医附二院54尹 勇男1966年10月硕士副高作业治疗3年课程规划否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55郑 琳女1961年3月学士副高物理治疗3年实验指导否昆医附二院56钱菁华女1985年1月硕士主治 医师物理治疗3年课程规划是昆医附二院57宋振华男1973年9月学士主治 医师物理治疗3年实验指导否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58韦 嘉男1963年6月博士副主任教授临床医学3年管理和教学是昆医附一院序号姓 名性别出生 年月学位中心 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 学科中心工作年限中心工作 职责是否专职兼职人员所在单位、部门59赵 卫男1960年4月学士实验室主任主任 医师医学 影像学3年中心管理否昆医附一院60宋光义男1945年11月学士教授医学 影像学3年实验教学否昆医附一院61田 伟男1953年3月硕士教授医学 影像学3年实验教学否昆医附一院62韩 丹女1963年12月博士教授医学 影像学3年实验教学否昆医附一院63沈 进男1959年8月硕士教授医学 影像学3年实验教学否昆医附一院64闫 东男1959年12月硕士主任 医师医学 影像学3年实验教学否昆医附二院65杨亚英女1963年12月学士教授医学 影像学3年实验教学否昆医附一院66王家平男1971年12月博士副教授医学 影像学3年实验教学否昆医附一院67丁莹莹女1964年6月学士主任 医师医学 影像学3年实验教学否昆医附一院68马天星男1969年12月学士副教授医学 影像学3年实验教学否昆医附一院69姜永能男1964年4月学士副教授医学 影像学3年实验教学否昆医附一院70孙学进女1962年1月博士副教授医学 影像学3年实验教学否昆医附一院71张丽芳女1965年1月学士秘书副教授医学 影像学3年实验教学否昆医附一院72罗 罡男1970年9月学士副教授医学 影像学3年实验教学否昆医附一院2实验教学2-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实验教学理念临床技能综合实训中心秉承我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掌握医学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从事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 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构建适应云南边疆需要的医学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办学特色,依据国内外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在实验教学中重视对医学生执业人文、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创建一个强调基础、完善综合、发展专科、鼓励创新的全新实验课程群,构建起适应未来高等医学教育的基础化、综合化、专业化、网络化、社会化、国际化的临床技能综合实训体系。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明确了实验教学指导思想,为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学院制定了昆明医学院本科实验教学改革实施办法(昆医院发2005148号),并成立了实验教学专家委员会(昆医院发2006110号),以规范和督导实验教学环节管理。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精神,促进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